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受友之邀写一书评,电话那边介绍说是韩永飞博士评价余秋雨在凤凰台的专栏“秋雨时分”内容的书。自然认为笔者可能剑刃锋利,不然岂可挑战“余大师”。于是,伏案读书,闭卷思考,认定这是一本不错的好书。始觉得自己无意识中了权威的圈套。一时间,文化的话语权总是由几个人独树,就认定他们是文化的权威,习惯的在血液的深处就册封了,就敬畏了,就官言亦言…… 说到底,皇权文化已深入骨髓。遥遥两千载皇权虽死,但皇权文化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友之邀写一书评,电话那边介绍说是韩永飞博士评价余秋雨在凤凰台的专栏“秋雨时分”内容的书。自然认为笔者可能剑刃锋利,不然岂可挑战“余大师”。于是,伏案读书,闭卷思考,认定这是一本不错的好书。始觉得自己无意识中了权威的圈套。一时间,文化的话语权总是由几个人独树,就认定他们是文化的权威,习惯的在血液的深处就册封了,就敬畏了,就官言亦言……
说到底,皇权文化已深入骨髓。遥遥两千载皇权虽死,但皇权文化犹在,韩永飞的这部《破译文化密码——与秋雨侃时分》的书就是以自己独立的文化视角,否定皇权文化的主导权。与之对弈的显然就是“秋雨时分”的皇权文化(一直被肯定的主流文化)。想想,自己不也是皇权文化的拥戴者吗?又有哪位不曾是呢?人总是生长的产物,不明事理的时候就把皇权文化注入到了你的血液里,等到明事理的年龄也就成了皇权文化的卫道士了。源头还不是皇权文化一直作为历史的文化主干延续至今,还不是一代又一代当权者钦定的教育使然。于是,大家的文化视线都集中在皇权文化的敬仰上,怀疑者也就成了“异端”。不过怀疑总是需要些勇气,做“异端”还要有胆量。读过一本书,才发现中国的皇权文化其实貌似吓人,庞大而虚伪,只消一指之弹。就这一层窗户纸,如壁横塞堵住了历史的天空。现在看来皇权文化多有野蛮的意味,如果延伸那一定就是对于权威的顺从。从这本“侃”书里读者可以领略中国的文化博者压在单调的皇权之下,析清多条端线,顺之望去方显博大浑厚又异彩纷呈。无外乎,皇权文化愚弄了多少学士,连余大家不也是被愚者吗?我们又进一步宠信权威,岂不愚弄得更深。话又说回来,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年代,皇家的裁减加上权利的尚方宝剑,这民间的文化也就限于庭院了。于是我们的后人在谈论文化的时候自然地就进入到皇家文化的轨迹了。才有了论语的追捧中的片面,国学的独钟中的个人恩仇。如果我们片面的看待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一种,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中华文化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问题。本书向读者介绍和解释了传统文化的几个方面和分属的不同层面。
韩永飞在这本书里一个最值得注意的亮点是:站在全球的视点上反观评价中国的传统文化,站在历史发展的动态上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有机会看清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放在一个更大的文化环境下的位置与状态。因而,一改多少年来我们在看待我们自己的历史,看待我们特殊的历史所承载的文化上持有的孤立习惯。
事实上,将中华文化放到全球的文化发展中去评价才有了可资参考的价值取向,才能够从习惯的固步自封的研究态度上解放出来。
或许人们会质疑条件的局限,能够像作者那样有机会游历50个国家的学者不多,不能由于观察到更多的文化语境而相信作者的见解。在如今资讯程度如此发达的条件下这决不是个理由,作者明确地揭示了这个问题,即人的问题。文化最终还是由人来传载的。以清代遗老辜鸿铭为例,自小受的洋教,浸染在西洋的文化环境里,回国后竟然连母语的发音都困难确是彻头彻尾的顽固的,民粹的文化保守派。在为两千年帝制掘墓的志士仁人中大多没有离开中华沃土半步的先烈竟然革命得最彻底。这说明,人类文化的关键在于传播与认识的过程。
在针对“秋雨时分”讨论文化的过程中,韩永飞喜欢用文化比较的方法针对问题,比如说关于中国文化的情、理、利、法。他列举了这几项西方文化的排列顺序是利、法、理、义。在这里他把情字去掉了,这就是区别,因为带着感情色彩看问题离问题的本质就会愈来愈远。
本书的核心是文化在民,始终认为广大的民众才是文化的主宰者,虽然,中国的皇权文化以一己之利阉割了中华文化自春秋建立的丰富多彩的完整性,但它所依赖的基础无法逾越人民大众直接从历史承袭下来的文化价值基础,只是皇帝们在使用文化的字眼时更功利化了。更突出了治的目的。如果抛开民众追求的价值理念,皇权文化也只能是一柄丑陋的干柴了。
当然,这个民众决不是一个狭义上的民众,这个民众的概念包含了宽广的社会含义,除了统治者都可以称得上民众,民众首先是民生者,民生也包括有钱人和学者,继而是由他们构成的社会。这里指的是人的需求层次。诸如马斯洛人的需求在社会的表现所形成的文化价值。
本书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作了自己的分析与展望。作为2005曾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全球IT新领袖”的密码学家和企业家,韩永飞在该书呈现的文化论述即宏大新颖又一针见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读者在欣然领略一种流畅的新文化观时也要感谢余秋雨先生的“秋雨时分”,他们让我们读者的文化餐桌上有了营养更丰富的文化美食。毕竟文化的争鸣总比一家之言更有品味。
其他文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中枢控制功能的缺陷……” 韩芳拖着那条残腿,在德国召开的世界第五届睡眠呼吸暂停学术大会上,不卑不亢地宣读着自己的论文,滔滔不绝地阐述着他的观点。 韩芳,这位当时还不到29岁的中国第一位睡眠呼吸医学临床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初出茅庐,就在世界顶级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那一刻,他感觉到一种扬眉吐气的酣畅。为祖国,为残疾人! 在读书时,我刻苦求学是为自己争气
