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年龄读什么书,这件事情很容易被忽略,尤其表现在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一再错过孩子们黄金一般的阅读年龄段。”——这是近两年来,在语文阅读教学经验推介会上常常能听到的话,值得深思。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还没有能力进行纯文字阅读,思维方式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正是阅读习惯的启蒙养成期。在此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幼小衔接,还应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整合主题阅读内容
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一文为例,作者张秋生是位著名的儿童作家、诗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配合教材单元内容,从语用、内容、情感等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标点符号歌》《一张“字据”》《最短的信》《标点符号家庭》4篇文章。
我们讲授《青蛙写诗》,首先需要想一想,这个文本对学生来说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努力做到“一课一得”:除了巩固生字词、读懂情节,让学生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显然更为重要,因为这能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内阅读《标点符号歌》和《标点符号家庭》,并稍加点拨,另外两篇文章则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读。下次上课,教师可以请学生进行交流,能表达出故事的意思就算完成阅读,能说出自己的观点更好。
二、坚持共读
我们要在家庭和学校开辟自由的阅读空间。教师和家长应坚持与学生一起阅读,并开发多元的阅读活动。
一对一读。这就是“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父母应多带孩子逛书店或者图书馆,一起挑选书籍,从孩子有兴趣的读物开始,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与环境。家长更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解决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身心放松,进行无压力阅读。
一对多读。在学校,可以进行班级共读、年级共读,甚至学校共读,由教师、图书管理员、校长,甚至邀请童话书的作者一对多阅读。一个好的阅读引领者一定是个不急不躁、循循善诱的智者。在他们的引领下,孩子很容易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
多对多读。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可以是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三五好友,结伴共读,可以在图书馆、班级阅读角一起交流分享;一种是学校组织主讲教师、助教、义工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阅读活动,活动可以是小沙龙,可以是演情景剧,也可以是擂台赛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通过学校和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让刚入小学的“小不点儿”感受到阅读环境的宽松、愉悦,进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实现良好发展。
三、阅读之后要表达
学完《青蛙写诗》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学唱歌谣《小跳蛙》,可以阅读绘本《不要和青蛙跳绳》,可以读读同一作者的童话书,还可以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等。不同的拓展方式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使他们更爱阅读。
说一说。一年级上册重在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在目标的确定上,要体现从“敢说”到“说清楚、听明白”的发展过程。如有一篇文章《刺猬和老虎》,是说老虎告诉刺猬,有的刺猬能把自己身上的刺拔下来当标枪掷出去。刺猬听了,说自己看了一场电影,里面的老虎勇敢地拔光了自己的牙齿,做成项链挂到了脖子上。故事很短,孩子们能理解多深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完之后的交流和辩论:到底谁聪明?到底谁勇敢?孩子们各有各的理由,争得面红耳赤……这正是阅读要达到的目的:让孩子们思考与想象。
写一写。阅读可以激发孩子们写话的欲望,写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象中的事物。如阅读完《当一次小尾巴》:猪爸爸不管走到哪里,后面总跟着胖墩墩的小小猪,好朋友小刺猬说小小猪是“小尾巴”,小小猪用行动(猪爸爸扫地,小小猪倒垃圾;猪爸爸刷墙,小小猪提石灰桶……)证明,它可不是单纯的小尾巴。王浩博同学写道:“我也要像小小猪一样,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画一画。一年级学生经过了幼儿园生活,画画也有“基本功”了,教师在学生听故事、看绘本之后,可以让他们进行回顾创作,把故事的意境用彩笔描绘出来。这一阶段画的功能,更多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和情感。如读了彭懿的绘本《不要和青蛙跳绳》之后,吴豪轩同学写出了《不要和青蛙玩悠悠球》,不仅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还得到了彭懿老师的赞赏。
演一演。可以多人共读一个故事,在固定时间开展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来“演故事”。如课后小组所展演的《穿过鹤脖子的鱼》,名叫“好奇”的鱼弟弟初生牛犊不怕虎,“自投鹤口”惹出了大麻烦;名叫“聪明”的鱼哥哥沉着、冷静,靠一只拖鞋救了弟弟。故事离奇生动,引人入胜,儿童的想象和演示更是饱含童真童趣。
四、建立過程评价
在小学一年级阅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保持阅读兴趣,并围绕过程评价,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突出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学校建立了学生个人成长“七彩阅读”档案袋,帮助他们记录阅读之后的成果和感受;设计“七彩阅读”阶梯等级证,等级证上设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学生个人的阅读篇目、分享小视频、读写绘等资料便会完整呈现。
阅读等级一般级的学生,我们给盖一个“悦读小能人”章;良好级的,给盖一个“悦读小达人”章;达到优秀级的,给盖一个“悦读小超人”章……每一个奖章都对应着给孩子的一种奖励,可以是一本图画书、一套明信片等。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校报及时展示学生参加阅读活动的资料与读写绘成果,包括活动精彩瞬间、阅读小随笔、手工制作等。
