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发现很多诗人词人在名字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号”,号为“居士”。譬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古代的普通劳动者,取名很随意,可以简单地称呼为张三李四王五,按家中兄弟姐妹的排行,拟定一个“数字化”名字,就能上户口了。但在士,即读书人阶层,起名就很考究,大多都要有李白先生那样全套的姓、名、字、号。古时候啊,没有义务普九教育,想当一个学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你家里“提钱”致富以外,还得弄一堆自己都记不住的名字。不过,现在同学们也有不少的马甲、ID,在作业本上填写的是户口登记名,还有网名、游戏名、论坛名等等。
OK,今天咱们不研究“姓名字”,单单来说一说“号”。现代人也有号,不是学号。是外号。多半含贬义,带人身攻击的,比如李小胖王麻子张眼镜,没有文化含量。古人的号,那叫雅号,这些雅号,又有太多太多的“居士”。李白以降,还有若干大号居士的作家,细数起来,可归纳如次——
如雷贯耳级别:东坡居士苏轼;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六如居士唐伯虎……
大名鼎鼎级别:樊川居士杜牧;耐辱居士司空图;莲峰居士李煜;清真居士周邦彦;淮海居士秦观;易安居士李清照(女);石湖居士范成大……
小有名气级别:后山居士陈师道;鹿门居士米芾;于湖居士张孝祥;幽栖居士朱淑真(女);后村居士刘克庄;斜川居士苏过;石林居士叶梦得;温陵居士李贽:衡山居士文徵明(与唐伯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居士”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令无数诗人竞相冠名?这,得从中国古代的社会传统及宗教信仰谈起了。
字典上解释——居士,不出家的信佛的人。窃以为,居士就是“居家修行之士”的缩写。这样的居士,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平时该干嘛干嘛,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只要有无上菩提心。心存善念,以善护念,利益众生,多多帮助别人,就是我佛如来的三好学生。由是观之。原来这一帮著名文学家都是佛教徒啊。在平常的印象中,佛教徒都应该是和尚尼姑嘛。
呵呵,和尚尼姑那是出家人,是职业僧侣阶层,有点类似西方基督教的神甫牧师。在西方,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教徒,出生时都要授受洗礼,认教父,平时都要做礼拜,拉斐尔、达·芬奇、歌德、托尔斯泰等文艺界泰斗基本上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西方的大科学家一般也信仰上帝呢,比如说牛顿、伽利略、法拉第。这很正常,父母亲及周围邻居都信仰上帝,一生下来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没得选择,就像大家都要上学,你一个人猫在家里硬是要谢绝普九的阳光雨露,你就不闷得慌吗?西方的达人,以及小老百姓,也可视为“居士”,居家拜上帝的人士。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段里,佛教在民间的地位,就跟基督教在西方的待遇一样。是全民宗教,在东汉末年佛教传人中原以来,就迅速汉化、本土化,融进了中华文化的血脉,并起到了巨大作用,当今的著名风景区,貌似都跟佛教有莫大关系,都有几尊佛像在景区大摆POSE受人供养呢。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宗教项目,也以佛教为主,敦煌、云岗、龙门、大足、承德……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北方都盛行佛教,甚至有个皇帝。大名萧衍,还几度出家当和尚呢。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描写当时漫天神佛的盛况。
同学们可能很难想象佛教在古代的巨大影响力。我们不妨想一想。历史课本中介绍我国雕版印刷的首印产品是什么呀?对,《金刚经》,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我们巨牛的古代科学家——僧一行,是个和尚,那个啰哩啰唆婆婆妈妈西行取经的唐僧唐三藏的弟子。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的董事层(皇室)和员工层(民间)大行其道,管理层(士大夫官僚)则以儒教为主要信仰。对于民间老太太吃斋念佛的行为,同学们可能不觉得陌生,但对封建帝王家也吃斋念佛,就感到有些诧异了。历史不容涂抹,事实就是这样。以最强王朝大唐和末代王朝满清为例,他们的开国老大以及最有权势的女人,都是佛教徒。尽管李渊很虚荣地认了道家的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但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从骨子里崇奉佛教的,他给唐僧的待遇规格很高很高;满清入关后的首任皇帝,康熙的老爸——顺治先生,传说跑到五台山出家去了,即使这个传说是假的,但他经常去五台山拜佛,是真的。女皇武则天出过家,临死都在请特级大和尚给她讲解《因陀罗经》《金刚经》的佛法大意;慈禧太后自称老佛爷,拜佛念经那是家常便饭。
在上上下下的梵呗声中,我们的文学大师一生下来,就被浓厚的佛家气息包裹着,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对我佛如来生出几分敬意。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有极大的启发、帮助。“五四”以前,估计全国超过半数的老百姓都是居士吧。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黑格尔大师说过:中国是一切例外的例外。也就是说,在中国经常会有些不同寻常的人或事。居士也有例外。有两个没有居士称号的居士,也享有盛名。
一个是北宋黄庭坚,苏门四学士的老大,自号山谷道人,却不是道教中人,而是如假包换的正宗佛教徒。他这个道人,是修道、悟道之人。道,不只是道家概念,也是佛家概念,比如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有一个道字。
另一个是盛唐王维,他也没有居士称号,却是个最虔诚的居士。王维,字摩诘。呵呵,摩诘,王,相当西化相当洋气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直接取材于禅宗重要经典《维摩诘经》。
维摩诘是个富菩萨,他就住在市中心的一处富人别墅里,资产巨亿,妻儿成群,但又坚持修行,成为人人向往的在家菩萨。经书上说他“游戏神通,辩才无碍”,不仅游戏打得好,口才也是相当霸道。忽一日,维先生要生病了,当然,以他的神通广大,是不可能生病的,他是故意生病,让世间人知道生老病死之“病”苦。富可敌国的居家菩萨尚受病痛煎熬,何况普通劳动者乎?
