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校农业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自查自纠”手段,发现并分析过程化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校农业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以贯彻落实国务院11号和64号两份文件精神为核心,从制度建设和政策改革等方面对以后的农业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考,并且强调了推进分级管理体制、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监督科研行为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深入学习文件、全面培训科研人员等方法对于农业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 过程管理 经费管理 文件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186-0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6年又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国家对于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也持续大幅度增长,为农业科研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6年3月1日,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成就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农业科技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为粮食生产“十二连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1]
“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6%以上;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组织实施973、863、科技支撑等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世界前列,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第2位,被引次数农业学科从第8位升至第2位,共有175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奖;农业科技有力支撑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五年累计增产粮食5600多万吨,增加效益1000多亿元,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推广总面积达1756.9万亩,总增粮33.6亿斤,增效24.63亿元。[2]
为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类重大文件,如“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1知(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等,对科研项目立项和经费管理上都提出了全面部署和指导意见。
1 浙江大学农业科研项目管理自查自纠现状
1.1 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迅速部署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自查工作
为积极响应农业部、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为进一步强化我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在常态化开展全校科研项目经费内审、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农业部科研项目和省农业厅项目进行专项自查。
1.2 上下联动,密切协同,结合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全面开展专项自查工作
根据国务院11号和6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近年综合专项自查自纠及内审自查自纠情况,我校聘请第三方事务所重点自查以上项目,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部分项目经费执行进度存在偏慢的情况;2.个别项目存在少量套打抽芯发票报销情况;3.个别项目专家咨询费领取的签字手续不完善;4.部分项目存在材料领取没有登记出入库记录;5.部分项目的劳务费发放不规范,发放对象的记录不完整;6.个别项目的外拨经费合作企业存在对科研经费未单独核算问题。学校作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尚缺乏对合作单位经费使用与管理实施有效监管的手段等。
2 加强和完善我校农业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2.1 明确学校法人、院系、项目负责人责任主体,建立分级管理体制
为明晰责任主体,学校修订了《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出台了《浙江大学关于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负总责,明晰了法人代表、各职能部门、学院(系)和项目负责人等的职责和权限;在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政府采购、审批报销、资产管理等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建立了内部监管体系。
为顺应当前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新形势,学校积极探索科研项目经费学校、院系、项目负责人三级监管新模式,出台了《浙江大学关于加强学院(系)等二级单位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若干规定》,在体制上增加院系监管层,从制度上要求院系在科研经费监管上发挥作用。
2.2 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行为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2.2.1 不断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
针对新时期科研项目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切实做好科技项目的精细化、深层次、全过程管理,并推进信息共享,学校已着手改造原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启动了大科研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旨在整合人事、科研、财务、设备采购等相关科研信息,加强数据共享与实时融通,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科研经费的监管和项目实施过程的关键节点管理。
2.2.2 不断完善科研经费制度建设。
为加强科研项目外拨合作经费的监督管理,学校制定《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外拨合作经费要求项目负责人与合作单位签署合理、合法、合规使用合作经费的承诺书,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针对大宗科研材料购买及使用出入库管理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学校专门制定《浙江大学科研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为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学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纵向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通知》;为杜绝虚假发票,学校发布了《关于“识别真假发票方法”的温馨提示》,提高老师识別虚假发票的能力;
为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学校根据国家以及浙江省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文件精神,制定了《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规定》,分类指导,明确流程,协助项目(课题)负责人把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关口。
2.2.3 逐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2013年,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推动科研经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为进一步明确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等的处理意见,加强科研人员科研行为管理,学校积极着手修订《浙江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确保为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 结语
加强高校科研过程化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校科研项目量大面广,经费数量大,过程化管理确实遇到不少难题,而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也与其他工科类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我校将在今后的过程化管理中,结合学校常态化的自查自纠工作,充分发挥委派会计的财务指导和科研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作用,全面开展“自我体检”,不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切实把好国家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关。
参考文献
[1] 科技日报.
[2] 人民网.
