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名著遭遇“读不下去” ,这是发生在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对于名著读不下去的现状,相信你我都有感受。此文可贵之处在于,角度全面,不是一味说教批评,而是将各方意见集中起来,供读者自己参详,论据之丰富,观点之交错,十分有趣。我对此事的态度比较乐观,且不说现在,就说古代,光是纸张的发明,便使得书籍量大大增加,历代经典著作的累积势必也会不断增加,而全球时代的到来,更使得经典名著总量上升,读不下去,或读不完,又怎样呢?更重要的是,读书不要有自卑心理,一本书读不下去了,先放放,那是时机的问题,等你过一段时间,或遇到了一些问题,再去读,或会更好。
“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曾在其译本序中开篇第一句话就如是提醒读者。不曾想一语成谶,这本书竟莫名其妙地被驱赶进了“死活读不下去”的书单里,而讽刺的是梭罗所描绘的瓦尔登湖畔那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曾一度令许多人为之神往。
经典名著遭遇“读不下去”尴尬的又何止《瓦尔登湖》。最近,一份名为“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作品”的榜单意外走红,中国四大名著无一幸免,《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除此之外,还有“翻了两页睡了一天”的《百年孤独》,大部头《追忆逝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甚至被网友列为“十年有期徒刑必备书”。
阅读“去经典化”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眼泪儿太多,小细碎情绪太多”,《百年孤独》“孙女和祖母名字一样,孙子和祖父名字一样,每次都难免凌乱”,《尤利西斯》就是“神经病人的独白,加上文字游戏”——可以推想,这些“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一出,会让多少爱书人瞠目甚而会感到有些儿戏的意味。有网友无奈叹道:“有人说‘生平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么好的书居然有人说读不下去,真是白来人世走一遭了。”
这一榜单尽管一再被强调是“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也反映了当前形势下,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代替服务,用碎片代替经典的现象,造成我们的文化有断裂的危险。”作家王蒙道出了由“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产生的担忧。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裹挟下,“微阅读”时代顺势而至。社会上开始流行迎合读者浮躁心理的阅读概念,如“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等,人们对经典的态度意在了解而非喜爱。同时,经典的深奥难解也将很多人拒之门外,真正应了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对经典的定义——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不过,有人说,这项调查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下阅读的风气,但也没必要过度解读。“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儿,即使是公认的很牛的作品,读者也可以勇敢对其说‘不’,延及其他事物亦是如此。”
“微阅读”冲击全球
当昔日阅读的严肃意义正在被消解,甚至可能沦为一种娱乐化的消遣时,阅读经典也渐渐从读者的主动性选择中脱离。一个有关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发现,在“你是否阅读文学经典(比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莎士比亚戏剧等等)”问题上,48.14%的人选择的是“不喜欢读,但出于了解经典的目的会去读”,只有28.72%选择“喜欢读”,另有多达21.29%的人选择“不喜欢,所以不读”。
大学生尚且缺乏主动阅读经典的意识,更何况是普通民众?
