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莘莘学子读书的地方,它早已成为生命的联系体,融汇了心灵与灵魂深处的碰撞与沟通,融汇了师生的追求与向往。正是这种融汇,才凝结成厚重的学校文化。文化,正是学校存在的意义,而文化所蕴含的品格,也正是学校源远流长的坚固基石。因此,管理者应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学校文化已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制度文化建设已成为管理者必须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在学校制度的宏观运行中建设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的宏观运行包括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实施(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遵守)、制度监督机制、制度的实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制度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制度、制度意识。制度意识是制度主体关于制度客体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是制度文化最内在的深层因素,在结构上分两个层次:制度心理(感性认识)和制度思想体系(理性认识)。
一、 学校的制度建立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校制度文化的制度层面应当包括国家或政府机关所颁布的与学校及其成员直接有关的法律、章程、守则和规定,如《教育法》、《教师法》、《教师工作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也应当包括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的规章制度、惯例及仪式等。
1.就学校的“制定法”而言,从制度程序上讲,要充分发扬师生民主,倾听师生意见
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来自于学生,经过学生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关于教师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来自于教师,然后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这样师生有了来源自己又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更易于自愿遵守。这个过程是一个充分民主的过程,也是培养师生制度意识的过程。
2.从制度的原则和内容上看,应当立足服务于每位师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关注每位师生的快乐及相互传递快乐的过程,关注每位师生潜能的挖掘,关注教育教学的细节,重点是细节的深化,体现制度的价值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兼顾创新、全面与开放,体现团队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包括“青蓝工程”、“师德标兵”、“优秀党、团员”、“优秀教师”、“校园之星”、“例会制度”、“优秀教师研究课制度”、“名师工程”、“学生自律手册”、“教职工自律手册”等等。这样的制度,体现着人本价值,有利于制度主体(师生、干部)对制度的遵守,有利于制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实现。
3.应注意制度的系统化
制度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施行的制度文件进行归类、整理和编纂,使之集中并做一系列整合工作。它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制度汇编,二是制度编纂和修订,三是制度清理。前两种是基本方法。制度汇编是把学校已经施行的制度文件按照一定的日期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制度编纂和修订是指对散见于不同制度文件中的属于同一个问题的归类,进行审查修改、修订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统一的制度文件。制度清理是管理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间和范围的制度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制度效力的活动。以上这些活动是制度主体对制度客体的认知,有利于制度主体制度意识的培养。
二、 学校制度的实施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1.学校制度的执行
学校制度的执行要有适合的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需要有制度意识,外部环境是指管理者运用人文精神与被管理者共同创造出的和谐的氛围。
(1)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坚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和教育学生,努力形成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热情关怀,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把教师的关怀送给每一位学生。
(2)在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尊重教师,发扬教师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努力形成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让学校充满生气和活力,充满温情和激情。
(3)在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领导要尊重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开展民主生活会,使领导干部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形成领导干部读书制,让干部在自我提高中不断“充电”,提高个人素养和领导素质。
(4)在制度执行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个人价值”与“学校价值”融合起来。任何制度的执行只有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真正彰显制度的公正。尤其是在职称评审、聘任、评优树先、助学金发放等师生关心的问题上,要实行回避制度、公示制度等,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学校领导者要积极为每位教师搭设学习、科研和展示的平台,努力为每位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其自身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其在这个平台上秀出自己的风采,炫出自己的个性,把教师的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心态关心学校,投身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学校的管理者要努力寻找公开课的机会,为晋升职称的教师提供机遇,为优秀教师联系教研员,为“充电”提供“电源”为有条件参加各类比赛的教师创造条件,拓宽发展的空间,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的管理者还要针对教师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特点实现分类指导,注重培训实效,关注教师的真实需要,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个人生活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体验,运用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其内在动机。
(5)制度执行的其他条件——和谐。和谐环境是师生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是师生发展的最佳运行状态,以制度的实施凝聚精神,以精神凝聚风气,抓学习,抓教风,抓思想,抓纪律,提士气,构建学习型学校。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鼓励教职工积极进取,营造和谐氛围。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大家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有的只是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循序渐进的有序规程,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2.学校制度的遵守
(1)“守法”。管理者要带头“守法”,要深谙“人文管理的艺术”,懂得管理不是简单地用冷冰冰的制度驭人的过程,而是用人去影响人的艺术。因此,在制度意识中嵌入人文管理理念,坚持“刚柔相济,目中有人,尊重人格,情感凝聚,注重文化,仁者爱人”的工作原则。被管理者也应有心理回应,学会换位思考,有主动 “守法”的制度意识。因此,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术和人格为基础树权威,强调为人服务讲法规,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完善,努力改变工作作风,平等待人,以理服人,有意识地培养被管理者的制度意识。
(2)“违法”。学校对违反制度者设置“热炉”,以批评教育、谴责、惩罚等方式增加其违反制度的成本,维护了学校制度的权威,教育了制度的主体,使之增强了制度意识。
制度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不仅发挥了制度的作用,实现了制度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制度主体的制度情怀,增强了对制度的理解和自觉,使制度的遵循成为了制度主体的自我意识的要求。
三、 学校制度监督机制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制度监督机构,如纪检委或纪检组,监督学校制度的执行,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能,更重要的是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既能保证学校制度的有效执行,又能培养和提高制度主体的制度意识。
