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回眸说译事 百年巨变话沧桑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翻译史的研究近年来吸引了学术界的注意,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翻译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有必要对于中国翻译的历史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则在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近年来高潮迭起,多种思潮汇聚于翻译理论之中。所以,当六十余万言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置于案前时,我不禁怦然心动,及至披览阅读,更为其史料的丰富,视角的独特所吸引。不出十余日,厚可盈寸的巨作就已读完了,其间既没有感到一般读史时的枯燥,甚至没有感到夏日常有的困倦,我想这主要应归功于作者的笔墨酣畅,书的内容的丰富多彩吧。
  读过之后有几点感想,想写出来以就教于作者及诸同好。
  
  一、内容丰厚,史料详实
  
  二十世纪被人称作是翻译的世纪,这足以说明在这个世纪中翻译活动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写下这些翻译活动却又不很容易。因为历史绝不是史料的堆砌与罗列,而是由某种思想贯穿着,让这些事件与现象之间产生联系,从中发现规律,并对当下的现实有意义,否则写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这方面,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下简称《译史》)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写史的方法上也有所突破,是值得注意的。
  史并非史料的罗列,但史料不够丰富不准确也不行。《译史》可说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该书长达六百五十余页,这个大容量为展示史料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全书涉及译者一百二十余家,以及部分外籍译者,译著数以百计。这里有他们的生平与业绩,也有他们的理论观点、他人的评价,更有不少译作的精彩片断,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译史。作者阅读了大量史书典籍、报刊和文章,许多鲜为人知的译人译事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而其他同类书文中已有介绍的译人译事,又以该书内容更为详尽。例如译家周作人在《译史》中虽然是放在第二编第一章以“大文学家,大翻译家鲁迅”为题目的同一章中,但对他的介绍与评价竟达十页之多。作者对周作人的译作介绍详尽,评价公允,其中不仅有他个人的生平经历、他的译事成就,还有一些是关于他与其兄鲁迅的轶事、趣话,表现了兄弟之间曾经的情谊与合作。
  对前人的评价,方教授不随意附和,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例如,在评论清末民初的翻译家时,一般都首推严复、林纾,尤其是康有为曾有过“译材并世数严林”的诗名,但方华文教授不以为然,他认为,梁启超应冠三杰之首,因为梁启超“大力创办译书院,从政治的角度影响我国的译业,以宏观论作用最大”。这一评价角度是有道理的,也是至今所仅见的。其中是不是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翻译学理论的某些观念,或可以就教于方先生,然而,“旧学商量加邃密”是应有之义,一部新创见的学术论著无可避免地会有新的见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译史》优点、特点还很多,例如,写法灵活,不拘一格,有时以人带事,有时以事带人,如以鲁迅带出他所译之书,而又以“莎士比亚在中国”为题目带出所有中国莎剧译者。
  
  二、主客兼融写法独特
  
  一般说来,史家作史都遵循力避主观、力求客观的原则,作者总是如局外人,站在圈外的高处,以一种全知全新的视角,貌似公允地陈述史实,这样给读者一种“历史的真实感”。但是如果从“一切历史都只是当代史”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对历史真实有新的理解。所有的历史都只是后来人站在他所处的时代的立场并以他个人的视角写出来的。他对人物的选取,对事件的描写等等,无不带上了主观的烙印。认识到这个道理,让现代历史哲学的研究方式发生了变化,“史观”让位给了“史学观”,历史哲学的重心,从历史的客体转移到主体如何认识历史客体的问题上来。主体观念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与其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如从幕后走到幕前,与读者更平等地对话交流。在这一方面《译史》做了很好的尝试,把译家、译事、译例、后人的评说,以及作者个人的看法熔于一炉,有机结合,使得该书主客兼融,有一个独特的视角,既有史料,又有各种评论,甚至译界争议之事以及作者个人点评,读起来感到有血有肉,迥然不同于一般史书的生硬刻板,了无生气。
  例如,方教授在介绍朱生豪时,有对他生平的简介,有朱生豪的人生自白,有其妻子宋清如深情的追忆,也有他人如鲁迅等对他的评价,还有作者对朱生豪泣血译莎翁的生动描写,和他对这位前辈的敬仰以及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今天我们提起朱生豪,往往把他跟戏剧巨人莎士比亚连在一起,使他荣膺翻译家的桂冠。因为他曾经不折不挠,殚精竭虑,创造了辉煌的译绩。”这里,作者已经把自己的情感、观点、立场明确地显示出来,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了。这样的写法拉近了书中人物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也更易受到感动。这种主客兼融的手法是史书中少见的,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也是成功的尝试。
  