从积极的角度上来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有些人对名著“读不下去”与阅读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关。“现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喜爱的书籍,读者群体因此分化,有人对《红楼梦》爱不释手,有人却读不下去,这也正常。”
除此之外,近年来经典著作地位渐趋衰落也为其“读不下去”推波助澜。
《纽约客》发表的一篇文章《被拉下神坛的“经典名著”》如是介绍国外一些批评家对“名著”的批评:以《瑞秋档案》获毛姆文学奖的马丁·艾米斯称“阅读《堂吉诃德》就好像你最难以忍受的长辈前来造访,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没完没了地回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发条橙》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曾发泄他对《悲惨世界》的厌恶——呆板无趣,离题万里,多愁善感,情节离奇,充满说教和闹剧;著有《现实的饥饿》的戴维·谢尔德则批评《哈姆雷特》太沉闷,“我真想把这些老套的情节扔进沟里,让人物都住嘴”。
而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也曾在2008年列出了一个“最恨书单”,与国内“死活读不下去”似有异曲同工之哀——这份书单里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弗吉尼亚·伍尔芙、DH·劳伦斯等过往大师的作品。英国作家们把当时“最恨”的名著一一数落,最后还不忘刻薄地总结一句:“看起来着实让人心烦,有时真恨不得点把火,把它们统统烧掉。”
经典依然有力量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文中这样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事实上,经典因富于历史文化的内涵,其价值早已超出了文本本身。一方面,可以培养想象力或者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它会引导读者上升到一个认识和创造的高度,从而确立自己。
有实例为证:英国政府安排在监狱服刑的人读英国的著名经典小说,结果很多犯人出狱之后努力进入大学,继续攻读英国文学,这或许就是阅读可以改变和影响人的观念的最佳例子。
根据英国统计,最受服刑人欢迎的小说是《蝇王》,这本书讲的是飞机失事后流落荒岛的一群孩子,为了生存而造成人性沉沦。对服刑人而言,这样的内容会特别容易引发感触和共鸣。
美国也十分重视青少年关于经典阅读的培养。一份美国中学规定阅读的十大经典书目在网上广为流传,《杀死一只知更鸟》《人鼠之间》《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学名著名列其中。而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其中包括莎士比亚、易卜生、狄更斯、马克·吐温等大家的作品。
而发生在土耳其的一场阅读爱好者的抗议似乎彰显了阅读经典文学的另一种力量。
2013年6月20日,土耳其的塔克西姆广场上,一群人静静地伫立在阳光中,以阅读来表示对总理和政府无声的抗议。他们有人手持奥威尔《1984》,有人在读卡夫卡《变形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手里拿着的正是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以阅读来表示对总理和政府无声的抗议。
有评论指出:“这难道不是经典文学完善我们的道德与社会良知的最好证据吗?”
所以,我们与其痛惜经典“死活读不下去”,不如在此时拿起一本经典一字一句读下去。一点儿都不用担心为时已晚,就像卡尔维诺在书中写的那样,“很难说,那时读就是幸运,而现在是过时的,这也跟命运一样,充满偶然的机遇”。
“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瓦尔登湖》的译者徐迟曾在其译本序中开篇第一句话就如是提醒读者。不曾想一语成谶,这本书竟莫名其妙地被驱赶进了“死活读不下去”的书单里,而讽刺的是梭罗所描绘的瓦尔登湖畔那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曾一度令许多人为之神往。
经典名著遭遇“读不下去”尴尬的又何止《瓦尔登湖》。最近,一份名为“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作品”的榜单意外走红,中国四大名著无一幸免,《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除此之外,还有“翻了两页睡了一天”的《百年孤独》,大部头《追忆逝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甚至被网友列为“十年有期徒刑必备书”。
阅读“去经典化”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眼泪儿太多,小细碎情绪太多”,《百年孤独》“孙女和祖母名字一样,孙子和祖父名字一样,每次都难免凌乱”,《尤利西斯》就是“神经病人的独白,加上文字游戏”——可以推想,这些“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一出,会让多少爱书人瞠目甚而会感到有些儿戏的意味。有网友无奈叹道:“有人说‘生平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么好的书居然有人说读不下去,真是白来人世走一遭了。”
这一榜单尽管一再被强调是“纯属吐槽,看看就好”,“但也反映了当前形势下,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代替服务,用碎片代替经典的现象,造成我们的文化有断裂的危险。”作家王蒙道出了由“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产生的担忧。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裹挟下,“微阅读”时代顺势而至。社会上开始流行迎合读者浮躁心理的阅读概念,如“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等,人们对经典的态度意在了解而非喜爱。同时,经典的深奥难解也将很多人拒之门外,真正应了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对经典的定义——人人都希望读过,但人人又都不愿去读的东西。
不过,有人说,这项调查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下阅读的风气,但也没必要过度解读。“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儿,即使是公认的很牛的作品,读者也可以勇敢对其说‘不’,延及其他事物亦是如此。”
“微阅读”冲击全球
当昔日阅读的严肃意义正在被消解,甚至可能沦为一种娱乐化的消遣时,阅读经典也渐渐从读者的主动性选择中脱离。一个有关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发现,在“你是否阅读文学经典(比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莎士比亚戏剧等等)”问题上,48.14%的人选择的是“不喜欢读,但出于了解经典的目的会去读”,只有28.72%选择“喜欢读”,另有多达21.29%的人选择“不喜欢,所以不读”。
大学生尚且缺乏主动阅读经典的意识,更何况是普通民众?
