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基础教育,不仅是完善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发展特教事业的必然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初步总结出培养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如环境影响法、游戏活动法、儿歌诵读法和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课的教学等,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 键 词] 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14-02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度。资料显示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更给灾区广大的中小学生的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另据资料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伤害丧生的孩子有四五十万人之多,占该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特别是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的自身缺陷,从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基础教育,不仅是完善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发展特教事业的必然需要。
一、培养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的意义
(一)智障儿童拥有防灾减灾能力的特殊性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智力低于正常儿童,从小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社会阅历少,安全观念差,应对危机能力弱,自我保护水平低,常常深处危难之中而无所知。特别是对灾害的预防和救助意识、能力几乎是空白,属于缺乏灾害自救能力的最弱势群体。一旦遇到灾害,连求救的能力都不具备,更加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化险为夷。由此可见,通过不同的方式教育和引导智障儿童熟练掌握灾害规律,培养防灾意识,提高他们应对灾害的能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从而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这是关系到每一个智障儿童的生存、安全及健康的基本权利。
(二)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对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影响着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经济损失程度。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由于平时长期坚持安全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此外,同成年人相比,学生在防灾减灾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差距很大。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从学校获得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对其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将影响学生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形成一种巨大的减灾效应。因此,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水平。
当前培智学校也同普通基础教育一样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7年底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更加关注智障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专门开设了一类课程——生活适应,这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当前及未来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特别是提高对火灾、地震和台风等常见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应对这些常见灾害的能力。
因此,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基础教育,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全民教育的人道主义精神,又符合特殊人群需要特殊关爱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完善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发展特教事业的必然需要。
二、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特殊教育领域内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尚处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社会对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教育认识有待加强。我国尚未形成中小学生防灾减灾长效教育机制,现行的防灾减灾教育未纳入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国内关于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教育的报道凤毛麟角,更谈不上重视了。其次,在特殊教育领域内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尚欠缺。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人群,针对智障儿童的防灾减灾教育有别于普通的中小学生,需要有特殊的方法和途径。
三、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树立和能力提高的途
径和方法
(一)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法
1.环境影响法。环境影响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良好的环境中智障儿童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校园里布置有关各种防范灾害的宣传画,如《地震来了怎么办?》《防火小常识》等。在学校举办安全图片展,利用学生每天进出学校的时间,及在学校的游戏活动中进行观察、讨论,从中接受教育。在班级也创设防范灾害宣传环境,如,游戏角、区域角等,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知认识在区域角中得以实现。此外,在教室操场上也张贴一些与预防灾害有关的标记,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形成防灾减灾的意识。
2.游戏活动法。游戏活动法是利用游戏和活动来向智障儿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矫正缺陷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为智障儿童提供了体验生活和成功的机会。智障儿童虽然年龄偏大,他们的心理年龄却普遍偏低。因此运用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是十分有效的。如在校内多开展一些模拟活动,老师给出题目:大家正在上课,地震了,怎么办呢?让部分学生演,部分学生判断并表达,老师再帮助分析教予正确的方法。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學生总能很快地掌握知识。在班级还可以开展诸如队会、讲故事、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能力。 3.儿歌诵读法。根据学生识记慢、遗忘快的特点,我们编写了一些儿歌及口诀在学生中流传,如《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防震自救儿歌》:地震了,房子摇。小朋友们注意了,地震危险躲再逃,课桌下面躲一躲,墙角附近靠一靠。窗户阳台不能去,电线下面有危险。一旦发现有机会,不拥挤,不踩踏。有序疏散赶快跑。通过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智障儿童更快、更好地识记知识。
(二)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课的教学
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得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多元智能教育强调每种智能都同樣重要,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不存在所谓的“笨”学生。而当前我校招生对象大多数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刚入学的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上课注意力涣散,认知水平十分有限。从这些儿童和他们的发展特点来看,单纯的语、数分科教学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尝试开设了综合课。综合课教学强调的是中、重度智障儿童教育的功能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它以生活为中心,融入读、写、算等学科知识,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中、重度智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其智力潜能。例如,我们开展《认识安全出口》这一主题教学,让学生认读了“安、全、出、口”这几个生字,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知道安全出口出现的位置及作用,动手画安全出口,用卡片制作安全出口,并和老师一起到校园内找一找哪些地方该贴上“安全出口”的标识,最后唱“安全出口歌”。学生在看、说、画、唱中调动起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兰俊丽.提升校园防灾教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4):61-62.
[2]王倩.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11):80-82.
[3]王民,蔚东英,朱小丽,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教师防灾素养调研[J].教育学报,2012,8(5):52-58.
[4]张英,王民.我国部分省市高中生防灾素养调查研究[J].科普研究,2014,9(53):52-60.
[5]张信勇,卞小华.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5):115.
[6]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31.
[7]刘良明,李明,胡玥.论我国新时期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06.
[8]张玉林.运用初中地理教学进行防灾减灾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6(8):50-51.
[9]周秀琴.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加强学生防灾抗灾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3):71.
[10]张英.教育管理者的灾害教育理念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4,16(3):99-103.
