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媒介语境“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嬗变造就了拟态环境的不同特征与环境映射作用。在“再中心化”媒介语境中,媒介历经“权威—释放—赋权”的发展阶段后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内涵的新型拟态环境,继而重构了媒介与人互为延伸的全新社会关系。基于此,文章力图构建无限传播与时空均衡的媒介传播想象,其主要特征及表现为由融媒竞争到融媒共生,拟态即为真实,以期为当代文化传播活动的媒介化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媒介语境;拟态环境;社会关系;传播想象
【作者单位】宗源,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1.008
随着媒介化进程的加速,媒介形态的诞生催化了不同传播环境的变迁,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媒介形成一种以技术创新为趋势的发展语境,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自媒体力量崛起后,又重构“去中心化”语境,形成当下多极“再中心化”的新兴语境。在这一阶段,社交化媒体同时进行了一对一与一对多等文化传播活动,更改变了原有拟态环境的结构,呈现信息茧房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在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服务等一系列智能媒介技术的加持下,新型拟态环境得以呈现真实化、沉浸式特点。这不仅说明新兴媒体时代中媒介、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融合度不断深化,而且在赋权机制下拓展了媒介想象与发展空间,在打破原有传播时空隔阂的基础上开启了媒介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了“客观环境—拟态环境—环境认知”的认知结构,为当代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媒介传播环境和技术平台。
一、拟态环境的嬗变趋势——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再到“再中心化”
1.“中心化”中的拟态环境
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作为定向、单一的信息传播环境,其传播活动受到传播主体的权威地位限制而呈现窄化的发展特征,其拟态环境完全由媒介控制者主观进行信息选择与加工,倾向于营造社会认同与一致舆论。这种由信息辐射方式构建而成的拟态环境不仅与真实社会环境形成强烈反差,而且由于媒介主观行为对受众认知造成极大阻碍。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杨磊副教授认为,“中心化”媒介语境中的拟态环境是议程设置后的人为环境,并不能体现信息的有效性与环境的真实性,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灌输的环境认知。这种镜子式的环境再现受制于新闻供给机构而表现了象征性意义,信息环境与媒介传播活动不是帮助社会大众认知与了解真实环境,而是制约和规制社会大众及他们的行为。
2.“去中心化”中的拟态环境
网络媒介的诞生优化了大众传播活动,社会大众通过低门槛的网络传播服务不断交换、创造并参与传播活动。传受双方的交互融合促使媒介环境形成双向交往机制,传统专业媒介权威地位被打破,不同个人、组织或群体通过多向传播重新定义了信息选择与加工的程序与形式,“去中心化”媒介语境出现并形成了新型拟态环境。在“去中心化”媒介语境中,社会大众可以任意切换传播角色,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各种信息流行为颠覆了媒介漩涡中心,集合行为成为拟态环境的主要构建力量。中国政法大学学者滕乐认为,分散化传播手段更为拟态环境内容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提供了有效保障,但不同的信息分享与传递代表着不同的传播行为。因此,“去中心化”语境中的拟态环境也夹杂着大量虚假、未知的环境信息。这同样不是真实环境的客观反映。
3.“再中心化”中的拟态环境
由“去中心化”媒介语境进一步发展崛起的以自媒体、社交媒体为中心的新型媒介语境的诞生发展再次改变了集合行为的信息流模式。随着智能化媒介技术的产生,效果强烈的视听觉传播形态营造了新的传播感知结构。于是,受众进一步利用媒介技术与传播活动不断以自组织形式进行信息选择与加工,在消解文化理念下形成了围观与景观现象,从而形成了拥有庞大粉丝团体与网络流量的“再中心化”媒介语境。这个全新媒介语境的代表特征是多极化,因此,相对应的拟态环境也呈现多极化趋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贺艳认为,“再中心化”媒介语境建构在全新的媒介技术与传播形态之上,以信息繭房创新模式、智媒技术神话以及完全沉浸体验打破传播的时空隔阂,在新媒体赋权背景下改变了人、媒介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认知结构,从而将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重合,实现媒介与人交互延伸的至高目标。
二、新型拟态环境中文化传播的社会关系重构
在新兴媒介技术趋势下,以自媒体、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全新媒介语境生成,个人成为传播的自由主体,使信息选择与加工呈现了多元融合模式。媒介与人的交互式融合成为新型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要素。这也导致文化传播在新型拟态环境中呈现全新的社会关系。
