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 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带领百万大军南下,准备跟南齐火并。当时正值雨季,又闷又热,百万大军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到了洛阳,大军稍作休整,又是一个雨天,孝文帝宣布“复驱军南进”。
随行的代北鲜卑贵族看到这百万大军,从出兵时的军容浩荡到现在一个个哭爹喊娘,心想这要是到了前线,又是一场淝水之战。于是齐刷刷跪到孝文帝马前,请求皇帝这大军不能再前进了。
孝文帝顺水推舟,表示出师有名,不如就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迁到洛阳来,也算没有白折腾。鲜卑贵族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伐,故只得相从。
其实不想走
迁都洛阳是北朝的一件大事。关于此,孝文帝亲政后就一直在秘密筹划,到南征时恰好水到渠成,顺势推行。今人研究孝文帝迁都,都是着眼于迁都之后的汉化政策,而很少了解迁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经历了什么。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亲政,到493年始迁都,这三年的时间,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亲政后在平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营建工作。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下诏“经始明堂,改营太庙”,又依据古制建造新的太极殿等宫殿,以此来“尊严皇威,崇重帝德”。之后又大肆扩展道路,兴建城门。
从当时来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时间,多项大工程纷纷上马,到孝文帝迁都之前,平城已经相当有规模了。而当时的洛阳仍是一派断垣残壁、杂草丛生的景象。
此外,孝文帝还想在冯太后的永固陵旁边为自己营造陵寝。要是早知道自己不会住进去,何必多此一举。
但不管怎么说,孝文帝最终还是迁都了。关于孝文帝迁都的理由,历来说法不一。到底是为了加强与汉族世家的合作,还是减少鲜卑贵族的阻力呢?
孝文帝迁都前夕,为了获得支持,曾经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迁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原来迁都是因为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学习中华文化,就必须离开鲜卑贵族云集的平城。
迁都前的努力
在迁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经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为此他与鲜卑贵族交手两次。第一次就是定庙号和改革官制。
新王朝建立后,开国皇帝都会追尊自己的父祖为皇帝,一般来说,往上追个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样,立国后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都是拓跋鲜卑发展历史上的部落领袖。
这些人里面很多跟孝文帝都不同姓,如“丘穆棱”“步六孤”。同姓里面也有很多没什么关系的,比如东阳王拓跋丕跟孝文帝得往上追溯十几代才有共同的祖宗,从血缘上来讲,他跟孝文帝已经出了五服。
这种特殊的宗室现象,实际还是部落制的残余。所谓的宗室成员跟皇帝明明已经是路人关系,但是因为不知道多少代前跟皇帝是一个祖宗,所以被算作是宗室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分国家权力蛋糕的人太多,皇帝分到的那块蛋糕太小。而显然孝文帝不想吃小蛋糕,为此他决定重新议定“祖宗”。
“太祖”是皇帝庙号中最显赫最尊贵的一种,以前他是属于孝文帝十四世祖拓跋郁律的,现在孝文帝将其授予北魏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六世祖),并且从今以后只有道武帝的子孙才能算作宗室,不属于此列的王公贵族全部降低等级。这样宗室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用这种手段来团结一批人(道武帝系),打击一批人(非道武帝系),收益最大的当然就是孝文帝了。
虽然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已经改革过一次官制,不过那时候是给官吏发俸禄,还有规定地方官的任职期限。而孝文帝的改革,则要完全去掉部落制残留。手法很简单,叫做“职司有分”,就是以后什么官职管什么事,不是你官职分内的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一边待着去吧。
