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有意义学习和同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的三个原则,即逐渐分化原则、综合贯通原则、序列巩固原则,以及贯彻这三个原则的“先行组织者的策略”。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同样可以指导小学阅读教学。我们应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关注阅读知识的“逐渐分化”“综合贯通”与“序列巩固”,为儿童奠定一个阅读知识的基础与框架。这个基础与框架的构建,必定以儿童化的形式嵌入生动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在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形式的阅读训练活动中,以浅易、有趣、灵活的姿态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乐于接受,并构成独特的童化的语知体系。
一、语修知识“通俗化”使之“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3列出了语法修辞的知识要点,将这些要点,简单地抄给学生读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尤其是起始阶段。笔者认为,将相关的知识大白话似的介绍给学生,能使冰冷深奥的语法修辞,变得浅易亲切起来。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经常用以下提问的基本句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最初的句子概念。
谁(或什么)干什么;
谁(或什么)怎么样;
谁(或什么)是什么;
…………
这些句式,虽然没有提及主谓宾等语法术语,但可以在将来语文知识的同化学习中,纳入对应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些基本句式,能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句子,概括篇章内容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理解句子、段落、篇章内容的时候,提醒学生用这样的句式问自己,尝试着回答感知的文本内容,既是运用知识,也是培养阅读能力。写人记事的段落,可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概括段意;说明描写景物的段落,可用“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的提问辅助概括段意。这种办法,简便易行,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十二大词类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实词类,学生较易理解掌握。教师可在具体的语境中,用直白的话语,让学生明白它们的特点。“朋友”“牛”“羊”“秋天”“江苏”等,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语,是名词;“走”“吃”“学习”“爱”“恨”“喜欢”“有”“发生”“是”“能”等,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或存在、消失、变化等词,是动词;“软”“硬”“香”“甜”“聪明”“伟大”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是形容词。
虽然一般不提专门的词类术语,但名、动、形、数、量、代等常用的实词,在有一定感性积累的基础上,一线教师都会提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区别教学,有经验的教师编了这样一首小儿歌: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动形后面补充说明双人“得”。
学习三个词的区别后,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将简单的句子说得更具体些。如什么干什么,可以尝试说成:(什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样)。这里“的、地、得”前或后修饰的部分,与将来要接触的句子成分“定状补”是可以对应起来的。
浅易的句式提示以及儿歌记诵,学生轻而易举地了解了单句的一般结构。这样,理解句子含义有了基本的思维支架,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复杂句子的理解、修辞的运用,教师通过抓关联词语,联系具体语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性的认知渗透,事实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逻文知识“还原化”使之“趣”
孙绍振先生在《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就提出“还原法”的文本解读方法,也值得我们小学阅读教学借鉴。所谓“还原法”,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学生依据文本,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事景物的“原生状态”,将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进行描述,并与作者的表达进行比较,寻找到其间的差异,从而体会文章的妙处,并相机进行语知教学的渗透,渗透过程妙趣横生。
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作者陈忠实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看到一株高原柳,写下了这篇散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跟随作者一起来到青海高原,一起看到这样一株柳,如果尝试把它写下来,通常这样写:到哪儿看到一株柳,什么样的柳,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这是一般状物类文章的结构。
比较课文发现:作者除了写大家想到的之外,还“想象”了这株柳是如何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的,并“联想”到家乡灞河柳。找到差异,体会妙处:一是观察到想象;二是作者运用想象、联想、对比、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突出了高原柳顽强的生命力、不抱怨命运的高尚品质。
对运用修辞表现出艺术效果的语句,用还原法,还原为客观的、理性的语言,进行比较,感受辞格的魅力,也非常有趣。
苏教版五下课文《郑和远航》有写“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的一段话: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这一段话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想象“ ”句子描绘的情景,试着用“大白话”还原本意——风大,浪大,巨浪撞船。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描述与作者的表达进行比较,悟出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风浪的险恶,让人如临其境。另外,学生会在“然而”一词中发现段与段的转折关系,同时巩固学习“总—分”段落结构。辞格的艺术化效果、构段的逻辑,以及“环境衬托”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在学生想象、还原、比较、发现的过程中积聚,逐渐形成体系。
三、语体知识“多元化”使之“活”
使学生的语知结构化,提高学习的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将阅读的文章按类别进行教学,学一篇带一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个类的划分可按题材,也可按体裁进行。
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儿歌、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低年级占68%,中年级占50%,高年级占18%。另外的课文大多为记叙文,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的都有。其中,以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为主,还有一些科普小品文、说明事理文、散文、小说、剧本等。
我们承认小学多样化文体的客观存在,在教学中依体归类,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维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挖掘其承载的资源价值,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低年级儿童诗歌类的教学,可以形成这样的学习结构:想象儿歌表达的情景,朗读记诵,再仿照创写自己的儿歌。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朗读的语音、语调、节奏,学习积累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技巧。
童话寓言类课文的教学,可以形成这样的结构:想象情景,朗读故事,讲讲故事,说说自己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在此过程中,学习朗读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进行分角色表演体验,积累知识,领悟一些道理。故事类文章的学习,大体如此,除了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之外,各有侧重。学习神话故事,侧重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成语故事,侧重成语意思的提炼;学习民间故事,侧重民风民俗的了解……
