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变化教学的方式和速度,使整堂课处于听、说、读、写等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中。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的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 教学节奏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节奏就是一定的速度和拍节中,实际时值(动作、声音等)与单位时值之间量的关系。”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变化教授的方式和速度,使整堂课处于听、说、读、写等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中。一堂成功的英语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的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相互关联,整个课堂的节奏体现音乐美,给人以艺术享受。
一、教学节奏的含义及其意义
教学节奏按其表现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外在节奏和内蕴节奏两大类。所谓外在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外在表现形态,主要是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所谓内蕴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内部表现形态,主要有内容节奏、速度节奏和思维节奏。内蕴节奏的合理运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我论述的重点。
1.内蕴节奏。教师把握好整堂课的内蕴节奏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传授知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时,必须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旧知识的过渡,重难点的突出,详略得当的取舍都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概括知识的规律,教学内容在各个教学流程中的分配,其轻重、难易、多少必须布局合理。也就是重难点的呈现,要有变化,如先易后难,时重时轻,间隔有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感受到一种“舒缓—紧张—舒展”的变化,既避免长时间地面对疑难而过于紧张造成的疲劳,又不因为内容过易,情绪松弛而分散注意力。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分散了难点,形成了轻重交替的节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情趣。
2.速度节奏。教学速度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速度快慢的运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操作和调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速度快慢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深入,教学重难点逐渐突破。在整体的速度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做到有效控制,应注意既要快慢交错,又要使学生学到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教师若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持续,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必须将课堂教学内容按照轻重缓急设置。既要有教学高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集中状态,迅速准确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平稳过渡,使学生思维有相对的静止的阶段,给他们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才能使课堂教学有节奏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思维节奏。思维节奏是指师生思维的疏密、张弛等有节奏的变化。构成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密而不疏,学生思维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思维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同,才能使学生思维产生有节奏的变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学生的精神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学的张弛相间尤为必要。学生的课堂思维是在外部刺激下进行的,或紧张敏捷,或迟缓松弛,便形成了所谓的节奏。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节奏性,就要努力寻求有效刺激,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高效率的节奏思维。比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教师把“be V-ing”作为重点来突破,把“be动词”的人称和数的变化作为旧新知识的过渡,再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概括“V-ing”的规律。这样的思维节奏训练,就会使学生的求知欲在得到满足的同时,思维也得到训练。
二、运用教学节奏必须遵循的原则
由于一堂课的信息容量和时间有限,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决定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就尤显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不断调整课堂节奏,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快慢交替原则。快节奏就是要学生养成快看、快思、快说(写、做)的习惯。教师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备好上课用的诸如图片、实物、教具和各类练习等资料;学生应准确无误地脱口而出基本的训练内容和简单的记忆材料;慢节奏则是运用在重难点等处,特别是对于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过程应引导学生真正弄清来龙去脉。尤其是在训练学生处理诸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填空等练习时,对那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放慢节奏,引导他们思考、回味、接受。教师归纳小结时,也应注意有意识地放慢节奏或停顿一下,留下学生做笔记的时间。
2.动静交替原则。动和静原本就是两种对照鲜明的课堂学习状态。前者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的状态;后者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状态。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以至于学生兴奋过度,就难免造成课堂秩序失控;如果一味地安静,课堂气氛会显得十分沉闷,从而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既要使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甚至热烈讨论等“动”的状态,又要训练教会学生在老师呈现新的知识,阐述新的理论时,认真安静地听,并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3.张弛错落原则。所谓张弛错落就是紧凑和松缓的结合。课堂上一味地“紧凑”会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味地“松缓”,学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运用小组比赛、课堂讨论,以及激情的语言营造有一定紧张度的课堂气氛,又要运用游戏、活动,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
新课标对教师和课堂教学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分析、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还能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节奏原则,把握并调节好课堂教学节奏,必然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在享受课堂教学的艺术美的同时,也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教学效果倍增。
