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术道路更具吸引力:德国学术后备人才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d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上,德国推行严苛的学术人才择优机制.相应地德国学术后备人才的所指极其广泛,它囊括了终身教授以外所有的科研人员.德国学术后备人才面临职称晋升困难、就业前景黯淡和生存压力巨大的问题,优秀人才流失严重.2015年以来,德国学术后备人才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培育学术中层,通过引入"非升即走"终身职位评定制度,拓展职称晋升渠道.同时,德国推出辅助支持措施,包括通过高校人事管理建设改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修订法律、加大资助和生育鼓励缓解人才生存压力.本轮改革旨在持续增加职业保障,提升学术道路的吸引力,但它并未从根本上撼动传统择优机制的严苛性,更多追求的是择优机制和职业保障之间的平衡.
其他文献
2022年,《比较教育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办刊宗旨,坚持重点选题策划与保持传统栏目、特色栏目优势相结合的办刊思路,通过高水平、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助力我国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深化教育对外开放以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为此,《比较教育研究》将围绕以下重点选题征稿.
期刊
比较教育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多样化的领域.就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其合理的认知可能性和社会功能而言,人们都不可能获得明确的或者说具有共识性的回答.因此,谈论所谓的比较教育学科"身份认同",并从"界限"、统一的"学科传统"或"授权的知识"等方面来探讨这种身份认同,已不再有意义.对这个议题需要进行历史分析以及知识社会学和科学方面的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案例与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角度说明,存在着不同的比较教育(须理解为复数),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有三种不同路径与传统,且各有其
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已发行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经分析,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核心构成要素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为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落地,欧盟及其成员国积极探索培育路径,提出完善数字化新基建、提供融合数字技术的多样化培训项目、构建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加强数字科技伦理和法律规范建设以及开发数字化评估工具与标准.欧盟及其成员国教师数字素
俄罗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因应发展数字经济与培养数字人才的需要、培育数字文化与提升数字素养的需要以及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教育发展战略.基于前期多项教育数字化发展项目的进展以及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暴露出的数字服务不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与数字技术专门人才匮乏等问题,2021年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部出台《高等教育与科技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该战略提出,通过制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着力发展一体化数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于数据管理的决策体系、推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提升高校师生的数字素养
2016年德国发布《数字世界中的教育》,提出了国家数字教育战略,开启了德国的"数字革命".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资金以完善校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各州将数字能力融入教育标准和教学计划之中;从教师的培养和研究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数字能力;加强全国性数字教育平台和内容的开发;强化保护师生个人隐私数据.但德国在实施数字教育战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教育不公平、资金可持续性和资金申请困难、"数字越位"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新危机等挑战.德国数字教育战略实践展示了教育对德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对人文和
日本校外培训机构学习塾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以政府科学治理校外培训市场为先决条件,以教育领域出台的政策法规为基本保障.2000年以来,伴随日本学力政策的转变,学习塾得到社会认可,为提升学生学力、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促使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日本政府引导和支持学习塾与学校教育开展合作.这包括派遣学习塾讲师提供课余辅导,允许学习塾涉入学校运营,开展学习塾面向学校教师的研修培训;同时,学校可以引入学习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创建"免费塾""公费支援型学习塾"等新样态学习塾.伴随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合作,日本学习塾
英国较早提倡中小学校向学生、家庭及社区提供一系列扩展服务.20世纪初以来,英国中小学校扩展服务政策经历了萌芽、成型、发展、巩固、普惠五个阶段.其政策体现出三大特征: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构建普惠性的政策体系;关注处境不利儿童,构建补偿性的政策体系;注重协同统筹推进,构建广泛性的政策体系.面向未来,英国中小学校扩展服务的发展路径展现为"三为主"推进,即以地方当局为主,设置共享愿景,全面审计实施效果,促进各提供者合作;以弱势儿童为主,稳定资金来源,规范收费模式,补足服务项目;以学校为主,加强第三方机构能力建
享受课外服务是澳大利亚学龄儿童的基本权益.作为澳大利亚学龄儿童教育服务中的重要内容,课外服务已经成为提供儿童看护和保育、发展儿童个性和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在缩小学业和发展差距、促进教育过程公平中发挥重要价值.澳大利亚从制度保障、财政资助、运营管理、质量监督和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学龄儿童课外服务体系.公益优先的价值定位,强化法律制度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多主体、多机构有效协同的治理体系以及健全的质量监督和服务保障机制,是澳大利亚学龄儿童课外服务体系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