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的延伸在于创新,作为艺术门类中的美术,如果没有创新发展,以死抱住陈旧的东西不放,陈陈相因,那么美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准确地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则是开启创造性表达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换角度思考 美术课堂 创造性表达
给你一个苹果,你会怎么切?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竖着切。但偏偏有人横着切,结果他惊奇地发现了美丽的星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话总是那么经典而耐人寻味。原来寻找美有时候只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奇迹就会展现。
就拿美国版的《灰姑娘》故事说,他们是如何带领学生换个角度思考的。善良、可爱的辛黛瑞拉(灰姑娘)穿着美丽的礼服,博得王子的喜欢,让我们懂得了漂漂亮亮的自己永遠比邋邋遢遢的自己强千百倍。午夜12点敲响的钟声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也让我们知道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是因为是太爱自己的女儿,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只是她做不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家的孩子。辛黛瑞拉有仙女、狗、老鼠等的帮助,告诉我们懂得了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帮助。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但她没有放弃参加舞会的机会让我们懂得了我们要爱自己,相信自己。也让我们知道了仙女也会“出错”,因为没有把水晶鞋变回原样,原来出错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此为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多层次的分析得到了多样的答案,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呢?答案是单一贫乏的。除了文学课,美术课堂同样需要学生能换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因为我们会发现精彩答案可能就藏在拐弯之后。但是我们分析问题很多时候只会带着学生走进固定的模式。
一、学生的“固定式”角度思考
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开拓不同角度和方位进行思考问题,才是我们现代课堂教学真正难点。课堂中学生最易走入“固定式”角度思考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照本宣科,书里怎么讲教师就怎么上,毫无新理念和新思想。一味地灌输旧的已经定式的东西,非常单一。就如让学生站在同一个圆心点,外圆不动,圆心不动,学生只能做井底之蛙,看见同一片蓝天。学生的课堂效果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局面,阻碍了学生的创作个性,抹煞了学生的灵性。
学生的知识有限性,课堂中部分学生提到上设计课就表情很苦恼,甚至出现“偷看”行为,别人怎么画他就跟着怎么画。没有自己的主张,找不到自己的方位角度。其中“套画”也是学生的惯用伎俩,如中学生追捧漫画,在服装设计课中,学生便会偷偷拿出小卡片进行依葫芦画瓢,里面的人物和服装画得“轻舞飞扬”,可惜根本谈不上融进自己的思想。这些从某种意义上只能算是“复制”式的学生。虽然看似画的比较有美术功底,其实是毫无新意。
所以,如何在课堂里开启学生的思维运动才是课堂教学的困难所在。只有让学生站在不同的圆点,或者让圆动起来,才能体现事物的多角度性,因为一个事物就如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从每一个面看,都有不同的形态。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哲学上讲的看事物要一分为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早些年的文学课,按部就班划分段落,查找重点,分析中心思想。课堂中学生按照规定的轨道行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就像是逗号或句号,根本谈不上多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有时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便下了总结论,这往往会会错过很多的精彩,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有别样收获。
二、走出模式,“换”出创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个角度去引导开发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强调课堂的生动活跃,教师的教学要多姿多彩,重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而多角度思考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这种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解决课堂“难点”的重要手段。
要使得学生会换个角度思考,多个角度思考,课堂里必需要很好的引导。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进一个敞开口的瓶子里,并且将瓶底对准阳光。最后遗憾的是,这些蜜蜂竟没有一个能够飞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不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一心只想飞向有阳光的地方,以为那最完美的结果,却对稍稍黯淡的敞开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终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在八年级《奇特的视觉图形》一课影子的联想部分中,颇有体会,课堂里举例子让学生以一只男式皮鞋为实物进行影子的联想,思考之后便有同学回答:影子可以联想成劳斯莱斯汽车。答案得到大家的肯定,寓意以车代步,于是继续追问还可以联想成什么?学生似乎很意外,觉得答案有一种就可以了。殊不知美术课没有标准答案,几个人就可以有几种答案,渐渐的学生发现了一些新的角度,随即答案变得五花八门,异常的精彩,原来想到历史可以是草鞋,想到男式可以是女高跟鞋,想到材料可以是牛……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里畅所欲言,达到思维多角度延伸呢?