收稿日期:2016-06-30
作者简介
方晨鹏(1979-),男,浙江建德人,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材料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 过程管理 经费管理 文件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186-0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三农”问题就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6年又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国家对于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也持续大幅度增长,为农业科研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6年3月1日,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成就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农业科技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为粮食生产“十二连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1]
“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6%以上;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通过组织实施973、863、科技支撑等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世界前列,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多年稳居第2位,被引次数农业学科从第8位升至第2位,共有175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奖;农业科技有力支撑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五年累计增产粮食5600多万吨,增加效益1000多亿元,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示范推广总面积达1756.9万亩,总增粮33.6亿斤,增效24.63亿元。[2]
为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类重大文件,如“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1知(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64号文)”等,对科研项目立项和经费管理上都提出了全面部署和指导意见。
1 浙江大学农业科研项目管理自查自纠现状
1.1 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迅速部署农业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自查工作
为积极响应农业部、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为进一步强化我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在常态化开展全校科研项目经费内审、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农业部科研项目和省农业厅项目进行专项自查。
1.2 上下联动,密切协同,结合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情况全面开展专项自查工作
根据国务院11号和6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近年综合专项自查自纠及内审自查自纠情况,我校聘请第三方事务所重点自查以上项目,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部分项目经费执行进度存在偏慢的情况;2.个别项目存在少量套打抽芯发票报销情况;3.个别项目专家咨询费领取的签字手续不完善;4.部分项目存在材料领取没有登记出入库记录;5.部分项目的劳务费发放不规范,发放对象的记录不完整;6.个别项目的外拨经费合作企业存在对科研经费未单独核算问题。学校作为项目主要承担单位,尚缺乏对合作单位经费使用与管理实施有效监管的手段等。
2 加强和完善我校农业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2.1 明确学校法人、院系、项目负责人责任主体,建立分级管理体制
为明晰责任主体,学校修订了《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出台了《浙江大学关于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法定代表人对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负总责,明晰了法人代表、各职能部门、学院(系)和项目负责人等的职责和权限;在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政府采购、审批报销、资产管理等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建立了内部监管体系。
为顺应当前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新形势,学校积极探索科研项目经费学校、院系、项目负责人三级监管新模式,出台了《浙江大学关于加强学院(系)等二级单位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若干规定》,在体制上增加院系监管层,从制度上要求院系在科研经费监管上发挥作用。
2.2 规范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行为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2.2.1 不断强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
针对新时期科研项目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切实做好科技项目的精细化、深层次、全过程管理,并推进信息共享,学校已着手改造原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启动了大科研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旨在整合人事、科研、财务、设备采购等相关科研信息,加强数据共享与实时融通,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科研经费的监管和项目实施过程的关键节点管理。
2.2.2 不断完善科研经费制度建设。
为加强科研项目外拨合作经费的监督管理,学校制定《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外拨合作经费要求项目负责人与合作单位签署合理、合法、合规使用合作经费的承诺书,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针对大宗科研材料购买及使用出入库管理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学校专门制定《浙江大学科研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为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学校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纵向科研经费支出管理的通知》;为杜绝虚假发票,学校发布了《关于“识别真假发票方法”的温馨提示》,提高老师识別虚假发票的能力;
为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学校根据国家以及浙江省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文件精神,制定了《浙江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规定》,分类指导,明确流程,协助项目(课题)负责人把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关口。
2.2.3 逐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2013年,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推动科研经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为进一步明确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等的处理意见,加强科研人员科研行为管理,学校积极着手修订《浙江大学教职工处分暂行规定》,确保为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 结语
加强高校科研过程化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校科研项目量大面广,经费数量大,过程化管理确实遇到不少难题,而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也与其他工科类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我校将在今后的过程化管理中,结合学校常态化的自查自纠工作,充分发挥委派会计的财务指导和科研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作用,全面开展“自我体检”,不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切实把好国家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关。
参考文献
[1] 科技日报.
[2] 人民网.
收稿日期:2016-06-30
作者简介
方晨鹏(1979-),男,浙江建德人,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材料学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