只有在制度宏观有效运行中实现每一个制度主体(师生、干部)和谐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制度的主体(师生、干部)才能真正将学校制度内化于自己“学校实践意识”之中,从而在广泛的日常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校制度。这正是学校制度的内在维持模式获得真正生命力的体现。只有这样,学校制度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关燕云)
学校制度的宏观运行包括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实施(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遵守)、制度监督机制、制度的实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制度文化包括两个层面:制度、制度意识。制度意识是制度主体关于制度客体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是制度文化最内在的深层因素,在结构上分两个层次:制度心理(感性认识)和制度思想体系(理性认识)。
一、 学校的制度建立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校制度文化的制度层面应当包括国家或政府机关所颁布的与学校及其成员直接有关的法律、章程、守则和规定,如《教育法》、《教师法》、《教师工作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也应当包括学校依据实际情况制订的规章制度、惯例及仪式等。
1.就学校的“制定法”而言,从制度程序上讲,要充分发扬师生民主,倾听师生意见
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来自于学生,经过学生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关于教师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制度要来自于教师,然后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这样师生有了来源自己又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更易于自愿遵守。这个过程是一个充分民主的过程,也是培养师生制度意识的过程。
2.从制度的原则和内容上看,应当立足服务于每位师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关注每位师生的快乐及相互传递快乐的过程,关注每位师生潜能的挖掘,关注教育教学的细节,重点是细节的深化,体现制度的价值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兼顾创新、全面与开放,体现团队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包括“青蓝工程”、“师德标兵”、“优秀党、团员”、“优秀教师”、“校园之星”、“例会制度”、“优秀教师研究课制度”、“名师工程”、“学生自律手册”、“教职工自律手册”等等。这样的制度,体现着人本价值,有利于制度主体(师生、干部)对制度的遵守,有利于制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制度的执行和制度的实现。
3.应注意制度的系统化
制度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已施行的制度文件进行归类、整理和编纂,使之集中并做一系列整合工作。它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制度汇编,二是制度编纂和修订,三是制度清理。前两种是基本方法。制度汇编是把学校已经施行的制度文件按照一定的日期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制度编纂和修订是指对散见于不同制度文件中的属于同一个问题的归类,进行审查修改、修订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统一的制度文件。制度清理是管理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定时间和范围的制度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制度效力的活动。以上这些活动是制度主体对制度客体的认知,有利于制度主体制度意识的培养。
二、 学校制度的实施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1.学校制度的执行
学校制度的执行要有适合的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需要有制度意识,外部环境是指管理者运用人文精神与被管理者共同创造出的和谐的氛围。
(1)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坚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和教育学生,努力形成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热情关怀,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把教师的关怀送给每一位学生。
(2)在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中,尊重教师,发扬教师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努力形成宽松的环境、民主的氛围,让学校充满生气和活力,充满温情和激情。
(3)在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执行中,领导要尊重下属,鼓励和支持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开展民主生活会,使领导干部从严要求自己,做到廉洁自律。形成领导干部读书制,让干部在自我提高中不断“充电”,提高个人素养和领导素质。
(4)在制度执行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个人价值”与“学校价值”融合起来。任何制度的执行只有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真正彰显制度的公正。尤其是在职称评审、聘任、评优树先、助学金发放等师生关心的问题上,要实行回避制度、公示制度等,阳光操作,公开透明。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学校领导者要积极为每位教师搭设学习、科研和展示的平台,努力为每位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其自身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其在这个平台上秀出自己的风采,炫出自己的个性,把教师的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心态关心学校,投身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学校的管理者要努力寻找公开课的机会,为晋升职称的教师提供机遇,为优秀教师联系教研员,为“充电”提供“电源”为有条件参加各类比赛的教师创造条件,拓宽发展的空间,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的管理者还要针对教师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特点实现分类指导,注重培训实效,关注教师的真实需要,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个人生活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体验,运用价值引领机制,激发其内在动机。
(5)制度执行的其他条件——和谐。和谐环境是师生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是师生发展的最佳运行状态,以制度的实施凝聚精神,以精神凝聚风气,抓学习,抓教风,抓思想,抓纪律,提士气,构建学习型学校。学校管理者应注重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鼓励教职工积极进取,营造和谐氛围。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大家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有的只是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循序渐进的有序规程,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2.学校制度的遵守
(1)“守法”。管理者要带头“守法”,要深谙“人文管理的艺术”,懂得管理不是简单地用冷冰冰的制度驭人的过程,而是用人去影响人的艺术。因此,在制度意识中嵌入人文管理理念,坚持“刚柔相济,目中有人,尊重人格,情感凝聚,注重文化,仁者爱人”的工作原则。被管理者也应有心理回应,学会换位思考,有主动 “守法”的制度意识。因此,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术和人格为基础树权威,强调为人服务讲法规,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完善,努力改变工作作风,平等待人,以理服人,有意识地培养被管理者的制度意识。
(2)“违法”。学校对违反制度者设置“热炉”,以批评教育、谴责、惩罚等方式增加其违反制度的成本,维护了学校制度的权威,教育了制度的主体,使之增强了制度意识。
制度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不仅发挥了制度的作用,实现了制度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了制度主体的制度情怀,增强了对制度的理解和自觉,使制度的遵循成为了制度主体的自我意识的要求。
三、 学校制度监督机制与制度意识的培养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制度监督机构,如纪检委或纪检组,监督学校制度的执行,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能,更重要的是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既能保证学校制度的有效执行,又能培养和提高制度主体的制度意识。
只有在制度宏观有效运行中实现每一个制度主体(师生、干部)和谐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制度的主体(师生、干部)才能真正将学校制度内化于自己“学校实践意识”之中,从而在广泛的日常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校制度。这正是学校制度的内在维持模式获得真正生命力的体现。只有这样,学校制度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