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现实困境,以相关改革实效反思为切入点,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八个统一”的深刻领会基础上,提出解决困境的优化路径。横向上对思政课程进行供给侧改革,优化思政课专题教学资源的供给内容,转变供给方式,实现供给效能提升。纵向上通过分段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专题进行目标管理,教学内容按目标分段、教学地点按条件分段、教学团队按要求分段、能力提升按学生基础分段、学习方式按教学内容分段,突出“精准思政”,以期有效实现高职思政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专题教学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精准思政
课题:本文系2019年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难点解析——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X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談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上半年,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编写了各门课程的专题教学指南,并于同年7月在教学资源平台上提供给一线教师试用。在专题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专题教学指南的编写意图,将其与本校实际有效结合,破解专题教学实践中的现实困境,优化专题教学路径、改革专题教学方法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专题式教学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专题式教学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基本准则,利用专题形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其既包含理论也涉及实践,侧重学生自主探究与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很鲜明,就教学内容而言,知识结构之间互为指向,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有效融合,注重整体教学结构的“积极前进,循环上升”。从教学过程与效果而言,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受教育学生的个性选择与能力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专题教学正式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创新模式被全国高校所接触。目前,思政课专题教学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思政专题教学内容方面而言,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专题教学的内涵、意义、原则、机制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例如,对如何处理好专题内容和统编教材的关系,专题之间的关联性与独立性问题,专题教学在实践中的难点、成因与对策等鲜有研究。
第二,思政课程专题设计未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都是基于同一思想政治体系,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应该考虑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思政课程开设科目不同的问题。例如,本科院校开设四门思政课程,而高职院校的思想课程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未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即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看家本领”;缺少对于国史党史的系统学习,即缺少历史视角与历史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只有在专题内容设计或者方法上加以区分,才能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第三,从思政专题教学方法而言,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存在侧重专题教学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注重微观层面研究,忽视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导与体系的构建。这导致了专题教学整体性效能的发挥受限。
思政理论课专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学院自2018年起,为增强教学效果,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推行思政课专题教学,截至目前已有两年实践经验。2019年启动分段教学及小班教学授课试点。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院思政课程专题设计对标专题教学指南,整体逻辑符合专题教学指南的逻辑进路,但是在专题教学内容内的单位逻辑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专题式教学不仅应该对原有的课程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和规划,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还应侧重针对性。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设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学院思政课专题设计与实施在这方面的关注度不够。
第三,专题式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专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并结合时政热点、社会现实和学科前沿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敢于思想交锋、回应现实,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认同,助力学生多元成长。学院思政课程专题教学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多维思考、全面辩证等能力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第四,思政专题教学方法层面,两种情况并存。一方面,“教师主宰”现象突出,教师对教学的绝对主导,教学以单向传输为主,不善于用时代的话语体系讲新话,不善于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一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追求教学的吸引力,不仅没有处理好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关系,而且回避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专题教学实践中,尚未建立“教”与“学”的有效沟通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优化路径
1.横向上,进行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供给侧改革
(1)从需求侧透视,倒逼供给侧改革
精准掌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题授课的基本情况,包括授课对象基本情况、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平均开设教学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管理、考试形式等。对学生需求、专业群建设需求进行调研,在思政课专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等众多因素都影响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于上述因素的真实想法,坚持需求导向,是思政课程专题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收集思政课专题教学的成功案例,对已经取得思政课专题教学成功经验的兄弟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总结经验,寻求契合点,为学院思政课专题教学难点提供一手资料。通过学情诊断、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分析影响学院思政课专题授课实施效果的成因,尽可能全面剖析学院思政课专题教学现实困境形成的原因,找准着力点进行有效发力。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论证,通过方案实施、对比、反馈等环节,论证解决方案、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实现动态改革,探索“积极前进,循环上升”的改革发展路径。 (2)在坚持正确导向和明确需求的前提下,优化供给内容
