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移民日益增多。美国作为移民大国,包含了复杂的族群和多元杂糅的文化。虽然殖民时代看似结束,然而种族歧视从未真正消除。在这个文化多样的国家中,文化冲突不断发生。在美国生存的华裔、非裔和西裔作家们各自拥有自己的不同文化和地位,当他们进入美国这片土地却各自遭遇了种种问题。这些人群在白种人的眼中无一例外地应归为有色人种。这些不同的颜色在美国处于边缘地位,地理上没有归依,心理上也依然极度焦虑。《喜福会》、《土生子》和《芒果街上的小屋》的作家们以流散者的身份,努力借助文本反映自己族群的生存状况,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各自的出路。
关键词:流散;《喜福会》;《土生子》;《芒果街上的小屋》
作者简介:达西衣伍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2014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在全球化背景中跨文化交流趋势越来越显著,不同文化与族群不断碰撞,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边缘群体和流散群体在融入异文化中所经历的遭遇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现象。移民热潮使得具有双重身份的作家获得了更为多元化的视野,他们的文化的夹缝中感知着美国文化,也敏感地意识到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对自己民族或族群文化的冲击甚至歧视。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难以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中,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无所归依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感使他们以“流散者”的身份生存在美国。
“流散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文化机理,它指的不仅是越过国家界限的运动,也是对空间、时间、种族、文化、语言和历史边界的穿越。”[1]虽然殖民时代已经过去,然而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依然没有消除。西方中心的观念以各种形态表露在文化杂糅、族群多样的美国土地上。华裔作家谭恩梅的《喜福会》、美国非裔作家奈特的《土生子》、墨西哥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反映着在美国生活的各类少数族群的遭遇。
在美国这片白人土地上生活的黄种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都是边缘群体,是东方主义思维统治下位于弱势地位的他者,没有话语权。在这三个文本中,作者笔下的人物都因为处在白人的世界,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因此产生身份的焦虑与文化的疏离感。然而,作者们并未将笔触止于对不平等和弱势地位的揭露,他们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群体的出路。在异文化的生存中,作者都在各自借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试图寻求反抗的方式。或许是《喜福会》中的回归文化母体,或许是《土生子》中绝望而至极端的反抗,或许是《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内心成长。
《喜福会》讲述了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城的四对母女的故事,母亲们都是生在旧中国,解放前移民到美国。女儿们都是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 书中讲述了很多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冲突的事情,母亲的中国文化是影响着女儿们的成长,而女儿身上的美国文化又反作用于母亲们,这里母亲们代表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女儿们在美国成长更多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喜福会》里女儿们最终对中华文化有了归依感 这也是其他俩者所不具备的。其中对中国母体文化的感受实际上是具有“抗拒-回归”这样一种模式。在文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看见她挽起袖子,操起一把刀,在膀子上找到一块松软的地方,她割下了一块肉,将它放在药汤里。她在按照古人的传统,熬出魔汤,最后一次拯救自己的母亲。”这代表了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在西方视角下古老的中国文化是原始神秘而又落后的。这一段文字除了给西方的读者中国人太残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是东方人无知和迷信。因为草药熬汤可能会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人肉作为药从来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这是这样看起来愚昧的文化使书中的女儿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抗拒。然而《喜福会》所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华裔美国文学大多数最后依然显示了对中华文化的回归。这样的叙述便是华裔文学与非裔等其他族群文学的显著不同之处。
在《土生子》的开头就描写了黑人别格一家住在一间有老鼠的房子里的生活。许多房子都是隶属于白人的,黑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房子,而白人除了将房子建造的很粗糙外,还对黑人收取高额的租金,黑人过着困苦的生活。然而黑人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由种族歧视所带来的不平等无孔不入的渗透到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别格作为一名美国黑人,对白人世界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白人,甚至白茫茫的大雪都会给黑人带来强烈的恐惧感。作为一个黑人,他对于去白人家工作是非常反感的,在小说中,别格用了三天的时间来思考去不去道尔顿家工作,最后他带着恐惧去了道尔顿家面试。在他去道尔顿先生家工作的路上,小说中写道:“他本来可以好好跟肤色相同的人们待在一起,不必逆来顺受这份恐惧和仇恨。”由此可见,在别格的心中,与白人接触一开始便带着恐慌甚至仇恨。这种仇恨并非毫无根据,而是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所引起的。《土生子》中别格杀死白人姑娘玛丽的原因仅仅是害怕无法为自己辩解。这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起因反映出的正是,黑人在白人的世界中丝毫没有一点尊严与地位。而他的反抗让所有人都震惊,因为当时黑人在白人的眼中是不会反抗的奴隶,是沉默的他者。作者奈特以“土生子”来命名这本书喻示黑人是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主人,而当强势文化的入侵他们却成为了这块土地上的边缘群体。
