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片区内学校一年多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怕教作文,怕改作文;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感到头疼,大多数作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写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感情。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标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文教学首先要树立大作文观,不能把作文从大语文中脱离出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把作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比单纯作文课上讲作文效果要好得多。字词是工具,阅读提供范式(作文的形式。当然阅读不仅仅提供范式)。单单有了工具、范式还不行,作文还是主观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一种方式,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通过作文又表述出来,由此我们说作文是对世界的认识。基于此,我们说“功夫在诗外”,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使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悟生活,形成无处无作文的局面。
大作文观中素材最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提炼素材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之善于觀察,能发现素材。如观察一片树叶,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观察樱桃可观察大小、颜色,内部,还可体验味道等;观察人可观察行动、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中高段要训练提炼素材的能力,同样的素材,世界观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生活阅历不同,素材体现的情感、价值观可能也不相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培养学生的慧眼,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有了素材,还要善于积累,教师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除了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还应当向阅读要素材,别人文章里的东西可以再次分解、提炼、重组可以散发出新的活力。这是无数的例子证明了的,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大作文观中范式离不了。心中有想写的东西,怎样表述出来?青年报刊发了一篇文章《警惕作文训练中的技术化倾向》,作者写道,“一提到作文训练,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它与方法和技巧联系在一起。笔者听过很多作文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执教者大都着眼于写作方法和技巧,按照课前设置的目标,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文章本是思想和情感的产物……。”诚然作文训练不应单纯地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写作方法,更要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但我们教的是学生,仍然停留于写作基础阶段,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他们准确地甚至精彩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果连段落都分不清楚,句子都说不利落,就很难把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很难打动读者。事实上,作文指导中,内容和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内容可写,掌握再多的方法也无用;而不掌握写作方法,满脑子的东西也写不出来,所以范式的学习是必需的。
我们把范式粗略地分为表达上的范式、结构上的范式、叙述上的范式。表达上的范式一是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方法,二是描写方法。如果表达上的范式掌握不牢固,在作文上表现为写不具体,缺乏文采等。结构上的范式是篇章的训练,如果缺少结构上的范式,就好比没有设计图纸材料堆积在一起,。建不成宏伟的高楼大厦。低段模仿课文的段进行段的训练,课文提供了最好的范式,在进行段的训练时,要把段的结构使学生内化于心;中段从三年级开始逐步由段到篇,到四年级要掌握基本的文章结构范式,特别是分总、平行等结构范式。叙述上的范式就是要借鉴课本、课外书中别人是怎样叙述的,先叙述什么,再叙述什么,最后叙述什么,即把握脉络上的范式。游记性文章掌握移步换景,写景的要加强方位顺序叙述的训练,还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按时间顺序写也必须掌握。起步作文有的老师写出了文章的脉络,学生进行创造性补充,行之有效,我称之为填空式作文;高年级就是利用以掌握的范式较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初步做到“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逐步摒弃 “学生腔”。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本范式熟了,掌握了,才能“文无定法”,随心所欲。
兴趣的培养也很重要。课标指出“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除了课标指出的方法,还可以用作文的评改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及时进行评改,多找优点,即使是学生的作文写得一无是处,你也要能以火眼金睛,找到他的优点之处,并写上几句鼓励、赞扬的话,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还可以办作文展板、老师在课堂上读学生好的作文(有独到地方的作文),鼓励投稿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如“块垒于胸”,不吐不快”,逐步变学生被动表达为主动表达。
材料有了,情感有了,范式有了,则学生可以“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新课标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文教学首先要树立大作文观,不能把作文从大语文中脱离出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把作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比单纯作文课上讲作文效果要好得多。字词是工具,阅读提供范式(作文的形式。当然阅读不仅仅提供范式)。单单有了工具、范式还不行,作文还是主观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一种方式,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通过作文又表述出来,由此我们说作文是对世界的认识。基于此,我们说“功夫在诗外”,既要抓好课堂教学,还要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使学生去观察生活、去感悟生活,形成无处无作文的局面。
大作文观中素材最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提炼素材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交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之善于觀察,能发现素材。如观察一片树叶,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观察樱桃可观察大小、颜色,内部,还可体验味道等;观察人可观察行动、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中高段要训练提炼素材的能力,同样的素材,世界观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生活阅历不同,素材体现的情感、价值观可能也不相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培养学生的慧眼,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有了素材,还要善于积累,教师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除了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还应当向阅读要素材,别人文章里的东西可以再次分解、提炼、重组可以散发出新的活力。这是无数的例子证明了的,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大作文观中范式离不了。心中有想写的东西,怎样表述出来?青年报刊发了一篇文章《警惕作文训练中的技术化倾向》,作者写道,“一提到作文训练,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它与方法和技巧联系在一起。笔者听过很多作文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执教者大都着眼于写作方法和技巧,按照课前设置的目标,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文章本是思想和情感的产物……。”诚然作文训练不应单纯地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写作方法,更要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但我们教的是学生,仍然停留于写作基础阶段,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他们准确地甚至精彩地表达思想感情。如果连段落都分不清楚,句子都说不利落,就很难把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也很难打动读者。事实上,作文指导中,内容和方法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内容可写,掌握再多的方法也无用;而不掌握写作方法,满脑子的东西也写不出来,所以范式的学习是必需的。
我们把范式粗略地分为表达上的范式、结构上的范式、叙述上的范式。表达上的范式一是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方法,二是描写方法。如果表达上的范式掌握不牢固,在作文上表现为写不具体,缺乏文采等。结构上的范式是篇章的训练,如果缺少结构上的范式,就好比没有设计图纸材料堆积在一起,。建不成宏伟的高楼大厦。低段模仿课文的段进行段的训练,课文提供了最好的范式,在进行段的训练时,要把段的结构使学生内化于心;中段从三年级开始逐步由段到篇,到四年级要掌握基本的文章结构范式,特别是分总、平行等结构范式。叙述上的范式就是要借鉴课本、课外书中别人是怎样叙述的,先叙述什么,再叙述什么,最后叙述什么,即把握脉络上的范式。游记性文章掌握移步换景,写景的要加强方位顺序叙述的训练,还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按时间顺序写也必须掌握。起步作文有的老师写出了文章的脉络,学生进行创造性补充,行之有效,我称之为填空式作文;高年级就是利用以掌握的范式较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初步做到“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逐步摒弃 “学生腔”。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本范式熟了,掌握了,才能“文无定法”,随心所欲。
兴趣的培养也很重要。课标指出“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除了课标指出的方法,还可以用作文的评改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及时进行评改,多找优点,即使是学生的作文写得一无是处,你也要能以火眼金睛,找到他的优点之处,并写上几句鼓励、赞扬的话,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还可以办作文展板、老师在课堂上读学生好的作文(有独到地方的作文),鼓励投稿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如“块垒于胸”,不吐不快”,逐步变学生被动表达为主动表达。
材料有了,情感有了,范式有了,则学生可以“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