1.媒介:从“权威”到“释放”,再到“赋权”
媒介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媒介语境的优化,从第一媒介时代中的“中心化”到第二媒介时代的“去中心化”,再到第三媒介时代的“再中心化”,媒介发展也呈现由“权威”到“释放”,再到“赋权”的趋势。不同程度的媒介赋权造就了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方式、结果不同,更构建了不同的拟态环境,继而衍生了形态不一的媒介文化传播活动。
西方学者丹·吉莫尔认为,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传播活动中心被控制在少数精英机构手中,因此,受众处于弱势地位,单一性、定向的文化传播行为造就了媒介权利的严重不平衡。拟态环境也是媒介主观选择与加工文化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这种权威式文化传播附带鲜明的媒介主观态度,其拟态环境更影响了受众的认知结构。到了第二媒介时代中,网络媒介的诞生为全民参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媒介控制中心的权威地位被消解分化,“去中心化”的媒介行为为受众传播权利的获取提供了极大助力。李普曼认为,传受双方的地位交互融合,从而释放了媒介权利,形成了以受众参与为模式的文化信息选择、加工机制。这时期的拟态环境呈现更多的是基于受众认知结构的多元化虚拟环境。尽管这时期的拟态环境满足了受众传播诉求,却降低了媒介门槛。拟态环境中夹杂着大量劣质、虚假信息,不少媒介甚至主动迎合世俗,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整体水平。第三媒介时代以自媒体、社交媒体赋权为代表,形成了多极“再中心化”语境。新兴媒介塑造了全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秩序,并以媒介技术实时互播,直达受众。时空隔阂的打破与多极传播中心的生成让拟态环境成为独立的信息茧房,最大限度地展现客观环境,使文化传播活动以多元化、立体式特征不断交互融合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2.人:“媒介与人互为延伸”
媒介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等一系列技术革命不断实现形态与功能转型,并迅速占领人类的生存时空。媒介再也不仅是人的延伸,而且形成了互为延伸的新型关系。
随着VR、A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文化传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三维效果、立体声效不断将拟态环境真实化,甚至让人的感官与认知难以分辨。这种媒介技术重新定义了文化信息的内容机制,将虚拟传播进行真实化展现,从而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沉浸式传播。阿瑟·伯格认为,人与媒介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关系体现,“再中心化”的媒介语境以高超的媒介技术实现了跨媒体、超媒介的信息表达。这种以技术组成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人与媒介之间的相互利用,人利用媒介技术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媒介利用人的创造不断实现媒介化进程。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尽管颠覆了媒介认知结构,但并没有厘清人与媒介的发展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沁认为,媒介进化并不意味着新媒介诞生与旧媒介消逝,媒介的社会关系依旧存在。传统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在创新扩散规律、媒介形态衍变等方面有迹可循。沉浸媒介则打破了媒介定律,定义与拓展了媒介的内涵与外延,人类甚至不能辨认由沉浸媒介选择加工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有何不同。这种技术与媒介、人与媒介共同作用的媒介形态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由此可见,“再中心化”的拟态环境是通过先进的媒介技术不断进行信息选择与加工后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的结果。这种选择加工以人为中心不断进行传播扩散,为文化传播提供了立体式形态。人既是文化传播的主体与受众,也是媒介网络中的一个泛在连接节点,并以泛众传播的形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和多对一传播活动。这个时候,人与媒介交互延伸,共同建构拟态环境。同时,人与媒介也是文化传播的生产者、消费者。
三、新型拟态环境中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想象
“再中心化”新型拟态环境借助无穷的媒介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虚拟环境通过强勢的媒介效果可以呈现比客观环境还要真实的世界。这种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与进化的。
1.无限传播——融媒竞争到融媒共生
