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是游戏,游戏占据了幼儿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课程内容,带领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要结合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将游戏与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将美术活动变得游戏化,吸引幼儿注意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
引言
游戏是孩子进行对社会探索和认知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课程学习方式也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游戏是孩子的天生需要。美术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课程活动变得游戏化,引导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利用游戏的方式得到成长,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游戏情景导入,激发美术活动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活动产生兴趣,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对任何事物都是半分钟热度,想要有效的提高美术活动课堂效率,将活动游戏化,首要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课堂导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的情景,让他们产生兴趣,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1]。
教师要开展关于“雪”有关的美术活动,在小班幼儿的课上,孩子年龄小、刚入园,模仿能力强、能使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针对这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合适的课堂导入。可以选取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如小猪佩奇、超级飞侠、汪汪队、巴巴爸爸等人物,利用卡通人物告诉幼儿“小猪佩奇想用泡沫板来做一幅有关下雪天气的画送给小羊苏西,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助小猪佩奇一起完成呢?”利用卡通人物引起幼儿的兴趣,拉进幼儿和课堂的距离感,让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教育活动,促进它们美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美术材料贴近生活,将活动过程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学习知识都离不开游戏的帮助。基于此,美术教师选择的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针对幼儿的喜好进行活动的安排,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投放,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拉近幼儿和美术活动之间的距离,教学活动过程也变得游戏化,唤起幼儿的兴趣,寓教于乐,完成我们的教学内容[2]。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自然材料,通过对自然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开发创意美术的教学内容,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并且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然材料的采集,如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各种瓶盖、废弃的纽扣、干果壳等,再领幼儿到户外去收集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准备好我们的教学道具。比如在秋天的时候,室外散落了一地的树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收集各种树叶,引导幼儿观察,看看手中的树叶像什么,可以拼出什么造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进行充分的想象,刺激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在表述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把树叶带回班级,利用双面胶、胶水等材料拼凑出一幅画,这样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进行了学习,完成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艺术素養。
三、活动评价游戏化,保护幼儿的创作激情
点评环节是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年纪小,表现欲强,教师在他们心中是权威的地位,因此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以及同伴的肯定。教师在进行点评环节时,一定不要忽视这些内容。在进行点评时,要根据幼儿的作品,从情感态度的角度出发,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创造美,避开传统的点评模式,不敷衍的对幼儿说“真好”“真棒”等词,而是真正的让他们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基于以上两点提到的美术活动,教师在进行点评的环节时,也可以将点评进行游戏化。我们进行点评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到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时长有限,在进行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集合,放到走廊的墙外进行展览,带领幼儿进行点评,幼儿之间互相评价作品,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产生新的灵感,激发创作热情。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创建一些角色和氛围,既可以激起幼儿继续画画的兴趣,还将美术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更加完善[3]。
利用游戏点评,充分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观察别人作品得到的灵感启发,在下次的美术活动中,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大胆的进行绘画创作或手工作品,使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是引导幼儿将生活中的美进行浓缩,利用孩子的角度抒发出来。我们通过游戏的方法论让幼儿发现世界的美好,更好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完成我们的教育目的。
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美术活动变得游戏化,不仅符合国家的课程标准,更是满足幼儿的精神需求和认知能力。美术教师在活动设计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入手,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游戏化,使用丰富的材料,注重点评环节,激发幼儿对下一次活动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晓丽.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18:258.
[2]曹东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王晴.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开展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96.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明集镇中心幼儿园 256200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
引言
游戏是孩子进行对社会探索和认知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中开展课程学习方式也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游戏是孩子的天生需要。美术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课程活动变得游戏化,引导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利用游戏的方式得到成长,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游戏情景导入,激发美术活动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活动产生兴趣,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分散,对任何事物都是半分钟热度,想要有效的提高美术活动课堂效率,将活动游戏化,首要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课堂导入,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的情景,让他们产生兴趣,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1]。
教师要开展关于“雪”有关的美术活动,在小班幼儿的课上,孩子年龄小、刚入园,模仿能力强、能使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针对这一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合适的课堂导入。可以选取他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如小猪佩奇、超级飞侠、汪汪队、巴巴爸爸等人物,利用卡通人物告诉幼儿“小猪佩奇想用泡沫板来做一幅有关下雪天气的画送给小羊苏西,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助小猪佩奇一起完成呢?”利用卡通人物引起幼儿的兴趣,拉进幼儿和课堂的距离感,让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教育活动,促进它们美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美术材料贴近生活,将活动过程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学习知识都离不开游戏的帮助。基于此,美术教师选择的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针对幼儿的喜好进行活动的安排,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投放,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拉近幼儿和美术活动之间的距离,教学活动过程也变得游戏化,唤起幼儿的兴趣,寓教于乐,完成我们的教学内容[2]。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自然材料,通过对自然材料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开发创意美术的教学内容,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并且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然材料的采集,如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各种瓶盖、废弃的纽扣、干果壳等,再领幼儿到户外去收集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准备好我们的教学道具。比如在秋天的时候,室外散落了一地的树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收集各种树叶,引导幼儿观察,看看手中的树叶像什么,可以拼出什么造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发散思维,进行充分的想象,刺激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在表述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把树叶带回班级,利用双面胶、胶水等材料拼凑出一幅画,这样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进行了学习,完成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艺术素養。
三、活动评价游戏化,保护幼儿的创作激情
点评环节是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年纪小,表现欲强,教师在他们心中是权威的地位,因此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以及同伴的肯定。教师在进行点评环节时,一定不要忽视这些内容。在进行点评时,要根据幼儿的作品,从情感态度的角度出发,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创造美,避开传统的点评模式,不敷衍的对幼儿说“真好”“真棒”等词,而是真正的让他们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基于以上两点提到的美术活动,教师在进行点评的环节时,也可以将点评进行游戏化。我们进行点评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到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时长有限,在进行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集合,放到走廊的墙外进行展览,带领幼儿进行点评,幼儿之间互相评价作品,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产生新的灵感,激发创作热情。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创建一些角色和氛围,既可以激起幼儿继续画画的兴趣,还将美术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更加完善[3]。
利用游戏点评,充分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观察别人作品得到的灵感启发,在下次的美术活动中,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大胆的进行绘画创作或手工作品,使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是引导幼儿将生活中的美进行浓缩,利用孩子的角度抒发出来。我们通过游戏的方法论让幼儿发现世界的美好,更好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完成我们的教育目的。
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将美术活动变得游戏化,不仅符合国家的课程标准,更是满足幼儿的精神需求和认知能力。美术教师在活动设计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入手,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游戏化,使用丰富的材料,注重点评环节,激发幼儿对下一次活动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晓丽.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18:258.
[2]曹东方.幼儿园艺术领域课程游戏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王晴.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开展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96.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明集镇中心幼儿园 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