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三方面构建了一种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既尊重汉字的教学规律,又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既重视人伦日用的反复练习,又强化传统经典的朗读背诵;既重视经典的学习,又重视经典的力行教育。这一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在加强学生的背诵,强化汉字教学,以及在教材编写中加大中国文化的融入力度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37-04
  收稿日期:2012-01-29
  作者简介:谢玲玲(1982-),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研究。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是堪萨斯州除孔子学院外第一家引进汉语教学的教育机构。虽然至今只有四年多时间,但其推出的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特别项目一直颇受好评,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州、外国的学校前来参观,在美国中部地区的汉语教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它所使用的汉语教学模式极具特色。这一模式是由堪萨斯中南部教学服务中心总裁Kay Highbarger提出设想,汉语培训部张琨老师和笔者具体设计和实践,Ann Lundy、Audra May和Debbie Ives三位女士参与和推广,经过了四年教学实践所形成的。它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地以中国文化传承作为汉语教学的核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模式的主体建构
  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面向的人群是全日制公立学校K~12年级(幼儿园至高三)固定参加汉语学习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是初中和高中生。该模式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几方面进行设计和构建。
  (一)课程目标: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在1999年公布了一个面向21世纪的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外语教学标准,提出外语学习必须涵盖五大目标:沟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贯连(Connection)、比较(Comparing)和社区(Communities)。这一标准将课程中的文化提升到崭新的高度,并赋予它极大的重要性[1]。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的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的课程目标也体现了5C标准的原则。其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中文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中文自学能力;能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并较快适应国内外的中国人社区;能比较和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特性,并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它们;能吸收和应用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其中,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这一点,是以往诸多教学目标或标准甚少提及的。这也是该模式的独到之处。
  (二)课程内容:一般来说,第一节课为简介课,主要介绍中国国情、中国语言文字等基本情况。接下来,用两三次课来教授拼音和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让学生对汉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以英语教学为主,然后正式开始学习课本,教材为香港大华风采有限公司出版的《奇妙中文》。每节课前十分钟教学生背诵二到四句《弟子规》或其他经典词句,并对内容进行简单解释。之后学习词汇、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同一目的的练习至少要进行五到六次,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句型和课文学习结束后再进行汉字学习。每篇课文都有一个重点生字,先播放该生字配套的动画片,老师再讲解这个生字的文化意义。之后是书写示范,学生跟老师一起写两到三遍,再自己练习,一个生字至少写十遍。最后再用不同方式进行巩固和复习。课本新内容学习结束后进行复习、练习。下一次上课时对上一次的内容进行简要复习和抽查。
  每周最后一天安排经典文化课,主要是以中国传统经典为依托,较为系统地介绍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文化课本为中英拼音版《弟子规》(一年级)、《太上感应篇》(二年级)和《十善业道经》(三年级)。这是常规的经典文化课教学。另外,根据中国重要的节日,在相应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节日风俗及其文化意义,并组织与此相关的活动。还有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设的文化专题讲座。除此之外,还设有电影文化课,让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并巩固所学的知识。针对参加现场教学的学生,还提供中国书法教学。可以说,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文化课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在内容上也颇有深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文化课以经典文化课为主,节日文化课、专题讲座、电影文化课为辅,不同的文化课穿插进行,形成了一张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传承网,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化。
  (三)教学组织: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是小班教学,一个班原则上不超过20人。每学期约18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有一次大考。学生平时每学完一课后要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以及网上提供的配套练习。每单元学习结束后(学完一单元大约需要四周时间)进行单元测验,单元测验内容也包括文化课内容。语言课采用综合课的形式,其中包含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一个班由一名老师主讲,但也可以请其他老师进行客串或辅助练习。语言课与文化课分开,每周安排一次文化课。在平时的语言课中也会渗透中国文化的内容。
  二、模式的主要特点
  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中所说的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并非仅仅停留在语言课带入中国文化、开设单独的中国文化课这样的形式上,而是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中国文化传承作为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而展开的。从课程目标来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汉语沟通和学习能力,还要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国文化,学会用另一种视野来看世界,用中国文化中的智慧来引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课程设置来看,不仅有专门的中国文化课,还有经典文化课、节日文化课、专题讲座、电影文化课等多种形式。尽管文化课与语言课的比例为1:4,文化课的课时不如语言课多,但是传承中国文化成为整个教学中的核心。从具体教学来看,我们将中国传统语文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比如强调朗读和背诵、不断重复、在汉字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等,都是受到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启发。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既尊重汉字的教学规律,又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有学者认为,方块汉字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中国文化的缩微系统。汉字本身有深刻的文化性,当先民在创造汉字时,就使汉字嵌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汉字教学无论是对于语言教学还是文化教学意义都十分重大。在正式教授汉字之前,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树立汉字的基本概念。在第一节课就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态、发音和意义之间的基本关系。此外,开始的几节课也要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汉字的基本印象。如让学生了解并熟记汉字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书写规则等,并让学生尝试学习几个简单的汉字。在此基础上,学生今后学习汉字就不会手足无措。当学生步入正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可以做一些关于偏旁部首的小总结。如:带“亻”和“氵”的字有哪些?这些偏旁代表了什么意思?再往后,可以加入形声字的概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汉字教学中贯穿文化的主线。讲汉字不局限于讲这个字的发展演变、基本字义,还可以进行延伸,讲讲它所反映的文化意义。如讲“仁”字,孔子在《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仁”是二人相处相接的关系,“仁”之“二”字,即二人,“二”字上面一短横,代表自己,下面一长横,代表别人。把自己看得小一些,把别人看得大一些。把自己看得很小居上位,把自己看得很大居下位[2]。“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者爱人”,就是心中装着别人。学生听到这里,每每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样讲汉字,不仅讲了汉字的字形、字义,还讲了这个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启发。学生不仅学会了汉字,更吸收到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