智慧的人是孤独的,富裕的人也是孤独的,聪明的富翁简直就是没人缘了。如来佛闻听老维卧病在床,就派手下的各路菩萨、罗汉、弟子前去探病,可他们都害怕老维的嘴巴不饶人。都担心自己没法跟老维交锋,于是以各种理由婉拒了。最后,如来不得不派出究极智者——文殊菩萨亲自出马。这个文殊师利法王子,是佛教界智慧第一的大师,曾为七世佛的导师。光看字面,就知道“文殊”是“文才智慧特别霸道”的意思了。
刚刚不愿意探病的一干家伙,见文殊前往,一下子来了精神。呵呵,史上最强的两个大智者要对话了,有好戏看哕。于是他们也蜂拥来到市中心老维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这队伍也太庞大了,估计都够开联合国大会了。请注意,他们一下子拥入主城,势必造成交通堵塞,还好,他们走的是空路,大家都会飞,何必去挤公交呢。交通难题解决了,但接待能力有限呀,你想,古代城市很小的,没盖大会堂。哪能一下子招待十几万VIP?况且,他们还不去会堂,他们直接就去老维家开会了。再况且。他们直接就去老维的卧室开会了。上次在医院探望高中版美编刘洋,病室里呆了十几个人就挤得分子变形了。但老维那里要挤十几万神仙,他们的棍啊棒啊云啊莲花啊随身装备也不少,很占硬盘空间的。怎么办?
这就显出维摩诘的“游戏神通”了。他“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电脑清空硬盘,就能装下百千万亿字节了;老维清空病室,就能装下百千万亿菩萨了。芥子可纳须弥,生命之河流可无限延长也。由是观之,维摩诘先生才是史上最牛的居士。
OK,今天咱们不研究“姓名字”,单单来说一说“号”。现代人也有号,不是学号。是外号。多半含贬义,带人身攻击的,比如李小胖王麻子张眼镜,没有文化含量。古人的号,那叫雅号,这些雅号,又有太多太多的“居士”。李白以降,还有若干大号居士的作家,细数起来,可归纳如次——
如雷贯耳级别:东坡居士苏轼;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六如居士唐伯虎……
大名鼎鼎级别:樊川居士杜牧;耐辱居士司空图;莲峰居士李煜;清真居士周邦彦;淮海居士秦观;易安居士李清照(女);石湖居士范成大……
小有名气级别:后山居士陈师道;鹿门居士米芾;于湖居士张孝祥;幽栖居士朱淑真(女);后村居士刘克庄;斜川居士苏过;石林居士叶梦得;温陵居士李贽:衡山居士文徵明(与唐伯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居士”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令无数诗人竞相冠名?这,得从中国古代的社会传统及宗教信仰谈起了。
字典上解释——居士,不出家的信佛的人。窃以为,居士就是“居家修行之士”的缩写。这样的居士,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平时该干嘛干嘛,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只要有无上菩提心。心存善念,以善护念,利益众生,多多帮助别人,就是我佛如来的三好学生。由是观之。原来这一帮著名文学家都是佛教徒啊。在平常的印象中,佛教徒都应该是和尚尼姑嘛。
呵呵,和尚尼姑那是出家人,是职业僧侣阶层,有点类似西方基督教的神甫牧师。在西方,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教徒,出生时都要授受洗礼,认教父,平时都要做礼拜,拉斐尔、达·芬奇、歌德、托尔斯泰等文艺界泰斗基本上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西方的大科学家一般也信仰上帝呢,比如说牛顿、伽利略、法拉第。这很正常,父母亲及周围邻居都信仰上帝,一生下来就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没得选择,就像大家都要上学,你一个人猫在家里硬是要谢绝普九的阳光雨露,你就不闷得慌吗?西方的达人,以及小老百姓,也可视为“居士”,居家拜上帝的人士。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段里,佛教在民间的地位,就跟基督教在西方的待遇一样。是全民宗教,在东汉末年佛教传人中原以来,就迅速汉化、本土化,融进了中华文化的血脉,并起到了巨大作用,当今的著名风景区,貌似都跟佛教有莫大关系,都有几尊佛像在景区大摆POSE受人供养呢。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宗教项目,也以佛教为主,敦煌、云岗、龙门、大足、承德……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北方都盛行佛教,甚至有个皇帝。大名萧衍,还几度出家当和尚呢。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描写当时漫天神佛的盛况。
