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莫若如此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想当初为了拼事业,觉得一切皆可抛,真是幼稚。大病袭来,人不能自主,站在背后支持他的,还是妻子女儿。
  生变
  天刚亮,林小凌醒来,丈夫刘志远还睡着,呼吸有点重,但还均匀。这一晚上她醒了若干次,每次都为听刘志远的动静。
  林小凌感觉头有点发沉,还是轻手轻脚起床,去厨房给要上学的女儿准备早餐。家里的大房子卖了,从优雅宜人的小区搬来这栋普通公寓。搬家时,看着那些藏着温暖记忆的家具被人搬走,她对女儿说:好日子坏日子都要会过,好日子不张扬,坏日子不埋怨。
  半年前,刘志远的生意突遭一连串打击,下游几个厂家回款困难,上游原材料商频频催款,工厂停工待料,工人没钱发工资,还有电费、厂房租金……刘志远贷款无门,求到亲戚朋友门下,都说自己也困难,借个一两万的还行,还不还都没关系,别的就爱莫能助了。
  结婚以后,林小凌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她是个绵软的与世无争的人,非常享受这种单纯的生活。没想到这种生活戛然而止。更糟的是,厂垮了,丈夫的身体也撑不住了。他整夜整夜不能入睡,翻来覆去地折腾、叹气,频频上厕所,甚者不管不顾地捶枕头捶床,而且怕光怕风怕声音。
  林小凌已经带着刘志远跑遍了全市的大医院,托了若干个熟人,找了无数位知名的专家,做了各项检查,从脑部到肠胃到大小便,所有指标都正常。大多数医生都说多运动,多与人接触,多晒太阳,这个病就会好,因为这个病叫抑郁症,关于它的病理、病机没有人说得清楚。药开了很多,百忧解之类的,吃了跟没吃一样。
  林小凌上网查抑郁症,查到央视名嘴崔永元也是个抑郁症患者,人家照样主持节目,林小凌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可又查到一则权威资料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是20%,她的心又吊到了半空,想到丈夫最近常说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之类的话,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她爱丈夫,爱女儿,爱这个家。她想,我们一家人谁都不能缺,不能!
  出游
  五一节就要到了。林小凌叫弟弟林超在五一长假带大家出去走走,他有一辆八座的面包车。
  往哪儿走呢?往南吧,南方天气暖和,阳光多,对刘志远康复有好处。刘志远在妻子和女儿的鼓励下也对这次旅游有了些期待,也许走一走,换换环境,睡眠就改善了呢,就有胃口了呢,心里如沉了一块石头般的难受劲就减轻了呢。
  五一长假的第一天早晨,两家人——林小凌一家,林超一家——欢欢喜喜出发了,感觉又是一晚没睡的刘志远也装作轻松高兴的样子上了车。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刘志远一直在努力寻找外出的新鲜和兴奋,可是不行,心里仿佛更加压抑和黑暗。
  这天,夜宿山里人家,条件简陋了些,但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霓虹灯,只有风吹树梢和满天星斗。晚饭是腊排骨炖小红豆,地耳子炒鸡蛋,红烧茄子。厨房里飘着香气,大家都说好饿啊。刘志远也觉得有了食欲,可一端起碗,刚扒了一口饭在嘴里,就觉得那饭粒就像小石头子儿一样硌得满嘴都痛,炒鸡蛋像一团干涩的棉纱,放了辣椒的红烧茄子简直就像在嘴里放了一把火,至于腊排骨更如干柴一样戳在舌头上,刘志远几乎要背过气去。肚子饿着,却又吃不进东西,没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了。
  林小凌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大概以为刘志远也跟大家一样轻松开心,就自顾自地吃喝去了。刘志远艰难地吞了半碗饭,喝了一碗汤。他羡慕地看着大家吃得酣畅淋漓,在心里恨自己、厌弃自己,是个什么人嘛,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高兴不起来,这样的人哪里还配活着,不如死了的好!
