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面对着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有着特定的心理,即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情绪上容易冲动,对一些现象反应强烈,易受感染。教学中充分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再结合物理这门课的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探究式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里特点
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转化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积极地去主动学习。因此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精心设计出不同的问题,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大体有以下四种:
1.部分学生对物理现象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生动、有趣的的物理现象和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安排一些生动、 有趣的物理实验。
2.部分学生对物理操作感兴趣,这些同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经常对生活中的用品进行拆装,观察其内部结构。我曾经要求学生利用课余业余时间制作弹簧测力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了,有的同学做的还非常好,这就说明同学对动手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只对操作对象感兴趣,而对事物本质则缺乏认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经常设计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并在课后做一下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制作。
二、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问”心理特点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对好多现象都感兴趣,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但离解决问题还差得很远,总想知道这些现象的答案,因此经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好问是初中学生的又一大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培养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可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当然今天的学生,心理上有一些叛逆性,对于书本知识和老师讲授的知识有时会持怀疑态度,往往会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提出一些错误的见解,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否则会是学生产生心理闭锁,不愿与老师交流,不愿提出问题,对今后的物理学习肯定要产生负面影响。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问问题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但举手发问的同学很少,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愿暴露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唯恐同学笑话,自尊意识增强;二是由于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差异,个别学生缺乏提问题的信心;三是教学中师生地位不对等,学生缺乏与老师交流的信心,即使有问题,也不愿向老师发问,针对这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探究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爱动、好玩”心理特点
爱动、好玩是初中学生心理的又一典型特征,绝大多数同学对物理实验有操作兴趣,探究式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思维自己设计实验并动手验证,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例如: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可以将他们分成合作小组,让他们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实验步骤,尽管这些步骤可能不完善也不太合理。但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收获。教师在此期间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方案得到一定改进。这样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熟悉现象、过程,并不断地思考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结果,这样,学生在好动、好玩的心理刺激下会积极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中。
四、探究式教学能刺激学生的好胜心
争强好胜是初中生极为宝贵的又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什么事都不甘示弱,总喜欢要强,他们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这—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与他人相比较,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中得到提高。
例如:探究过程中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好胜心理.视课堂时间的长短安排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适当的时间,其他小组成员可在本小组交流结束后提出他们在边听边思考中发现的问题。评价时可按小组交流的优良、提出问题的多少,价值以及课堂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多少正确与否,给每一小组评定成绩,并在课结束前当堂公布结果。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还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解的习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地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学生能理清思路。当然,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课堂交流、课堂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也会因人而异,特别是中差生,教师要创设更多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促使学生为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
总之,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把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密切结合,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史店初级中学)
一、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里特点
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转化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积极地去主动学习。因此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精心设计出不同的问题,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大体有以下四种:
1.部分学生对物理现象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生动、有趣的的物理现象和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安排一些生动、 有趣的物理实验。
2.部分学生对物理操作感兴趣,这些同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经常对生活中的用品进行拆装,观察其内部结构。我曾经要求学生利用课余业余时间制作弹簧测力计,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了,有的同学做的还非常好,这就说明同学对动手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只对操作对象感兴趣,而对事物本质则缺乏认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经常设计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并在课后做一下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制作。
二、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好问”心理特点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对好多现象都感兴趣,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但离解决问题还差得很远,总想知道这些现象的答案,因此经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好问是初中学生的又一大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培养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可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当然今天的学生,心理上有一些叛逆性,对于书本知识和老师讲授的知识有时会持怀疑态度,往往会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提出一些错误的见解,教师应当予以肯定和鼓励,否则会是学生产生心理闭锁,不愿与老师交流,不愿提出问题,对今后的物理学习肯定要产生负面影响。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问问题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但举手发问的同学很少,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学生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愿暴露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唯恐同学笑话,自尊意识增强;二是由于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差异,个别学生缺乏提问题的信心;三是教学中师生地位不对等,学生缺乏与老师交流的信心,即使有问题,也不愿向老师发问,针对这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探究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爱动、好玩”心理特点
爱动、好玩是初中学生心理的又一典型特征,绝大多数同学对物理实验有操作兴趣,探究式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思维自己设计实验并动手验证,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例如: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可以将他们分成合作小组,让他们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实验步骤,尽管这些步骤可能不完善也不太合理。但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收获。教师在此期间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的方案得到一定改进。这样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熟悉现象、过程,并不断地思考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结果,这样,学生在好动、好玩的心理刺激下会积极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中。
四、探究式教学能刺激学生的好胜心
争强好胜是初中生极为宝贵的又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什么事都不甘示弱,总喜欢要强,他们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这—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与他人相比较,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中得到提高。
例如:探究过程中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刺激好胜心理.视课堂时间的长短安排每个小组先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适当的时间,其他小组成员可在本小组交流结束后提出他们在边听边思考中发现的问题。评价时可按小组交流的优良、提出问题的多少,价值以及课堂上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多少正确与否,给每一小组评定成绩,并在课结束前当堂公布结果。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还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解的习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地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学生能理清思路。当然,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课堂交流、课堂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也会因人而异,特别是中差生,教师要创设更多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促使学生为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
总之,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把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密切结合,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史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