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一巴掌”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课上,我与大家分享了一篇小说: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这就是一篇小说?
  对!你没有问错,我也没有说错。这就是整部小说,这是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之处在哪里?悬念的设置。作家弗里第科布朗成功地将一个巨大的问号植入了读者的心中,大家于是都去猜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我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争辩着。小说尽管只有一句话,但它同样具备了小说的特点。就小说的三要素而言,有人物(一个人),有情节(一个人坐,听到敲门声),有环境(仅有一人的地球上的某间房)。
  我们奇思妙想地发问,故事接龙。地球上怎么会只剩下一个人?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那么敲门的又是谁呢?最后故事又将会怎样发展?……我们在故事续写和接龙中发现:有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关于“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故事。这就是科幻的魅力,这就是悬念的魔力,这就是想象的张力。
  如何在写作时运用悬念,使我们的作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呢?
  “老师,我觉得今天的作文课很有意思。悬念的设置,可以让作文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太好了!”吴冕就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来找我的。我还没有接茬,他又接着说:“我觉得这篇科幻小说好是好,就是太短了,很不过瘾。我想写一件事,运用悬念,但不知道还可以有哪些手法使文章更‘悬’?”
  “好!孺子可教。”我赞许地点点头,这个问题倒是问到点子上了。我们的对话开始了,我想了想,告诉他:“悬念,是叙事类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一般用两种手法来设置悬念:一是通过设置疑问;二是展现矛盾冲突,用以激发人们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热切关注的兴趣。”看着他疑惑的眼神,我知道,这样说是有点空洞。
  最短的科幻小说是通过疑问的方式来设置悬念,那如何运用矛盾来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呢?请看一个片段:
  “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评论家回答道:“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摇头说:“这衣领真别扭。”
  我们都觉得这个片段的结尾很有意思,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如此写作太直白,如此表达太无趣。如何设置矛盾,让它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呢?那就要巧妙地使用悬念。如何用足、用好、用妙悬念?这却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看波兰作家斯特法妮亚·格罗津斯卡的小说:
  文艺评論家和部长
  “您看施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评论家回答道:“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忙更正。部长又摇了摇头。”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极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了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了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看完小说,我们大笑着,谈论着,意犹未尽。
  在对话中,我们逐渐达成共识。文章一开篇,文艺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是好的,不过部长的摇头似乎在说明这篇小说是不好的,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一开始就用矛盾设下了悬念,这就是“设悬”。中间部分反复渲染部长的“摇头”和描写文艺评论家的不断改变,将悬念不断强化和推进,让文章显得越来越“悬”,并刻画出文艺评论家的趋炎附势和部长的冷漠自私,这就是“推悬”。毫无疑问,小说的结尾部分最有趣,如果说整部小说是一个谜语,那结尾就是谜底,这就是“释悬”。所以,写作中运用悬念,要巧妙地逐层推进:设悬、推悬、释悬。
  后来,吴冕根据真实故事创作了《一巴掌》,在班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时,大家时而屏气凝神,时而开怀大笑……
  这几天老天似乎打翻了垃圾桶,我却成了直接受害人:数学卷子被无缘无故地扣掉了3分,结果连90都没上;物理才76分,简直愧对祖国人民;微机课被占;课间操比赛时又做错了好几个动作。天赐吾亡,吾不得不亡。唉……
  不知现在吹的什么风,现在班上流行打耳光——晕,他们的想象真丰富。从此以后,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同桌猪蹄,没事就要和我打耳光。我怕我把她打哭,于是自云此乃“凡尘俗事”,吾当“洁身自好”,无一例外全然拒绝。
  今晚,她又来了。我忍无可忍,又想到反正没损失,再且可以杀鸡儆猴,让她打一下又算什么,反正要打回来的。于是说:“打吧。”
  “你可不能还手。”
  “怎么可能?我可不会让你占便宜。”
  “打呀。”
  呼……一阵风从我耳旁吹过——她不敢打,我早猜到了。
  “我就知道你不会打。”我以藐视的语气说。
  她在一旁咯咯地笑道:“谁说的,你可不能还手。”
  “怎么可能?不要和我提任何条件。”
  “打了!”
  呼……又一阵风——哈哈,我猜到了。
  “我不玩了,你这是在浪费我宝贵的青春。”我怒中带笑。
  坐我前面的之之也鼓动道:“打嘛,要不我帮你打。”
  也许是他的鼓动起了作用,突然,我觉得脸上一阵疼痛——她终于下手了。
  “很好,你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现在该我了,我不会手下留情的。”
  啪——当这清脆的声音响起的时候,她立即捂住了脸。
  “我说过不会手下留情的。”我胜利地笑着。
  她显然是愤怒了,但是微红的脸上依然带着笑——不知她是怎么想的——   “我打你那么轻,你却下手那么重!我们两个僵了。”
  我开玩笑道:“僵就僵,我本来就不认识你。”
  接着就是沉默,可怕的沉默……
  这时我才明白有点过头了。当悦耳的《茉莉花》响起,我决定把影响降到最小。她正在做作业,于是,我说:“你打我吧,我不还手。”
  她面无表情地答道:“我才不信,你肯定又要还手。”
  我没办法,又不愿说自己错了,毕竟这是她自己先提出的。左思右想,最后索性也沉默不语,坐观风云。
  我想我从没在上课时如此安静吧!