太和十五年,新太庙建成之后,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按照孝文帝拟定的新官制,这种事情应当由神部(相当于后来的礼部)负责。但是太尉拓跋丕(前东阳王)表示这种大事以前只允许国之大姓和宗室,即那28位皇帝的后代参加,神部尚书不宜参加,而自己曾是“皇室宗属”,应当参加。对此,孝文帝的回答是,神部尚书可以参加祭祀,因为是职责所在。换言之,你也可以参加,但只因为你是太尉,与你曾是宗室一点关系也没有。
孝文帝的“重定庙号”和“改革官制”狠狠打击了鲜卑贵族所拥有的旧俗特权。尽管孝文帝通过这两项措施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鲜卑贵族私下里都在仇视这场改革。
不过到目前为止,孝文帝还能压得住阵脚。然而太和十六年的一次挫败,彻底浇灭了孝文帝在平城改革的信心,并促使他决定一定要迁都。
最后的尝试
北魏有自己独特的祭天传统,与儒家式的典礼大相径庭。根据《魏书·礼志》中的记载,这一祭天仪式很有趣,通常在四月的西郊举行(儒家式祭天在正月的南郊举行)。
首先筑造一个大台子,然后将代表拓跋部落联盟时期七个核心部落的木头人,安置在台上,皇帝身着鲜卑族的服装(戎服),和国之大姓、宗室一同登上祭台,之后女巫开始跳大神、击鼓,然后从贵族(国之大姓、宗室)子弟中选七个人拿着酒。在皇帝和百官向那七个木头人祭拜的时候,那选中的七个贵族子弟就负责洒酒。颇有部落遗风。
太和十二年,孝文帝在南郊造“圜丘”,第二年便开始在南郊,着汉族冠冕、衮服,举行祭天仪式,同时西郊的祭天也没停,也就是说当时孝文帝每年要祭两次天。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太和十六年三月,自觉已经做好准备的孝文帝正式下诏“省西郊郊天杂事”,正式废了这个仪式了。
但是,就在这一年四月,南齐的使者出访北魏,亲眼看到孝文帝在西郊,依旧身着戎服、骑着马,举行祭天仪式。显然孝文帝废除西郊祭天的举措并没有成功,失败了。
西郊祭天改革失败,带来的后果,对孝文帝来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西郊祭天须从“国之大姓”中选七人主持祭仪,散居全国各地的部落首领们也都会来参加,可以说这是一场部落的狂欢。那到底是体现朝廷的权威,还是部落的权威?
旧贵族通过西郊祭天的反扑,表明自己依旧能够干预朝政。这样一来庙号改革和官职改革的意义何在?
当孝文帝在西郊身穿戎服,纵马狂奔的时候,他想的或许就是后来跟拓跋澄说的那句“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吧。孝文帝想要实现自己的的理想,就必须离开这个被鲜卑旧人包围的平城。
太和十六年四月以后,平城的营建工作就暂停了,雄心勃勃的孝文帝也再没有出台重大的改革措施。而在他心中已开始酝酿一场更大规模的行动——迁都。
太和十八年三月,孝文帝在新都洛阳颁布诏令,宣布“罢西郊祭天”,此后再也没有举行过这一仪式。
随行的代北鲜卑贵族看到这百万大军,从出兵时的军容浩荡到现在一个个哭爹喊娘,心想这要是到了前线,又是一场淝水之战。于是齐刷刷跪到孝文帝马前,请求皇帝这大军不能再前进了。
孝文帝顺水推舟,表示出师有名,不如就把大魏的首都從平城迁到洛阳来,也算没有白折腾。鲜卑贵族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伐,故只得相从。
其实不想走
迁都洛阳是北朝的一件大事。关于此,孝文帝亲政后就一直在秘密筹划,到南征时恰好水到渠成,顺势推行。今人研究孝文帝迁都,都是着眼于迁都之后的汉化政策,而很少了解迁都之前,孝文帝在平城经历了什么。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亲政,到493年始迁都,这三年的时间,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主要是搞基建。孝文帝亲政后在平城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营建工作。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下诏“经始明堂,改营太庙”,又依据古制建造新的太极殿等宫殿,以此来“尊严皇威,崇重帝德”。之后又大肆扩展道路,兴建城门。
从当时来看,孝文帝是打算要把平城打造成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在皇帝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时间,多项大工程纷纷上马,到孝文帝迁都之前,平城已经相当有规模了。而当时的洛阳仍是一派断垣残壁、杂草丛生的景象。
此外,孝文帝还想在冯太后的永固陵旁边为自己营造陵寝。要是早知道自己不会住进去,何必多此一举。
但不管怎么说,孝文帝最终还是迁都了。关于孝文帝迁都的理由,历来说法不一。到底是为了加强与汉族世家的合作,还是减少鲜卑贵族的阻力呢?
