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同时要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搞好课堂教学,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开设富有趣味性、探究性的活动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日常事物的习惯,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6-01
目前小学数学课教学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缺少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和能力。这种比较简单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没有趣味性的,造成厌数学、怕数学等负面的情绪。为此,我根據自己对数学教学的实践和几年的从教经验,归纳梳理了以下几条浅薄的经验。
一、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遇到困难会主动探索,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比如本人在一次上课时,讲的正起劲,忽然听到一句小声但有点“刺耳”的声音“哎,数学真没意思,只有老师在讲我们只能听”当时为了不影响课堂就没有多说什么,下课后我想了很久,也单独叫这名同学谈了话,问了她的想法,她的意思是数学课为什么不能像其他课一样可以自己找答案,可以让学生多讲,总体就是觉得数学课没其他课有意思,我很感谢这位同学能够给我提出意见,能够让我有所思考,难道不是吗?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的兴高采烈,头头是道,学生却一脸茫然,不知所以。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
二、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数学课堂中,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而实践活动课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才是主导者,学生可以作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最终使学生能够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
三、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
数学活动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联系学生身边的事情。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访谈”、“调查”、“搜集资料”、“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三年级下册“制作日历”的活动中,学生在收集年月日的知识资料、收集旧日历、制作新年历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自己参与其中,并能够通过自己和小伙伴努力获得知识的那种自信、快乐感。听听下面几个孩子活动后的对话,我感到很欣慰。学生A:“原来制作日历是这么简单啊,以前我认为很难,自己通过查资料亲手制作后发现我也可以制作日历了,真高兴。”学生B:“是啊,我设计的日历很漂亮,妈妈说比买的还要好,今年不用买日历了。”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想,我想也许多年以后知识会遗忘,但是这种经历应该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不一样的回忆。
四、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索和创新的潜力,而活动本身可激发学生求知欲;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已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的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分组或单独活动,可以访问、调查、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去,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五、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围绕书本所提供的情景,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收集资料,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课对学生作用非常大,是小学数学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是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很大程度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去动手,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196-01
目前小学数学课教学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缺少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和能力。这种比较简单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没有趣味性的,造成厌数学、怕数学等负面的情绪。为此,我根據自己对数学教学的实践和几年的从教经验,归纳梳理了以下几条浅薄的经验。
一、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遇到困难会主动探索,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比如本人在一次上课时,讲的正起劲,忽然听到一句小声但有点“刺耳”的声音“哎,数学真没意思,只有老师在讲我们只能听”当时为了不影响课堂就没有多说什么,下课后我想了很久,也单独叫这名同学谈了话,问了她的想法,她的意思是数学课为什么不能像其他课一样可以自己找答案,可以让学生多讲,总体就是觉得数学课没其他课有意思,我很感谢这位同学能够给我提出意见,能够让我有所思考,难道不是吗?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的兴高采烈,头头是道,学生却一脸茫然,不知所以。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
二、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数学课堂中,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讲,学生听”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而实践活动课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活动课中,学生才是主导者,学生可以作为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最终使学生能够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
三、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
数学活动课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联系学生身边的事情。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访谈”、“调查”、“搜集资料”、“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三年级下册“制作日历”的活动中,学生在收集年月日的知识资料、收集旧日历、制作新年历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自己参与其中,并能够通过自己和小伙伴努力获得知识的那种自信、快乐感。听听下面几个孩子活动后的对话,我感到很欣慰。学生A:“原来制作日历是这么简单啊,以前我认为很难,自己通过查资料亲手制作后发现我也可以制作日历了,真高兴。”学生B:“是啊,我设计的日历很漂亮,妈妈说比买的还要好,今年不用买日历了。”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想,我想也许多年以后知识会遗忘,但是这种经历应该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不一样的回忆。
四、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学生有探索和创新的潜力,而活动本身可激发学生求知欲;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已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的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分组或单独活动,可以访问、调查、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去,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五、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围绕书本所提供的情景,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主收集资料,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课对学生作用非常大,是小学数学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是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它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很大程度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去动手,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