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交通信息化建设迅速,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交通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及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国内外诸多城市都开展了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当前交通信息化系统主要是依托综合交通设计或者大型盛会等需求进行建设的。通过交通信息化系统搭建的交通信息中心或平台,可针对性的进行需求设计并及公路、水运、航空、铁道等专业系统开发,进而实现综合运输系统性能的提升。国内外均已認识到了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对于引导城市交通发展、进行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并在交通信息化系统设计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国外交通信息化系统设计往往呈现出“政府统筹协调、企业投资建设”的模式,由政府提供框架性的建议,而具体项目则由相关企业进行建设和推进,充分发挥企业在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中的作用。而国内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设计起步较晚,在建设投资、管理运营、技术设计诸多层面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体系、没有具备承担系统运营设计能力的企业,致使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设计由政府作为主导,呈现出“综合信息中心+专业应用系统”的模式。
关键词: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设计;建设重点
0 引言
基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然是目前世界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方式,其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以及生产方式。交通信息化属于城市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促进城市交通运输领域中交通管理、运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不断更新相关技术便成为目前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1 交通信息化发展框架
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将优化城市交通作为主要目的,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高尖端技术,针对交通管理、行业管理等多种运用需求,构建融合集交通信息收集、分析以及发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信息化框架基本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即信息采集层、信息处理层以及信息发布层。其中信息采集层属于交通信息化的根本,其针对交通现状予以及时监测与管理,并采集原始的交通信息数据,进而构成交通数据库;信息处理层属于信息化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针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相对高效的可管理、运用以及发布的信息数据。信息发布层借由不同类型信息传播媒介为出行者提供出行前、出行中和出行后所需要的相关交通信息数据,同时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即时的信息数据。
2 探究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设计与建设重点
2.1 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的构成设计
在实现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后,管理体系的雏形已基本显现。此时,便可围绕具体的管理事务、业务领域,对框架实施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具体来讲:第一,交通运行状况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综合交通网络中各道路交通流量的感知采集与统计呈现。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交通流量日程表、交通流量时段表以及交通流量曲线图三个管理部分。第二,稽查布控监督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路上车辆实景图片、通行记录、车牌号码等信息的采集,并基于黑名单对特殊车辆实施动态监控与自动报警。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实时监控画面、自动对比分析、监控预案配置、黑名单增删、黑名单类型、车辆信息查询、车辆信息报警等管理部分。第三,基础交通设施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道路上各类基础设施、前端设备的工况感知与反馈响应。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电子地图定位、城市区域信息、路口名称信息、设施类型信息、设备编号信息等管理部分。第四,违法行为处理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车辆违法行为的评估、车辆违法记录的生成以及车辆违法信息的利用。同时,还应与交通执法相挂钩,满足车辆违法处罚通知书、决定书的查看与下载需求。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违法信息查询、违法图像浏览、违法记录生成、违法行为评估、违法明细查询、违法代码查询、黑白名单设置、处罚通知书、处罚决定书等管理部分。第五,系统后台运维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基本管理需求的充分满足,如站内信的发布需求、系统用户的管理需求、系统架构的调整需求等。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公告发布、用户信息、系统角色、功能菜单、系统配置、组织机构等管理部分。
2.2 满足多元化的交通管理工作需求
在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下,交通、布控、违处、运维等多种部门单位、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支撑着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融入信息化技术、实现网络化改革时,相关人员也应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与统筹性兼具的设计活动,以避免系统功能出现遗漏,降低技术应用的实效性与支持性。例如,交通管理部门及人员主要负责城市交通情况的一般性管理,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道路流通效率、车辆出行质量进行监督关注与合理调度。对此,相关人员就需要立足实际进行需求分析,从而将交通流量日程表、交通流量时段表、交通流量曲线图等作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框架的搭建与功能模块的配置。而在摄像头、交通灯等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则需要实时明确各类设备的运行工况,了解交通网络内设备的分布点位、分布数量,以及设备的具体类型、编号。对此,相关人员在搭建框架、配置模块时,就需要将设备设施的基本参数、分布地点等作为管理重点。
2.3 激光城市交通监测系统
目前,较为常见的车辆信息采集技术是激光城市交通监测系统,该技术运用先进的高速扫描技术,可以精确获得车辆三维轮廓,即便是在雨、雪以及沙尘等恶劣天气下,依旧具有优秀的全天候工作稳定性。该技术属于新一代非接触固定式交通情况调查设备,运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激光高速扫描技术,可以精准获取车辆的三维轮廓,在短时间内检验车辆的长、宽、高相关数据,在检验精度以及抗干扰方面的性能极为优秀,可以用于交通情况调查、车辆超高、超宽或是超长等监管工作。该技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采用对人眼没有伤害的激光;(2)支持TCP/IP网络传输、无线传输,以便用户能够灵活选择,同时支持大容量SD卡,能够用作海量信息数据存储;(3)支持电话线、ASDL、光纤以及局域网不同类型联网方式。
3 结语
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对整合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化资源,解决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提出了一个交通信息化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包含顶层设计、总体结构、逻辑层次及其物理框架四个层次,并对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顶层设计保护一个综合数据中心、七个业务平台、五个应用专题三个层次;总体架构包含五个层次、两个支撑体系;逻辑层次分为信息采集、汇聚与存储、交换与共享、大数据处理及应用系统五个方面;物理框架包含市交通数据及管理平台、省交通厅交通数据及管理平台、城市交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三个模块。
参考文献:
[1]孙群.大数据应用智能交通综合治理[J].科技视界,2018
(28):171-172+170.