日前,《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的《中关村IT市场“明码标价”蒙人》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关村的电脑像卖菜,想买必须侃价往下拽。标价只是蒙菜鸟,实价你得网上找。”这则顺口溜,是消费者对中关村IT卖场商品价格错乱,无奈的讽刺。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价格混乱,消费者常被搞得一头雾水,“明码标价”在讨价还价中“失真”;消费者无不担心遭遇欺诈和“水货”,业内人士呼吁“IT市场更需‘明码实价’”。尽管这是个
有些人注定了在创业中成为英雄,他们的故事动人之处不在于取得多少令人称羡的财富,不在于功成名就之时坐看云起云落的洒脱,重要的是他们为所有在路上的创业者设立了一个“坐标”。 王志东就是这些英雄中最令人称道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关村最有名的“程序员”,BDWin、中文之星、RichWin这些软件在当时鼓噪的市场上赫赫有名;他几经创业,先后创办了新天地信息技术研究所、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新浪网,又一次
清末李宝嘉著《官场现形记》第53回云:“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自然害怕。”传说猴子怕见血,训猴把式便杀鸡放血,恐吓猴子。后来“牧民”者借用此法来治理国家,以求“杀一儆百”之效。近日,国情却出现了新情况,即“此招数”失灵,出现了“杀鸡骇猴”猴不怕的反常现象。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人乃至世界公民的热门问题。世界的事,诸如美国人不承认《京都议定书》,足见其霸道,姑且不论,其实也管
近年来,关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话题被市场不断热炒。 自古以来,企业的永续经营,都和保守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和技术秘密有直接的关联。 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以前,企业都是以传统的近乎原始的方式来保守这些秘密。比如,手工艺工匠行当里的技术单传结构,传男不传女;比如类似于全聚德的挂炉砌炉技术和烤鸭烤制工艺的心得和诀窍,只能靠家族的凝聚力和感情笼络以及金钱产生的亲和力来维持,在简单的竞争环境里,竟然也能创造百
如果你走在路上被低头拿着手机的人撞到,或者在公交车上看见有人对着手机笑的前俯后仰,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发现了什么手机新大陆,相对于3900万的人群,你遇见他们并不是特别让人吃惊的事。有一天,你也有可能加入他们的行列当中。因为你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已经是你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他们所使用的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延伸,也大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两年前就有人说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在当今,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任何一种技术、工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竞争对手所知晓和模仿,要想始终领先对手,惟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创造力是无法模仿的,基于创造力的创意活动正是符合竞争激烈的这种规则。在以知识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经济时代,以创造力、才华、技能为基质,以文化产品为主要载体的创意产业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生力军,同时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源泉。 当商品社会为一切打上价格烙印
今年的8月8日是恢复高考30年的纪念日,众多的专家纷纷感言高考的功与过,这让我想起前年的9月2日,废除科举百年的祭日,也是众多的专家畅言科举的是与非。考量科举和高考,诸家蜂起,立论不一,仔细读来,颇有启迪。我浏览过三部专论,一部是学者刘海峰教授主编的《科举百年祭》;一部是作家何建明撰写的《中国高考报告》;还一部是教育家孙喜亭的《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尤其是《中国高考报告》,尽管是7年前写的,可是书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数不尽的财富英雄、成功大师在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成功神话!成功成为无数人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然而,这个世界的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因为更多的人只是抱怨,他们抱怨环境、抱怨社会制度、抱怨命运的不公。 然而有一位盲人,却用他的生命书写了一个让无数正常人感到汗颜的成功传奇。 他就是北京鑫实益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阿荣。 光明与黑暗之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阿荣出生在浙江省
说起“电视互动游戏”,可能某些人不清楚指的是什么,可是如果说“发短信,中大奖”,估计大家就都明白了:就是在两集电视剧间常能看到的“唐伯虎点秋香”、“格格找皇阿玛”之类的游戏,据说只要写答案发短信给SP商,就有机会获得主办方承诺的手机、电脑、MP3、话费等奖品,可谓投资少回报高,参与的人多,节目也大都十分火爆。 然而,随着其火爆,这一节目的种种弊端也日趋严重。沉缅其中,腰包掏了不少,却莫明其妙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