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的广播发展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an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广播电台和网络的结合是大势所趋,这需要技术准备,更需要广播工作者心理上的认同。
  关键词:互联网;广播;机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83-02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传统媒体广播,应该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应该怎样去做,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重大挑战。网络新闻正以其内容丰富、可交互和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兼具报纸、杂志的文字功能和电视、广播的试听功能,同时具备更强的时效性、更快的速度和更小的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人们也就可以方便地获知世界其他角落所发生的事情,可以说,互联网将世界变小了,将人们拉近了。
  反观我们的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播,都给予了网络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网络的文章、节目屡见不鲜,许多电台、电视台不仅开辟了专门的栏目介绍网络和上网的有关知识,而且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在网上进行直播[1]。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传统媒体对网络的让步?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是否正被网络所蚕食?传统媒体是否正在失去它的广大受众?
  作为一名从事播音工作二十多余年并将之视为终生事业的播音员,这些疑问不时引起我的沉思。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时代,那么在网络时代,我们的广播事业应如何发展,我们的播音员该如何应对呢?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现状
  广播曾经是许多人了解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形势的主要途径,曾一度被称为“第一媒体”,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其发展的巅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广播一度逐步从强势媒体转变为弱势媒体。
  电视的迅速普及给广播行业带来猛烈的冲击,更为直观、生动的电视节目使许多人从收听收音机转向看电视。在一段时间里,广播听众人数骤减。正是激励竞争和严峻的挑战,激发了广播工作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技术的迅速提高,栏目的不断创新,市广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2]。如今,广播已不再是简单的新闻播报。时代的变迁赋予了广播事业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内涵。各种专业台如:经济台、信息台、交通台、音乐台、娱乐台层出不穷,节目形式也由过去单一的播音员“一言堂”向播音主持、听众参与、专家咨询、嘉宾客串等多种形式转变。广播与市政部门、交通部门、电信部门以及企业的成功合作都使其不再仅仅是你说我听这种单调的模式,而是真正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服务。如今,通过广播可以进行人才招聘、房屋租赁、失物招领、求医问药、情感咨询等等一系列活动。而各类听众参与的新闻热线、点播热线和竞猜热线的开通加上听众与主持人的微博互动,更是极大地增强了广播的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和趣味性[3]。
  正是这一切,使广播行业拥有了一个稳定的、人数众多的听众群。同时,在几十年的建设中,我们在全国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拥有优秀是采、编、播队伍的广播体系。这些,无疑都是广播事业继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二、互联网带给广播的新机遇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互联网的信息量远大于其他的传统媒体,信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与广播单纯的音频信号不同,互联网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既可以扩大电台的信息量,又可以拓展其表现形式,使之更生动直观。例如:如果将英语空中教学节目、医疗咨询等节目在网上播出,辅以文字或图片说明,甚至提供网上测试和考察,都能加强教学和咨询的效果。另外,听众还可以将节目的文字或者音频资料下载,长期保存。
  在网络时代,人们不仅从广播电视等媒体上获取信息,互联网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电台应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使其有效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样既能避免部分受众转向互联网等其他媒体,也能扩大知名度,提高节目的收听率。从另一个角度看,还能增加电台的广告效应和收入。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广播电台和网络的结合势在必得,这需要技术准备,更需要广播工作者心理上的认同。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播新闻与网络新闻
  一直以来,广播事业被稱为党的喉舌,承担着向广大群众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方针,发布重大社会新闻和消息的任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广播新闻的权威性、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早已深入人心。从目前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情况看,广播新闻是网络新闻所无法替代的。
  现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网络的合作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多元化竞争市场,同时广播新闻遇到了网络新闻这一新的传播手段的挑战。网络新闻的出现不可避免的会对广播电视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面对今天的信息时代,首先,我们应该找准广播新闻人在多元化竞争市场中的位置。其次,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正确发挥导向作用,提高自己的宣传水平,加强管理,做到宏观能管住,微观要搞活。讲究宣传艺术,做到重点突出,关注热点,聚集焦点,找准亮点,把广播新闻节目做深、做新、做活、做精,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让广播新闻插上网络的翅膀,使之有一个更好的空间,在网络上树起广播新闻人的新形象。
  (二)网络时代的播音员
  身处网络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但同时,网络媒体的崛起对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已经不可避免地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天作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从网上获取信息是一种滞后,这不仅是信息的滞后,更是观念的滞后。
  一个优秀的播音工作者,面对挑战的态度应该是坦然接受。身处网络时代,播音员应该勇于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努力学习适应网络时代对播音工作者的要求,从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吸取知识和营养,尽最大可能掌握多方面信息,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无论是消极会比还是盲目乐观,都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到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无论对于广播事业,还是播音员个人,只有充分适应这个时代,早日插上网络的翅膀,才不会被淘汰,才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之道[J].网络时代,2006(5).
  [2] 杨广.有声语言艺术[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 江源.多形式并用,以受众参与度提高广播收听率[J].声之媒,2011(10).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结合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所拥有的八种类型以及其中有代表性类型的特点,通过概述电视真人秀节目应该具备的七个基本元素,使受众能够更贴切的感受到电视真人秀基本元素带来的节目魅力。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身份置换类;娱乐热潮;变形计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8122(2012)06-0087-0
期刊
荆学民,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信仰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传播的主体意识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曾赴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西敏寺神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
期刊
摘 要:如今,省级卫视面临的同质化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新媒体日新月异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视频,安卓、ipad,社交网络等单屏互动式信息平台,更是为传媒产业的内容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仍是电视的第一生命力,除了克隆境外节目、复制国内走红节目的所谓创新模式外,一个创新节目的管理机制必将成为创新节目生产力的持续源泉,使传媒产业的被动恶性竞争转为主动良性联动。陕西电视台作为省级电视台的代表之一
期刊
摘 要: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已成为共识。河南电视台《“十八谈”映象版》运用现代多媒体联动的传播优势,建构河南形象,打造城市名片,营造出奋发图强的舆论态势,产生了积极向上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电视访谈;城市映象;十八谈;传播效应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PM2.5”是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专业概念,也是2012年两会和政府工作中环保议题的焦点。而对于媒体而言,有关“PM2.5”的报道突破了传统环境报道的原有范式,呈现常态化、理性化趋向。本文以上海市党报《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报纸媒体中的环境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创新之处?记者在环境报道中肩负怎样的责任?  关键词:PM2.5;环境报道;解放日报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近期发生的“深圳飙车案”为研究范本,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运用联动模式使得舆论监督发挥更加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持续互动成为该模式的核心。同时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完善更好地推动事件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舆论监督;联动模式;深圳飙车案;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是针对每一年度国内各类媒体发布的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最优化选择过程。本文试通过对近五年来网络评论获奖作品的观察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等多维视角来窥探网络新闻评论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中国新闻奖;价值;媒介特色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
期刊
摘 要: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对西方财经媒体的批评,使西方学术界开始反思财经媒体在危机中的作用,自省财经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西方财经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和面对的主要挑战,并对财经记者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好财经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财经记者;金融危机;反思;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全媒体时代的背景,探讨报纸版面如何利用视觉识别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并形成报纸的品牌形象。笔者以《北京青年报》为例,运用个案分析法分析了它的版面视觉识别系统的独特性、稳定性,以期能为中国报纸版面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报纸版面;全媒体时代;北京青年报;视觉识别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了三周岁生日。  从2009年盛夏飘出第一张散发着油墨香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到如今数十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各界读者品读珍藏、高度重视,1000多个日夜的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份学术理论专业报纸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三年来,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坚强领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