  令人窒息的40分钟,一秒,一秒……终于熬到头了。
  我熟練地收拾书包。依然沉默。
  我和平时一样骑车回家。仰望天空,月亮只剩下一半。我不由得联想到了90分钟前的那一幕,忽然想起今天无意看到日历上写着——诸事不宜。
  “明天又会怎样?”我不知道。夜幕之下,我独自思索……
  在评价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本文有两大优点:一是巧设悬念,二是语言幽默。为避免平铺直叙,在文章开头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中间又不断地强化与推进悬念,让读者阅读欲罢不能。我告诉同学们,这就叫“巧设悬念,反复渲染”。
  当然,在使用悬念时,还要注意八个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叙述了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发,拿去卖了换钱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格外珍爱的表,去买了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在这篇文章里,尽管有“出其不意”的故事情节,但统统在夫妻恩爱的“情理之中”。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这就告诉我们,创作首先要“出其不意”,构思要新,结构要巧,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合乎情感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
  同学们,用心学习和生活吧!你会发现,其实人生就是一部最大的悬念剧,吸引人的就是那反反复复的一波三折。正因为有悬念,我们才有了激情与惊喜,这激情与惊喜将在我们生命的原野上萌生出郁郁葱葱的绿叶繁花。愿大家使用好“悬念”技法,记录下跌宕的人生和精彩的生活,让自己的作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其他文献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这种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
期刊
自2001年创刊至今,《新作文》已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成长为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郎。16年来与我们相知相守积淀下的读者,也已成为《新作文》最值得珍藏的财富。不久前,《新作文》杂志在官方微信上发起了一句话广告活动,短短几小时内,就收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的一百多条广告语。我们将这些广告语汇编整理,并摘出部分评语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教授马藜予以一句话点评。来看看《新作文》新老读者的风采吧!  拥有《
期刊
上官小月:如何避免同学向自己借笔记?我成绩还不错,每天上课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多,我自己能保持成绩在上游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比较会做笔记,能概括简写边听边记重点,一些PPT上没有的东西在老师讲到的时候自己也会记下来,所以上课比较有效率。周围同学知道我这一点经常向我借笔记去抄,一次两次还挺高兴帮助同学的,但是多了真受不了啊……说白了我还是挺自私的,自己偷偷藏的秘籍我也不愿意让大家都来分享啊。  吴明:请不
期刊
网络文学一向不被主流文学视为正途,被视为没有营养,是“垃圾”,但凡有点文学理想的人,都看不起网络文学,它们总给人一种书店盗版书被翻得破破烂烂的超长超厚的印象。玄幻是它们的主流,也正因为其新鲜、刺激、奇幻的题材,吸引了大批底层草根青年为受众。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套用莎翁的话,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这确实是个问题。网络文学也许从未想过登堂入室,
期刊
吃完饭,齐以悦和姜晓去找姜维暖了,而罗力力知道自己去肯定不讨喜,自己漫无目的地在操场上晃悠,发现班长许晴一个人在秋千上坐着,摇摇晃晃的。  说是秋千,其实是两个比较低的吊环,被几个学生用绳子和木桩改装成了秋千。他们把木桩搭在两个吊环的孔中央,用绳子固定住。  对于这个班长,罗力力既不讨厌,也不喜欢,不过此刻能有个人说说话,也是好的。罗力力看着她旁若无人地晃荡着,问:“就你自己?”  “嗯。”许晴没
期刊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街。浙江省德清县人。现代著名散文家,《红楼梦》研究家,教授。1919年與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主要作品有新诗集《冬夜》;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寻拌儿之二》;《红楼梦辩》(《红楼梦研究》)等。现有《俞平伯散文集》《俞平伯选集》等行世。  日来北京骤冷,谈谈雪罢。怪腻人的,不知怎么总说起江南来。江南的往事可真多,短梦似的一场一场在心上跑着;日子久了,方圆
期刊
十四岁的寒假,是个幸福的寒假,也是个焦虑的寒假。那個寒假,正是初二上个学期结束,下个学期开始的节点。那个时候,我正打算转学去另一个学校。成绩并不是很好,父亲心里不是很高兴,却还是为我办理了转学。那年过年,整个家族的人都回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那年,专门录像来记录了一次家庭的聚会。爷爷奶奶说,有这样一个东西,以后我們不在了你们也有一个留念。话虽伤感,可整个家族在一起的温馨氛围始终笼罩着全家人。大家一起
期刊
何为美?美丽是一种赏心悦目,是一种让人发自内心的欢喜。所谓赏心悦目,有时,它愉悦我们的眼睛;有时,它欢喜我们的心灵。当我们遇到美,总是很难视而不见,遇到美是幸运的,要去享受,而如果将他们记录下来,就是对美最好的纪念。此次集中展播深圳市三新作文實验学校的五篇稿子,为我们展示中学生眼中美的世界。
期刊
初一那个冬天,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大家都在紧张备考,我却满心欢喜盼望着即将到来的美好寒假。  一个平常的晚自习后,一段普通的放学路,我和同学骑车玩耍——要知道当年小编姐姐的车技可是相当高超。我们在路上边骑车边画着“8”字,就在开心说笑着要交汇的时候,“啪”,撞了!冬天的柏油马路冻得铁一樣硬,不出所料,我这一摔——骨折了!同学们切记:骑车不玩闹,玩闹不骑车呀!不过骨折也有好处,寒假来得猝不及防,而
期刊
【备考金题·命题作文】  请以“幸福的n种感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幸福的n种感觉”这道题,落实题意的关键在于“n”——“n种感觉”,意味着必须在文中多侧面、多方位展示对“幸福”的体验与感悟,否则,就偏离题意了。此外,为了更好地切合“感觉”一词,可以把“幸福”与“酸甜苦辣咸”等味觉相联系。  就本题构思作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