  其二,既重视人伦日用的反复练习,又强化传统经典的朗读背诵。《中庸》第二十章提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说的就是重复的力量。语言教学中,一定的重复量是必须的,否则,学生很容易“狗熊掰棒子”,学得快忘得也快。但是,过多的简单的重复,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花心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重复练习的效果。以教学生“你喜欢吃什么?”“我喜欢吃苹果”这样一个短对话来说,老师以慢速带读一次,快速带读一次,学生全体读一次,男生问女生答一次,女生问男生答一次,这样就已经有五次同样的对话。之后让学生做替换练习。老师抽查几个学生进行问答,然后再让每个学生做一个表格,调查五个同学喜欢吃的东西,再把答案记下来,向全班同学做一个报告。这样,一次对话又有了好几次重复,而且并非简单重复,因为学生在报告时必须做一下人称转换。这是比较基本的做法。实际上,每堂课所做的重复远远不止这些,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状况下进行了大量的重复。这样即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汉语,学生脑海中依然会有比较深的印象。除了日用语言的反复练习,还有中国传统经典的背诵。在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中,每节课的前十分钟为朗读和背诵《弟子规》(二年级背诵《太上感应篇》)时间,文化课的前十分钟也不例外。其目的有三个:一是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二是帮助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加深对文化课所讲内容的理解;三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开始背诵一两个月之后,他们的汉语发音,尤其是音调的准确性会明显提高。
  其三,既重视经典的学习,又重视经典的力行教育。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中的文化课主要是以中国传统经典作为教材,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其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经典文化课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哲学课或中国古代文学课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目的不是通过概论式的介绍,让学生在脑海里对中国哲学或是文学产生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框架,而是让学生通过接触第一手的传统经典,直接吸取其中的精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生活品质。为什么从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经典中选出《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作为经典文化课教材呢?这是因为它们是中国儒释道三家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这三本经典,就是让学生接受中国古圣先贤关于做人的教诲,并将这些教诲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比如有位学生在学习《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之后写了这样一段话:“学习《弟子规》对于处理兄弟姐妹的关系的确很有益处。我试着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先挑最好的东西吃,我最后再拿,即使不是感恩节我也是这么做的!”学生们在背诵经典之后,能够把所学的内容举一反三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人不得不赞叹经典的力量。
  三、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实践中,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融入了不少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我国目前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颇具启发。
  其一,要加强背诵。目前在我们的汉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背诵量不足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年下来学了几大本教材,句型不可谓不全面,内容不可谓不丰富,老师的讲解不可谓不细致,可是学习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而且经常出现张口忘句、提笔忘字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忽视了学生背诵功夫的训练。只有随着背诵输入量的增加,学生的语感才会不断增强,语言的熟练程度才会显著提高。如果学习语言只注重理解而不注重背诵,所学知识就无法得到有效巩固。而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十分注重背诵。它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课本中的重要句子,还要求学生背诵中国传统经典。实践证明,在加大背诵的力度之后,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感都能在短期内得到显著的提升。正因为背诵在汉语教学中能够起到如此积极的作用,我们不妨将它带进对外汉语课堂,让学生在背诵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其二,要强化汉字教学。汉字教学一直以来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国内一般采用的是语文并进、随文识字的方法。由于外国学生,尤其是很多非汉字圈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汉字,他们对于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书写规则等没有相应的概念。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语文并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陷入迷茫。而且,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汉字教育,也很难通过汉字的内在规律和理据的帮助来记忆汉字,只能学一个记一个,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的相关经验,在正式上课前开设短期的汉字学习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结构和书写规则。当学生能够较快地分解汉字的基本部件,并能准确摹写下来时,这一学习便告一段落。另外,当学生掌握的汉字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将中国文化融入到汉字教学中去。比如讲“化”这个字,它像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我们常说的“文化”,“文”是花纹,代表一种符号。古人通过“文”来记载、提炼对人类、社会、自然的认识和经验,最终形成了一种几千年来不断沉淀的力量,把“文”的内涵进行转化和改变、融会贯通,形成“文化”。因此,“文化”也具有改变、教育人的功效。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智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大有益处。
  其三,要在教材编写中加大中国文化的融入力度。1995年,全国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材讨论会提出了新一代教材的编写原则,也就是“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结构大纲与功能大纲已经先后出炉,但文化大纲直至今日仍没有确定下来。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教材试图遵从这一编写原则,并做出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创新。但从总体上来看,现行汉语教材仍然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有必要在将来的汉语教材编写中强化中国文化的融入,使课文内容客观地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体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外国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还可以在课本中加入汉字的手写体、甲骨文、结构分解、书写示范、书法艺术展示等,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也可以在教材中加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图片或图案,比如书画作品、民间工艺等。
  正如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女士所说: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发生了重要转变。其中,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转向让汉语“走出去”[3]。汉语国际推广既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它绝不仅仅是推广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推广中国文化。通过汉语国际推广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所具有的动人魅力,促进中国与各个国家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促成世界的文明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美] Helena Curtain & Carol Ann Dahlberg.语言与儿童——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第四版)[M].唐睿,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258.
