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五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小长假”,可以放下工作与学习,好好放松一番。不过可不要忘了,这一天也是国际劳动节,是普天下所有劳动者的节日。这一期,让我们来认识一项了不起的工艺,向为这一工艺奉献的劳动者们致敬!
五一的时候,回老家看了大伯。大伯是个手艺人,打了一辈子家具。大家都在玩,他却没停下手头的活儿——给小孙子做书柜。老人家忽然感慨说:“机器做的活儿比手工做得细,再过几十年,手工劳动者恐怕就再也看不见了!”
听他这么说,我忽然想起2月初参观的“第四届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在现场见到了很多手工艺大师,观看了很多让人震撼的景泰蓝作品,甚至按捺不住好奇心动手过了一把瘾。景泰蓝这种艺术品是纯手工制作的,因为工艺复杂,所以制作时间也长,然而成品做出来后,特别漂亮。
按照大伯的说法,假如有一天,手工劳动者再也看不到了,那像景泰蓝这样珍贵的艺术品岂不是也看不到了?
皇家御用,贵为国礼
何为景泰蓝?
景泰蓝原名“铜胎掐丝珐琅”,顾名思义,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是把钢丝掐断,捏成一个个图案焊接到铜制的瓶身,再把珐琅填进去,经过烧制打磨后成为美丽的艺术品。关于它的身世由来,有人说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一路东渐,元代时传入中国。因为它在明朝景泰年间工艺发展成熟,又因为当时多用蓝色,所以名为景泰蓝。
下图中这只威风凛凛的麒麟其实是一件景泰蓝燃香用具,它的背上有盖子,在麒麟肚子里燃香,香气可以从嘴巴里向外扩散。
这件巧夺天工的景泰蓝艺术品,1860年被法国士兵从圆明园掳走后,珍藏于法国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宫,成为“镇馆之宝”。
我看到史料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其他人全部用的瓷器。由此可见,景泰蓝真不愧是“宫廷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皇家御用之物”。
身份尊贵的景泰蓝,传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中华文化的一个经典符号,常常被作为国礼赠予国际友人。
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送给苏联演员乌兰诺娃一套景泰蓝台灯、首饰盒,被视为新中国的第一件外交国礼。
2014年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的三件国礼之一——《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
由盛而衰,濒临失传
景泰蓝就这样代代相传,顺利发展到今天吗?
答案是否定的。据我查到的资料,原来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景泰蓝的生产就开始衰败了。到了1912年清朝灭亡,景泰蓝匠人随着宫廷造办处的遣散而流落民间,当时还在坚持景泰蓝制作的匠人仅剩60人不到,差点濒临失传。
直到新中国成立,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组建了景泰蓝挽救小组。要感谢这些热心于传统技艺传承的知识分子的努力与付出,景泰蓝手工艺没有走向灭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的学生钱美华,不忘林徽因临终所托——“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数十年如一日埋头景泰蓝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中国景泰蓝设计第一人。
2009年,已经82岁高龄的钱美华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高级技师李静一起精心设计,集體创作完成了她的收官之作——《和平尊》。2015年,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将这件庄重大气的景泰蓝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
《和平尊》代表了我国新时期景泰蓝在工艺上的发展和创新,但同时,景泰蓝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跟着我一起去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目前从事景泰蓝创作的大师,国家级大师共有7位,在世的仅有5位,数量远低于其他重要的艺术门类。这从根本上遏制了景泰蓝未来的发展空间。
——故宫博物院专家 陈丽华
想把景泰蓝制作的全套工艺学到手,至少需要20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大师们普遍担心这项技艺也许不久以后就会失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钟连盛
工匠精神,全民参与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国家其实很早就在倡导“工匠精神”了。趁着这次五一假期,我把《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大国工匠》都找出来看了一遍。看着纪录片里这群勤劳的工匠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我被深深感动了。
令人欣喜的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泰蓝,随着这波“热潮”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聋哑姑娘的梦想
在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的制作车间里,33岁的青岛姑娘袁婷正在埋头制作,与其他技师不同的是,她是一位聋哑人。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环环相扣,共经108道工序,一件景泰蓝作品才最终完成,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将前功尽弃。
现在,袁婷可以独立完成掐丝的工序。她的想法很简单,好好学习景泰蓝制作技艺,以后也能像师傅那样,有自己的徒弟,可以让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大国“小工匠”
2016年春天,北京市珐琅厂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群小学生,最小的还在读二年级,他们在观赏作品、观摩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后,开始亲手制作景泰蓝。
这是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珐琅厂共同举办的活动,参与其中的20所学校的200名孩子需要自己设计、制作景泰蓝作品。在小学中开展这项活动,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
在2月份的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上,我注意到很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也对景泰蓝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国民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提高,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袁婷”和“小工匠”出现,大伯的担忧也许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吧!
