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事物的层次:由面到点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作文写具体写充实,最关键的一点,是写出事物的层次:由粗到细,由浅及深。怎样才能写出事物的层次呢?本刊将介绍几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本期介绍的方法是:由面到点。
  由面到点,这个写作术语可能每个中学生都熟悉。可是,真正掌握这个写作技巧、理解这个写作技巧重要作用的学生,可能不多。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老师可能也没有针对这个技巧做深入的专项训练。由面到点这个技巧,是把作文写具体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技法之一。用这种方法,可以写出层次分明、内容具体的句子、段落和篇章。这里说的“面”,是事物的整体:“点”,是事物的局部。由面到点,就是由事物的整体特点,写到事物的局部特点。
  1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句子。
  先看下面的例子: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句话先写矮松的整体特点“越发的青黑”,再写“树尖上”的特点:“顶着一髻儿白花”。这样在一句话里,由面到点,由整体到部分。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小雪中松树的样子。特别是对“树尖上”那一抹白的描写,淡淡一笔,传神地写出了“小雪”的特点,句子显得具体充实。再看下面的句子: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老舍《济南的冬天》)
  这个句子也是两层意思:前一层写山坡上的“小村庄”,是写面,写整体:后一层是写“小村庄的房顶上”,是写点,写局部。两层意思由面到点,生动地写出了小雪中村庄的特点,清新优雅。
  2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段落。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莫怀戚《散步》)
  这一小段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写面,写“初春的田野”的整体特点:第二个分句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上的树的特点:第三个分句也是写点,写田野的局部——田野里的冬水的特点。这样,作者围绕着“初春”这个中心词,由面及点,生动地写出了田野上的景象,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具体。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都德《最后一课》)
  这一段话由面及点地写课堂中喧闹的场面。“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这是写面,写整体。然后接下面来写点、写局部,先写学生们的声音——“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再写老师的声音——“还有老师拿着大铁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内容层次分明,生动具体。如果只有第一句的面,没有后两句的点,内容就不生动了。
  无论是描绘景物,说明物件,还是写事件的场面,生发议论,这种由面及点的构段方式,都是很有用的。熟练掌握它,不愁文章不具体不生动。
  3 用由面到点的技法。写出层次分明的篇章。
  由面及点这种方法,有时甚至可以用来搭建文章的结构,组织文章的整体框架。我们不妨复习一下宗璞的名篇《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虽短,细读却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让文章出彩的技法。其中,由面到点的谋篇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两处对紫藤萝的描写,构成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两处内容,也体现了作者的谋篇思路。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2)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显然,作者在写《紫藤萝瀑布》时,是按照由面及点的顺序构思写作的。你看,第(1)段是写“一片”,是写面,写整体;第(2)段写“每一穗”、“每一朵”,是写点,写局部。由“片”,到片中的“穗”,再到穗中的“朵”。写作的视点逐步缩小,非常生动具体,层次感极强。不仅这两段之间有面和点的关系,其实。每一段内部,也是按由面及点的顺序写的。第(1)段中,前两句先写“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这是写面、写整体;后两句再写“点点银光”,这是写点、写局部。第(2)段中,前两句先写“花穗”的样子,这是写面、写整体;后两句再写花穗上“花朵”的样子,这又是由面到点写局部了。如果《紫藤萝瀑布》中只有面的勾勒。没有点的细描,它就不那么出色了。
  总之,学会由面到点地构句、构段、构建行文思路,易学易出效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集中进行专题训练,形成熟练的技巧,甚至形成写作时的一种思维习惯。
