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金融缺点野心?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tiet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以财付通作为腾讯进军金融业的起点,如今,腾讯金融业务已走到了第十个年头。相比蚂蚁金服大金融平台的战略布局、京东金融全面开花的激进扩张,尽管腾讯金融的江湖地位无法被忽视,但是其产品创新和业务布局的速度明显弱一些。
  与具备电商基因的阿里和京东不同,基于社交起家的腾讯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几乎唯一的优势就是入口。庞大的QQ用户和微信用户成为构筑腾讯金融版图的基石,腾讯金融业务也一直围绕着如何满足这些既有客户的金融需求服务,看上去野心不大。
  但这不妨碍许多传统金融机构试图抢占腾讯的入口资源,也无法隐藏腾讯接入各类应用场景和生态体系背后的金融布局规划。包括支付、借贷、理财、基金、保险、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腾讯都已有涉猎。
  下一个十年,这家社交巨无霸在金融领域还会温吞吞走下去吗?
  悲喜交加
  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看来,今年的腾讯金融,可谓悲喜交加。
  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微众银行,见证发放第一笔互联网银行贷款,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骄傲。转而,因为人脸识别技术不被监管层认可,微众银行的账户体系无法建立,唯一信贷产品——微粒贷还是在半年多后,以低调进驻QQ钱包和微信钱包的方式上线。近期,微众银行又遭遇行长曹彤离职风波,发展前景一度遭遇质疑。
  8月份,市场就传闻腾讯要调整公司架构,将成立金融事业群,提升金融板块在集团内部地位。最终,腾讯以发送内部邮件的方式低调公布了《关于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组织架构调整的通知》,宣布撤销此前以财付通为主体构建的金融业务架构,全部划入到新的“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下。这不仅与传闻中的金融事业群差着一个等级,还因为微信支付在此业务条线的无端消失而引发各类解读。
  10月份,曾经比肩支付宝的理财通,终于在沉寂许久之后进行了一次全新品牌标识、广告、新产品的改版,将其定位微信理财的品牌主张更加清晰化。
  悲喜交加背后体现出腾讯在进军金融业务上存在的一些短板。
  首先,腾讯金融发展初始缺乏战略布局。阿里向来注重战略导向,而腾讯则注重产品导向。正是这个原因,在微信支付的带动下,才使财付通摆脱了尽管是业界老二却远远跑输支付宝的窘境。也正是微信支付成就了腾讯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包括理财通的推出、微粒贷的上线。如果没有微信这一个强大社交软件的带动,腾讯金融的十年成就是不是要严重缩水?
  其次,正是因为产品导向的企业文化,导致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或者说重复建设。腾讯大多数业务都由两个超级渠道支撑,一个是手机QQ,一个是微信。其实从产品属性和功能定位来看,二者的差异性越来越弱。尤其是在微信钱包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手机QQ上线了QQ钱包,附加的金融功能和场景应用几乎与微信钱包如出一辙。如果说每个人的社交工具可以有多个,但是相同金融服务功能的应用每人只会选择一个,那么两者之间势必存在竞争关系。
  再次,基于社交形成的信息数据如何应用于金融风控,尤其是信贷投放,这中间的转换环节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顺畅。相比离钱最近的消费数据,腾讯的社交数据含金量要低。毕竟,社交数据离钱比较远。
  可以预见的未来
  腾讯做金融的短板,或许马化腾早已清楚。因此,腾讯高管团队在任何一个场合都强调“连接”的概念。


与具备电商基因的阿里和京东不同,基于社交起家的腾讯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唯一的优势就是入口。

  按照马化腾的说法,腾讯不适合做太复杂、太深入的东西,希望投资、支持外面的一些团队去做,而不是全部在自己体系内做。“我们的架构可能更适合做一些基础性的、平台性的、普适性的连接器”。
  腾讯总裁刘炽平也一再强调,腾讯不会做大而全的金融业务,而是有选择地做符合腾讯自身定位和核心能力的服务。
  归纳来看,腾讯强调的连接无外乎要连接以下人事物:连接投资者与理财、连接理财平台与金融机构、连接借贷者与资金、连接交易双方、连接线上线下,等等。基于这些连接的动力,腾讯金融可能在以下方面会加大推进力度。
  首先,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和生态系统。这样做,一来是服务现有客户人群,提供用户粘性;二来是增加交易数据,为进一步的信贷产品和征信建模提供更多的数据基础。但是,对于这块领域的争夺战早已打响,尽管腾讯率先抢占了滴滴打车这一颇具优势的应用场景,也接入了京东商城这样的生态系统,但是后续如何在O2O的战争中获得优势,腾讯需要眼界更需要魄力。
  其次,将现有客户划分人群,实现产品的针对性推送。其实,这是腾讯理财通未来要做的重点业务。按照他们的设想,会将理财通上的投资者按照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习惯进行归类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投资理财服务。这是客户价值进一步挖掘的必经过程,也是客户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
  最后,内部资源整合加速,战略层面还缺乏核心领跑者。手Q钱包和微信钱包势必会保持同时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内部产品雷同的情况或许会改观。毕竟QQ和微信所定义的社交群体虽有重叠,却另有各自特点。针对各自特点而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或许能服务更大群体的客户。当然,这种基于整体情况考虑的布局安排,可能更需要依赖一位有全局眼光的领跑者去思考。经历了微众银行和财付通的部分高管流失,腾讯的金融人才战略计划或许已经提上日程。
其他文献
“最坏的结果可能是,这些产能届时变成废铜烂铁。”  5月23日,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子”)在成都开建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这是中国大陆兴建的第12条8代面板制造生产线。该项目产品主要面向电脑和电视,以中大尺寸液晶面板及模组为主。  生产线代数越高,其生产的基板尺寸越大,可供切割的屏幕尺寸也越大。因此,国内最早的5.5代线生产供应的就是早期的2