[关 键 词] 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14-02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度。资料显示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尤其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不仅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更给灾区广大的中小学生的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另据资料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伤害丧生的孩子有四五十万人之多,占该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特别是由于智障儿童存在的自身缺陷,从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基础教育,不仅是完善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发展特教事业的必然需要。
一、培养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的意义
(一)智障儿童拥有防灾减灾能力的特殊性
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智力低于正常儿童,从小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社会阅历少,安全观念差,应对危机能力弱,自我保护水平低,常常深处危难之中而无所知。特别是对灾害的预防和救助意识、能力几乎是空白,属于缺乏灾害自救能力的最弱势群体。一旦遇到灾害,连求救的能力都不具备,更加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化险为夷。由此可见,通过不同的方式教育和引导智障儿童熟练掌握灾害规律,培养防灾意识,提高他们应对灾害的能力,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从而减轻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这是关系到每一个智障儿童的生存、安全及健康的基本权利。
(二)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对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影响着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经济损失程度。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由于平时长期坚持安全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此外,同成年人相比,学生在防灾减灾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差距很大。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从学校获得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对其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将影响学生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形成一种巨大的减灾效应。因此,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水平。
当前培智学校也同普通基础教育一样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7年底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更加关注智障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专门开设了一类课程——生活适应,这一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当前及未来生活中所需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特别是提高对火灾、地震和台风等常见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应对这些常见灾害的能力。
因此,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基础教育,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全民教育的人道主义精神,又符合特殊人群需要特殊关爱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完善我国灾害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体制的一部分,也是发展特教事业的必然需要。
二、开展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特殊教育领域内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尚处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社会对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教育认识有待加强。我国尚未形成中小学生防灾减灾长效教育机制,现行的防灾减灾教育未纳入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国内关于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教育的报道凤毛麟角,更谈不上重视了。其次,在特殊教育领域内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尚欠缺。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人群,针对智障儿童的防灾减灾教育有别于普通的中小学生,需要有特殊的方法和途径。
三、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树立和能力提高的途
径和方法
(一)智障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法
1.环境影响法。环境影响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良好的环境中智障儿童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校园里布置有关各种防范灾害的宣传画,如《地震来了怎么办?》《防火小常识》等。在学校举办安全图片展,利用学生每天进出学校的时间,及在学校的游戏活动中进行观察、讨论,从中接受教育。在班级也创设防范灾害宣传环境,如,游戏角、区域角等,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知认识在区域角中得以实现。此外,在教室操场上也张贴一些与预防灾害有关的标记,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形成防灾减灾的意识。
2.游戏活动法。游戏活动法是利用游戏和活动来向智障儿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矫正缺陷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为智障儿童提供了体验生活和成功的机会。智障儿童虽然年龄偏大,他们的心理年龄却普遍偏低。因此运用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成就动机,是十分有效的。如在校内多开展一些模拟活动,老师给出题目:大家正在上课,地震了,怎么办呢?让部分学生演,部分学生判断并表达,老师再帮助分析教予正确的方法。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學生总能很快地掌握知识。在班级还可以开展诸如队会、讲故事、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智障儿童防灾减灾的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能力。 3.儿歌诵读法。根据学生识记慢、遗忘快的特点,我们编写了一些儿歌及口诀在学生中流传,如《儿童防火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拍完南北拍东西。你拍二我拍二,咱俩宣传做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禁火场所别吸烟。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你拍五我拍五,烟囱坏了快修补。你拍六我拍六,风大失火不好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九我拍九,火警电话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实。我拍你你拍我,大家都要来防火。《防震自救儿歌》:地震了,房子摇。小朋友们注意了,地震危险躲再逃,课桌下面躲一躲,墙角附近靠一靠。窗户阳台不能去,电线下面有危险。一旦发现有机会,不拥挤,不踩踏。有序疏散赶快跑。通过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智障儿童更快、更好地识记知识。
(二)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课的教学
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得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存在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多元智能教育强调每种智能都同樣重要,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不存在所谓的“笨”学生。而当前我校招生对象大多数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刚入学的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上课注意力涣散,认知水平十分有限。从这些儿童和他们的发展特点来看,单纯的语、数分科教学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因此,我们尝试开设了综合课。综合课教学强调的是中、重度智障儿童教育的功能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它以生活为中心,融入读、写、算等学科知识,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中、重度智障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其智力潜能。例如,我们开展《认识安全出口》这一主题教学,让学生认读了“安、全、出、口”这几个生字,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知道安全出口出现的位置及作用,动手画安全出口,用卡片制作安全出口,并和老师一起到校园内找一找哪些地方该贴上“安全出口”的标识,最后唱“安全出口歌”。学生在看、说、画、唱中调动起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兰俊丽.提升校园防灾教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4):61-62.
[2]王倩.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11):80-82.
[3]王民,蔚东英,朱小丽,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教师防灾素养调研[J].教育学报,2012,8(5):52-58.
[4]张英,王民.我国部分省市高中生防灾素养调查研究[J].科普研究,2014,9(53):52-60.
[5]张信勇,卞小华.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4(5):115.
[6]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31.
[7]刘良明,李明,胡玥.论我国新时期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06.
[8]张玉林.运用初中地理教学进行防灾减灾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6(8):50-51.
[9]周秀琴.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加强学生防灾抗灾能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3):71.
[10]张英.教育管理者的灾害教育理念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4,16(3):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