孝文帝迁都前夕,为了获得支持,曾经密召拓跋澄,向他推心置腹地道明迁都的原因:“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原来迁都是因为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在此,不能文治,所以要想文治,学习中华文化,就必须离开鲜卑贵族云集的平城。
迁都前的努力
在迁都之前,孝文帝也曾经想在平城推行“文治”措施,为此他与鲜卑贵族交手两次。第一次就是定庙号和改革官制。
新王朝建立后,开国皇帝都会追尊自己的父祖为皇帝,一般来说,往上追个三五代就差不多了。但是北魏不一样,立国后一下子追尊了28位皇帝,都是拓跋鲜卑发展历史上的部落领袖。
这些人里面很多跟孝文帝都不同姓,如“丘穆棱”“步六孤”。同姓里面也有很多没什么关系的,比如东阳王拓跋丕跟孝文帝得往上追溯十几代才有共同的祖宗,从血缘上来讲,他跟孝文帝已经出了五服。
这种特殊的宗室现象,实际还是部落制的残余。所谓的宗室成员跟皇帝明明已经是路人关系,但是因为不知道多少代前跟皇帝是一个祖宗,所以被算作是宗室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分国家权力蛋糕的人太多,皇帝分到的那块蛋糕太小。而显然孝文帝不想吃小蛋糕,为此他决定重新议定“祖宗”。
“太祖”是皇帝庙号中最显赫最尊贵的一种,以前他是属于孝文帝十四世祖拓跋郁律的,现在孝文帝将其授予北魏的建立者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六世祖),并且从今以后只有道武帝的子孙才能算作宗室,不属于此列的王公贵族全部降低等级。这样宗室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用这种手段来团结一批人(道武帝系),打击一批人(非道武帝系),收益最大的当然就是孝文帝了。
虽然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已经改革过一次官制,不过那时候是给官吏发俸禄,还有规定地方官的任职期限。而孝文帝的改革,则要完全去掉部落制残留。手法很简单,叫做“职司有分”,就是以后什么官职管什么事,不是你官职分内的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一边待着去吧。
太和十五年,新太庙建成之后,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按照孝文帝拟定的新官制,这种事情应当由神部(相当于后来的礼部)负责。但是太尉拓跋丕(前东阳王)表示这种大事以前只允许国之大姓和宗室,即那28位皇帝的后代参加,神部尚书不宜参加,而自己曾是“皇室宗属”,应当参加。对此,孝文帝的回答是,神部尚书可以参加祭祀,因为是职责所在。换言之,你也可以参加,但只因为你是太尉,与你曾是宗室一点关系也没有。
孝文帝的“重定庙号”和“改革官制”狠狠打击了鲜卑贵族所拥有的旧俗特权。尽管孝文帝通过这两项措施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但是那些利益受到侵害的鲜卑贵族私下里都在仇视这场改革。
不过到目前为止,孝文帝还能压得住阵脚。然而太和十六年的一次挫败,彻底浇灭了孝文帝在平城改革的信心,并促使他决定一定要迁都。
最后的尝试
北魏有自己独特的祭天传统,与儒家式的典礼大相径庭。根据《魏书·礼志》中的记载,这一祭天仪式很有趣,通常在四月的西郊举行(儒家式祭天在正月的南郊举行)。
首先筑造一个大台子,然后将代表拓跋部落联盟时期七个核心部落的木头人,安置在台上,皇帝身着鲜卑族的服装(戎服),和国之大姓、宗室一同登上祭台,之后女巫开始跳大神、击鼓,然后从贵族(国之大姓、宗室)子弟中选七个人拿着酒。在皇帝和百官向那七个木头人祭拜的时候,那选中的七个贵族子弟就负责洒酒。颇有部落遗风。
太和十二年,孝文帝在南郊造“圜丘”,第二年便开始在南郊,着汉族冠冕、衮服,举行祭天仪式,同时西郊的祭天也没停,也就是说当时孝文帝每年要祭两次天。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太和十六年三月,自觉已经做好准备的孝文帝正式下诏“省西郊郊天杂事”,正式废了这个仪式了。
但是,就在这一年四月,南齐的使者出访北魏,亲眼看到孝文帝在西郊,依旧身着戎服、骑着马,举行祭天仪式。显然孝文帝废除西郊祭天的举措并没有成功,失败了。
西郊祭天改革失败,带来的后果,对孝文帝来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西郊祭天须从“国之大姓”中选七人主持祭仪,散居全国各地的部落首领们也都会来参加,可以说这是一场部落的狂欢。那到底是体现朝廷的权威,还是部落的权威?
旧贵族通过西郊祭天的反扑,表明自己依旧能够干预朝政。这样一来庙号改革和官职改革的意义何在?
当孝文帝在西郊身穿戎服,纵马狂奔的时候,他想的或许就是后来跟拓跋澄说的那句“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吧。孝文帝想要实现自己的的理想,就必须离开这个被鲜卑旧人包围的平城。
太和十六年四月以后,平城的营建工作就暂停了,雄心勃勃的孝文帝也再没有出台重大的改革措施。而在他心中已开始酝酿一场更大规模的行动——迁都。
太和十八年三月,孝文帝在新都洛阳颁布诏令,宣布“罢西郊祭天”,此后再也没有举行过这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