同学们可能很难想象佛教在古代的巨大影响力。我们不妨想一想。历史课本中介绍我国雕版印刷的首印产品是什么呀?对,《金刚经》,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我们巨牛的古代科学家——僧一行,是个和尚,那个啰哩啰唆婆婆妈妈西行取经的唐僧唐三藏的弟子。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的董事层(皇室)和员工层(民间)大行其道,管理层(士大夫官僚)则以儒教为主要信仰。对于民间老太太吃斋念佛的行为,同学们可能不觉得陌生,但对封建帝王家也吃斋念佛,就感到有些诧异了。历史不容涂抹,事实就是这样。以最强王朝大唐和末代王朝满清为例,他们的开国老大以及最有权势的女人,都是佛教徒。尽管李渊很虚荣地认了道家的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但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从骨子里崇奉佛教的,他给唐僧的待遇规格很高很高;满清入关后的首任皇帝,康熙的老爸——顺治先生,传说跑到五台山出家去了,即使这个传说是假的,但他经常去五台山拜佛,是真的。女皇武则天出过家,临死都在请特级大和尚给她讲解《因陀罗经》《金刚经》的佛法大意;慈禧太后自称老佛爷,拜佛念经那是家常便饭。
在上上下下的梵呗声中,我们的文学大师一生下来,就被浓厚的佛家气息包裹着,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对我佛如来生出几分敬意。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也有极大的启发、帮助。“五四”以前,估计全国超过半数的老百姓都是居士吧。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黑格尔大师说过:中国是一切例外的例外。也就是说,在中国经常会有些不同寻常的人或事。居士也有例外。有两个没有居士称号的居士,也享有盛名。
一个是北宋黄庭坚,苏门四学士的老大,自号山谷道人,却不是道教中人,而是如假包换的正宗佛教徒。他这个道人,是修道、悟道之人。道,不只是道家概念,也是佛家概念,比如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就有一个道字。
另一个是盛唐王维,他也没有居士称号,却是个最虔诚的居士。王维,字摩诘。呵呵,摩诘,王,相当西化相当洋气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直接取材于禅宗重要经典《维摩诘经》。
维摩诘是个富菩萨,他就住在市中心的一处富人别墅里,资产巨亿,妻儿成群,但又坚持修行,成为人人向往的在家菩萨。经书上说他“游戏神通,辩才无碍”,不仅游戏打得好,口才也是相当霸道。忽一日,维先生要生病了,当然,以他的神通广大,是不可能生病的,他是故意生病,让世间人知道生老病死之“病”苦。富可敌国的居家菩萨尚受病痛煎熬,何况普通劳动者乎?
智慧的人是孤独的,富裕的人也是孤独的,聪明的富翁简直就是没人缘了。如来佛闻听老维卧病在床,就派手下的各路菩萨、罗汉、弟子前去探病,可他们都害怕老维的嘴巴不饶人。都担心自己没法跟老维交锋,于是以各种理由婉拒了。最后,如来不得不派出究极智者——文殊菩萨亲自出马。这个文殊师利法王子,是佛教界智慧第一的大师,曾为七世佛的导师。光看字面,就知道“文殊”是“文才智慧特别霸道”的意思了。
刚刚不愿意探病的一干家伙,见文殊前往,一下子来了精神。呵呵,史上最强的两个大智者要对话了,有好戏看哕。于是他们也蜂拥来到市中心老维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这队伍也太庞大了,估计都够开联合国大会了。请注意,他们一下子拥入主城,势必造成交通堵塞,还好,他们走的是空路,大家都会飞,何必去挤公交呢。交通难题解决了,但接待能力有限呀,你想,古代城市很小的,没盖大会堂。哪能一下子招待十几万VIP?况且,他们还不去会堂,他们直接就去老维家开会了。再况且。他们直接就去老维的卧室开会了。上次在医院探望高中版美编刘洋,病室里呆了十几个人就挤得分子变形了。但老维那里要挤十几万神仙,他们的棍啊棒啊云啊莲花啊随身装备也不少,很占硬盘空间的。怎么办?
这就显出维摩诘的“游戏神通”了。他“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电脑清空硬盘,就能装下百千万亿字节了;老维清空病室,就能装下百千万亿菩萨了。芥子可纳须弥,生命之河流可无限延长也。由是观之,维摩诘先生才是史上最牛的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