五一的时候,回老家看了大伯。大伯是个手艺人,打了一辈子家具。大家都在玩,他却没停下手头的活儿——给小孙子做书柜。老人家忽然感慨说:“机器做的活儿比手工做得细,再过几十年,手工劳动者恐怕就再也看不见了!”
听他这么说,我忽然想起2月初参观的“第四届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在现场见到了很多手工艺大师,观看了很多让人震撼的景泰蓝作品,甚至按捺不住好奇心动手过了一把瘾。景泰蓝这种艺术品是纯手工制作的,因为工艺复杂,所以制作时间也长,然而成品做出来后,特别漂亮。
按照大伯的说法,假如有一天,手工劳动者再也看不到了,那像景泰蓝这样珍贵的艺术品岂不是也看不到了?
皇家御用,贵为国礼
何为景泰蓝?
景泰蓝原名“铜胎掐丝珐琅”,顾名思义,这种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是把钢丝掐断,捏成一个个图案焊接到铜制的瓶身,再把珐琅填进去,经过烧制打磨后成为美丽的艺术品。关于它的身世由来,有人说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一路东渐,元代时传入中国。因为它在明朝景泰年间工艺发展成熟,又因为当时多用蓝色,所以名为景泰蓝。
下图中这只威风凛凛的麒麟其实是一件景泰蓝燃香用具,它的背上有盖子,在麒麟肚子里燃香,香气可以从嘴巴里向外扩散。
这件巧夺天工的景泰蓝艺术品,1860年被法国士兵从圆明园掳走后,珍藏于法国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宫,成为“镇馆之宝”。
我看到史料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其他人全部用的瓷器。由此可见,景泰蓝真不愧是“宫廷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皇家御用之物”。
身份尊贵的景泰蓝,传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中华文化的一个经典符号,常常被作为国礼赠予国际友人。
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送给苏联演员乌兰诺娃一套景泰蓝台灯、首饰盒,被视为新中国的第一件外交国礼。
2014年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的三件国礼之一——《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
由盛而衰,濒临失传
景泰蓝就这样代代相传,顺利发展到今天吗?
答案是否定的。据我查到的资料,原来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景泰蓝的生产就开始衰败了。到了1912年清朝灭亡,景泰蓝匠人随着宫廷造办处的遣散而流落民间,当时还在坚持景泰蓝制作的匠人仅剩60人不到,差点濒临失传。
直到新中国成立,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组建了景泰蓝挽救小组。要感谢这些热心于传统技艺传承的知识分子的努力与付出,景泰蓝手工艺没有走向灭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的学生钱美华,不忘林徽因临终所托——“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数十年如一日埋头景泰蓝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中国景泰蓝设计第一人。
2009年,已经82岁高龄的钱美华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高级技师李静一起精心设计,集體创作完成了她的收官之作——《和平尊》。2015年,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将这件庄重大气的景泰蓝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
《和平尊》代表了我国新时期景泰蓝在工艺上的发展和创新,但同时,景泰蓝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跟着我一起去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目前从事景泰蓝创作的大师,国家级大师共有7位,在世的仅有5位,数量远低于其他重要的艺术门类。这从根本上遏制了景泰蓝未来的发展空间。
——故宫博物院专家 陈丽华
想把景泰蓝制作的全套工艺学到手,至少需要20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大师们普遍担心这项技艺也许不久以后就会失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钟连盛
工匠精神,全民参与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国家其实很早就在倡导“工匠精神”了。趁着这次五一假期,我把《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大国工匠》都找出来看了一遍。看着纪录片里这群勤劳的工匠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我被深深感动了。
令人欣喜的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泰蓝,随着这波“热潮”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聋哑姑娘的梦想
在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的制作车间里,33岁的青岛姑娘袁婷正在埋头制作,与其他技师不同的是,她是一位聋哑人。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环环相扣,共经108道工序,一件景泰蓝作品才最终完成,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将前功尽弃。
现在,袁婷可以独立完成掐丝的工序。她的想法很简单,好好学习景泰蓝制作技艺,以后也能像师傅那样,有自己的徒弟,可以让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大国“小工匠”
2016年春天,北京市珐琅厂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群小学生,最小的还在读二年级,他们在观赏作品、观摩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后,开始亲手制作景泰蓝。
这是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珐琅厂共同举办的活动,参与其中的20所学校的200名孩子需要自己设计、制作景泰蓝作品。在小学中开展这项活动,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
在2月份的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上,我注意到很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也对景泰蓝产生了浓厚兴趣。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国民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提高,我相信会有更多的“袁婷”和“小工匠”出现,大伯的担忧也许永远不会成为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