首先,对于学生在课堂里讲出自己独特的答案的行为时我们要持肯定的和鼓励的态度。学生的思维其实很活跃,很开阔,也很无拘无束,他们敢想敢说,接受新事物也很快,而作为美术的启蒙老师,我们不能妄加否定和随意批判,一旦觉察到他们的闪光点,可以一起帮助学生,沿着他们的思路去寻找新感觉。有时发现他们的答案只要略微修改就异常的精彩了!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里教师也要“投其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画面入手,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最高的激情,课堂气氛调动好了,学生的思维自然就活跃兴奋了,不知不觉中思考的方位就丰富了,当然有时候学生的答案会着无边际,这时需要老师帮助及时“刹车”,因为活跃的思维有时候像一个人骑车在漫山遍野的小道上,骑得过程中我们要时不时的停车欣赏周边的道道美丽风景,目的不是我们最终的要求。
再次,是教师的定位角度、知识水平也是有局限性的,为了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背景,以形成更新的知识结构。眼界宽了,理解深了,自然会形成独到的见解、新颖的创意,教师的认知角度就多了,活了。课堂就变得生动了。此外我们不妨运用“还想到了什么?”“还有没有更棒的答案了”等,以此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再搜索。往往很多时候学生一些答案让我们惊叹,如在上《元素替代》一课中要求以“与时间赛跑”为题目,要求学生即兴思考,答案多姿多彩:汽车车轮变钟表;滑板和溜冰鞋的轮子变钟表;蜗牛贝壳变钟表;钟表外框变跑道……
最后,教师要及时做到课后小结,这个小结指的是及时把上节课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总结,及时记下学生的新颖的想法,优秀的点子,把学生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汇总。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另外也是将经典的知识进行了延续。因为每届、每班级学生都有个性差异。把学生的新鲜血液融入到教师的血液中,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融洽。也能进一步提高以后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多角度思考素材库.
[3]美术向导.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04.
【关键词】换角度思考 美术课堂 创造性表达
给你一个苹果,你会怎么切?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竖着切。但偏偏有人横着切,结果他惊奇地发现了美丽的星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话总是那么经典而耐人寻味。原来寻找美有时候只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奇迹就会展现。
就拿美国版的《灰姑娘》故事说,他们是如何带领学生换个角度思考的。善良、可爱的辛黛瑞拉(灰姑娘)穿着美丽的礼服,博得王子的喜欢,让我们懂得了漂漂亮亮的自己永遠比邋邋遢遢的自己强千百倍。午夜12点敲响的钟声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也让我们知道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是因为是太爱自己的女儿,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只是她做不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家的孩子。辛黛瑞拉有仙女、狗、老鼠等的帮助,告诉我们懂得了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帮助。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但她没有放弃参加舞会的机会让我们懂得了我们要爱自己,相信自己。也让我们知道了仙女也会“出错”,因为没有把水晶鞋变回原样,原来出错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此为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多层次的分析得到了多样的答案,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呢?答案是单一贫乏的。除了文学课,美术课堂同样需要学生能换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因为我们会发现精彩答案可能就藏在拐弯之后。但是我们分析问题很多时候只会带着学生走进固定的模式。
一、学生的“固定式”角度思考
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开拓不同角度和方位进行思考问题,才是我们现代课堂教学真正难点。课堂中学生最易走入“固定式”角度思考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照本宣科,书里怎么讲教师就怎么上,毫无新理念和新思想。一味地灌输旧的已经定式的东西,非常单一。就如让学生站在同一个圆心点,外圆不动,圆心不动,学生只能做井底之蛙,看见同一片蓝天。学生的课堂效果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局面,阻碍了学生的创作个性,抹煞了学生的灵性。