  [2] 安德义.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德行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102.
  [3] 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2):107.
其他文献
摘 要:1920-1927年间,北京大学校长在推进北京大学的发展中遭遇经费支绌的困境。校长运用个人的社会影响力拓展经济来源,充分挖掘社会资本,同时不断地通过“上呈文”与“辞职”等方式试图影响和制衡政府干扰教育的违法行为。期间,校长还得到了校内教职员及学生的支持与援助。虽因其努力推动北京大学的发展,但终究实力悬殊,难以维护北京大学的权益。  关键词:民国;校长;筹资;大学权益  中图分类号:G64
期刊
摘 要:教育均衡是教师逆向流动的逻辑起点,教育均衡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教师逆向流动也会丧失意义。人们通常理解的教育均衡带有很强的竞争意蕴,主张所有儿童都处于同样的竞争起点。这种教育均衡有明显的理论缺陷,也不具备实践的可行性。能力充足是理解教育均衡的新视角,它建立在公民身份平等的基础上,主张所有儿童的基本知识和学习能力都达到同等的充足。为了能力充足的教育均衡,需要保证落后地区和农村的学校有足够多的合
期刊
徐超富先生长期从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工作,耳濡目染,浸淫于教育实践与理论诠释之中。他的《大学的多维审思》(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所呈现的教育知识结构与教育话语,纵横捭阖、挥洒自如、耐人寻味,引导我们进一步追问大学是什么,大学为什么,大学靠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是什么  关于大学是什么,任何定义可能都是蹩脚的。徐先生不是急于求成给我们答案,而是把我们带进历
期刊
摘要:现代大学作为人类文化和精神发展的中心或基地,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传播“理”,发现(新的)“理”,创造(新的)“理”(思想、理论)。“理”既是大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其存在、延续的理由。现代大学追求、探索、维护“理”的基本方式是“讲理”,通过“讲理”让学生知道这些“理”,认同这些“理”,践履这些“理”。大学讲理的条件是大学管理者与教师要“讲理”,对学生也要“讲理”。然而,现实的大学在这方面却是缺失
期刊
摘要:从高等教育供给的视角,对中部六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与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各省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高等教育供给的努力方向,并建议执行合理的省级和中央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以及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优质资源以及结构的供给,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部;高等教育;发展;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5—0
期刊
编者按: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壮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成为近年关注的焦点。相对于国家和学校内部层面的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虽然在质量保障中日益发挥出特殊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它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管理与监控研究”课题组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在此,本刊编辑部特从中撷取6篇文章,分别围绕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监控体系的理想特征,监控的复杂系统
期刊
摘 要: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日益强化,它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探究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剖析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的主要影响,有利于深化对当代高等教育性质和特征的认识。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研究已经发展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和许多有益的结论。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揭示,为了深化对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关系的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新的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从张楚廷先生的大学思考与实践出发,探寻大学校长的人格范式:去官本位化是大学校长人格范式的起点;在形上的大学世界里求取大学之真,是校长人格的眼睛;在现实的大学世界里抓住大学事务的核心,也就是人才,是校长人格的灵魂;在现实的社会中保持必要的独立,是校长人格的基石。  关键词:张楚廷;大学校长;人格范式; 大学事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
期刊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以C大学为样本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当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途径和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C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总结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5大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
期刊
摘要:本文以清华大学为案例,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中的基层学术组织——研究中心的主要特征:从设立历程来看,研究中心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学校战略规划的引导;从研究类型来看,应用型研究中心占主导的同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从组织类型来看,跨学科、跨组织的研究中心协同发展成为主流。由此得出对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的三点启示:一要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二要实施跨学科交叉融合战略,三要在知识生产模式之间自由转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