  吃完饭,大家又到星光下散步。刘志远觉得整个身子都晃悠悠的,每一脚踩下去都不踏实,心里更是难受之极,但又不能说。
  这一夜,对刘志远就是一场煎熬。在熟悉的家里,尽管失眠,总会有迷迷糊糊的时候。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每个细胞都敏感地竖着耳朵,所有的声音都跑来集合了。隔壁房间林超的鼾声,有人在说梦话,外面的风声,狗叫声,而身体又极其困倦。正常人身体困了,大脑就会自动关闭,进入梦乡,而他的大脑、身、心皆各自为政、各有主张,相互打架。如此折磨了一夜,刘志远觉得自己都要崩溃了。
  林小凌醒来,见丈夫半睁着眼,很自信地问:山里安静,睡得好?刘志远气若游丝地说想回家。林小凌又吃惊又为难,两家人兴高采烈地出来,才第一天,怎么就说回呢!刘志远指指心口,说:这里难受,太难受。林小凌给他揉胸口,不解地问:怎么个难受法,你能不能形容一下?刘志远转过脸朝墙,不理她了。
  林小凌立即去找弟弟商量。
  林超一听就愣了,他搞不懂一个大男人怎么像个女人一样娇气难伺候。林小凌拿出地图来看,此地到南宁约有一天车程,她说:到了南宁,你们继续去北海玩,我跟志远坐飞机回家。林超气鼓鼓地说:让他一个人回去,你跟我们一起去玩。天下哪有这样的病,啥都查不出来,又要死要活的?林小凌叹口气。
  林超帮姐姐整理行李。林超说:姐,当初你就不该辞掉工作。林小凌说:当初不辞,现在也要辞,不然谁照顾他?林超没想到姐姐会这么想。
  姐姐家遇到这样的打击,作弟弟的不可能不担心,从小就很弱不会争强算计的林小凌,要怎么撑起这个有些摇摇欲坠的家;有没有因为经济突然窘迫而不知所措?没想到林小凌不哭不闹,和以往过日子一样,打点着家中事。
  他小心地问:以后怎么办?他要是老不好呢?林小凌说:不可能吧,又不是绝症!林超私下里对老婆说:我现在了解我姐了,她真的很强大!死心塌地爱一个人,女人有自己强大的方式。
  到了南宁,分手时,女儿凑到林小凌耳朵跟前,说:妈,其实我也想跟你们回家,但我怕扫了舅舅、舅妈的兴,我代表我们全家呢,你说是不是?林小凌笑了:想玩就去玩吧,你爸有我,放心。刘志远摸摸女儿的头,心里艰难地想:有这么好的老婆和孩子,自己也一定要争气,要好起来。
  扶持
  有朋友知道了林小凌家的事,介绍了一位老中医。于是林小凌每天的工作里增加了熬药一项。原以为熬中药很简单,可是这位老中医的医嘱特别多,药要先用温水浸泡半小时,要加多少碗水,有的药材需用酒泡,有的要用醋炒,有的要用盐炒,有的要捣碎,有的先熬,有的后放,有的要用布包着熬,有的不能见火要烊化;有的药饭前服,有的饭后服,有的临睡前服。还有饮食的注意事项,不能吃生冷食物,水果也要开水泡热了吃;鸡肉是热性的,要炖着吃,鸭肉是凉性的,要吃烤的;少喝牛奶,多喝豆浆……林小凌一一记在本子上。   刘志远颇有疑虑,是不是老中医故弄玄虚?林小凌说:只要能治好你的病,再大的麻烦我也不觉得麻烦。
  为感激林小凌,刘志远也特别配合,按时服药,起居有时。浓稠的药汤,一扬脖子就喝下去了。早晨天亮就起床,伸展阳气;晚上九点就上床静息。往日为公司跑业务、应酬而日夜颠倒的作息,慢慢地调整回来了。
  家里终日弥漫着草药的气息,刘志远担心女儿不习惯这味道,女儿安慰他说这叫药香,还说我们全家都要努力,爸爸更要努力。刘志远觉得歉疚,他就怕这么麻烦家人,自己还是不能好起来。再想想当初为了拼事业,觉得一切皆可抛,真是幼稚。大病袭来,人不能自主,站在背后支持他的,还是妻子女儿。这才真是千金不换。
  服药两月后,刘志远觉得气短气促、身心烦乱、情思凄惨的状况有所缓减了,虽然睡眠还是很差,但不那么怕光、怕声音了,有时还能跟在林小凌后面去超市,去街上走走。只是不能碰到熟人,如果熟人询问两句,刘志远会紧张得呼吸急促,甚至大汗淋漓,林小凌就得赶紧带他回家。
  老中医调整了用药,又介绍了一位民间针灸师,林小凌立即带着刘志远前去。扎针需要天天治疗,而且要早去,否则就没有床位了。针灸师住在城西,如果穿越市区,必定堵车,只能绕道内环高速。
  刘志远担心妻子太劳累,每天开车去诊所,回来还要熬药、做饭。林小凌说:不怕,以前看着你生病,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在我能帮上你了,感觉很得劲的,真的!
