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11家医疗机构2 204例死胎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11家医疗机构死胎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探讨合适的干预措施。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11家医疗机构死胎的临床资料,分析死胎发生的孕周、原因、母体情况等。

结果

(1)死胎的总体情况:11家医疗机构的总分娩量为103 472例,其中死胎2 204例,死胎的发生率为2.13%;其中治疗性引产所致死胎738例(0.71%,738/103 472),自然死胎1 466例(1.42%,1 066/103 472)。2 204例死胎中,孕<28周的死胎占55.63%(1 226/2 204),孕28~37周的死胎占28.45%(627/2 204),孕≥37周的死胎占15.92%(351/2 204),不同孕周死胎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孕周死胎的原因:孕<28周的死胎中,治疗性引产导致死胎者所占的比例最大(53.34%,654/1 226);孕28~37周的死胎中,以子痫前期导致的死胎为主(40.67%,255/627);孕≥37周死胎的原因主要为脐带因素(19.37%,68/351)、产程异常(17.09%,60/351)。(3)死胎的宫内生长受限(FGR)情况:孕<28周死胎中FGR的发生率(23.49%,288/1 226)高于孕28~37周(18.02%,113/62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非治疗性引产产程中死胎共299例,产妇的分娩年龄≥35岁(高龄)和<35岁者,其发生率分别为63.88%(191/299)、36.12%(108/29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6,P=0.000);因母体因素、产程因素及胎位因素导致的死胎中,在≥35岁产妇中的发生率均高于<35岁产妇[分别为61.11%(33/54)与38.89%(21/54);65.82%(52/79)与34.18%(27/79);66.67%(26/39)与33.33%(13/39)],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23、4.067、3.002,P=0.002、0.001、0.013)。(5)发生在产程中的299例死胎中,剖宫产者占33.78%(101/299),其中紧急剖宫产或在产程中中转剖宫产76例。

结论

(1)11家医疗机构的死胎发生率较高,不同孕周导致死胎的主要原因不同,应针对不同孕周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法以降低死胎的发生率,孕<28周时应加强治疗性引产的监管,孕≥28周应加强孕妇管理,降低可避免自然死胎的发生。(2)孕期应加强胎儿体质量的管理,对有FGR的胎儿重点监测,避免死胎的发生。(3)高龄产妇死胎的发生率高,应加强高龄产妇的高危因素的管理,是降低死胎发生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期刊
以傅瑞德-克拉夫茨(Friedel-Crafts)反应为基础,活化处理芳纶纤维的惰性表面,将改性纤维大量加入到EPDM制备成绝热层。采用红外、X-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检测活化处理对芳纶
目的为探讨海南黎族β—地中海贫血红细胞膜蛋白是否存在异常,我们观察了33例生活在海南保亭县的β—地中海贫血病人.方法: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
期刊
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D/PGS)中的应用效果及不同胚胎阶段活检的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PGD/PGS治疗的381个周期,其中,PGD 320个周期,采用卵裂期活检156个周期、囊胚期活检164个周期;PGS 61个周期,采用卵裂期活检23个周期、囊
通过把经济全球化划分为5个阶段的阐述,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因素的变化对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拉美三次现代化战略选择同国际因素的关系;重点探讨20世纪90年代
目的 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警惕和认识,规范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并对该病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止2004年12月间我院住院的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回
非参数密度估计在样本分析建模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尤其是核密度估计方法。但由于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量大,应用到运动目标检测方面很难达到实时效果。提出了一种特征帧构建的核密度估计方法。因为核密度估计不需要假设背景模型的密度分布函数,所有样本值又满足独立同分布的原则,所以可以通过特征帧构建的方法进行背景建模,同时应用此方法进行背景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且具有运算速度快、实时性好等特点
为了实现对行间转移面阵CCD漏光现象的硬件实时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暗像元区域漏光信号提取的方法,对大面阵行间转移CCD的漏光现象进行消除。首先,对暗像元区域的漏光信号进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邻苯二乙酸,2,2′-二联吡啶和硝酸镉反应生成配合物[Cd_2(1,2-pda)_2(bipy)_2(H_2O)_2]_n(1,2-pda=邻苯二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采用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