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研发现:近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对于中国4000万家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寒冬。当2009年即将过去一半时,大家发现中小企业的困难还未过去,不免有些着急。毕竟占中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给国家贡献了60%的GDP、50%的税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5%的中国专利、75%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开发。如果中小企业不能迎来春天,那么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就会更加漫长。在解决融资难的前提下,中小企业的自我调整和创新也是刻不容缓。
“血栓”难题
6月11日,在2009年《UPS亚洲商业监察》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表示,中国社科院正在进行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发现近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沿海地区的倒闭比例要大于内陆,而中西部的倒闭比例是最小的。如果陈乃醒的话没有夸张成分,那么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中小企业现状最糟糕的一种描述。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小企业,最具代表性。
去年广东东莞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但这并不能都怪金融危机。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近日表示,珠三角宏观经济本身就存在问题,而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它更加恶化,显得更加集中罢了。例如一些零售、餐饮企业本来是跟此次金融危机没多大关系,但是因为有的行业出现人员下岗、失业,导致这些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重工业为主的广州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的深圳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受到的影响可谓皮毛之伤,而东莞则严重许多。
可喜的是,珠三角中小企业正在逐渐恢复元气。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刘焕泉说,从一季度的数字上看,广东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工业企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13.9%,远远超过国有企业3.2%的负增长和外资企业4.1%的负增长。当然,目前中小企业仍面临多种困难,包括市场订单萎缩、融资难、利润下降、出口下滑等。针对中小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广东省正在研究出台加快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拟从突出缓解融资、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积极应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而在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上,广东省政府去年就发文强调要求广东的金融机构要增加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品种,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并要求金融机构要单列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指标。目前与广东省农信社签订的框架协议也明确了今年贷款重点对象是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5%是面向中小企业。今年一季度,广东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300多亿。
“如果在融资渠道上有所突破,广东制造业的再次腾飞绝不是一句空话。”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春花认为,目前,银行贷款利率较高,贷款审查也较严,珠三角企业很难从银行融资。民间虽然有大量的闲散资金,但囿于政策限制,无法利用起来。“如果在企业融资上稍微放宽,珠三角大量企业的活力将被激发。”
对此,广东发展银行副行长金海腾表示,该行最近特别关注小企业的贷款,也打算为小企业贷款“另起炉灶”,实行独立核算、独立风险控制、独立人事公司制度、独立考核等,将小企业贷款独立起来做大做强。
长三角中小企业也面临珠三角类似的情况。浙江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低于全国的6.1%,只有3.4%,也低于第一季度广东省(5.8%)和江苏省(10.2%)GDP增长率。这与浙江的外向型经济依赖度太高有关。而依赖外向经济的主要是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类似“血栓”的融资难成为他们打翻身仗的最大障碍。
在6月11日“APEC中小企业峰会长三角分论坛2009——共享金融风暴下的生存智慧”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风险上升,而银行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需要提高利率以对冲风险,而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同时,银行融资成本的提高,也推高了中小企业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资金的成本,融资能力进一步降低。而资金的匮乏会使中小企业生存更为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汉爵集团总裁范仲文指出,资产几千万的小企业因为“两头不靠”而处境最困难:“几百万的企业干脆关了,余下的钱企业主自己也够用了;几个亿的企业政府就会扶持,相关政策也会倾斜;但几千万的企业逃也逃不掉,一定要存在,抵押物又不足。”
不少人对中小企业去创业板融资抱有很大希望,《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却给大家泼起了冷水。他说,企业融资有三根血管——股市、债市和银行,中国过去对于中小企业三根血管几乎都不通。银行贷款中只有一小部分流向中小企业。而今年推出的创业板是面向高科技和高成长的企业,已经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拦在了外边。值得注意的是,上创业板的企业很可能是“资本下的蛋”,都是接受过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这就造成不差钱的中小企业要上资本市场、最缺钱的中小企业恰恰上不了市的尴尬局面。