学生的知识有限性,课堂中部分学生提到上设计课就表情很苦恼,甚至出现“偷看”行为,别人怎么画他就跟着怎么画。没有自己的主张,找不到自己的方位角度。其中“套画”也是学生的惯用伎俩,如中学生追捧漫画,在服装设计课中,学生便会偷偷拿出小卡片进行依葫芦画瓢,里面的人物和服装画得“轻舞飞扬”,可惜根本谈不上融进自己的思想。这些从某种意义上只能算是“复制”式的学生。虽然看似画的比较有美术功底,其实是毫无新意。
所以,如何在课堂里开启学生的思维运动才是课堂教学的困难所在。只有让学生站在不同的圆点,或者让圆动起来,才能体现事物的多角度性,因为一个事物就如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从每一个面看,都有不同的形态。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哲学上讲的看事物要一分为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早些年的文学课,按部就班划分段落,查找重点,分析中心思想。课堂中学生按照规定的轨道行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教学就像是逗号或句号,根本谈不上多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有时我们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便下了总结论,这往往会会错过很多的精彩,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有别样收获。
二、走出模式,“换”出创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个角度去引导开发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改革以后开始强调课堂的生动活跃,教师的教学要多姿多彩,重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而多角度思考的教学方法是达到这种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解决课堂“难点”的重要手段。
要使得学生会换个角度思考,多个角度思考,课堂里必需要很好的引导。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蜜蜂放进一个敞开口的瓶子里,并且将瓶底对准阳光。最后遗憾的是,这些蜜蜂竟没有一个能够飞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它们不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一心只想飞向有阳光的地方,以为那最完美的结果,却对稍稍黯淡的敞开的瓶口不理不睬,最终全部撞死在了瓶底。
在八年级《奇特的视觉图形》一课影子的联想部分中,颇有体会,课堂里举例子让学生以一只男式皮鞋为实物进行影子的联想,思考之后便有同学回答:影子可以联想成劳斯莱斯汽车。答案得到大家的肯定,寓意以车代步,于是继续追问还可以联想成什么?学生似乎很意外,觉得答案有一种就可以了。殊不知美术课没有标准答案,几个人就可以有几种答案,渐渐的学生发现了一些新的角度,随即答案变得五花八门,异常的精彩,原来想到历史可以是草鞋,想到男式可以是女高跟鞋,想到材料可以是牛……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里畅所欲言,达到思维多角度延伸呢?
首先,对于学生在课堂里讲出自己独特的答案的行为时我们要持肯定的和鼓励的态度。学生的思维其实很活跃,很开阔,也很无拘无束,他们敢想敢说,接受新事物也很快,而作为美术的启蒙老师,我们不能妄加否定和随意批判,一旦觉察到他们的闪光点,可以一起帮助学生,沿着他们的思路去寻找新感觉。有时发现他们的答案只要略微修改就异常的精彩了!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里教师也要“投其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画面入手,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最高的激情,课堂气氛调动好了,学生的思维自然就活跃兴奋了,不知不觉中思考的方位就丰富了,当然有时候学生的答案会着无边际,这时需要老师帮助及时“刹车”,因为活跃的思维有时候像一个人骑车在漫山遍野的小道上,骑得过程中我们要时不时的停车欣赏周边的道道美丽风景,目的不是我们最终的要求。
再次,是教师的定位角度、知识水平也是有局限性的,为了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背景,以形成更新的知识结构。眼界宽了,理解深了,自然会形成独到的见解、新颖的创意,教师的认知角度就多了,活了。课堂就变得生动了。此外我们不妨运用“还想到了什么?”“还有没有更棒的答案了”等,以此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再搜索。往往很多时候学生一些答案让我们惊叹,如在上《元素替代》一课中要求以“与时间赛跑”为题目,要求学生即兴思考,答案多姿多彩:汽车车轮变钟表;滑板和溜冰鞋的轮子变钟表;蜗牛贝壳变钟表;钟表外框变跑道……
最后,教师要及时做到课后小结,这个小结指的是及时把上节课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总结,及时记下学生的新颖的想法,优秀的点子,把学生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汇总。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另外也是将经典的知识进行了延续。因为每届、每班级学生都有个性差异。把学生的新鲜血液融入到教师的血液中,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融洽。也能进一步提高以后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多角度思考素材库.
[3]美术向导.中国美术出版总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