期刊
10月底,国家外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银行结售汇逆差6953亿元,较8月扩大了4208亿元,已连续三个月逆差且创出六个月以来最大规模,资本外流迹象明显。  由此引发的,是坊间对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改革举措的争论更甚。有观点认为,改革可能引发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入流出,冲击汇率和利率,进而冲击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还可能因短期外债大幅增长而导致币种和期限错配等风险,必须谨慎推进。  但是,改革却不能因噎废食
期刊
11月2日,历经7年曲折研发和制造的中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下线,填补了中国在大飞机自主研发领域中的空白,海外舆论认为,这有可能打破全球大型客机市场由波音和空客长期垄断的格局。  这是中国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一个努力。举世瞩目之中,亦有对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的隐痛。“十三五”剑指“制造强国”,从“大国”到“强国”,还需要更多这样的突破。  早在2010年,中国便从规模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
期刊
近年来,“公益性”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企业讲公益,明星也讲公益,民间组织当然更讲公益,凡事冠以“公益”二字,似乎就获得了道德优越性,“公益”就成了一个具有强烈褒义色彩的词。  实际中,凡涉及慈善、环保、扶贫、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某些活动,都能看到“公益”的身影,这些活动也往往被称为公益事业。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公益事业与市场机制是矛盾的,凡是带有公益性的活动,就不能采
期刊
老年人日益成为日本社会的“主角”,在贫富分化严重、养老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老有所养,是日本政府面对的重大课题。  前段时间,笔者年近八旬的祖母来日本小住时日,对这里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依旧奔波于职场辛苦劳作之状,唏嘘不止——在中国,这正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啊!当老人家看见笔者从高速公路收费员那布满皱纹的双手里接过找回的零钱时,不禁为日本同龄人的“不幸”感到心酸。  在日本,高龄老人依旧坚守
期刊
2015年11月15日和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将举行2015年度G20峰会。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十分复杂和严峻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召开G20峰会,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  一年后,2016年,中国将在杭州举办2016年度G20峰会,届时,世界将进入“中国时间”。世界在关注,世界在倾听,中国将为提振G20和全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提出哪些政策倡议?  11月6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接受《财经国家周刊
期刊
提出多年的“藏油于民”,会不会因为国家石油储备体系重构迎来机遇?  目前,民间资本参与国家石油储备有两种方式,一是建设储备库供国家战略储备和部分商业储备租赁,二是民营企业自己进口原油并进行商业储存。  但民企要在国家石油储备的“大盘”中分一杯羹,势必会触及处于垄断地位的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的利益,这也是该市场对民企开放较慢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尹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期刊
这场欺诈与反欺诈的“猫鼠游戏”,不仅提升了各家机构的风控意识,也在催生新的产业链逐渐完整与成熟。  在互联网世界中,小到刷单,大到利用虚假信息进行借贷,欺诈行为可谓见缝插针。如今,互联网欺诈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俗称“黑产”。  据腾讯天网统计,中国目前的“黑产”从业者超过 40 万,涉嫌泄漏的用户信息量超过了千万条。地下产业链也从个人的、单体的小作坊,发展到分工精细、上下游配合的产业链。  随着互
期刊
阿里再度在金融领域发力。11月9日,蚂蚁金服一位高管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证实了蚂蚁金服有望拿下德邦证券的说法。按照此前的传言,蚂蚁金服将以75%的绝对控股权入主德邦证券,这一并购案正在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合规性审查。  由于德邦证券全资控股中州期货,这也意味着,一旦入主,阿里将一举摘得券商和期货两大类多项业务牌照,继囊获基金、保险、金融IT、银行等稀缺牌照之后,其金融版图再度获得举足轻重的扩容。  
期刊
新医改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以公立医院为主战场的改革正在改变中国医疗服务业的面貌,药品招标采购、取消药品加成、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政策措施可谓点对点“治疗”医疗领域的痼疾。在国家对公立医院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也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相继出台多个文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在过去10年间,中国的非公立医院(俗称民营医院)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非公立医院从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