随着“再中心化”媒介语境的建构与发展,精准的媒介技术将信息选择与加工效果提升到了人类自身无法达到的高度。多极中心的形成与完善标志着一个又一个自由传播网络的形成,所有媒介壁垒被打破和融合。因此,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的竞争与互相催化最终会形成总体共生关系,所有文化传播活动将会从竞争走向共生,在新型拟态环境中无限传播,无休无止。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论主要由“客观环境—拟态环境—环境认知”构成,其中,拟态环境的构建源自媒介对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成果。在新型媒介语境中,赋权趋势权衡了人与媒介的社会关系,各种信息选择与加工活动呈现多元化、广泛化特征。由于媒介技术的加持,媒介从激烈竞争走向融合共生,打通了媒介壁垒,继而没有了媒介内与媒介外的分化。超媒介化、精准化的媒介技术客观、公正地对社会信息予以科学选择与加工,所有文化信息都将经过拟态环境的自由构建而实现传播目标。这种无边界的传播活动随着媒介技术的提升不断创造没有边界的传播范畴,甚至连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互融合。比如,全息影像、360度视频和虚拟现实等传播形式,是新型拟态环境的典型标志。此外,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传统的印刷媒介或网络媒介偏重于时间或空间,信息选择与加工的趋向不同也会造成拟态环境的不同,但在社交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时空隔阂完全被打破,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没有延迟效果。作为传播节点的人与媒介成为无边界的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文化传播行为因为竞争关系的消解而具备价值一致性,使得无限传播成为可能。
2.时空均衡——拟态即为真实
当信息传播速度与媒介运动速度相一致时,拟态环境的世界映射就会成为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强化,以往以时间、空间为运行机制的旧媒介会不断转变为包含过去与现在形态、虚拟与现实形态的新型媒介,从而达到时空均衡,所有拟态即为真实。
“再中心化”媒介语境造就了传播活动中的围观和景观现象。受众既是围观者,也是景观的制造者,两者交互作用推动信息传播活动的发展,并以一种隐性的形式悄然改变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方式,从而为拟态环境的双向互动提供了真实性保障。李沁认为,以社交媒体为例,随着媒介技术与功能的强化,社交媒体在完全真实的拟态环境中逐渐普及化,所有媒介都将具备社交功能。这种普及化的社交媒介以个人为中心且服务于所有人,实现了现实交往的所有功能需求,为文化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性能优势。西方学者约翰·费斯克表示,媒介技术作为新型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点,以VR+/AR+为发展基点,不断增加虚拟环境的沉浸感,以强势的视、听觉形式展现拟态环境中的第一视角,从而改变叙事方式,使得所见即为真实。这种传播形式丰富了媒介想象,不仅满足了人在拟态环境中的环境认知诉求,而且使人在视听觉效果作用下了解到比现实环境更加丰富的传播目标,在时空均衡的状态下获得更多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人与媒介互为延伸,在媒介技术的催化下赋予了新型拟态环境无限真实的特征,更实现了传统传播要素的量变与质变,在新的社会关系作用下形成以体验为核心的文化传播活动,使得时间与空间隔阂消失,人、媒介以及社会形成融合统一的发展趋向。
“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媒介语境象征着“权威—释放—赋权”的媒介权利关系变化历程,同时也表明了不同语境下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与表现特征。在“再中心化”媒介语境下,拟态环境交互融合,利用媒介技术强势打破时空传播隔阂,为文化传播活动的多元、立体式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实现了人与媒介交互延伸的社会关系。从“再中心化”媒介语境来看,不断发展与提升的媒介技术将会为未来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以体验为核心的全新发展构想,媒介关系更会从竞争走向共生。
|参考文献|
[1]刘康.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J]. 中国青年研究,2019(5):102-109.
[2]滕乐. 去中心化结构中的再中心化重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IP项目研究[J]. 编辑之友,2019(4):68-73.
[3]李沁. 沉浸媒介: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 国际新闻界,2017(8):115-139.
[4]闫方洁. 从“释放”到“赋权”:自媒体语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嬗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7):147-150.
[5]贺艳. 移动短视频与拟态环境建构新模式的反思:基于媒介技术的视角[J]. 编辑之友,2019(4):74-78.
[6]周欢.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的价值[J]. 出版广角,2015(Z1):158-159.
