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须熟后生”析——评董其昌的主要书法理论

来源 :新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董其昌《画旨》上有一则话,说:“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书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这句话通俗平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纯技巧问题,即要求绘画的技巧纯熟而又纯熟,创作时就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方登化境;书法则不然,要求技巧熟练之后再回到有如初学书时那样生,才造要妙。作这样的解释,也许符合董其昌说话时的本意,但若细究穷源,探索一下其潜在意识,怕就不那么简单了,故特为拈出,作为本文的标题,以借题发挥。在董其昌以前的中国书论与书评中,人们总是以“熟”和“精熟”来评价和赞美一个书家及其艺术造诣的。如唐代张怀瓘《书断》用“精熟神妙,冠绝古今”来评价张芝在草书上的创造性成就。唐代孙过庭《书谱》认为:“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rn1.以“酒”为线,感知其情,通过知人论世、体会声韵之美、把握意象意境等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态.(重点)rn2.学习诗词表情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