  刘志远从小就怕打针,现在他硬着头皮上。针灸师在他头上、脚上都取了穴位,有的麻,有的胀,有的没什么感觉。扎完针,有时感觉整个头盖骨都被揭开了,风从上面凉飕飕地吹过,那感觉很恐怖;有时又觉得头皮不存在似的,用手摸摸都是木木的。如果没有妻子期待、鼓励的眼睛,没有她的牵手,刘志远没有勇气躺在那里。
  林小凌则记着老中医的话:来年开春,春气一起,定有转机。
  暖意
  立冬了,小雪、大雪了。冬至过了,就是小寒、大寒,接着就该立春了。林小凌觉得日历是一个给人温暖和期待的标识,以前她很少关注农历。
  立春过后是雨水,天气仍旧冷得厉害。倒春寒快过去吧!林小凌数着日子过。刘志远仍然每天服药,每天扎针,林小凌的每一天都很忙碌。病情似乎胶着在那里,既没有进,也没有退。刘志远又开始焦躁。
  过几天又该去看医生了,林小凌不过提了一句,刘志远突然拒绝讲话。第二天,林小凌出门买菜,遇到熟人耽误了一阵,回家就看到一张离婚协议书。刘志远把现在仅有的财产都给了她。
  林小凌不声不响地进了厨房,半晌出来,端来一碗热稀饭,哄着刘志远:“里面有切得极细的菜叶呢。”刘志远已经平静下来,顺利地喝了稀饭,林小凌鼓励他再吃一个小笼包子……
  林小凌陪着丈夫复诊,听见老中医说,病去如抽丝。她对这“抽丝”一词真是太有体会了,丈夫的病丝细得看不见摸不着。
  快到惊蛰了,终于有了暖意。
  这天,林小凌买菜回来,看见刘志远在打电话。刘志远好久都不碰电话了。林小凌忘了放下手里的菜,站在那里呆呆地听。刘志远在给一个叫老何的说话,问欠款的事。放下电话,刘志远对林小凌说:明天,我要去找老何。林小凌心里激动,表面平静,说:好,好的,我陪你去。
  刘志远走出家门了,不是去看病、扎针,而是去讨要欠款。他能和熟人打招呼了,能跟陌生人握手了,他还去查看了停工一年之久的工厂。虽然仍在服药,但他的言行举止跟正常人一样了。
  刘志远一天比一天好,从前的气势、魄力和精明又逐渐回到他身上,只有林小凌看得最清楚,体会得最真切。
  林小凌心里暖洋洋地充满了感激, 春天终究是来了。
  编辑 周晋鹏
  《商道》杂志QQ⑧群号:287761989
其他文献
为什么好产品没卖出好价钱  时下,你开发出一新产品,刚上市还没来得及转过身,相同的产品就出现在市场上,甚至比你的产品还先进。这些产品的功能属性都相差无几,质量水平也不相上下,品牌地位也是你伯我仲,最可怕的是营销手段大同小异,最终免不了在市场上展开价格厮杀。也就是说,一些常规手段你想到了,对手的思路也会到达那里,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格。  1、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好产品。  一般人认为消费者
期刊
国企食人族  两个食人族到某国企上班,老板说:“如果你们在公司吃人,立马开除!”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突然一天老板把这两个人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TMD,叫你们不要吃人你们还吃,明天你们不用来上班了!”两个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出门时一个忍不住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吃干活儿的人,三个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什么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今天就被他们发现了!”  成功人士  某企
期刊
聪明的销售顾问,打死都不应该在电话里报底价,而应该向客户做一个既确定又模糊的承诺。  电销专员最痛苦的3个问题是什么?  陈小雅是一家宝马汽车品牌4S店的电销专员,她最近很痛苦。为什么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为什么我总是不能准确地判断客户是否真的喜欢我们的产品呢?  2.客户在电话里一开口就询问底价,弄得我很被动。就算我把底价告诉了他,他也不会来店,怎么办?  3.好不容易把客户邀约来店
