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要求,最后一点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可见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对创新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不仅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反而有碍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搞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我认为创新写作教学应该做到三个忌讳。
一忌只要学生创新,老师自己却不创新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做法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背道而驰。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有的老师接着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讲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于是又找出优秀范文来念。作文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少而精的点拨,有时是必要的,但过于仔细的指导就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何而来呢?可以想象,这样本身没有创造力的老师,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无异于纸上谈兵,缘木求鱼。
二忌只重形式创新而轻视内容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重视结构和文体技巧,比如,结构上的形式有:题记式,后记式,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等;在文体上的形式有:戏剧、访谈、启事、处方、广告、小品等。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本来,形式的新颖是相对而言的,像结构上的各种形式早就不新鲜了。至于文体上的形式因为写的人少而显得较为新颖,如果大家一窝蜂都去写,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2010年高考作文《绿色生活》是用文言写的,本来形式很陈旧,因为当年写文言作文的少之又少,才显示出了作者的创新才能。所以,只强调形式上的创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学一味要写新的文体,由于笔力不够,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企图用新颖的形式来掩盖内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败。如果老师教学生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要做到内容上的创新非投机取巧所能奏效,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深思熟虑。比如要做到材料创新,首先就要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听,去看,去体验,去采集。多接触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风尚、新潮流、新经验、新问题,多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和百姓的热门话题,多采集紧扣时代脉搏的新鲜材料,然后分析思索积累贮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学生没有生活积累,没有切身体验,写作材料要么来自书本,要么来自别人,能给人以新鲜感吗?
三忌重视华美语言而轻视创造性思维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因而,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文,离不开学生的思维。作文要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只强调语言美,教学生如何做到“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而对看不见的思维却无意去培养。致使有的学生刻意追求辞藻华丽,而整篇文章结构混乱,选材失当,立意模糊。
其实,一篇作文有无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是否创新。因为作文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所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可小视。
总之,学生写作文难,写创新作文更难;打铁尚需自身硬,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的意义和实质,克服定势思维,摒弃过时做法,大胆尝试创新,才能真正做好创新写作教学的指导。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
一忌只要学生创新,老师自己却不创新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做法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背道而驰。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有的老师接着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讲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于是又找出优秀范文来念。作文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少而精的点拨,有时是必要的,但过于仔细的指导就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何而来呢?可以想象,这样本身没有创造力的老师,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无异于纸上谈兵,缘木求鱼。
二忌只重形式创新而轻视内容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重视结构和文体技巧,比如,结构上的形式有:题记式,后记式,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等;在文体上的形式有:戏剧、访谈、启事、处方、广告、小品等。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本来,形式的新颖是相对而言的,像结构上的各种形式早就不新鲜了。至于文体上的形式因为写的人少而显得较为新颖,如果大家一窝蜂都去写,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2010年高考作文《绿色生活》是用文言写的,本来形式很陈旧,因为当年写文言作文的少之又少,才显示出了作者的创新才能。所以,只强调形式上的创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学一味要写新的文体,由于笔力不够,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企图用新颖的形式来掩盖内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败。如果老师教学生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要做到内容上的创新非投机取巧所能奏效,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深思熟虑。比如要做到材料创新,首先就要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听,去看,去体验,去采集。多接触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风尚、新潮流、新经验、新问题,多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和百姓的热门话题,多采集紧扣时代脉搏的新鲜材料,然后分析思索积累贮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学生没有生活积累,没有切身体验,写作材料要么来自书本,要么来自别人,能给人以新鲜感吗?
三忌重视华美语言而轻视创造性思维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因而,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文,离不开学生的思维。作文要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只强调语言美,教学生如何做到“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而对看不见的思维却无意去培养。致使有的学生刻意追求辞藻华丽,而整篇文章结构混乱,选材失当,立意模糊。
其实,一篇作文有无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是否创新。因为作文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所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可小视。
总之,学生写作文难,写创新作文更难;打铁尚需自身硬,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的意义和实质,克服定势思维,摒弃过时做法,大胆尝试创新,才能真正做好创新写作教学的指导。
(作者单位:726300陕西省商南县鹿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