  三、历史当下巧妙溶合
  
  史学家通过对过去事件的研究,试图找到各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或企图重建过去的思想。但是,历史与当下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线呢?这倒是个难题,因为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界线,这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可以说昨天是过去,但没有人能说昨天是“历史”。昨天不是,那么前天呢?大前天呢?……方教授写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的动笔的时间大约在2000年左右,他就在写昨天和昨天以前的事。他书中的许多人还健在,还在同我们一起开会、交往、通e-mail,却已经被他写进了《译史》了。这,也是《译史》写法上的一个大胆的突破。
  写我们身边的人与事难度比较大。一是这些人仍在变,仍在发展,仍在继续写、继续译;二是看到自己被写进了书里,这些人会做何感想?会认为那些对自己的评价公允、全面吗?所以,已有了距离感的人与事、已“盖棺论定”的人物好写,已有定评和定论,容易做到“客观”。但历史与当下又不可能明确分开,尤其是在事件的意义上。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沃尔什所说:“‘历史’一词本身是模棱两可的。它包括①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以及②我们现在用它们来构造的叙述和说明。这种模糊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为历史哲学同时打开了两个可能的领域。这种研究,正如我们上面以其流传的形式所简单描述它的那样,可以涉及到历史事件的实际过程。而另一方面,它可能是关注于历史思维的过程,靠了历史思维,我们就可以达到第二种意义上的历史了。”(《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沃尔什所说的第二种意义上的历史是指对历史思维的研究,是历史研究从对事件的关注转向对历史思维的关注,这一转向意味着研究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下过去有意义的事件,而且要透过它们深入到它们所奠基的思想上去,这样历史研究才能对现实与当下有意义。从这一观点看,方华文教授的二十世纪翻译史也就不显得特殊了。现在,这种做法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如写过《中国翻译简史》的马祖毅先生原来只止笔在五四之前,现在他正在撰写的《中国翻译史》上下卷,将把视域从历史扩大到当下。而写过《西方翻译简史》的谭载喜也在他的修订本《西方翻译简史》中增加了当今仍在流行的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的理论内容。
  方华文教授在写该书之前心里有一个蓝图,他想使这部著作达到以下几项要求,(一)内容丰富,含金量大,让读者有较大的受益;(二)通俗易懂,朝“大众化”方向努力;(三)争取当教材用,故尔必须条理清晰,便于归纳;(四)必须与社会发展衔接,从而便具有厚重感和使命感;(五)必须鲜明、生动,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故应在书中加译文选段,可供读者鉴赏:(六)资料性强,即为从事翻译研究的人提供翔实的资料;(七)重点突出,具有代表性,如所选择的译者、译作应产生过影响;(八)努力描绘中国传统译论的构建情况,使读者了解中国译学发展的脉络。
  对一本书来说,若能兼具如许的特点可谓不易,令我们高兴的是《20世纪中国翻译史》基本达到了方华文教授预期的要求,而且有的方面做得很突出。
  (《20世纪中国翻译史》,方华文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35.00元)
其他文献
1992年我在瑞士洛桑大学求学时,遇到了一场少见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会场设在州议会大厅。也许是因为报纸的广告效应,听众很多,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其中也有带着孩子的家庭妇女。在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答辩会上,公众始终在倾听,那种专注表情就像参加教堂的布道活动一样虔诚。我想,这就是欧洲的公众文化景观吧!答辩人拉德里查尼(Ives Raddrizzani)算是我刚认识的朋友,他花了近十年时间才提交了“费希特
期刊
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真正的百科全书,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但经学研究自近代以降逐渐被社会所遗弃,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多次指出,中国经学开始于董仲舒,终结于廖平。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承续中华文化慧命,光畅民族生命大流为职命的现代新儒家的出现,历经三代人的努力,经学研究才重新露出曙光,国学复兴再次成为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当然,复兴国学非旦夕之功。经历过“五四”第二次“道术将为天下裂”的阵
