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主要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当前社会学生接受知识的复杂性与心智的幼稚性,要求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必须也必然转向于德育教育,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三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三心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5)02-0081-01
一、深入了解学生,以宽容的心包容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同时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班主任,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呢?
作为班主任,自然大多都会兢兢业业地工作,有时劳力费神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埋怨、牢骚都无济于事。班主任与学生毕竟是两代人,更何况班主任与学生所具有的学识不相同,人生阅历也不一样,各方面修养存在着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更是多种多样,诸如此类还有许许多多的不一致,当然会产生思想观点的不一致,看问题角度不一致,解决问题方式也不一致,于是,许多矛盾便产生了。此时,如果多一点理解,经常想想自己是他们那个年龄时,面对班主任的教诲是怎样一种心态,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厌恶反感什么样的方式,恐怕就不会埋怨了。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洗去脸上的“古板”,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方面,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热情、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
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一想,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学生才愿意向班主任吐露心底秘密,班主任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二、发扬民主,尽可能地实行学生“自治”
一个班有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班主任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辩护”不仅能让班主任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手段。做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学生懂得自尊,班主任应当高兴。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学生思想认识并不正确,总是掩盖自己错误,甚至于狡辩。那么,何不让他充分表现?班主任反而可从其表现认识其错误思想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三、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信心”
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我想,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吧。鼓励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果,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切不可横挑鼻子竖挑眼,让学生充满失败感。
四、因人而异,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班主任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如新入班的后进生,往往会有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欲望,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大好时机。
3.抓住心理因素。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忙于下结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用爱鞭策学生,促使他们进步
真心爱护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恰当的批评,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
总之,班级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的是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只有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才能真正做好一名班主任。
【关键词】三心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5)02-0081-01
一、深入了解学生,以宽容的心包容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同时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班主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班主任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班主任,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呢?
作为班主任,自然大多都会兢兢业业地工作,有时劳力费神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埋怨、牢骚都无济于事。班主任与学生毕竟是两代人,更何况班主任与学生所具有的学识不相同,人生阅历也不一样,各方面修养存在着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更是多种多样,诸如此类还有许许多多的不一致,当然会产生思想观点的不一致,看问题角度不一致,解决问题方式也不一致,于是,许多矛盾便产生了。此时,如果多一点理解,经常想想自己是他们那个年龄时,面对班主任的教诲是怎样一种心态,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厌恶反感什么样的方式,恐怕就不会埋怨了。班主任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班主任的“架子”,洗去脸上的“古板”,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方面,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热情、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
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一想,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学生才愿意向班主任吐露心底秘密,班主任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二、发扬民主,尽可能地实行学生“自治”
一个班有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班主任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辩护”不仅能让班主任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手段。做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学生懂得自尊,班主任应当高兴。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学生思想认识并不正确,总是掩盖自己错误,甚至于狡辩。那么,何不让他充分表现?班主任反而可从其表现认识其错误思想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三、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信心”
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我想,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吧。鼓励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果,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切不可横挑鼻子竖挑眼,让学生充满失败感。
四、因人而异,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班主任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如新入班的后进生,往往会有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欲望,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大好时机。
3.抓住心理因素。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忙于下结论,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用爱鞭策学生,促使他们进步
真心爱护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要适度、合乎情理。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若在批评教育时讽刺、挖苦甚至辱骂、体罚,这与严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批评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恰当的批评,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
总之,班级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的是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只有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的成长为己任,才能真正做好一名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