期刊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上的诬告往事》一书讲述了两个有才华的小人怎样算计他人的故事。李斯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谏逐客疏》成为千古名篇,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位至丞相,并参与制定了秦代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然而,李斯的品德实在不敢恭维。李斯与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是楚国平民,韩非为韩国贵族,学成之后,他们一个背离故国来到秦国,一个回到祖地。韩非思维极其清晰,富有战略眼光,他
期刊
黑枸杞适宜用60-70度的温开水冲泡饮用。正宗的黑枸杞在一杯水中,可以看到至少两种颜色,杯底的由于水温较低,呈紫色;上部的水温较高,呈蓝色;冲入热水时,颜色又会发蓝。花青素在水中像丝絮一样放射性释放,像在浸水中滴入了一滴纯蓝墨水,非常漂亮!这个冲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前情提要(接2014年8期):本着“食品要买大品牌”的原则,杜教授夫妇买了诺蓝杞牌的野生黑枸杞,回到家中,立即引来儿女的围
期刊
中国总理李克强4月10日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中国不会为经济增长的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  李克强承认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坚称,中国政府有能力一面支持增长,一面施行艰难改革,为持续增长打下基础。同一日,中国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3月进出口双双大幅下跌,加深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全面疲软的担忧。  李克强说:“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难不可低估。”他补充道,“但是,
期刊
恋爱这件事上,我可能有点背,总是遇人不淑。这些年来,很多姑娘走马灯似的在我身边晃来晃去。我曾一连串儿混了5个姑娘,事实上,跟每个姑娘开始交往时,我都还觉得挺满意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们的品行渐渐令我改变了对她们当初的美好感觉。我从未见过她们的钱包长什么样儿,也没记起她们曾经为我做过些什么事儿,她们只是一味地向我展示她们的年轻可爱。其实,男人对那些东西只是最初觉得新鲜,多看几眼就平常了,而且,
期刊
恒大冰泉宣布上市的100天内就拥有了363个销售分公司;一个多月时间布置销售网点20多万家,每天布点8000家。渠道覆盖各大零售卖场。从这个数据来说,恒大冰泉的开局气势如虹,具有一夜成名的号召力。  恒大冰泉这种一夜暴富式的渠道建设,通常蕴藏着巨大风险。  最初,炒球队的球衣广告制造悬念,借恒大亚冠赛夺冠揭开恒大冰泉的神秘面纱,正式宣告跨界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实现了“忽如一夜春风来”的营销效果,被
期刊
一项针对全球4320名基金投资者的调查显示,通胀是他们的第一大担忧,尤其是对巴西和中国的投资者而言。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美盛(Legg Mason)展开的这项调查显示,近一半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是威胁投资业绩的最大因素,是这项调查中得票率遥遥领先的最大担忧。  美盛全球营销主管马特·希夫曼(Matt Schiffman)表示:“尽管存在许多种威胁,但通胀显然是投资者的最大担忧,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和亚
期刊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有近10亿人面临失去新近达到的中产阶层地位的风险,这让人对过去30年令人瞩目的脱贫成果的持久性产生问号。  不平等加剧和全球经济增长更为缓慢,对大笔投资于新兴市场的企业有重大影响。  相关国家政府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更缓慢的增长对于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形成一个坚实的中产阶层意味着什么?许多人正指望这类国家在21世纪带动全球经济发展。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