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与学生是现代校园的两大主体,师生双方沟通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达与接受。作为在沟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教师更应该放低身段,以爱心、诚心、耐心、宽容心对待学生,引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沟通;爱心;诚心;耐心;宽容心
师生感情的和谐融洽,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要素。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会从感情上亲近教师,从而容易接受教师的指点,是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学其道”。良好的感情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上。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运用一定的沟通手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学生的高质量沟通,是开启学生智慧、感染学生热情、鼓舞学生士气、启迪学生心灵的阳光之路。
从沟通理论上讲,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它包括传送和接受两大方面。在实际沟通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阻碍沟通的有效进行。比如说,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个体认识的差异性,情绪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发送者的信誉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师生沟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方,学生首先在心理上对教师存在敬畏感,所以占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就更应该和蔼、宽容、温柔、体贴,切忌简单、粗暴、武断、居高临下,要让学生在心里认可教师,愿意与老师交流,双方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达成信息的接受与反馈。
一、用爱心构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有爱才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是他的全部,是他工作的全部动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可以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真诚换取信任,用爱心培养爱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愿意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教师这种爱的滋润会唤起学生的美好天性,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个教师不关心你的学生,学生表现出的就是冷漠和疏远,沟通根本无从谈起。
二、用诚心撑起师生沟通的天空
真诚地对待学生,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在不断地沟通中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只有教师要放下架子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沟通,才能收到教育之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充当着权威、教育者的角色,沟通中常常采用保护、呵斥、批评、指引的方式。其实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对海南省高效师生沟通现状的调查,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3.49%的学生认为教师即象征着“权威”,5.21%的学生认为教师就是“家长”,认为教师是“教育者”的学生比例为5.84%。而认为教师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比例为83.12%。理智、平等的沟通状态是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最佳方式。
尊重、欣赏是朋友间建立的最基本的原则。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喜欢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地敞开心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长,以满腔的责任为学生着想,以成年人的方式真诚地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实在与人情味,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也很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赞美是学生得到的最大褒奖。真诚地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是蕴藏量丰富的矿藏,存在无穷的开发潜力,鼓励、赏识每一位学生,保障他们的合理需求,让孩子在欣赏的目光中增添自信。
三、用耐心筑起师生沟通的家园
沟通需要耐心。耐心是做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金钥匙。沟通也并不需要很难的技巧,它需要的是非常考验人的耐心。高校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他们有高中升入大学,从生理上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心理上讲,他们正处于由“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过渡期,很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迷津,但行动上却又表现出不愿他人过多干预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学生们正处在一种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更好道路的一种状态。所以教师在与之沟通时就要细心观察,体察学生的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沟通,碰到孩子们不配合、不理解的时候不要气馁,要不厌其烦地耐心交流,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彼此之间友谊的递进,为每一次溝通打下成功的基础。如果操之过急,只能使学生对老师表面应付,而无法进一步交流,将会前功尽弃,努力付诸东流。
四、用宽容心搭起师生沟通的纽带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告诉我们,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上位心理的人往往比下位心理的人由于所处的层次高而具有优越性,而下位心理的人会存在自卑感。高校师生沟通中存在位差效应,这会使师生沟通不成功或者无法进行。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上位心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以宽容地心态包容每一位孩子。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的宽容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教育就变得空虚。”每一位教师做事的风格不同,待人的态度不同,与学生的沟通实行也不一样,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沟通方式,宽容是第一位的,宽容是无声的教育,比硬性惩罚更有影响力。
“视大圭者,不察察于微玷。得大木者,不怏怏于未蠹。以玷弃圭,则天下无全玉;以蠹废材,是天下无全木。”对玉对木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待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宽容待生,以宽广的眼界、宽容的胸怀看待、包容学生的些微小错,以鼓励、关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青年人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学生必定回报给教师一个温暖的春天。
