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当代社会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希望在青少年。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学会体验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探讨的课题。筆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就“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创建和谐氛围让学生质疑问难,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良好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所学的内容,善于质疑问难,对于教师讲的内容一方面进行了吸收,另一方面学会了提出疑问。疑问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产物,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开端。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勇于提问
新课程改革之前,传统教育理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只能处于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有了疑问不敢提,认为只要是教师说的就是对的,不敢冒犯教师的“威望”,学生质疑的苗头还未长大就已枯萎。另外,就算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也会用自己的“威严”压制住学生,不愿让学生的突发奇想、异想天开打乱原来的课堂秩序。这样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思维惰性,不愿多想多思考,也不愿多问一个“为什么”。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学生质疑的自信心,使学生善于、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为教师、学生、生生“互问互答”,让学生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如学习“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用绳子量、在课桌上转动圆等不同的方法去获取圆的周长,然后讨论问自己:“我能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它们的关系?”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对这些不同的看法我都慎重处理,一一指出其中的创新性因素,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只有在这样的学习中,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提问。
(二)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点方法。
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好问和好奇的天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标新立异,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享受到质疑的乐趣。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除法应用题”中这样一个问题:儿童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五分之四,小明的体内水分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应用单位“1”除法算式解,或根据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然而,善问的学生便会问:“我可以用28×( )=35(千克)吗?”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展示他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过程,让其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善问。
(三)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乐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使他们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如学习十一册数学“广角”中,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抬脚法等)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人人都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勤于思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方法
一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问“为什么”,多让学生提问就可以了。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而一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启发意义,不能达到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目的。实际上,这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提出问题,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问题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考虑到,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紧扣教学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心理特点和知识智力水平。如学习“比的应用”时,有一道题目是:“某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2”,那么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比的应用和分数应用题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同时要改变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伤害性的批评;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不断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习惯,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责编 张亚欣)
一、创建和谐氛围让学生质疑问难,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良好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所学的内容,善于质疑问难,对于教师讲的内容一方面进行了吸收,另一方面学会了提出疑问。疑问正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产物,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开端。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勇于提问
新课程改革之前,传统教育理念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只能处于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有了疑问不敢提,认为只要是教师说的就是对的,不敢冒犯教师的“威望”,学生质疑的苗头还未长大就已枯萎。另外,就算一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也会用自己的“威严”压制住学生,不愿让学生的突发奇想、异想天开打乱原来的课堂秩序。这样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思维惰性,不愿多想多思考,也不愿多问一个“为什么”。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学生质疑的自信心,使学生善于、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为教师、学生、生生“互问互答”,让学生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
如学习“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用绳子量、在课桌上转动圆等不同的方法去获取圆的周长,然后讨论问自己:“我能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它们的关系?”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对这些不同的看法我都慎重处理,一一指出其中的创新性因素,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只有在这样的学习中,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提问。
(二)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点方法。
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氛围,保护好学生好问和好奇的天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标新立异,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乐于质疑,从中享受到质疑的乐趣。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除法应用题”中这样一个问题:儿童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五分之四,小明的体内水分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应用单位“1”除法算式解,或根据等量关系式用方程解。然而,善问的学生便会问:“我可以用28×( )=35(千克)吗?”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展示他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过程,让其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善问。
(三)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乐问
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使他们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如学习十一册数学“广角”中,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抬脚法等)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人人都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勤于思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方法
一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问“为什么”,多让学生提问就可以了。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而一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启发意义,不能达到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目的。实际上,这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提出问题,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问题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考虑到,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紧扣教学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心理特点和知识智力水平。如学习“比的应用”时,有一道题目是:“某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2”,那么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女生人数分别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比的应用和分数应用题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提高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也提升了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同时要改变评价方式,充分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伤害性的批评;善于倾听,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去引导学生探索研究,不断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习惯,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