中年级开始,可以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记叙文的类文教学。学生逐步学习写人记事文章的一般结构,表现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类文章的一般构思,介绍景物的常见描写方法。高年级,我们可以就散文、小说、剧本等类文,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达到见文归类,依类学文的境界,且能在不断比较的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语知体系庞杂无比,以上举隅,挂一漏万,意在说明小学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运用童化的方式,随文学习语文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一、语修知识“通俗化”使之“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3列出了语法修辞的知识要点,将这些要点,简单地抄给学生读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尤其是起始阶段。笔者认为,将相关的知识大白话似的介绍给学生,能使冰冷深奥的语法修辞,变得浅易亲切起来。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经常用以下提问的基本句式,帮助学生建立起最初的句子概念。
谁(或什么)干什么;
谁(或什么)怎么样;
谁(或什么)是什么;
…………
这些句式,虽然没有提及主谓宾等语法术语,但可以在将来语文知识的同化学习中,纳入对应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些基本句式,能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句子,概括篇章内容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理解句子、段落、篇章内容的时候,提醒学生用这样的句式问自己,尝试着回答感知的文本内容,既是运用知识,也是培养阅读能力。写人记事的段落,可用“谁怎么样(或干什么)”概括段意;说明描写景物的段落,可用“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的提问辅助概括段意。这种办法,简便易行,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十二大词类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实词类,学生较易理解掌握。教师可在具体的语境中,用直白的话语,让学生明白它们的特点。“朋友”“牛”“羊”“秋天”“江苏”等,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语,是名词;“走”“吃”“学习”“爱”“恨”“喜欢”“有”“发生”“是”“能”等,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或存在、消失、变化等词,是动词;“软”“硬”“香”“甜”“聪明”“伟大”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是形容词。
虽然一般不提专门的词类术语,但名、动、形、数、量、代等常用的实词,在有一定感性积累的基础上,一线教师都会提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区别教学,有经验的教师编了这样一首小儿歌: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动形后面补充说明双人“得”。
学习三个词的区别后,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将简单的句子说得更具体些。如什么干什么,可以尝试说成:(什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样)。这里“的、地、得”前或后修饰的部分,与将来要接触的句子成分“定状补”是可以对应起来的。
浅易的句式提示以及儿歌记诵,学生轻而易举地了解了单句的一般结构。这样,理解句子含义有了基本的思维支架,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复杂句子的理解、修辞的运用,教师通过抓关联词语,联系具体语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性的认知渗透,事实证明也是切实可行的。
二、逻文知识“还原化”使之“趣”
孙绍振先生在《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就提出“还原法”的文本解读方法,也值得我们小学阅读教学借鉴。所谓“还原法”,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学生依据文本,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事景物的“原生状态”,将自己想象到的情景,进行描述,并与作者的表达进行比较,寻找到其间的差异,从而体会文章的妙处,并相机进行语知教学的渗透,渗透过程妙趣横生。
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作者陈忠实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看到一株高原柳,写下了这篇散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跟随作者一起来到青海高原,一起看到这样一株柳,如果尝试把它写下来,通常这样写:到哪儿看到一株柳,什么样的柳,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这是一般状物类文章的结构。
比较课文发现:作者除了写大家想到的之外,还“想象”了这株柳是如何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的,并“联想”到家乡灞河柳。找到差异,体会妙处:一是观察到想象;二是作者运用想象、联想、对比、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突出了高原柳顽强的生命力、不抱怨命运的高尚品质。
对运用修辞表现出艺术效果的语句,用还原法,还原为客观的、理性的语言,进行比较,感受辞格的魅力,也非常有趣。
苏教版五下课文《郑和远航》有写“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的一段话: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这一段话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想象“ ”句子描绘的情景,试着用“大白话”还原本意——风大,浪大,巨浪撞船。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描述与作者的表达进行比较,悟出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风浪的险恶,让人如临其境。另外,学生会在“然而”一词中发现段与段的转折关系,同时巩固学习“总—分”段落结构。辞格的艺术化效果、构段的逻辑,以及“环境衬托”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在学生想象、还原、比较、发现的过程中积聚,逐渐形成体系。
三、语体知识“多元化”使之“活”
使学生的语知结构化,提高学习的效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将阅读的文章按类别进行教学,学一篇带一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个类的划分可按题材,也可按体裁进行。
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儿歌、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儿童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低年级占68%,中年级占50%,高年级占18%。另外的课文大多为记叙文,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的都有。其中,以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为主,还有一些科普小品文、说明事理文、散文、小说、剧本等。
我们承认小学多样化文体的客观存在,在教学中依体归类,根据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维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挖掘其承载的资源价值,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低年级儿童诗歌类的教学,可以形成这样的学习结构:想象儿歌表达的情景,朗读记诵,再仿照创写自己的儿歌。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朗读的语音、语调、节奏,学习积累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技巧。
童话寓言类课文的教学,可以形成这样的结构:想象情景,朗读故事,讲讲故事,说说自己学到的知识、明白的道理。在此过程中,学习朗读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进行分角色表演体验,积累知识,领悟一些道理。故事类文章的学习,大体如此,除了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之外,各有侧重。学习神话故事,侧重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成语故事,侧重成语意思的提炼;学习民间故事,侧重民风民俗的了解……
中年级开始,可以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记叙文的类文教学。学生逐步学习写人记事文章的一般结构,表现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类文章的一般构思,介绍景物的常见描写方法。高年级,我们可以就散文、小说、剧本等类文,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达到见文归类,依类学文的境界,且能在不断比较的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语知体系庞杂无比,以上举隅,挂一漏万,意在说明小学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运用童化的方式,随文学习语文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