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利用它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既能加强思想教育,又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中学生是富有热情的,他们的感情最真挚,最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挖掘德育的因素,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从而渗透道德教育,提高觉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情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当前,从全社会范围来看,正规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养成了一些文明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修养水平,然而改革开放,各种思潮涌入,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开始悄悄地侵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精神文明的残缺,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学生的“精神家园”,扭曲了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因此铸造学生的“精神家园”就变得刻不容缓。语文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字语言知识,而且蕴涵着深刻的民族道德内涵,这种内涵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理论、道德的深层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语文教师应以德服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独特性的表现,师德是教师教育态度的灵魂。青少年学生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力以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出色的人格魅力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以文育人
1.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又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结合教材中的有关课文,从分析思想内容着手,对学生施以爱国主义教育。如诗《乡愁》《次北固山下》、课文《海燕》《枣核》等文章,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深厚感情,还有《游恒山记》《中国石拱桥》《谈骨气》等。通过分析,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集体主义教育。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鹤群》中,一群鹤在飞翔途中路遇苍鹰袭击,鹤群一起进攻苍鹰,使苍鹰落荒而逃,而有鹤受伤,其他鹤架着伤鹤共同飞翔。让学生进行假设:假如当苍鹰进攻时,鹤们各自逃命,会是什么样的结局?通过这种假设,让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亲情友情教育。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本分,人生无不从父母的养育关爱起步。但由于青少年渐渐长大,越来越渴望独立做人,因而与父母容易起冲突,一时难以体会父母为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有必要帮助他们认识父母无私的、博大的、永恒的爱。
通过《小巷深处》《臧羚羊跪拜》中体味母爱的伟大、享受爱的沐浴、咀嚼可贵的亲情,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和谐相处。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除亲情外,还应珍惜友情,只有不断地结识新朋友,旅程才不会孤单。借助古代诗歌《杜少府之任蜀州》《过故人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认识友情的可贵,帮助学生敞开心灵之门,接受外面的阳光雨露,在学生间建立真挚的友谊。
4.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不法的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事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并且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用危机,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不同程度污染了校园这块净土,因而培养学生的诚信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三篇涉及诚信的文章《期行》《乘船》《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通过这三篇文章使学生懂得了“人若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
5.坚强意志的教育。坚强的意志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文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多,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学生培养坚强意志的榜样。如在讲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习周恩来少年立大志的精神;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得到启示: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定要经过一番拼搏,如果不能忍受艰难困苦,则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
6.法制教育。在党和国家的哺育下,我国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已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尤为重要。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让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鲁提辖打死镇关西的精彩语言之后,再让学生针对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起初,学生普遍认为镇关西被打死,实属罪有应得,真是大快人心,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最终达成共识:郑屠欺诈金氏父女,理应受到惩罚,在当时社会鲁达的行为值得人们称颂,但在法制日趋健全的今天,绝不能采取鲁达那样的行为,应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以文知人、塑人
德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而教会学生做人的主要途径是作文和做人的有机结合。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囿于表达能力和思维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学习与生活相互联系交流的重要纽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为良好思想品德基础的重要因素和途径,即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事实上,作文教学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虽然在内容、功能与活动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是两者共同的任务。于是,我设计了以“幸福”“考试”等为话题的作文,《谈勤奋》《失败与成功》等作文题目,让学生叙述对幸福的体验与感受,发表对勤奋、失败等问题的看法,使作文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体验,最重要的是透过学生的作文,我们能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准则、道德观念,针对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性。通过学习、写作,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进行诚信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为今后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政治学科以外,语文在完成德育任务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语文教师应借助这块园地为学生煲好心灵的鸡汤,铸造起学生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王淑珍,1969年生,1990年毕业于宁夏银川师专,1994年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先后在灵武新华侨中学、吴忠中学、银川景博中学、银川二中任教。
(责编 潘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情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当前,从全社会范围来看,正规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养成了一些文明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修养水平,然而改革开放,各种思潮涌入,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开始悄悄地侵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精神文明的残缺,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学生的“精神家园”,扭曲了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因此铸造学生的“精神家园”就变得刻不容缓。语文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字语言知识,而且蕴涵着深刻的民族道德内涵,这种内涵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理论、道德的深层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
一、语文教师应以德服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独特性的表现,师德是教师教育态度的灵魂。青少年学生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道德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尽力以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出色的人格魅力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以文育人
1.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又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结合教材中的有关课文,从分析思想内容着手,对学生施以爱国主义教育。如诗《乡愁》《次北固山下》、课文《海燕》《枣核》等文章,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深厚感情,还有《游恒山记》《中国石拱桥》《谈骨气》等。通过分析,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集体主义教育。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展现他的才华和生命的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鹤群》中,一群鹤在飞翔途中路遇苍鹰袭击,鹤群一起进攻苍鹰,使苍鹰落荒而逃,而有鹤受伤,其他鹤架着伤鹤共同飞翔。让学生进行假设:假如当苍鹰进攻时,鹤们各自逃命,会是什么样的结局?通过这种假设,让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亲情友情教育。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本分,人生无不从父母的养育关爱起步。但由于青少年渐渐长大,越来越渴望独立做人,因而与父母容易起冲突,一时难以体会父母为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有必要帮助他们认识父母无私的、博大的、永恒的爱。
通过《小巷深处》《臧羚羊跪拜》中体味母爱的伟大、享受爱的沐浴、咀嚼可贵的亲情,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学会与父母沟通,和谐相处。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除亲情外,还应珍惜友情,只有不断地结识新朋友,旅程才不会孤单。借助古代诗歌《杜少府之任蜀州》《过故人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认识友情的可贵,帮助学生敞开心灵之门,接受外面的阳光雨露,在学生间建立真挚的友谊。
4.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不法的商家为了牟取暴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事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并且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用危机,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不同程度污染了校园这块净土,因而培养学生的诚信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三篇涉及诚信的文章《期行》《乘船》《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通过这三篇文章使学生懂得了“人若无信,不知其可”的道理。
5.坚强意志的教育。坚强的意志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文中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多,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学生培养坚强意志的榜样。如在讲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习周恩来少年立大志的精神;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得到启示: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定要经过一番拼搏,如果不能忍受艰难困苦,则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
6.法制教育。在党和国家的哺育下,我国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已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也尤为重要。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让学生从文学角度欣赏鲁提辖打死镇关西的精彩语言之后,再让学生针对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起初,学生普遍认为镇关西被打死,实属罪有应得,真是大快人心,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最终达成共识:郑屠欺诈金氏父女,理应受到惩罚,在当时社会鲁达的行为值得人们称颂,但在法制日趋健全的今天,绝不能采取鲁达那样的行为,应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以文知人、塑人
德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而教会学生做人的主要途径是作文和做人的有机结合。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囿于表达能力和思维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学习与生活相互联系交流的重要纽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为良好思想品德基础的重要因素和途径,即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事实上,作文教学活动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虽然在内容、功能与活动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是两者共同的任务。于是,我设计了以“幸福”“考试”等为话题的作文,《谈勤奋》《失败与成功》等作文题目,让学生叙述对幸福的体验与感受,发表对勤奋、失败等问题的看法,使作文活动作为课堂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体验,最重要的是透过学生的作文,我们能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准则、道德观念,针对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性。通过学习、写作,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进行诚信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为今后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政治学科以外,语文在完成德育任务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语文教师应借助这块园地为学生煲好心灵的鸡汤,铸造起学生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王淑珍,1969年生,1990年毕业于宁夏银川师专,1994年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进修,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先后在灵武新华侨中学、吴忠中学、银川景博中学、银川二中任教。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