其他文献
终于放暑假了,同学们欢呼着冲出了教室。我看见我的新邻居切尔西跑得比任何人都快。  “嗨,切尔西!你跑那么快干吗?”我喊道。切尔西停下脚步,冲我兴奋地说:“我们家准备明天早上出发到夏威夷旅游,我得快点回家收拾行李。”“哇!你一定很开心!”我羡慕地说。“当然。”她笑着说,“你呢,杰森?这个暑假准备做什么?”我说:“我准备去参加在银湖举行的钓鲈鱼比赛。”“哦,那一定很好玩。”她说。  我知道她这么说只是
期刊
①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株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⑦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我们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
期刊
中国最早的扇子,传说始于虞舜。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记载:舜受尧禅让得天下,为了广开视听。求得贤人辅助,而作“五明扇”。由此可见,我国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生风祛暑,而是帝王们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将治国的主张写在扇子上。用来昭示清明的。  相传折扇起源于日本,北宋年间由日本传入中国。因此折扇也有“倭扇”之称。作为时髦的舶来品。折扇开始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传,其价格昂贵,非一般人家所能置办,仅供宫廷御用。
期刊
  
期刊
我不知那只蜗牛为何要费时费力地从壳里挣脱,或许是感受到了壳的“压迫”。  有人说,幼年时感到父母可敬,年轻时感到父母可厌,中年时觉得父母咔冷……许多年轻人总觉得父母用爱的“壳”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把爱的“壳”视为一种负担,总想挣脱那“壳”远走高飞,可是,这种“负”能减吗?  不错,父母有时唠唠叨叨,思想老旧,可父母的爱同蜗牛背上的壳一样,虽然有些笨重,却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失败时,他们给我们安慰:
期刊
[路子对你说]    上个月中旬,我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一封署名“竺颖”的读者来信。竺颖曾是《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的读者,2003年第1期杂志上发表了她的一篇作文《青春的力量》,她写信来想要再买那一期的杂志,语气极其诚恳迫切。时间过去将近8年,如今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工作的人,2003年多数还没来到这里。编辑部开会的时候,我请大家帮忙找找那~期的杂志,结果谁也没有找到。这个遗憾成了我的心病,一
期刊
一只蜗牛拼命从自己的壳里爬了出来,并高声喊着“我也要减负”,“也”这个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它在效仿别人。减负可能并不是它自己的选择,它在“邯郸学步”,  不知道蜗牛有没有想过:离开自己看似笨重的硬壳之后,究竟还能生存多久?壳,可以说是蜗牛生活在世上唯一的工具和武器,有了壳它才可以躲避炙热的阳光,才不会轻易被其他动物伤害。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别人减负可能是因为各种事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想放松一
期刊
田歌,我们班的,高一女生,体育特招生。田歌生活很节俭,不吃肉不吃海鲜不吃一切贵的新鲜蔬菜,最爱吃食堂两毛一块儿的酱豆腐,还振振有词说某位伟人也好这一口,一女同学实在受不了她这种说法,反驳说伟人还同时爱吃红烧肉,田歌便闷头不语了,  我们不是势利眼,我们明白贫穷不是错。可是,田歌,不仅节俭,不仅变态节俭,还超级吝啬。你不可以向她借一块钱。一旦借了,她会反复地说“不要忘记哦”:如果还钱晚了,她会用“热
期刊
看到良机,不如抓住时机  杨 威  一个颇具经济头脑的人,偶尔发现路边有一个树根。他摸着下巴,眼睛直直地盯着树根,心中大喜:“哈哈!这个树根略经雕琢必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根雕,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他越想越开心,就去找车子准备把树根拉走。可他万万没想到,在他走后,一个老汉拿着斧头,路过此地,看到树根,心想:“哈哈!我本想上山砍柴,却半路遇到个树根。真不错!”想到这儿,老汉毫不犹豫地抡起斧头……  前
期刊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是一句歌词。蜗斗背着重重的壳,怎能爬得远?怎毹爬得快?倒不如扔了轻松些,  只有减负,卸掉包袱,才毹轻装上阵。那只蜗牛从壳里爬出来只是瞬间的事,可它爬出来之前的思想斗争一定是十分激烈的。从壳里爬出来,意味着它不再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蜗牛了,它一定在想,它的同伴会不会接纳它。可是,它毅然爬了出来,主宰了自己的命运。  生活中,有多少人像蜗牛一样,背着种种沉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