《芒果街上的小屋》与《土生子》、《喜福会》的不同在于除了文化冲突种族歧视以外,还涉及到女性的不平等待遇,作者一直试图在反抗,反抗种族歧视,反抗男权主义。然而她的反抗并不如《土生子》那样极端。在种族歧视的作用下,许多西裔移民处在社会边缘,生活状况恶劣。“房子”是作者从头到尾都在提及的,这“房子”不仅是对消除种族歧视的期望,也是打破男权中心的期望。埃斯佩朗莎家居住在芒果街一所破房子里,这样的生产环境是由种族歧视所带来的。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环境中,西裔移民要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异常艰难。书中有意思的是,小小的凯茜说我是法国女王的远房表孙女。我们无法得知这是真是假,然而书中给我们的暗示可能是不存在。小姑娘不过是虚荣心理在作怪,在她的心目中,白人和有色人种的地位是不同的。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如此显著以至于一个小女孩已经非要试图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这样的小细节中可发现小姑娘这样标榜自己的深层原因依旧是美国种族歧视依然盛行的现实。
除此之外,她对“房子”的渴望还包含了对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在埃斯佩朗莎的反抗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伍尔夫所说的,女人,要有一间自己屋子。在男权中心的世界中,女性的话语权十分微弱。而在种族歧视和男权主义交织的状况中,女性的地位更为卑微。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她们被禁锢在自己的阁楼中不能外出,重复着自己祖母、母亲的生活。她们“斜靠在窗边迅速老去,她的丈夫把她整日锁在屋内,因为他怕她逃走,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作者以一个个细腻的小故事反映着西裔移民的生存状况,他们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以自己细微的努力探寻着出路。
《喜福会》、《土生子》与《芒果街上的小屋》各自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身份地位,然而生活在美国的作家们却都不得不面对文化冲突的现状。作家们笔下的人物,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有自己的身份认识,却无一例外地在白种人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的身份,成为流散者。在美国生存的华裔尚有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而遭遇更为尖锐的种族歧视的人们却不得不以更为极端的方式来进行反抗。多元文化的交流依然将长期存在,而冲突也难以避免。在多元的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的作家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民族特征,而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多元的文化应是文化精彩纷呈的来源。只要话语霸权依然存在,我们便不应放弃自己的文化,不应放弃自己的立场,并以此为力量寻求真正平等的多元文化和族群生存。
注释:
[1]刘洪一:《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中国比较文学,2006 年第 2 期,第 110 页。
参考文献:
[1]陈爱敏,《认同与疏离——美国华裔流散文学批评的东方主义视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2]梁亚平,《美国文学简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4]庞好农,《非裔美国文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5]刘洪一,《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J].上海:中国比较文学,2006 年年,第 2 期。
关键词:流散;《喜福会》;《土生子》;《芒果街上的小屋》
作者简介:达西衣伍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专业2014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在全球化背景中跨文化交流趋势越来越显著,不同文化与族群不断碰撞,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边缘群体和流散群体在融入异文化中所经历的遭遇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现象。移民热潮使得具有双重身份的作家获得了更为多元化的视野,他们的文化的夹缝中感知着美国文化,也敏感地意识到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对自己民族或族群文化的冲击甚至歧视。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难以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中,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无所归依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感使他们以“流散者”的身份生存在美国。
“流散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文化机理,它指的不仅是越过国家界限的运动,也是对空间、时间、种族、文化、语言和历史边界的穿越。”[1]虽然殖民时代已经过去,然而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依然没有消除。西方中心的观念以各种形态表露在文化杂糅、族群多样的美国土地上。华裔作家谭恩梅的《喜福会》、美国非裔作家奈特的《土生子》、墨西哥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反映着在美国生活的各类少数族群的遭遇。
在美国这片白人土地上生活的黄种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都是边缘群体,是东方主义思维统治下位于弱势地位的他者,没有话语权。在这三个文本中,作者笔下的人物都因为处在白人的世界,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因此产生身份的焦虑与文化的疏离感。然而,作者们并未将笔触止于对不平等和弱势地位的揭露,他们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自己的群体的出路。在异文化的生存中,作者都在各自借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试图寻求反抗的方式。或许是《喜福会》中的回归文化母体,或许是《土生子》中绝望而至极端的反抗,或许是《芒果街上的小屋》中的内心成长。