[7]常江,胡颖.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引导着文明的进步——媒介生态学的隐喻和想象[J]. 新闻界,2019(2):4-9.
【关 键 词】媒介语境;拟态环境;社会关系;传播想象
【作者单位】宗源,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1.008
随着媒介化进程的加速,媒介形态的诞生催化了不同传播环境的变迁,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媒介形成一种以技术创新为趋势的发展语境,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自媒体力量崛起后,又重构“去中心化”语境,形成当下多极“再中心化”的新兴语境。在这一阶段,社交化媒体同时进行了一对一与一对多等文化传播活动,更改变了原有拟态环境的结构,呈现信息茧房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在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服务等一系列智能媒介技术的加持下,新型拟态环境得以呈现真实化、沉浸式特点。这不仅说明新兴媒体时代中媒介、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融合度不断深化,而且在赋权机制下拓展了媒介想象与发展空间,在打破原有传播时空隔阂的基础上开启了媒介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了“客观环境—拟态环境—环境认知”的认知结构,为当代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媒介传播环境和技术平台。
一、拟态环境的嬗变趋势——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再到“再中心化”
1.“中心化”中的拟态环境
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作为定向、单一的信息传播环境,其传播活动受到传播主体的权威地位限制而呈现窄化的发展特征,其拟态环境完全由媒介控制者主观进行信息选择与加工,倾向于营造社会认同与一致舆论。这种由信息辐射方式构建而成的拟态环境不仅与真实社会环境形成强烈反差,而且由于媒介主观行为对受众认知造成极大阻碍。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杨磊副教授认为,“中心化”媒介语境中的拟态环境是议程设置后的人为环境,并不能体现信息的有效性与环境的真实性,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介灌输的环境认知。这种镜子式的环境再现受制于新闻供给机构而表现了象征性意义,信息环境与媒介传播活动不是帮助社会大众认知与了解真实环境,而是制约和规制社会大众及他们的行为。
2.“去中心化”中的拟态环境
网络媒介的诞生优化了大众传播活动,社会大众通过低门槛的网络传播服务不断交换、创造并参与传播活动。传受双方的交互融合促使媒介环境形成双向交往机制,传统专业媒介权威地位被打破,不同个人、组织或群体通过多向传播重新定义了信息选择与加工的程序与形式,“去中心化”媒介语境出现并形成了新型拟态环境。在“去中心化”媒介语境中,社会大众可以任意切换传播角色,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各种信息流行为颠覆了媒介漩涡中心,集合行为成为拟态环境的主要构建力量。中国政法大学学者滕乐认为,分散化传播手段更为拟态环境内容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提供了有效保障,但不同的信息分享与传递代表着不同的传播行为。因此,“去中心化”语境中的拟态环境也夹杂着大量虚假、未知的环境信息。这同样不是真实环境的客观反映。
3.“再中心化”中的拟态环境
由“去中心化”媒介语境进一步发展崛起的以自媒体、社交媒体为中心的新型媒介语境的诞生发展再次改变了集合行为的信息流模式。随着智能化媒介技术的产生,效果强烈的视听觉传播形态营造了新的传播感知结构。于是,受众进一步利用媒介技术与传播活动不断以自组织形式进行信息选择与加工,在消解文化理念下形成了围观与景观现象,从而形成了拥有庞大粉丝团体与网络流量的“再中心化”媒介语境。这个全新媒介语境的代表特征是多极化,因此,相对应的拟态环境也呈现多极化趋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贺艳认为,“再中心化”媒介语境建构在全新的媒介技术与传播形态之上,以信息繭房创新模式、智媒技术神话以及完全沉浸体验打破传播的时空隔阂,在新媒体赋权背景下改变了人、媒介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认知结构,从而将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重合,实现媒介与人交互延伸的至高目标。
二、新型拟态环境中文化传播的社会关系重构
在新兴媒介技术趋势下,以自媒体、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全新媒介语境生成,个人成为传播的自由主体,使信息选择与加工呈现了多元融合模式。媒介与人的交互式融合成为新型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要素。这也导致文化传播在新型拟态环境中呈现全新的社会关系。
1.媒介:从“权威”到“释放”,再到“赋权”