为孩子们整合主题丛书中有用的资源,营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创设多样的展示平台,给予温暖的鼓励,这都是教师送给小学生的好礼物。正如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诗句:“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们可以这样续写下去——我还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老师,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校长……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还没有能力进行纯文字阅读,思维方式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正是阅读习惯的启蒙养成期。在此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幼小衔接,还应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整合主题阅读内容
以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一文为例,作者张秋生是位著名的儿童作家、诗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配合教材单元内容,从语用、内容、情感等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标点符号歌》《一张“字据”》《最短的信》《标点符号家庭》4篇文章。
我们讲授《青蛙写诗》,首先需要想一想,这个文本对学生来说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努力做到“一课一得”:除了巩固生字词、读懂情节,让学生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显然更为重要,因为这能够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内阅读《标点符号歌》和《标点符号家庭》,并稍加点拨,另外两篇文章则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读。下次上课,教师可以请学生进行交流,能表达出故事的意思就算完成阅读,能说出自己的观点更好。
二、坚持共读
我们要在家庭和学校开辟自由的阅读空间。教师和家长应坚持与学生一起阅读,并开发多元的阅读活动。
一对一读。这就是“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父母应多带孩子逛书店或者图书馆,一起挑选书籍,从孩子有兴趣的读物开始,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与环境。家长更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解决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身心放松,进行无压力阅读。
一对多读。在学校,可以进行班级共读、年级共读,甚至学校共读,由教师、图书管理员、校长,甚至邀请童话书的作者一对多阅读。一个好的阅读引领者一定是个不急不躁、循循善诱的智者。在他们的引领下,孩子很容易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
多对多读。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可以是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三五好友,结伴共读,可以在图书馆、班级阅读角一起交流分享;一种是学校组织主讲教师、助教、义工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阅读活动,活动可以是小沙龙,可以是演情景剧,也可以是擂台赛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通过学校和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我们可以让刚入小学的“小不点儿”感受到阅读环境的宽松、愉悦,进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实现良好发展。
三、阅读之后要表达
学完《青蛙写诗》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学唱歌谣《小跳蛙》,可以阅读绘本《不要和青蛙跳绳》,可以读读同一作者的童话书,还可以欣赏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等。不同的拓展方式可以从各个方面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使他们更爱阅读。
说一说。一年级上册重在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在目标的确定上,要体现从“敢说”到“说清楚、听明白”的发展过程。如有一篇文章《刺猬和老虎》,是说老虎告诉刺猬,有的刺猬能把自己身上的刺拔下来当标枪掷出去。刺猬听了,说自己看了一场电影,里面的老虎勇敢地拔光了自己的牙齿,做成项链挂到了脖子上。故事很短,孩子们能理解多深不重要,重要的是读完之后的交流和辩论:到底谁聪明?到底谁勇敢?孩子们各有各的理由,争得面红耳赤……这正是阅读要达到的目的:让孩子们思考与想象。
写一写。阅读可以激发孩子们写话的欲望,写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象中的事物。如阅读完《当一次小尾巴》:猪爸爸不管走到哪里,后面总跟着胖墩墩的小小猪,好朋友小刺猬说小小猪是“小尾巴”,小小猪用行动(猪爸爸扫地,小小猪倒垃圾;猪爸爸刷墙,小小猪提石灰桶……)证明,它可不是单纯的小尾巴。王浩博同学写道:“我也要像小小猪一样,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画一画。一年级学生经过了幼儿园生活,画画也有“基本功”了,教师在学生听故事、看绘本之后,可以让他们进行回顾创作,把故事的意境用彩笔描绘出来。这一阶段画的功能,更多在于启迪学生的心智和情感。如读了彭懿的绘本《不要和青蛙跳绳》之后,吴豪轩同学写出了《不要和青蛙玩悠悠球》,不仅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还得到了彭懿老师的赞赏。
演一演。可以多人共读一个故事,在固定时间开展阅读兴趣小组活动,来“演故事”。如课后小组所展演的《穿过鹤脖子的鱼》,名叫“好奇”的鱼弟弟初生牛犊不怕虎,“自投鹤口”惹出了大麻烦;名叫“聪明”的鱼哥哥沉着、冷静,靠一只拖鞋救了弟弟。故事离奇生动,引人入胜,儿童的想象和演示更是饱含童真童趣。
四、建立過程评价
在小学一年级阅读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保持阅读兴趣,并围绕过程评价,建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突出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学校建立了学生个人成长“七彩阅读”档案袋,帮助他们记录阅读之后的成果和感受;设计“七彩阅读”阶梯等级证,等级证上设有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学生个人的阅读篇目、分享小视频、读写绘等资料便会完整呈现。
阅读等级一般级的学生,我们给盖一个“悦读小能人”章;良好级的,给盖一个“悦读小达人”章;达到优秀级的,给盖一个“悦读小超人”章……每一个奖章都对应着给孩子的一种奖励,可以是一本图画书、一套明信片等。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校报及时展示学生参加阅读活动的资料与读写绘成果,包括活动精彩瞬间、阅读小随笔、手工制作等。
为孩子们整合主题丛书中有用的资源,营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创设多样的展示平台,给予温暖的鼓励,这都是教师送给小学生的好礼物。正如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诗句:“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们可以这样续写下去——我还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老师,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