[2]王耀鑫.关于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7):206+208.
[3]段雨萌.天津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8.
关键词: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设计;建设重点
0 引言
基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然是目前世界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方式,其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以及生产方式。交通信息化属于城市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促进城市交通运输领域中交通管理、运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不断更新相关技术便成为目前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1 交通信息化发展框架
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将优化城市交通作为主要目的,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高尖端技术,针对交通管理、行业管理等多种运用需求,构建融合集交通信息收集、分析以及发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处理系统。城市交通信息化框架基本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层次,即信息采集层、信息处理层以及信息发布层。其中信息采集层属于交通信息化的根本,其针对交通现状予以及时监测与管理,并采集原始的交通信息数据,进而构成交通数据库;信息处理层属于信息化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针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相对高效的可管理、运用以及发布的信息数据。信息发布层借由不同类型信息传播媒介为出行者提供出行前、出行中和出行后所需要的相关交通信息数据,同时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即时的信息数据。
2 探究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设计与建设重点
2.1 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的构成设计
在实现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框架的总体设计后,管理体系的雏形已基本显现。此时,便可围绕具体的管理事务、业务领域,对框架实施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具体来讲:第一,交通运行状况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综合交通网络中各道路交通流量的感知采集与统计呈现。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交通流量日程表、交通流量时段表以及交通流量曲线图三个管理部分。第二,稽查布控监督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路上车辆实景图片、通行记录、车牌号码等信息的采集,并基于黑名单对特殊车辆实施动态监控与自动报警。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实时监控画面、自动对比分析、监控预案配置、黑名单增删、黑名单类型、车辆信息查询、车辆信息报警等管理部分。第三,基础交通设施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道路上各类基础设施、前端设备的工况感知与反馈响应。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电子地图定位、城市区域信息、路口名称信息、设施类型信息、设备编号信息等管理部分。第四,违法行为处理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车辆违法行为的评估、车辆违法记录的生成以及车辆违法信息的利用。同时,还应与交通执法相挂钩,满足车辆违法处罚通知书、决定书的查看与下载需求。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违法信息查询、违法图像浏览、违法记录生成、违法行为评估、违法明细查询、违法代码查询、黑白名单设置、处罚通知书、处罚决定书等管理部分。第五,系统后台运维管理。该子框架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基本管理需求的充分满足,如站内信的发布需求、系统用户的管理需求、系统架构的调整需求等。所以,其构成内容至少要包括公告发布、用户信息、系统角色、功能菜单、系统配置、组织机构等管理部分。
2.2 满足多元化的交通管理工作需求
在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下,交通、布控、违处、运维等多种部门单位、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支撑着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融入信息化技术、实现网络化改革时,相关人员也应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与统筹性兼具的设计活动,以避免系统功能出现遗漏,降低技术应用的实效性与支持性。例如,交通管理部门及人员主要负责城市交通情况的一般性管理,对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道路流通效率、车辆出行质量进行监督关注与合理调度。对此,相关人员就需要立足实际进行需求分析,从而将交通流量日程表、交通流量时段表、交通流量曲线图等作为切入点,开展系统框架的搭建与功能模块的配置。而在摄像头、交通灯等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则需要实时明确各类设备的运行工况,了解交通网络内设备的分布点位、分布数量,以及设备的具体类型、编号。对此,相关人员在搭建框架、配置模块时,就需要将设备设施的基本参数、分布地点等作为管理重点。
2.3 激光城市交通监测系统
目前,较为常见的车辆信息采集技术是激光城市交通监测系统,该技术运用先进的高速扫描技术,可以精确获得车辆三维轮廓,即便是在雨、雪以及沙尘等恶劣天气下,依旧具有优秀的全天候工作稳定性。该技术属于新一代非接触固定式交通情况调查设备,运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激光高速扫描技术,可以精准获取车辆的三维轮廓,在短时间内检验车辆的长、宽、高相关数据,在检验精度以及抗干扰方面的性能极为优秀,可以用于交通情况调查、车辆超高、超宽或是超长等监管工作。该技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采用对人眼没有伤害的激光;(2)支持TCP/IP网络传输、无线传输,以便用户能够灵活选择,同时支持大容量SD卡,能够用作海量信息数据存储;(3)支持电话线、ASDL、光纤以及局域网不同类型联网方式。
3 结语
城市交通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对整合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化资源,解决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提出了一个交通信息化系统设计的总体框架,包含顶层设计、总体结构、逻辑层次及其物理框架四个层次,并对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顶层设计保护一个综合数据中心、七个业务平台、五个应用专题三个层次;总体架构包含五个层次、两个支撑体系;逻辑层次分为信息采集、汇聚与存储、交换与共享、大数据处理及应用系统五个方面;物理框架包含市交通数据及管理平台、省交通厅交通数据及管理平台、城市交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三个模块。
参考文献:
[1]孙群.大数据应用智能交通综合治理[J].科技视界,2018
(28):171-172+170.
[2]王耀鑫.关于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7):206+208.
[3]段雨萌.天津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