媒介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媒介语境的优化,从第一媒介时代中的“中心化”到第二媒介时代的“去中心化”,再到第三媒介时代的“再中心化”,媒介发展也呈现由“权威”到“释放”,再到“赋权”的趋势。不同程度的媒介赋权造就了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方式、结果不同,更构建了不同的拟态环境,继而衍生了形态不一的媒介文化传播活动。
西方学者丹·吉莫尔认为,传统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传播活动中心被控制在少数精英机构手中,因此,受众处于弱势地位,单一性、定向的文化传播行为造就了媒介权利的严重不平衡。拟态环境也是媒介主观选择与加工文化信息构成的虚拟环境,这种权威式文化传播附带鲜明的媒介主观态度,其拟态环境更影响了受众的认知结构。到了第二媒介时代中,网络媒介的诞生为全民参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媒介控制中心的权威地位被消解分化,“去中心化”的媒介行为为受众传播权利的获取提供了极大助力。李普曼认为,传受双方的地位交互融合,从而释放了媒介权利,形成了以受众参与为模式的文化信息选择、加工机制。这时期的拟态环境呈现更多的是基于受众认知结构的多元化虚拟环境。尽管这时期的拟态环境满足了受众传播诉求,却降低了媒介门槛。拟态环境中夹杂着大量劣质、虚假信息,不少媒介甚至主动迎合世俗,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整体水平。第三媒介时代以自媒体、社交媒体赋权为代表,形成了多极“再中心化”语境。新兴媒介塑造了全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秩序,并以媒介技术实时互播,直达受众。时空隔阂的打破与多极传播中心的生成让拟态环境成为独立的信息茧房,最大限度地展现客观环境,使文化传播活动以多元化、立体式特征不断交互融合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2.人:“媒介与人互为延伸”
媒介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平台等一系列技术革命不断实现形态与功能转型,并迅速占领人类的生存时空。媒介再也不仅是人的延伸,而且形成了互为延伸的新型关系。
随着VR、A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文化传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三维效果、立体声效不断将拟态环境真实化,甚至让人的感官与认知难以分辨。这种媒介技术重新定义了文化信息的内容机制,将虚拟传播进行真实化展现,从而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沉浸式传播。阿瑟·伯格认为,人与媒介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关系体现,“再中心化”的媒介语境以高超的媒介技术实现了跨媒体、超媒介的信息表达。这种以技术组成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人与媒介之间的相互利用,人利用媒介技术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媒介利用人的创造不断实现媒介化进程。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尽管颠覆了媒介认知结构,但并没有厘清人与媒介的发展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沁认为,媒介进化并不意味着新媒介诞生与旧媒介消逝,媒介的社会关系依旧存在。传统媒介作为人的延伸在创新扩散规律、媒介形态衍变等方面有迹可循。沉浸媒介则打破了媒介定律,定义与拓展了媒介的内涵与外延,人类甚至不能辨认由沉浸媒介选择加工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有何不同。这种技术与媒介、人与媒介共同作用的媒介形态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由此可见,“再中心化”的拟态环境是通过先进的媒介技术不断进行信息选择与加工后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的结果。这种选择加工以人为中心不断进行传播扩散,为文化传播提供了立体式形态。人既是文化传播的主体与受众,也是媒介网络中的一个泛在连接节点,并以泛众传播的形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和多对一传播活动。这个时候,人与媒介交互延伸,共同建构拟态环境。同时,人与媒介也是文化传播的生产者、消费者。
三、新型拟态环境中文化传播的媒介传播想象
“再中心化”新型拟态环境借助无穷的媒介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虚拟环境通过强勢的媒介效果可以呈现比客观环境还要真实的世界。这种语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与进化的。
1.无限传播——融媒竞争到融媒共生
