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以来,全省经信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强创新、抓改革,加快推动浙江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推进工业稳增长,增速企稳效益提升。制定实施促进工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构建省市县三级经信部门联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围绕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建立5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实施企业减负阳光工程,加强涉企收费秩序整治规范和惠企减负政策落实。
着力推进“四换三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制定完善腾笼换鸟有关政策、规划、标准与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倒逼+激励”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实施省级“三名”企业培育试点方案,确定两批69家企业为浙江省培育试点企业。
着力推进“两化”融合,信息经济加快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创建两批共26个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和14个试点区,分三批启动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成功召开首届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培育云工程与云服务产业的政策意见。着力发展信息经济,实施“十行百项”示范工程,启动“互联网+”三次产业重点建设项目124个,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省光纤宽带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居全国第二位。研究制定推进制造企业网络营销的指导意见。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创新动力持续增强。大力推动重大装备研制,实施产业关键重大技术攻关“双十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功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实现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组织实施高端装备“五个一”推进工程、百企装备优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十二五”以来省市县三级共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05.3万人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扎实推进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
着力推进经信改革,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实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开展“万吨千家”节能行动,开展企业产品能效“领跑者”活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用能审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快节能技改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节能目标进度预警通报制度和“智慧能源监测”。在全国率先实行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进一步下放差别电价管理权限,鼓励首批25个省级改革扩面县(市、区)制定差别化电价、差别化水价、差别化排污费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用能权交易制度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全国率先开展“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
着力推进工业稳增长,增速企稳效益提升。制定实施促进工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构建省市县三级经信部门联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围绕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建立5亿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实施企业减负阳光工程,加强涉企收费秩序整治规范和惠企减负政策落实。
着力推进“四换三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制定完善腾笼换鸟有关政策、规划、标准与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倒逼+激励”的低效企业退出机制。实施省级“三名”企业培育试点方案,确定两批69家企业为浙江省培育试点企业。
着力推进“两化”融合,信息经济加快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创建两批共26个省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和14个试点区,分三批启动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成功召开首届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培育云工程与云服务产业的政策意见。着力发展信息经济,实施“十行百项”示范工程,启动“互联网+”三次产业重点建设项目124个,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全省光纤宽带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居全国第二位。研究制定推进制造企业网络营销的指导意见。
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创新动力持续增强。大力推动重大装备研制,实施产业关键重大技术攻关“双十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功研制一批重大装备,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实现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组织实施高端装备“五个一”推进工程、百企装备优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十二五”以来省市县三级共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05.3万人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扎实推进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建设。
着力推进经信改革,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实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开展“万吨千家”节能行动,开展企业产品能效“领跑者”活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用能审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快节能技改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节能目标进度预警通报制度和“智慧能源监测”。在全国率先实行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进一步下放差别电价管理权限,鼓励首批25个省级改革扩面县(市、区)制定差别化电价、差别化水价、差别化排污费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用能权交易制度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全国率先开展“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方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