第一,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专题教学指南,系统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的逻辑关系,结合学院专业群建设与学生需求,通过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和学习逻辑的有效整合,明确专题教学内容。突出专题教学的针对性,坚持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强调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助力学生多元成长。学生的需求本身就是天然的兴趣点,具有激发学习探究的原动力。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组织专题设计,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选择力和行动力。另外,通过对专题教学内容的整体逻辑、专题之间的主线逻辑、专题教学内容的单元逻辑进行重点梳理,统一教师对专题内容的理解,解决教师因对专题理解差异而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问题。
第二,构建同步思政课专题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应该包括以下模块:课堂教学实践、网络教学实践、校内与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实践。完善现有同步配套专题教学实践计划与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践与实训基地,充分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学院易班、职教云平台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有效整合思政课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演讲、专题报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开拓思维、激发情感,提高思想觉悟,从而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3)转变供给方式,明确“教师主導,学生主体”教学方法范式
教师发挥主导的能动性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把自教、他教融为一体,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提升思政课专题教学实效性不是教师“教”或学生“学”的单向发力,需要充分调动内因和外因。其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是教与学这一矛盾变化发展的内因;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专题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改革。“教”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守正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本身就充满无限的魅力,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出精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讲授方法。另一方面,科学运用慕课、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增强师生互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鲜活起来。“学”法的改革,主要通过成立学习小组、采用辩论会、主题演讲、模拟演出、社会调研、实践体验等形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进行师生共同研讨,从而提升学生的融入度和获得感。
2.纵向上,通过分段式教学对教学专题进行目标管理
所谓的分段式教学是指采取A+n模式,即教师流动授课,一名教师负责几个专题的教学任务,每学期在各个班级之间流动授课。分段式教学既有利于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形式风格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教学内容按目标分段、教学地点按条件分段、教学团队按要求分段、能力提升按学生基础分段、学习方式按教学内容分段。教学内容按目标分段是指专题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加以具体明确。教学地点按照条件分段是指根据专题内容由教师选择在教室或校内外实践与实训室等地点授课。教学团队按要求分段是指根据专题内容的不同由相应专业的教师组成团队,作为主备课人。能力提升按学生基础分段是指授课教师在专题授课过程中,要做好学情诊断,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学习方式按教学内容分段是指专题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教法与学法也应该不同。总之,通过分段式教学对教学专题进行目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黄蓉生,崔健,唐斌.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8(8):12-18.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专题教学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精准思政
课题:本文系2019年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难点解析——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X0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談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上半年,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编写了各门课程的专题教学指南,并于同年7月在教学资源平台上提供给一线教师试用。在专题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专题教学指南的编写意图,将其与本校实际有效结合,破解专题教学实践中的现实困境,优化专题教学路径、改革专题教学方法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专题式教学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专题式教学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基本准则,利用专题形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使其既包含理论也涉及实践,侧重学生自主探究与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很鲜明,就教学内容而言,知识结构之间互为指向,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有效融合,注重整体教学结构的“积极前进,循环上升”。从教学过程与效果而言,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受教育学生的个性选择与能力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专题教学正式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创新模式被全国高校所接触。目前,思政课专题教学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思政专题教学内容方面而言,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专题教学的内涵、意义、原则、机制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例如,对如何处理好专题内容和统编教材的关系,专题之间的关联性与独立性问题,专题教学在实践中的难点、成因与对策等鲜有研究。
第二,思政课程专题设计未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虽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都是基于同一思想政治体系,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应该考虑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思政课程开设科目不同的问题。例如,本科院校开设四门思政课程,而高职院校的思想课程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未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即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看家本领”;缺少对于国史党史的系统学习,即缺少历史视角与历史思维。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只有在专题内容设计或者方法上加以区分,才能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第三,从思政专题教学方法而言,主要集中在微观方面存在侧重专题教学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注重微观层面研究,忽视宏观层面的理论指导与体系的构建。这导致了专题教学整体性效能的发挥受限。