随着“再中心化”媒介语境的建构与发展,精准的媒介技术将信息选择与加工效果提升到了人类自身无法达到的高度。多极中心的形成与完善标志着一个又一个自由传播网络的形成,所有媒介壁垒被打破和融合。因此,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的竞争与互相催化最终会形成总体共生关系,所有文化传播活动将会从竞争走向共生,在新型拟态环境中无限传播,无休无止。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论主要由“客观环境—拟态环境—环境认知”构成,其中,拟态环境的构建源自媒介对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成果。在新型媒介语境中,赋权趋势权衡了人与媒介的社会关系,各种信息选择与加工活动呈现多元化、广泛化特征。由于媒介技术的加持,媒介从激烈竞争走向融合共生,打通了媒介壁垒,继而没有了媒介内与媒介外的分化。超媒介化、精准化的媒介技术客观、公正地对社会信息予以科学选择与加工,所有文化信息都将经过拟态环境的自由构建而实现传播目标。这种无边界的传播活动随着媒介技术的提升不断创造没有边界的传播范畴,甚至连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互融合。比如,全息影像、360度视频和虚拟现实等传播形式,是新型拟态环境的典型标志。此外,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传统的印刷媒介或网络媒介偏重于时间或空间,信息选择与加工的趋向不同也会造成拟态环境的不同,但在社交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时空隔阂完全被打破,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没有延迟效果。作为传播节点的人与媒介成为无边界的网络,每一个节点的文化传播行为因为竞争关系的消解而具备价值一致性,使得无限传播成为可能。
2.时空均衡——拟态即为真实
当信息传播速度与媒介运动速度相一致时,拟态环境的世界映射就会成为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强化,以往以时间、空间为运行机制的旧媒介会不断转变为包含过去与现在形态、虚拟与现实形态的新型媒介,从而达到时空均衡,所有拟态即为真实。
“再中心化”媒介语境造就了传播活动中的围观和景观现象。受众既是围观者,也是景观的制造者,两者交互作用推动信息传播活动的发展,并以一种隐性的形式悄然改变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方式,从而为拟态环境的双向互动提供了真实性保障。李沁认为,以社交媒体为例,随着媒介技术与功能的强化,社交媒体在完全真实的拟态环境中逐渐普及化,所有媒介都将具备社交功能。这种普及化的社交媒介以个人为中心且服务于所有人,实现了现实交往的所有功能需求,为文化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性能优势。西方学者约翰·费斯克表示,媒介技术作为新型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点,以VR+/AR+为发展基点,不断增加虚拟环境的沉浸感,以强势的视、听觉形式展现拟态环境中的第一视角,从而改变叙事方式,使得所见即为真实。这种传播形式丰富了媒介想象,不仅满足了人在拟态环境中的环境认知诉求,而且使人在视听觉效果作用下了解到比现实环境更加丰富的传播目标,在时空均衡的状态下获得更多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人与媒介互为延伸,在媒介技术的催化下赋予了新型拟态环境无限真实的特征,更实现了传统传播要素的量变与质变,在新的社会关系作用下形成以体验为核心的文化传播活动,使得时间与空间隔阂消失,人、媒介以及社会形成融合统一的发展趋向。
“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媒介语境象征着“权威—释放—赋权”的媒介权利关系变化历程,同时也表明了不同语境下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与表现特征。在“再中心化”媒介语境下,拟态环境交互融合,利用媒介技术强势打破时空传播隔阂,为文化传播活动的多元、立体式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实现了人与媒介交互延伸的社会关系。从“再中心化”媒介语境来看,不断发展与提升的媒介技术将会为未来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以体验为核心的全新发展构想,媒介关系更会从竞争走向共生。
|参考文献|
[1]刘康.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传播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双重困境及建构路径[J]. 中国青年研究,2019(5):102-109.
[2]滕乐. 去中心化结构中的再中心化重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IP项目研究[J]. 编辑之友,2019(4):68-73.
[3]李沁. 沉浸媒介:重新定义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J]. 国际新闻界,2017(8):115-139.
[4]闫方洁. 从“释放”到“赋权”:自媒体语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嬗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7):147-150.
[5]贺艳. 移动短视频与拟态环境建构新模式的反思:基于媒介技术的视角[J]. 编辑之友,2019(4):74-78.
[6]周欢.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的价值[J]. 出版广角,2015(Z1):158-159.
[7]常江,胡颖.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引导着文明的进步——媒介生态学的隐喻和想象[J]. 新闻界,2019(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