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效果显著、进步有目共睹,但同样存在着某些问题和偏差。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或低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究变成了低效或无效的“放养”,一些情景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立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堆砌了太多无聊的提问……,种种现象都表明: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决不能以低效和无效的教学给新课程改革造成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有效教学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本人结合多年来物理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备课并反思、有效提问、有效练习并点评等几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1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的问题,加强实验演示,增强趣味性、好奇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发求知欲。如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喉结上,进行发声练习,体会自己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再如在满满一杯水中,能否再放入回形针?让学生先猜想然后实验,放入多少根水才溢出?实验后学生对物理兴趣高涨。
2有效备课并反思
备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知识结构、学生个性和需要、课程资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而有效备课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2.1有效备课要求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节内容中,教师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进入学习知识的情境,而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刚才听到的歌词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咆哮”中的声音分别是由谁发出?学生对声带的振动能发声容易理解,而对空气的振动、水的流动也能发声则感到好奇,而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争论和答案。最终再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拔:同学们,你们听过哗哗的流水声吗,水发声条件是什么(流动)?你们听过呼呼的风声吗?哪么空气能发声吗?而歌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他们的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呢?等等,这些问题贯穿着整一课堂,使学生一直保持着求知热情。
2.2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集中智慧。 我们学校一直都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哪怕是上校内公开课都集体备课,大家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才会共同进步。有些问题自己一个人可能想不到,但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却常常会突然发现,甚至豁然开朗。
2.3二次备课,加强实际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虽然课前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但这也仅仅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在实际的教学生成中会出现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问题。但预设与生成中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差距,及时的反思、改进就能够弥补备课中的不足。
3有效提问
3.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封闭式问题是最常见的。而有效提问则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尽可能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学生更有兴趣。如在“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这节内容中,教师在课堂中拿出一段铁丝,提问怎样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学生会回答用酒精灯烧。教师又问有没有其它方法呢?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探究,最终得出了可以用手不断的弯折,在弯折处也能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在铁丝的温度升高后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铁丝不断的弯折后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内能呢?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有兴趣多了。
3.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怕学生不懂,所提问题大多是一些记忆型的、理解型的问题,如问题:摩擦的分类?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其实这样的问题因难度比较低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有效提问则要求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应用型问题,如问题:用力推讲桌没推动,这是什么摩擦?利用长方体木块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面积是否有关?这样的应用型问题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它超越了记忆和对知识的转述阶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为了体现师生互动,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却由此产生了“满堂问”的现象,即在课堂上人人参与提问,所提的大多是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然后教师领着学生从教材中去找寻标准答案。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它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与“满堂灌”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4有效练习并点评
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选题的关键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题目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题量适中,限时练习,及时批阅。在考试后或练习后对试卷或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把讲评课上成“核对答案”课,而且,试题讲评课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试题讲评呢?本人在教学中得到一些启示:试题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应该进行习题精讲,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而要掌握学生的“难、疑”所在,可以通过抽卷批卷调查,也可以通过改卷完后,收集错题、难题,统计错误率。对于错误率比较低的试题,不予讲解,可以通过学生互教把问题解决。而错误率高的试题的讲评,也可以通过尖子生的讲解来完成,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他们思维等能力。
总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堂时间用在“刀口”上,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同时教师多反思多钻研多实践,我想在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会学得更好,老师们的教学也更有意义。物理教师只有成为一个“反思教师”、实验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姚金兰.中学新课程教学模式初探.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八年级、九年级物理教师教学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有效教学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本人结合多年来物理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备课并反思、有效提问、有效练习并点评等几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1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尽量选择与教材有关而又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的问题,加强实验演示,增强趣味性、好奇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发求知欲。如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喉结上,进行发声练习,体会自己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共鸣。再如在满满一杯水中,能否再放入回形针?让学生先猜想然后实验,放入多少根水才溢出?实验后学生对物理兴趣高涨。
2有效备课并反思
备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知识结构、学生个性和需要、课程资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而有效备课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2.1有效备课要求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如在“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这节内容中,教师先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录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进入学习知识的情境,而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刚才听到的歌词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咆哮”中的声音分别是由谁发出?学生对声带的振动能发声容易理解,而对空气的振动、水的流动也能发声则感到好奇,而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争论和答案。最终再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拔:同学们,你们听过哗哗的流水声吗,水发声条件是什么(流动)?你们听过呼呼的风声吗?哪么空气能发声吗?而歌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他们的发声物体分别是什么呢?等等,这些问题贯穿着整一课堂,使学生一直保持着求知热情。
2.2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集中智慧。 我们学校一直都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哪怕是上校内公开课都集体备课,大家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才会共同进步。有些问题自己一个人可能想不到,但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却常常会突然发现,甚至豁然开朗。
2.3二次备课,加强实际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虽然课前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但这也仅仅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在实际的教学生成中会出现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问题。但预设与生成中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差距,及时的反思、改进就能够弥补备课中的不足。
3有效提问
3.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封闭式问题是最常见的。而有效提问则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尽可能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学生更有兴趣。如在“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这节内容中,教师在课堂中拿出一段铁丝,提问怎样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学生会回答用酒精灯烧。教师又问有没有其它方法呢?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探究,最终得出了可以用手不断的弯折,在弯折处也能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在铁丝的温度升高后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铁丝不断的弯折后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内能呢?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有兴趣多了。
3.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怕学生不懂,所提问题大多是一些记忆型的、理解型的问题,如问题:摩擦的分类?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其实这样的问题因难度比较低而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有效提问则要求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应用型问题,如问题:用力推讲桌没推动,这是什么摩擦?利用长方体木块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面积是否有关?这样的应用型问题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它超越了记忆和对知识的转述阶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为了体现师生互动,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却由此产生了“满堂问”的现象,即在课堂上人人参与提问,所提的大多是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然后教师领着学生从教材中去找寻标准答案。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它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与“满堂灌”是一致的,都是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4有效练习并点评
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选题的关键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题目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题量适中,限时练习,及时批阅。在考试后或练习后对试卷或习题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把讲评课上成“核对答案”课,而且,试题讲评课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试题讲评呢?本人在教学中得到一些启示:试题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应该进行习题精讲,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而要掌握学生的“难、疑”所在,可以通过抽卷批卷调查,也可以通过改卷完后,收集错题、难题,统计错误率。对于错误率比较低的试题,不予讲解,可以通过学生互教把问题解决。而错误率高的试题的讲评,也可以通过尖子生的讲解来完成,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他们思维等能力。
总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堂时间用在“刀口”上,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同时教师多反思多钻研多实践,我想在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会学得更好,老师们的教学也更有意义。物理教师只有成为一个“反思教师”、实验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慎英.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姚金兰.中学新课程教学模式初探.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八年级、九年级物理教师教学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