关键词: 教学节奏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节奏就是一定的速度和拍节中,实际时值(动作、声音等)与单位时值之间量的关系。”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时,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变化教授的方式和速度,使整堂课处于听、说、读、写等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中。一堂成功的英语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的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相互关联,整个课堂的节奏体现音乐美,给人以艺术享受。
一、教学节奏的含义及其意义
教学节奏按其表现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外在节奏和内蕴节奏两大类。所谓外在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外在表现形态,主要是指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所谓内蕴节奏是指教学节奏的内部表现形态,主要有内容节奏、速度节奏和思维节奏。内蕴节奏的合理运用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我论述的重点。
1.内蕴节奏。教师把握好整堂课的内蕴节奏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传授知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时,必须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旧知识的过渡,重难点的突出,详略得当的取舍都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概括知识的规律,教学内容在各个教学流程中的分配,其轻重、难易、多少必须布局合理。也就是重难点的呈现,要有变化,如先易后难,时重时轻,间隔有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感受到一种“舒缓—紧张—舒展”的变化,既避免长时间地面对疑难而过于紧张造成的疲劳,又不因为内容过易,情绪松弛而分散注意力。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分散了难点,形成了轻重交替的节奏,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情趣。
2.速度节奏。教学速度的节奏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速度快慢的运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操作和调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速度快慢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深入,教学重难点逐渐突破。在整体的速度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做到有效控制,应注意既要快慢交错,又要使学生学到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教师若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持续,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必须将课堂教学内容按照轻重缓急设置。既要有教学高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集中状态,迅速准确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平稳过渡,使学生思维有相对的静止的阶段,给他们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才能使课堂教学有节奏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思维节奏。思维节奏是指师生思维的疏密、张弛等有节奏的变化。构成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密而不疏,学生思维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思维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只有疏密相同,才能使学生思维产生有节奏的变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学生的精神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学的张弛相间尤为必要。学生的课堂思维是在外部刺激下进行的,或紧张敏捷,或迟缓松弛,便形成了所谓的节奏。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节奏性,就要努力寻求有效刺激,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高效率的节奏思维。比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的时候,教师把“be V-ing”作为重点来突破,把“be动词”的人称和数的变化作为旧新知识的过渡,再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概括“V-ing”的规律。这样的思维节奏训练,就会使学生的求知欲在得到满足的同时,思维也得到训练。
二、运用教学节奏必须遵循的原则
由于一堂课的信息容量和时间有限,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决定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就尤显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随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不断调整课堂节奏,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快慢交替原则。快节奏就是要学生养成快看、快思、快说(写、做)的习惯。教师可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备好上课用的诸如图片、实物、教具和各类练习等资料;学生应准确无误地脱口而出基本的训练内容和简单的记忆材料;慢节奏则是运用在重难点等处,特别是对于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过程应引导学生真正弄清来龙去脉。尤其是在训练学生处理诸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填空等练习时,对那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放慢节奏,引导他们思考、回味、接受。教师归纳小结时,也应注意有意识地放慢节奏或停顿一下,留下学生做笔记的时间。
2.动静交替原则。动和静原本就是两种对照鲜明的课堂学习状态。前者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的状态;后者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状态。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以至于学生兴奋过度,就难免造成课堂秩序失控;如果一味地安静,课堂气氛会显得十分沉闷,从而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既要使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甚至热烈讨论等“动”的状态,又要训练教会学生在老师呈现新的知识,阐述新的理论时,认真安静地听,并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3.张弛错落原则。所谓张弛错落就是紧凑和松缓的结合。课堂上一味地“紧凑”会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味地“松缓”,学生会精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运用小组比赛、课堂讨论,以及激情的语言营造有一定紧张度的课堂气氛,又要运用游戏、活动,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
新课标对教师和课堂教学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分析、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还能根据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节奏原则,把握并调节好课堂教学节奏,必然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在享受课堂教学的艺术美的同时,也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教学效果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