从积极的角度上来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有些人对名著“读不下去”与阅读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关。“现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喜爱的书籍,读者群体因此分化,有人对《红楼梦》爱不释手,有人却读不下去,这也正常。”
除此之外,近年来经典著作地位渐趋衰落也为其“读不下去”推波助澜。
《纽约客》发表的一篇文章《被拉下神坛的“经典名著”》如是介绍国外一些批评家对“名著”的批评:以《瑞秋档案》获毛姆文学奖的马丁·艾米斯称“阅读《堂吉诃德》就好像你最难以忍受的长辈前来造访,喋喋不休地自吹自擂,没完没了地回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发条橙》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曾发泄他对《悲惨世界》的厌恶——呆板无趣,离题万里,多愁善感,情节离奇,充满说教和闹剧;著有《现实的饥饿》的戴维·谢尔德则批评《哈姆雷特》太沉闷,“我真想把这些老套的情节扔进沟里,让人物都住嘴”。
而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也曾在2008年列出了一个“最恨书单”,与国内“死活读不下去”似有异曲同工之哀——这份书单里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弗吉尼亚·伍尔芙、DH·劳伦斯等过往大师的作品。英国作家们把当时“最恨”的名著一一数落,最后还不忘刻薄地总结一句:“看起来着实让人心烦,有时真恨不得点把火,把它们统统烧掉。”
经典依然有力量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文中这样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事实上,经典因富于历史文化的内涵,其价值早已超出了文本本身。一方面,可以培养想象力或者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它会引导读者上升到一个认识和创造的高度,从而确立自己。
有实例为证:英国政府安排在监狱服刑的人读英国的著名经典小说,结果很多犯人出狱之后努力进入大学,继续攻读英国文学,这或许就是阅读可以改变和影响人的观念的最佳例子。
根据英国统计,最受服刑人欢迎的小说是《蝇王》,这本书讲的是飞机失事后流落荒岛的一群孩子,为了生存而造成人性沉沦。对服刑人而言,这样的内容会特别容易引发感触和共鸣。
美国也十分重视青少年关于经典阅读的培养。一份美国中学规定阅读的十大经典书目在网上广为流传,《杀死一只知更鸟》《人鼠之间》《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学名著名列其中。而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学年要阅读15个剧本、36部小说,还要在课堂上学习和讨论各种文学流派,其中包括莎士比亚、易卜生、狄更斯、马克·吐温等大家的作品。
而发生在土耳其的一场阅读爱好者的抗议似乎彰显了阅读经典文学的另一种力量。
2013年6月20日,土耳其的塔克西姆广场上,一群人静静地伫立在阳光中,以阅读来表示对总理和政府无声的抗议。他们有人手持奥威尔《1984》,有人在读卡夫卡《变形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手里拿着的正是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以阅读来表示对总理和政府无声的抗议。
有评论指出:“这难道不是经典文学完善我们的道德与社会良知的最好证据吗?”
所以,我们与其痛惜经典“死活读不下去”,不如在此时拿起一本经典一字一句读下去。一点儿都不用担心为时已晚,就像卡尔维诺在书中写的那样,“很难说,那时读就是幸运,而现在是过时的,这也跟命运一样,充满偶然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