当然,高校教师在具备四“心”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师生的沟通技巧、沟通方式,以多渠道的、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与孩子们进行更好地交流。
关键词:沟通;爱心;诚心;耐心;宽容心
师生感情的和谐融洽,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要素。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会从感情上亲近教师,从而容易接受教师的指点,是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学其道”。良好的感情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上。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运用一定的沟通手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学生的高质量沟通,是开启学生智慧、感染学生热情、鼓舞学生士气、启迪学生心灵的阳光之路。
从沟通理论上讲,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它包括传送和接受两大方面。在实际沟通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阻碍沟通的有效进行。比如说,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个体认识的差异性,情绪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发送者的信誉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是师生沟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方,学生首先在心理上对教师存在敬畏感,所以占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就更应该和蔼、宽容、温柔、体贴,切忌简单、粗暴、武断、居高临下,要让学生在心里认可教师,愿意与老师交流,双方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达成信息的接受与反馈。
一、用爱心构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有爱才有教育,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就是他的全部,是他工作的全部动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就可以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真诚换取信任,用爱心培养爱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愿意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教师这种爱的滋润会唤起学生的美好天性,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个教师不关心你的学生,学生表现出的就是冷漠和疏远,沟通根本无从谈起。
二、用诚心撑起师生沟通的天空
真诚地对待学生,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在不断地沟通中相互理解、相互认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只有教师要放下架子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沟通,才能收到教育之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充当着权威、教育者的角色,沟通中常常采用保护、呵斥、批评、指引的方式。其实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对海南省高效师生沟通现状的调查,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3.49%的学生认为教师即象征着“权威”,5.21%的学生认为教师就是“家长”,认为教师是“教育者”的学生比例为5.84%。而认为教师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比例为83.12%。理智、平等的沟通状态是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最佳方式。
尊重、欣赏是朋友间建立的最基本的原则。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喜欢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地敞开心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长,以满腔的责任为学生着想,以成年人的方式真诚地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实在与人情味,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也很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赞美是学生得到的最大褒奖。真诚地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是蕴藏量丰富的矿藏,存在无穷的开发潜力,鼓励、赏识每一位学生,保障他们的合理需求,让孩子在欣赏的目光中增添自信。
三、用耐心筑起师生沟通的家园
沟通需要耐心。耐心是做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金钥匙。沟通也并不需要很难的技巧,它需要的是非常考验人的耐心。高校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他们有高中升入大学,从生理上讲完全具备了成人的特点,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心理上讲,他们正处于由“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过渡期,很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迷津,但行动上却又表现出不愿他人过多干预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学生们正处在一种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更好道路的一种状态。所以教师在与之沟通时就要细心观察,体察学生的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沟通,碰到孩子们不配合、不理解的时候不要气馁,要不厌其烦地耐心交流,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彼此之间友谊的递进,为每一次溝通打下成功的基础。如果操之过急,只能使学生对老师表面应付,而无法进一步交流,将会前功尽弃,努力付诸东流。
四、用宽容心搭起师生沟通的纽带
管理学中的位差效应告诉我们,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上位心理的人往往比下位心理的人由于所处的层次高而具有优越性,而下位心理的人会存在自卑感。高校师生沟通中存在位差效应,这会使师生沟通不成功或者无法进行。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上位心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厚此薄彼,以宽容地心态包容每一位孩子。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的宽容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教育就变得空虚。”每一位教师做事的风格不同,待人的态度不同,与学生的沟通实行也不一样,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沟通方式,宽容是第一位的,宽容是无声的教育,比硬性惩罚更有影响力。
“视大圭者,不察察于微玷。得大木者,不怏怏于未蠹。以玷弃圭,则天下无全玉;以蠹废材,是天下无全木。”对玉对木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待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宽容待生,以宽广的眼界、宽容的胸怀看待、包容学生的些微小错,以鼓励、关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青年人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学生必定回报给教师一个温暖的春天。
当然,高校教师在具备四“心”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师生的沟通技巧、沟通方式,以多渠道的、个性化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与孩子们进行更好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