论坛主办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似乎很有远见,他们从2007年就开始与银行合作,以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淘宝、支付宝会员的网络信用和网上交易金额为参考依据,为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评价,并推出多种融资产品。其中网络联保最受欢迎,无抵押、高额度、低利息、零门槛,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2009年,阿里巴巴计划和8家银行合作,给中小企业60亿的融资金额,目前已成功帮中小企业贷了20亿元。
银行业也在积极配合中小企业融资。交通银行副行长郑良玉表示,交行已在各级分行设立了小企业服务部,在考核和操作上都尽量适合小企业。“现在我们也主动走出去选择一些企业,像安信地板。我们也在进行产品创新,如最近推出了张江一贷通。这是张江集团、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共同推出的,在短期内切实地帮助张江园区企业解决融资难、担保难的瓶颈问题。”郑良玉说,张江园区有个企业在去年受危机影响资金链条断了,按照以往惯例是贷不到款的,交行提供贷款帮它度过了难关。“小企业可以长大,我们做得业务更多,回报也会越来越好”。
企业当自强
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2008年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投资于地产和股市,导致资金链断裂;二是设备、技术改造投资与宏观周期冲突,导致负债过重。今年中国经济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依然有许多盈利的企业,当今这个时期对企业来说是个弯道超车时期,企业需要做好内部机制的改革。
的确,即便解决了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自身还需要自我调整才能过冬。2009《UPS亚洲商业监察》显示:为了应对当下的经济环境,超过半数的中国大陆中小企业计划收入多元化或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减少成本开支或收紧现金流管理。与此同时,中国中小企业也开始关注自身供应链的效率,因为供应链可以帮助降低成本、保证品质和预测需求。UPS中国供应链业务运营副总裁黄毅民说:“中国中小企业对供应链表示出极大关注,这对UPS来说无疑是一种鼓舞,同时,我们还发现49%的中国受访企业在调整其现有的供应链
即便解决了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自身还需要自我调整才能过冬。
管理方案时会关注降低运输与分销成本。
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注重吸引国际化人才。全球高管猎头服务公司DHR International上海办公室董事总经理许敏基也表示,虽然公司的客户主要以大企业为主,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后也开始注重国际化管理团队的构建,以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居多。而且,DHR International执行副总裁、企业继任计划全球负责人卡罗琳·爱德华兹女士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减速为一部分企业雇主带来好处,因为员工比以往更容易留下来。”从这一角度来说,金融危机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有了更好的上升空间。
治病不如治未病,当一些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倒下时,也有一批中小企业在危机到临前就做好了准备,可谓眼光长远。
浙江上虞的天外天伞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例。公司2007年在澳大利亚上市以后不仅融到了资,也为打开南半球的市场做好铺垫。由于天外天的主要市场在北半球的美国和欧洲,而制伞业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此,以往每年从5月到9月是淡季,在澳大利亚上市后,淡季期间的天外天销售额比以往翻了两倍。
2007年底,天外天收购了上海五华伞业有限公司51%的股份。当金融危机爆发后,总裁徐海南果断处理掉了一块房地产投资,关闭了旗下一家业绩糟糕的企业,保证天外天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抵御危机。今年5月,徐海南参加“两岸经贸促进考察团”赴台考察,瞅准时机向台湾伞企下了1亿元人民币高档伞采购订单,还与台湾的高科技企业“福田科技”签下了总投资1亿美元的LED项目,双方将合股涉足第三代电光源项目。
成功过冬的中小企业主代表还有浙江华立集团旗下华凯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帅新武,他在2004年就为4年后的危机开始“备棉衣”。2004年10月的昆明,身为华立集团COO(首席运营官)的帅新武参加集团一个医药产业总裁联谊会,发现各子公司总裁们纷纷预测2005年的指标,认为年度增长将会在80%以上。“大家如此乐观,让我反而有了警惕。”于是,2005年华立集团开始进行业绩诉求的改变,从强调做大转变为稳健提升运营质量,同时加快产业转型。2006年1月,华立宣布主业从原来的仪表转为医药;2006年7月,华立开始收缩房地产;2007年1月切入新农业板块,成立了华凯实业有限公司,在浙江乃至全国连锁推广一种新农业模式。
“企业过冬需要两件棉袄。一件是战略转型,另一件是策略创新。”帅新武说。除了先人一步战略转型之外,华凯在模式、产品创新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一直和复旦、浙大、中国水稻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不断寻求产品的个性化,争取占据行业的科技顶点。数据显示,华凯成立第一年营业收入1.95亿元,净利润555万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华凯却逆势成长,实现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1005万元,同比增长81%,被政府主管部门誉为浙江农业中的一匹“黑马”。
和成功转型的浙商相比,在危机中创业的沪商就更需要勇气和智慧。今年2月28日在上海开业的“开新换车”,就看准了车市的巨大潜力,并希望以中国首个“全城竞拍”的交易方式来规范二手车市场。CEO林哲表示:“消费者只需一个电话,我们就会派专业检测员上门进行验车服务,通过手持PDA将车辆信息输送至网络交易平台为其进行拍卖。我们与全市近300家二手车经销企业达成了合作,也为他们配备了PDA,并应用一套名为‘定价宝’的掌上收车工具,提供竞拍服务。这样的竞价模式既可在最有效时间内迅速获取大量市场竞价信息,为二手车主提供了最大范围询价空间,同时也能让价格更公开透明。”
开业三个多月来,开新换车业绩几乎保持每月50%以上的增幅。“我们在危机后以最谨慎的态度开业,一旦大环境好起来,企业的上升空间不可限量。”林哲认为国家财政补贴汽车“以旧换新”对他的公司也是利好消息:“虽然目前这一政策主要用于货车和客车,若今后有所变化,惠及私家车,二手车市场的蛋糕就一下子做大了。”
也许正如冯仑在《野蛮生长》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把自己变得更强大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对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说,永远面临新一轮的搏杀和竞争。市场说“剩者为王”,金融危机淘汰了一批,剩下来的中小企业也许为中国经济下一轮腾飞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