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决定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语文观,优化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呢?我认为,语文学科要深化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素质教育史根据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21世纪,知识经济在国际中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以,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而且是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转变固有的观念,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到“国民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语文不只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光是传授知识,培养读写能力,为了应试,它还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既有语文知识的传授,又有生动活泼的人文教育。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把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学会,又让学生会学。
二、 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讲读教学就是教学生读书。”可见,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位“导演”,能把学生当做“这场戏”的“主角”,如何当好“导演”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明确教学目标。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灵活性”较大,同一篇课文,教学指导思想不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教学目标往往不同。所以,语文教师应以正确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学习,目标的制定宜精不宜多,宜简不宜繁。
2、 熟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就要根据该目标来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例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审美教育应是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从本文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人情美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而教师对这些方面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3、 把握重点难点。语文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驾驭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以准确精炼的解答。
4、 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对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必须得设计好,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伸缩性大,教师调控很重要。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是严谨的,流畅的,让学生的思维能与教师思维接上轨。
5、 选好教学方法。语文学科教法多样,“教无定法”,常见的有: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讲练法、谈话法、质疑法、比较法等等。教师最佳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可以以“朗读法”为主,辅以“比较法”,“讲解法”来进行教学;而鲁迅先生的《故乡》则可以以“讲读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质疑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尽力做好以下几点:
1、 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要讲的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读书、思考、讨论、动笔。
2、 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课堂上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总是教师问学生的多,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素质教育下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题,就应该有权发问。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君子之学必好问”。教师的“问”,不宜问尽,应有的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自己问。慢慢培养学生好问,会问的习惯于能力。
3、 把“练”拉进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讲练结合。驾驶要安排好练得内容,练的时间。让“练”这个环节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通过“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就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来。
1、 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激励性的话语有利于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有利于启发他们的思维。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用信任、赞美的语言给予评价和激励:“说的真到位!”“你的见解很独特!”“你说的太棒了!”对于发言不正确的,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启发:“有自己的见解,但思考的角度有点偏差,别着急,慢慢想。”“你的思路是对的,还差一小步,你再这样想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课堂充满轻松和谐气氛。
2、 把情景引进课堂。语文教师的感情是最丰富的,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激情洋溢,做到全身投入。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语文教师应把握文中美好的情境,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即使学生得到美的享美,体验到其中美好的思感情,精神得到愉悦,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3、 把生活引进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理论联系事迹"的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课本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的切近,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童年》一文中写到的观蚊如鹤,鞭打癞蛤蟆的情景。一定能让学生想起许多自己的趣事。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延伸课堂内容,这定能让学生喜形于色,兴趣倍增。
综上所述,要在语文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采用“最优”教学方法,设计“最优”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出具有多种能力的、高素质的新时期的人才!
一、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素质教育史根据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21世纪,知识经济在国际中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以,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而且是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转变固有的观念,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到“国民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语文不只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光是传授知识,培养读写能力,为了应试,它还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既有语文知识的传授,又有生动活泼的人文教育。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把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学会,又让学生会学。
二、 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学生学。”叶圣陶先生说:“讲读教学就是教学生读书。”可见,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位“导演”,能把学生当做“这场戏”的“主角”,如何当好“导演”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明确教学目标。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灵活性”较大,同一篇课文,教学指导思想不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教学目标往往不同。所以,语文教师应以正确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学习,目标的制定宜精不宜多,宜简不宜繁。
2、 熟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就要根据该目标来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例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审美教育应是教学目标之一。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从本文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人情美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而教师对这些方面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3、 把握重点难点。语文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驾驭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以准确精炼的解答。
4、 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对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必须得设计好,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必须有学生的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伸缩性大,教师调控很重要。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是严谨的,流畅的,让学生的思维能与教师思维接上轨。
5、 选好教学方法。语文学科教法多样,“教无定法”,常见的有: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讲练法、谈话法、质疑法、比较法等等。教师最佳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例如,朱自清的《春》,就可以以“朗读法”为主,辅以“比较法”,“讲解法”来进行教学;而鲁迅先生的《故乡》则可以以“讲读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质疑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尽力做好以下几点:
1、 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要讲的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读书、思考、讨论、动笔。
2、 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课堂上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总是教师问学生的多,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素质教育下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题,就应该有权发问。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君子之学必好问”。教师的“问”,不宜问尽,应有的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自己问。慢慢培养学生好问,会问的习惯于能力。
3、 把“练”拉进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讲练结合。驾驶要安排好练得内容,练的时间。让“练”这个环节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通过“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就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让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来。
1、 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激励性的话语有利于学生产生求知欲望,有利于启发他们的思维。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用信任、赞美的语言给予评价和激励:“说的真到位!”“你的见解很独特!”“你说的太棒了!”对于发言不正确的,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启发:“有自己的见解,但思考的角度有点偏差,别着急,慢慢想。”“你的思路是对的,还差一小步,你再这样想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课堂充满轻松和谐气氛。
2、 把情景引进课堂。语文教师的感情是最丰富的,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激情洋溢,做到全身投入。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语文教师应把握文中美好的情境,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即使学生得到美的享美,体验到其中美好的思感情,精神得到愉悦,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3、 把生活引进课堂。作为素质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具有"理论联系事迹"的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课本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的切近,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如《童年》一文中写到的观蚊如鹤,鞭打癞蛤蟆的情景。一定能让学生想起许多自己的趣事。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延伸课堂内容,这定能让学生喜形于色,兴趣倍增。
综上所述,要在语文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采用“最优”教学方法,设计“最优”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出具有多种能力的、高素质的新时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