期刊
这个题目是借用朱学勤先生的一个演讲的题目。这里的两个文化革命也就是:一是不打引号的文化革命,是从二十世纪初梁启超、胡适到鲁迅的“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第二个就是一提文化革命人们马上就会反映出来的“文化大革命”,也就是开始于1966年的所谓“十年文革”。这两个文化革命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朱先生首先把1640年以来的世界近代历史上的革命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英美革命的类型,一
期刊
“黄河清,圣人出”是论证修建三门峡大坝时的一条论据,当时因简体字正在草创阶段,被误读为“怪人出,黄河清”,足发一噱。如今这座吸附在中华民族母亲河上的庞然巨怪,其危害连当时主张修坝者也不得不承认了。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乎湖”的圣训,五十年代也被当作主张修筑三峡大坝的一条依据,但被毛泽东自己搁置了,到今天才成为现实。千秋万代后,后人如何评说,谁也不知道。  “圣人出,黄河清”是封建
期刊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R.W.Emerson)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K.Jaspers)说:“几乎所有的哲学主题都为柏拉图所涵盖,或都源自柏拉图,好像哲学始于他,也终于他一般”;而美国哲学家怀特海(A.N. Whitehead)则说:“西洋两千多年的哲学,皆在注解柏拉图。”这样的赞美可能有过誉之嫌,但确实道出了柏拉图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每每为中国学者引用。 
期刊
俄罗斯研究如今成了一门显学。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在努力破解“俄罗斯之谜”。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解放思想,打破种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研究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片学术园地里,不仅有老一辈的专家学者继续在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更加可喜的是涌现了一批很有实力很有前途的新生力量。  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作者心气浮躁,急功近利,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
期刊
自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倡议成立国学院后,大家就一直在说国学。可是,什么是国学?国学院应该怎样培养国学人才?诸如此类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注意到,甚至连首倡其事的纪宝成校长也并没有系统的、令人信服的阐述。  笔者虽然也学了7年与国学有关的专业一中国古代史,但因资质愚钝,对这样的问题不敢发言。不过,读到媒体纷纷扬扬的报道,我倒想起了所藏的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郭绍虞关于成立中文专修班致叶圣
期刊
9月11日的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果,标志着小泉纯一郎实现了他的两项夙愿:一是“邮政民营化改革”,二是“我要搞垮自民党”。  与其说“邮政民营化改革”是此次大选的争议焦点;不如说小泉纯一郎成功地利用这一话题,垄断了大选话语权,成功地淹没了主要在野党民主党的声音,其实是把众议院选举变成了一次全民公投,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议会政治的游戏规则。本来,众议院的议员选举比较的是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就像高考需要考很多科目
期刊
众多现代女作家中,论文学业绩赵清阁算不上非常突出的一位,但她富于个性。她于小说、散文、剧本、诗歌(包括旧体诗词)等文体,都有相当分量的作品,其中剧本又以改编《红楼梦》著称(有《红楼梦话剧集》),还创作多部电影剧本。如此全能的女作家不多。赵清阁还兼写评论,出版过《抗战编剧方法论》等多部专著,这在女性作家里尤为少见。几乎与写作并行,她编辑过许多报刊和丛书,其中《女子月刊》《弹花》杂志颇具影响。她的编辑
期刊
青年人生活在对明天的憧憬中,老年人生活在对昨天的回忆里。虽说记不清是谁说的大意如此的话,但它描述的应该是一种常规。所以,述说往事、撰写回忆录,通常是老者的“专利”。从唐代诗篇所见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到今天数不胜数的回忆录,莫不如此。而且所回忆的内容,大多与高层、大人物有关。这一常规,随着《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一书的出版问世而受到冲击。这是一部中年人写的回忆录,追记了“北京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