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城关镇新貌新颜唱新歌

来源 :三农中国·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洛阳驱车3个小时,便到了栾川县城关镇,当你走进城关镇的村村户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式样优雅、错落有致的居民新房,白墙红顶、红花、绿草,使农家小院格外漂亮,一条条平坦水泥巷道,连着组组户户,村文化大院草坪和村休闲广场连为一体,老少都在休闲娱乐……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这一切,都得益于栾川县城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抢抓机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化工程”美家园
  
  栾川县城关镇,辖8个村、居委,63个居民组,1.4万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近年来,栾川县城关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制定出台《城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即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政策。以“三清七集中”村容村貌治理、旧房、危房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工作重点,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主线,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3年来,该镇累计投入资金上亿元,用于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0万元对4个村进行环境整治,投资200余万元规划建设6个社区服务中心,投入25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9公里5.7万平方米,改厕180余个,新建垃圾池21个,投入40万元架设供水管道2万多米,完成河坝加固2000余米,完成3处人畜安全引水工程,建沼气池30多个,投资50万元,建成休闲广场2个,并配备多种娱乐健身器材,全镇8个村居委,村村设有卫生室,且设备齐全,建立完善卫生长效机制,村村确定1-2名卫生保洁员,投资10万元购买12辆专用垃圾清运车,全镇1.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
  栾川县城关镇南沟村过去环境较差,2007年,镇政府为该村扶持资金50万元,该村借助“东风”,积极实施“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居民美化”为主的“四化工程”。投资30多万元硬化道路、巷道2万多平方米,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投资15万元铺设安全饮水管道1500米,解决200户群众吃水问题,投资20余万元绿化村庄面积20亩,栽植各类绿化树苗2.8万株,投资30多万元在村委办公楼南面建起了一个村级休闲广场,投资20万元建起全镇第一个垃圾填埋场。
  2008年3月,经过一年努力,南沟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宋留栓乐滋滋地说:“俺村有今天,主要得益于镇政府的支持,得益于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我们要变奖励为动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南沟。”
  
  “双百工程”送温暖
  
  过去,栾川县城关镇村组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环境差,群众住房陈旧破烂,相当一部群众家庭还属“贫困型”家庭。
  2007年,城关镇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民之所想常记在心,民之所盼为我所干,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让群众得实惠,过上富裕舒心的好日子”的口号。会议确定为民办8件实事,其中让老百姓最直接受惠的一件事就是在全镇实施“双百工程”,镇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全镇100户贫困群众的危房、旧房进行改造重建,对100户失地、无业农民子女进行免费技能培训。
  镇政府严格遵循“村负责、镇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基层,逐户排查、详细了解每户具体情况,镇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现场指导办公,座谈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对特殊困难户还主动帮助他们联系建筑队、搞规划,保证了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007年,全镇共投入专项资金50多万元,帮助120户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旧房改造工程。
  在“双百工程”中感到最温暖的当属君山路四组的田冬冬。20多岁的田冬冬,是一个无亲无故的孤儿,父亲去世的早,爷爷只给他留下了四间房屋。由于长年失修,每逢阴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直是社会的救助对象。2007年,在镇里的具体协调下,给予田冬冬扶持资金1.5万元,积极帮他联系开发商,帮他盖起了三室二厅200平方的楼房,使孤儿不再“孤”,充分享受到阳光的温暖。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基石。2007年以来,城关镇围绕城镇劳动资源管理、公共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劳动用工管理四大服务体系,妥善解决失地无业居民的后顾之忧。
  政府组织培训。镇劳动力管理办公室在各村、居委配合下,深入到各组,澄清各村18至35周岁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情况,建立台帐。出台《城关镇失地无业农民培训方案》,按照“分期培训,指导就业”的原则,结合市场供求关系和失地无业子女的具体情况实行定单式定向培训,以需培训。首期确定对130余名失地无业农(居)发子女进行培训。
  政府指导就业。为促进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尽快就业,镇里以职业介绍所为依托,建立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档案,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协调企业争取用工岗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同时,与输出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农民灵活就业。
  企业安排就业。政府还以招商项目为依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企业安置。同时,镇政府又组织招聘会,使失地无业农(居)民子女前来应聘、就业,为40余名失地无业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2年来,该镇已举办计算机、挖掘机、美容美发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培训失地无业农民300多人,其中80多人获得资格证书,走上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城关镇积极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免费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多项救助制度,形成了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济、技能培训为基础,医疗、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覆盖所有困难群体,符合城关镇民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广大困难群众共享和谐社会阳光。
  
  “三和行动”易风俗
  
  近年来,栾川县城关镇又以文化事业建设,社会服务建设为突破口,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和行动”,建设和谐社区,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和行动”即: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栾川县城关镇以“五好支部”建设为契机,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从而实现工作规范化,村务工作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落实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务民主议事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等,使民主决策规范有序,村务、政务公开透明。
  在全镇范围内利用社区文明学校,村文化大院等活动场所,开设讲座,组织培训班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文明守约、遵纪守法教育,以文明社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以“八荣入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文明村、组、户“三学三争”、“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使城镇居民逐步形成科学、文明、清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提高村民法制意识、文化修养、道德水准,保持县城稳定,社会和谐。
  由于城关镇党政一班人,高度关注民生,科学决策民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绘就了一幅宏伟蓝图,构建了一派和谐画卷,该镇先后荣获“全国最具发展优势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商业名镇”、“河南省百强乡镇”、“市级文明单位”等多项殊荣。
其他文献
美国Lucy公司创建于1999年,销售各种女士运动服,包括衬衫、裤子、外套以及服装配件,销售渠道包括遍布美国16个州的66家门店以及网上销售(WWW.lucy.com)。作为休闲服饰行业领导品牌VF
【摘 要】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根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精髓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引入类比思想方法,不仅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可优化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类比思想;思维培养  类比是数学中使用率极高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的分析和探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当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某个方面一致或类似,我们便可使用类比的思想将一致或类似的两方面来推想
Swisslog是总部设在瑞士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其核心业务之一是为客户量身定制仓储及配送物流解决方案(WDS),其卓越的物流产品与物流系统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
农业是天生的弱势产业,农民是天生的弱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两次使用“千方百计”这个词,一个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另一个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两个“千方百计”,表明了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城乡居民就业问题的重视。    依托农业科技,增效增收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动力,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投
中国物流仓储行业经历了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在2010年得到强有力复苏,形成了明显的"V"型反弹。作为保证整个货物进出仓库时保证高效安全的最重要设备之一的关口设备,物流周边
在过去五年被评为“全球最大的仓储物流设备提供商”的胜斐迩集团,于2012年庆祝其成立75周年胜斐迩在东南亚和澳洲地区的业务增长强劲,承接了几个重要的自动化项目,在仓储市场持
近期,发那科推出了拳头机器人M-3iA系列,由于创新理念贯穿整个产品的设计中,一经投入市场M-3iA便以柔性化,智能化,网络化而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