思政理论课专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学院自2018年起,为增强教学效果,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推行思政课专题教学,截至目前已有两年实践经验。2019年启动分段教学及小班教学授课试点。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院思政课程专题设计对标专题教学指南,整体逻辑符合专题教学指南的逻辑进路,但是在专题教学内容内的单位逻辑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第二,专题式教学不仅应该对原有的课程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和规划,在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还应侧重针对性。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设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学院思政课专题设计与实施在这方面的关注度不够。
第三,专题式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专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并结合时政热点、社会现实和学科前沿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提炼,敢于思想交锋、回应现实,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认同,助力学生多元成长。学院思政课程专题教学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多维思考、全面辩证等能力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第四,思政专题教学方法层面,两种情况并存。一方面,“教师主宰”现象突出,教师对教学的绝对主导,教学以单向传输为主,不善于用时代的话语体系讲新话,不善于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一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追求教学的吸引力,不仅没有处理好价值性与知识性的关系,而且回避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专题教学实践中,尚未建立“教”与“学”的有效沟通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优化路径
1.横向上,进行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教学供给侧改革
(1)从需求侧透视,倒逼供给侧改革
精准掌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题授课的基本情况,包括授课对象基本情况、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平均开设教学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管理、考试形式等。对学生需求、专业群建设需求进行调研,在思政课专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等众多因素都影响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于上述因素的真实想法,坚持需求导向,是思政课程专题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收集思政课专题教学的成功案例,对已经取得思政课专题教学成功经验的兄弟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总结经验,寻求契合点,为学院思政课专题教学难点提供一手资料。通过学情诊断、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分析影响学院思政课专题授课实施效果的成因,尽可能全面剖析学院思政课专题教学现实困境形成的原因,找准着力点进行有效发力。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论证,通过方案实施、对比、反馈等环节,论证解决方案、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实现动态改革,探索“积极前进,循环上升”的改革发展路径。 (2)在坚持正确导向和明确需求的前提下,优化供给内容
第一,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专题教学指南,系统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的逻辑关系,结合学院专业群建设与学生需求,通过知识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和学习逻辑的有效整合,明确专题教学内容。突出专题教学的针对性,坚持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强调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助力学生多元成长。学生的需求本身就是天然的兴趣点,具有激发学习探究的原动力。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组织专题设计,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选择力和行动力。另外,通过对专题教学内容的整体逻辑、专题之间的主线逻辑、专题教学内容的单元逻辑进行重点梳理,统一教师对专题内容的理解,解决教师因对专题理解差异而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问题。
第二,构建同步思政课专题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应该包括以下模块:课堂教学实践、网络教学实践、校内与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实践。完善现有同步配套专题教学实践计划与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践与实训基地,充分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学院易班、职教云平台等,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有效整合思政课线上线下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小组讨论、主题演讲、专题报告、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开拓思维、激发情感,提高思想觉悟,从而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3)转变供给方式,明确“教师主導,学生主体”教学方法范式
教师发挥主导的能动性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把自教、他教融为一体,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提升思政课专题教学实效性不是教师“教”或学生“学”的单向发力,需要充分调动内因和外因。其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是教与学这一矛盾变化发展的内因;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专题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改革。“教”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守正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本身就充满无限的魅力,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出精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讲授方法。另一方面,科学运用慕课、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增强师生互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鲜活起来。“学”法的改革,主要通过成立学习小组、采用辩论会、主题演讲、模拟演出、社会调研、实践体验等形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进行师生共同研讨,从而提升学生的融入度和获得感。
2.纵向上,通过分段式教学对教学专题进行目标管理
所谓的分段式教学是指采取A+n模式,即教师流动授课,一名教师负责几个专题的教学任务,每学期在各个班级之间流动授课。分段式教学既有利于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形式风格的多元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教学内容按目标分段、教学地点按条件分段、教学团队按要求分段、能力提升按学生基础分段、学习方式按教学内容分段。教学内容按目标分段是指专题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加以具体明确。教学地点按照条件分段是指根据专题内容由教师选择在教室或校内外实践与实训室等地点授课。教学团队按要求分段是指根据专题内容的不同由相应专业的教师组成团队,作为主备课人。能力提升按学生基础分段是指授课教师在专题授课过程中,要做好学情诊断,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学习方式按教学内容分段是指专题内容不同所采取的教法与学法也应该不同。总之,通过分段式教学对教学专题进行目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黄蓉生,崔健,唐斌.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8(8):12-18.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