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让人们对节能减排及绿色经济的重视度日益提升。低碳农业经济便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发展模式。目前,低碳农业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有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前进。本文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现状着手,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温室效应;低碳农业经济;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温室效应系现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亦属于人类必须面临的恶劣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在实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应注重经济发展的,也需主动保护环境,降低CO2等气体的排放量,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国外学者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专门针对低碳农业制度的研究并不多,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8亿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民的生活、生产用能,农业及其加工业用能是温室气体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与耗用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有关联。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农业经济模模式,其治本之策就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通过降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碳的排放,实现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推行低碳农业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中国推行低碳农业经济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关键问题:
(一)农业结构不恰当,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了历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使种植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却暴露出农业结构的缺陷:其一,劳动力就业构造不恰当,存在严重的生产要素浪费现象。纵观中国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依然是三大产业中最高的。其二,生产方式仍然为粗放式,利润相当低;种植业过度开发,部分地区生态恶化。其三,产业机构不完整,农产品生产单一,生产效益不高,产业链短。
(二)农民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低碳理念未取得农民的广泛认可
中国低碳农业于推广过程中遭遇的一大关键阻碍即低碳理念未取得农民的广泛认可。原因在于作为与农业直接接触的群体,农民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对新的农业种植知识、绿色生态理念、高科技的农业机械了解较少,难接受,导致农民对开展低碳农业所具有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不高,许多农业生产地区还以传统的耕种方式为主,农民们往往只注重粮食的丰收,却忽略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必然不会长久,如果我们希望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需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即让农民认可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三)农业生产过程污染较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选择以化肥代替天然肥。这做法不但导致了天然肥资源的巨大浪费,亦将引发“短板”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土地长期出产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亦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出现,最终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相應的损害。
三、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拟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农业发展计划
低碳农业的实施理应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计划,各地区理应以自身特性为依据,结合自身现实需求,以短期及长期发展需求着眼,为自身低碳农业的可持续拟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计划,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在确保完成自身经济发展任务的前进下,完成低碳农业的环保标准。特别应明晰地区扶持政策,让低碳农业生产趋向组织化。可以统筹规划各时期低碳经济的投入,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宣传低碳知识,改善农村产业构造
当前低碳农业经济虽然在某些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规模却未构成系统形态,取得大范围普及的规模效应。所以,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低碳农业模式,使农民对低碳经济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引领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意识,树立低碳环保农业理念。在实施农业产业构造改善时,各地区应着眼自身特色,对地区资源及市场配置等诸多因素展开调整,而非盲目地抄袭其他地区的低碳农业模式。应分析本地大部分农民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与自身现状相符的低碳产业模式,奖励低碳农业实施过程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农户,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及推广
就当前中国低碳农业经济的推行而言,若希望消除技术方面的难题,就必须在引入国际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推动自身低碳技术的创新。地方政府可选择借助经济及行政策略,对农业经济实施干预,给予低碳农业充分的关注及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注入低碳农业研发领域;倡导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环保技术的的研发;拟定与低碳农业有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低碳服务机制,推动低碳技术的落实,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前进。
(四)积极发展林业增汇固碳
发展林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做“碳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所以,提高森林占有率,重建湿地,恰当地运用森林可以创造的生态价值增汇固碳,用森林创造的经济价值获得收益,并投入低碳农业发展之中,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前进。
四、结语
低碳农业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能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气候安全。所以,中国要加快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从各地区自身现实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借助选用拟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农业发展计划、改善农村产业构造、倡导低碳技术的研发及积极发展林业等措施,推动自身低碳农业经济的前进,进而为中国顺利实现从高碳农业经济向低碳农业经济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京. 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生态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J]. 新财经(理论版),2013(11);
[2]杜祥琬. 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度: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型发展[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3(10);
[3]赵其国,钱海燕.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 农业财务与财务,2010(02)。
关键词:温室效应;低碳农业经济;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温室效应系现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亦属于人类必须面临的恶劣的世界性环境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在实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应注重经济发展的,也需主动保护环境,降低CO2等气体的排放量,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国外学者基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专门针对低碳农业制度的研究并不多,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8亿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民的生活、生产用能,农业及其加工业用能是温室气体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与耗用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有关联。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农业经济模模式,其治本之策就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通过降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碳的排放,实现农业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推行低碳农业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中国推行低碳农业经济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关键问题:
(一)农业结构不恰当,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了历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使种植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却暴露出农业结构的缺陷:其一,劳动力就业构造不恰当,存在严重的生产要素浪费现象。纵观中国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所有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依然是三大产业中最高的。其二,生产方式仍然为粗放式,利润相当低;种植业过度开发,部分地区生态恶化。其三,产业机构不完整,农产品生产单一,生产效益不高,产业链短。
(二)农民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低碳理念未取得农民的广泛认可
中国低碳农业于推广过程中遭遇的一大关键阻碍即低碳理念未取得农民的广泛认可。原因在于作为与农业直接接触的群体,农民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对新的农业种植知识、绿色生态理念、高科技的农业机械了解较少,难接受,导致农民对开展低碳农业所具有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不高,许多农业生产地区还以传统的耕种方式为主,农民们往往只注重粮食的丰收,却忽略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必然不会长久,如果我们希望推动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需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即让农民认可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理念。
(三)农业生产过程污染较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选择以化肥代替天然肥。这做法不但导致了天然肥资源的巨大浪费,亦将引发“短板”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土地长期出产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亦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出现,最终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相應的损害。
三、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拟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农业发展计划
低碳农业的实施理应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计划,各地区理应以自身特性为依据,结合自身现实需求,以短期及长期发展需求着眼,为自身低碳农业的可持续拟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计划,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在确保完成自身经济发展任务的前进下,完成低碳农业的环保标准。特别应明晰地区扶持政策,让低碳农业生产趋向组织化。可以统筹规划各时期低碳经济的投入,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宣传低碳知识,改善农村产业构造
当前低碳农业经济虽然在某些地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规模却未构成系统形态,取得大范围普及的规模效应。所以,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低碳农业模式,使农民对低碳经济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引领农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意识,树立低碳环保农业理念。在实施农业产业构造改善时,各地区应着眼自身特色,对地区资源及市场配置等诸多因素展开调整,而非盲目地抄袭其他地区的低碳农业模式。应分析本地大部分农民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与自身现状相符的低碳产业模式,奖励低碳农业实施过程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农户,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及推广
就当前中国低碳农业经济的推行而言,若希望消除技术方面的难题,就必须在引入国际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推动自身低碳技术的创新。地方政府可选择借助经济及行政策略,对农业经济实施干预,给予低碳农业充分的关注及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注入低碳农业研发领域;倡导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及环保技术的的研发;拟定与低碳农业有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低碳服务机制,推动低碳技术的落实,确保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前进。
(四)积极发展林业增汇固碳
发展林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做“碳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所以,提高森林占有率,重建湿地,恰当地运用森林可以创造的生态价值增汇固碳,用森林创造的经济价值获得收益,并投入低碳农业发展之中,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前进。
四、结语
低碳农业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仅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能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气候安全。所以,中国要加快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从各地区自身现实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借助选用拟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农业发展计划、改善农村产业构造、倡导低碳技术的研发及积极发展林业等措施,推动自身低碳农业经济的前进,进而为中国顺利实现从高碳农业经济向低碳农业经济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京. 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生态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J]. 新财经(理论版),2013(11);
[2]杜祥琬. 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度: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型发展[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3(10);
[3]赵其国,钱海燕.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 农业财务与财务,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