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因此要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实验,为实验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实验的导入要有磁性,实验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试验过程中要适时适度指导,重视实验结论的总结,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参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生物实验 学生能力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a)-0166-01
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室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怎样优化生物课实验,培养学生能力,关键在于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如何才能做到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从指导思想上重视实验
这里不仅仅指全面开放实验室,高效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而且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实验环境,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开设带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 为实验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
每次实验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要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室有关的知识,直接满足本实验的实验需要。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可在课始复习提问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等的作用,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3 实验的导入要有磁性
实验开始,教师可巧设导语,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实验的课堂上,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氛围。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即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1)雨后蚯蚓为什么要钻出地面?(2)蚯蚓是怎么样运动的?(3)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短短几句话,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4 实验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打进,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通过启发性提高,能够明确学生的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如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锭粉”的实验时,可以这样设问:“绿叶有一个重要的生物功能叫光合作用,那么,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样通过质疑使学生在实验观察之前明确为什么观察,做到观察有的放失,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样经过长期训练,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5 试验过程中要适时适度指导
有的实验枯燥无味,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指导。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取唾液这一步既麻烦又难取,再加上最后的实验结果不易成功,使学生对这一实验失去兴趣与信心。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告诉学生提取唾液时想象一些带酸味的食品,分泌量就会增加。馒头块的大小要适中,要控制好水温加热的温度等等。明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操作要点,就会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进而,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6 重视实验结论的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往往有些教师在时间上控制不恰当,临下课时实验仍未做完,只能匆匆收场,由教师得出结论,而学生仍沉浸在实验的兴奋中,对于老师的结论则很少顾及,造成效果不好,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密设计,控制好每步实验的时间,通过实验既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理论有所升华。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观察种子的结构”一节的实验做完以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归纳出大多数双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一般结构,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使学生形成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
7 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参透德育教育
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培养的跨世纪人才,他们不仅要在科学技术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且在人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能够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参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初中《生物》“酸雨对生物影响”实验时,引导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习惯。
总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了解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晋伦.能力与能力培养[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7.
关键词:生物实验 学生能力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4(a)-0166-01
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实验课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室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怎样优化生物课实验,培养学生能力,关键在于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如何才能做到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从指导思想上重视实验
这里不仅仅指全面开放实验室,高效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而且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实验环境,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开设带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 为实验做好基础知识的铺垫
每次实验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要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室有关的知识,直接满足本实验的实验需要。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可在课始复习提问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等的作用,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3 实验的导入要有磁性
实验开始,教师可巧设导语,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实验的课堂上,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氛围。如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即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1)雨后蚯蚓为什么要钻出地面?(2)蚯蚓是怎么样运动的?(3)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短短几句话,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4 实验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打进,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通过启发性提高,能够明确学生的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如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锭粉”的实验时,可以这样设问:“绿叶有一个重要的生物功能叫光合作用,那么,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样通过质疑使学生在实验观察之前明确为什么观察,做到观察有的放失,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样经过长期训练,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5 试验过程中要适时适度指导
有的实验枯燥无味,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指导。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取唾液这一步既麻烦又难取,再加上最后的实验结果不易成功,使学生对这一实验失去兴趣与信心。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告诉学生提取唾液时想象一些带酸味的食品,分泌量就会增加。馒头块的大小要适中,要控制好水温加热的温度等等。明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操作要点,就会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进而,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6 重视实验结论的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往往有些教师在时间上控制不恰当,临下课时实验仍未做完,只能匆匆收场,由教师得出结论,而学生仍沉浸在实验的兴奋中,对于老师的结论则很少顾及,造成效果不好,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密设计,控制好每步实验的时间,通过实验既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理论有所升华。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观察种子的结构”一节的实验做完以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归纳出大多数双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一般结构,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使学生的认识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使学生形成种子结构的完整概念。
7 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参透德育教育
现在的中学生是国家培养的跨世纪人才,他们不仅要在科学技术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且在人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方面也要能够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参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初中《生物》“酸雨对生物影响”实验时,引导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习惯。
总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了解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晋伦.能力与能力培养[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