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limengwai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参与讨论,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技能的方法。案例教学法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弱化了教师角色,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而将其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
  一、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选择原则
  1.案例要有真实性。必须是源于真实事件,切莫凭空杜撰,也不能根据某一事件虚构案例。例如,讨论酸雨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时,可举例: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每年都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最终形成面积惊人的酸雨区。目前,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地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
  2.案例要有典型性。要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典型事例,使学生能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运用到教师设计的案例中,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如在讲碱金属一节时,可列举如下案例:
  中央十套《走进科学》栏目,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在中国中部的某个山村里,有个农妇的儿子在去舅舅家吃饭的路上途经一块坟地,当晚回家就发起了高烧,开始胡言乱语。这个农妇马上请来了邻村一个有名的巫师。这个巫师断定农妇的儿子是“中邪”了,而且这是个怕水的“鬼”。于是巫师施法后,自称是抓到了“鬼”,然后将“鬼”扔到了准备好的盛有水的盆里。只见水面上马上出现一个小球,还游来游去,发出“嘶嘶”的声音,一会儿又没了响动。请问水面上那个“鬼”到底是什么呢?
  3.案例要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如在讲氯气一节时,举例如下:
  2005年3月29日晚,一辆在京沪高速公路行驶的罐式半挂车在江苏淮安段发生交通事故,引发车上罐装的液氯大量泄漏,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讨论:为什么氯气会使人中毒?氯气泄漏时应如何逃生?
  二、高中化学教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基本措施
  1.讲授法案例教学。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讲授法具有快捷高效、能面向大量听众、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等优点。在化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通过教授法讲解一些疑难点,能指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如案例: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为“水俣病”。
  学生很难分析其中原因,于是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这属于重金属水污染事故,汞化合物CH3HgCl可引发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等症状,严重的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
  2.实验法案例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旨在指导人们实际生产的应用型学科。在化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模拟案例中的场景,在实验室中还原案例原理,通过情景再现直观地观察案例中的具体反应,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案例中隐藏的化学原理,并能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如下面的案例:
  瑞典化学家舍勒于1974年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时,把盐酸与软锰矿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生成了一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这立即引起了舍勒的兴趣,并对它进行了研究。他将制备出来的气体溶解到水中,发现这种气体的水溶液略显酸性;该水溶液还能使花朵、纸张、叶子等的颜色褪去。这种黄绿色的气体就是氯气。氯气的水溶液为什么呈酸性?为什么能使花朵、纸张、叶子褪色?为此设计如下实验:
  向一支充满氯气的大试管中加入2~3mL水后,迅速塞紧塞子,充分振荡,再向氯水和蒸馏水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把一支装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摇动试管,观察现象。实验表明,氯气溶于水呈酸性,且能与NaOH反应,氯气与水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作用。
  3.辩论法案例教学。
  辩论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观点不是很明确、误导性比较大的案例,在教师列举出具体案例之后,按学生的观点分为正方和反方,教师作为评论方,然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最后总结出正确结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案例,并通过这种学习掌握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其他文献
无论哪门学科,课堂始终是教学的主阵地,高中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想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其中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新课改中的一个重点工作。面对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新难题,教学者应该吃透课改精神,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采用最佳的教学策略,发挥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课堂导入策略,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  俗话说得
[摘要]新时代下,为迎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契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要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采取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策略,激活课堂,优化思维,提升信息素养。基于项目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从选定合适项目、制定项目方案、动手实践项目、完善综合评价这几方面去实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创造美,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和谐教学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学各因素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构建中学语文课堂“和谐教学”,有利于放飞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灵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下面我就针对语文课和谐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和谐的必要前提和
【摘 要】 公务卡结算制度,是一种新型财务结算制度。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深入了解农业科研单位公务卡结算制度推行的意义,发现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公务卡结算制度;农业科研单位;制约因素;建议  公务卡结算制度,是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电子银行系统为载体,以财政国库管理系统为依托,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财务报销业务的一种新型财务结算制度。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发现
“问题学生”一般是指在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往往都不只是一个方面有问题,而具有综合性。  一、“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  1.厌学  不听讲、不写作业,有的迷恋网络、有的干脆辍学。  2.不遵守纪律  严重小说小动,易和教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  3.品德不好  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劫钱,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与异性有不正当交往,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手段的整体运用中,尤其是财务制度改革、电算会计、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升级,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更高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