《喜福会》讲述了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城的四对母女的故事,母亲们都是生在旧中国,解放前移民到美国。女儿们都是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 书中讲述了很多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冲突的事情,母亲的中国文化是影响着女儿们的成长,而女儿身上的美国文化又反作用于母亲们,这里母亲们代表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女儿们在美国成长更多的是受西方文化影响,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喜福会》里女儿们最终对中华文化有了归依感 这也是其他俩者所不具备的。其中对中国母体文化的感受实际上是具有“抗拒-回归”这样一种模式。在文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看见她挽起袖子,操起一把刀,在膀子上找到一块松软的地方,她割下了一块肉,将它放在药汤里。她在按照古人的传统,熬出魔汤,最后一次拯救自己的母亲。”这代表了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在西方视角下古老的中国文化是原始神秘而又落后的。这一段文字除了给西方的读者中国人太残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是东方人无知和迷信。因为草药熬汤可能会有一定的治病效果,但人肉作为药从来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这是这样看起来愚昧的文化使书中的女儿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抗拒。然而《喜福会》所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华裔美国文学大多数最后依然显示了对中华文化的回归。这样的叙述便是华裔文学与非裔等其他族群文学的显著不同之处。
在《土生子》的开头就描写了黑人别格一家住在一间有老鼠的房子里的生活。许多房子都是隶属于白人的,黑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房子,而白人除了将房子建造的很粗糙外,还对黑人收取高额的租金,黑人过着困苦的生活。然而黑人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由种族歧视所带来的不平等无孔不入的渗透到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别格作为一名美国黑人,对白人世界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白人,甚至白茫茫的大雪都会给黑人带来强烈的恐惧感。作为一个黑人,他对于去白人家工作是非常反感的,在小说中,别格用了三天的时间来思考去不去道尔顿家工作,最后他带着恐惧去了道尔顿家面试。在他去道尔顿先生家工作的路上,小说中写道:“他本来可以好好跟肤色相同的人们待在一起,不必逆来顺受这份恐惧和仇恨。”由此可见,在别格的心中,与白人接触一开始便带着恐慌甚至仇恨。这种仇恨并非毫无根据,而是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所引起的。《土生子》中别格杀死白人姑娘玛丽的原因仅仅是害怕无法为自己辩解。这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起因反映出的正是,黑人在白人的世界中丝毫没有一点尊严与地位。而他的反抗让所有人都震惊,因为当时黑人在白人的眼中是不会反抗的奴隶,是沉默的他者。作者奈特以“土生子”来命名这本书喻示黑人是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主人,而当强势文化的入侵他们却成为了这块土地上的边缘群体。
《芒果街上的小屋》与《土生子》、《喜福会》的不同在于除了文化冲突种族歧视以外,还涉及到女性的不平等待遇,作者一直试图在反抗,反抗种族歧视,反抗男权主义。然而她的反抗并不如《土生子》那样极端。在种族歧视的作用下,许多西裔移民处在社会边缘,生活状况恶劣。“房子”是作者从头到尾都在提及的,这“房子”不仅是对消除种族歧视的期望,也是打破男权中心的期望。埃斯佩朗莎家居住在芒果街一所破房子里,这样的生产环境是由种族歧视所带来的。在种族歧视严重的环境中,西裔移民要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异常艰难。书中有意思的是,小小的凯茜说我是法国女王的远房表孙女。我们无法得知这是真是假,然而书中给我们的暗示可能是不存在。小姑娘不过是虚荣心理在作怪,在她的心目中,白人和有色人种的地位是不同的。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如此显著以至于一个小女孩已经非要试图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这样的小细节中可发现小姑娘这样标榜自己的深层原因依旧是美国种族歧视依然盛行的现实。
除此之外,她对“房子”的渴望还包含了对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在埃斯佩朗莎的反抗中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伍尔夫所说的,女人,要有一间自己屋子。在男权中心的世界中,女性的话语权十分微弱。而在种族歧视和男权主义交织的状况中,女性的地位更为卑微。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她们被禁锢在自己的阁楼中不能外出,重复着自己祖母、母亲的生活。她们“斜靠在窗边迅速老去,她的丈夫把她整日锁在屋内,因为他怕她逃走,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作者以一个个细腻的小故事反映着西裔移民的生存状况,他们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以自己细微的努力探寻着出路。
《喜福会》、《土生子》与《芒果街上的小屋》各自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身份地位,然而生活在美国的作家们却都不得不面对文化冲突的现状。作家们笔下的人物,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有自己的身份认识,却无一例外地在白种人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的身份,成为流散者。在美国生存的华裔尚有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而遭遇更为尖锐的种族歧视的人们却不得不以更为极端的方式来进行反抗。多元文化的交流依然将长期存在,而冲突也难以避免。在多元的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的作家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民族特征,而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多元的文化应是文化精彩纷呈的来源。只要话语霸权依然存在,我们便不应放弃自己的文化,不应放弃自己的立场,并以此为力量寻求真正平等的多元文化和族群生存。
注释:
[1]刘洪一:《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中国比较文学,2006 年第 2 期,第 110 页。
参考文献:
[1]陈爱敏,《认同与疏离——美国华裔流散文学批评的东方主义视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2]梁亚平,《美国文学简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胡勇,《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4]庞好农,《非裔美国文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5]刘洪一,《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J].上海:中国比较文学,2006 年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