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课程标准也在不断的改革,在此教育背景下,学生高中学习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这给教师的教育工作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化学作为一门复杂且重要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化学的解题方法,导致在化学上丢分的情况经常发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将守恒法运用于化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思想。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守恒法的运用技巧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守恒法;运用技巧
引言:在当今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般来说,高中化学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化学应用能力,化学实验能力等,从而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化学的本质,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一些有效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掌握化学知识,对于化学中守恒法的运用,教师一定要科学运用,让学生在化学解题的过程中挖掘深层的化学思想,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操作化学实验,从中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1、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运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十分常见的应用形式,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化学题目中,化学实验之前参加实验反应的物质总和=实验结束后反应出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就是守恒法。一般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出:(1)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2)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根据守恒思想的定律,基本可以解决很多化学题型,方便学生捋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准确度。
例题:KMnO4 能与热的稀硫酸酸化的Na 2 C 2 O 4反应,生成Mn 2+和CO 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什么?
在该化学题目中,学生可以先根据题意找出前后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列出如下方程式:Mn O 4 - +C 2 O 4 2- ——CO 2 +Mn 2+,根据守恒法定律将其中的质量转移并匹配,之后结合电荷守恒定律,将左右两方的电荷总数进行增加和换算,保持前后左右的原子数目相等,最后得出结论并仔细检查:
2MnO 4 - +5C 2 O 4 2- +16H + =10CO 2↑+2Mn 2+ +8H 2 O
2、守恒法在电极反应中的运用
电极反应也是高中化学题目中的重点之一,而且电的应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教师更加耐心和细心地指导,让学生运用守恒法解决化学题目中一些电的相关问题,并且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将其灵活应用于化学解题过程中。
例题:如下图,下图是氨氧燃料电池工作的原理,请根据该图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例题分析:本道化学题考查的是化学新型电池的概念和规律,是高考中非常常见的考点,主要考查的是学生面对化学题时的综合解题和分析能力,想要解答此道化学题,学生首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式;第二学生必须要根据图片正确判断何为原电池,何为电解池,这是解决化学中电问题的关键因素;再次,学生要明确电池正负极的异同,即正极具备还原作用,负极具备氧化作用;而电解池是分为阳极和阴极,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将这些基础的知识点都掌握好,那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困难,轻松解题,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解题的自信。
3、守恒法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运用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也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并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丢分的知识难点,学生想要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就必须要运用守恒法,树立守恒的解题思路,是学生提升化学解题能力,提高化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例题:写出Na 2 CO 3 中的一条守恒定律。
例题分析:从题目中可以分析出其中勋在电荷守恒,电荷守恒就是说在电解质的溶液中,正电荷的数量=负电荷的数量,也就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找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或水解的方程式,并且找出其中各个离子之间的关系,注意将负电荷和正电荷的系数进行标注,通过推导的出最后的结论,即
c(Na+)+c(H+) = c(HCO 3 - )+2c(CO 3 2- )+c(OH-)
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树立守恒意识,培养学生的守恒思想,让学生根据这一思想去解决化学题目中的问题,并且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化学解题的准确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不仅需要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才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有效解决各种化学题型。经过调查研究,对于化学这一门特殊的学科,守恒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在高中化學教学中,要将守恒法深入挖掘,并且掌握一些守恒法的运用技巧,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树立守恒思想,守恒法的正确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许多化学难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能够起到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昊.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守恒法解题技巧[J]. 理科考试研究, 2015, 22(5):45-45.
[2]颜如传.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 成功(教育), 2012(20):91-91.
关键词:高中化学;守恒法;运用技巧
引言:在当今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般来说,高中化学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化学应用能力,化学实验能力等,从而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化学的本质,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一些有效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掌握化学知识,对于化学中守恒法的运用,教师一定要科学运用,让学生在化学解题的过程中挖掘深层的化学思想,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操作化学实验,从中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1、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运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十分常见的应用形式,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化学题目中,化学实验之前参加实验反应的物质总和=实验结束后反应出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就是守恒法。一般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得出:(1)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2)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根据守恒思想的定律,基本可以解决很多化学题型,方便学生捋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准确度。
例题:KMnO4 能与热的稀硫酸酸化的Na 2 C 2 O 4反应,生成Mn 2+和CO 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什么?
在该化学题目中,学生可以先根据题意找出前后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列出如下方程式:Mn O 4 - +C 2 O 4 2- ——CO 2 +Mn 2+,根据守恒法定律将其中的质量转移并匹配,之后结合电荷守恒定律,将左右两方的电荷总数进行增加和换算,保持前后左右的原子数目相等,最后得出结论并仔细检查:
2MnO 4 - +5C 2 O 4 2- +16H + =10CO 2↑+2Mn 2+ +8H 2 O
2、守恒法在电极反应中的运用
电极反应也是高中化学题目中的重点之一,而且电的应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教师更加耐心和细心地指导,让学生运用守恒法解决化学题目中一些电的相关问题,并且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将其灵活应用于化学解题过程中。
例题:如下图,下图是氨氧燃料电池工作的原理,请根据该图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例题分析:本道化学题考查的是化学新型电池的概念和规律,是高考中非常常见的考点,主要考查的是学生面对化学题时的综合解题和分析能力,想要解答此道化学题,学生首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式;第二学生必须要根据图片正确判断何为原电池,何为电解池,这是解决化学中电问题的关键因素;再次,学生要明确电池正负极的异同,即正极具备还原作用,负极具备氧化作用;而电解池是分为阳极和阴极,阳极氧化,阴极还原,将这些基础的知识点都掌握好,那么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困难,轻松解题,培养学生对于化学解题的自信。
3、守恒法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运用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也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并且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丢分的知识难点,学生想要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就必须要运用守恒法,树立守恒的解题思路,是学生提升化学解题能力,提高化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例题:写出Na 2 CO 3 中的一条守恒定律。
例题分析:从题目中可以分析出其中勋在电荷守恒,电荷守恒就是说在电解质的溶液中,正电荷的数量=负电荷的数量,也就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找出溶液中存在的电离或水解的方程式,并且找出其中各个离子之间的关系,注意将负电荷和正电荷的系数进行标注,通过推导的出最后的结论,即
c(Na+)+c(H+) = c(HCO 3 - )+2c(CO 3 2- )+c(OH-)
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树立守恒意识,培养学生的守恒思想,让学生根据这一思想去解决化学题目中的问题,并且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化学解题的准确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不仅需要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才能够通过自主思考有效解决各种化学题型。经过调查研究,对于化学这一门特殊的学科,守恒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在高中化學教学中,要将守恒法深入挖掘,并且掌握一些守恒法的运用技巧,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树立守恒思想,守恒法的正确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许多化学难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能够起到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昊. 守恒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守恒法解题技巧[J]. 理科考试研究, 2015, 22(5):45-45.
[2]颜如传.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 成功(教育), 2012(20):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