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耳朵听香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jiare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脂一样的雨线,斜斜地织着,不闻雨声,只见雨的网,织了散,散了织。屋檐下一枚清亮的雨珠,像一朵莲的密语,轻轻叩响深宅。半坡的茅草、秘境的印记、丝竹丝的锦里、白夜的茶香,红尘喧嚣,被水汽悉数吸纳,濡湿一些干渴的词语。
  古蜀的水分儿,这么足,这么细滑,似乎吸一口就可以饮出一眼清泉。雨中老城,细密、温婉又疏淡,没有凝重和伤情,氤氲着一种近似远古的味道。她很安静,很守本分,一种彻骨的安静,一种本位的守分,不与谁争风吃醋,有点儿古雅,有点儿孤芳自赏,却一点儿也不骄矜。细雨轻尘,雨雾弥漫,从宽宽窄窄的小巷漫出去,漫回来。青葱的草木在屋前屋后疯长,弥散着缕缕馨香。街道湿漉漉的,延伸向不可望尽的远处,白墙黛瓦的房舍,一排排铺开,长成了巷子的左右手臂,老街就躺成了千手观音。
  微雨清亮,明明暗暗地闪烁着,来了去,去了来,如聆听曲风清明的天籁。它有风一样的流线,摄取浮躁,荡涤积尘,每一个音符都传达出对人生与世界的感知,物我合一,一切皆空。其实,空的状态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什么可以再融进去。宽坐宽巷子,意境朦胧,心怡神安,用第三只耳朵聽香,我的心房就处于这样一种极为充盈的态势。
  漫步浮世之上,转眼就到了江油。李氏宗祠藏在蓊蓊郁郁的草木中,藏得不深,却幽,一些亮,一些暗,隐在云层。老屋黯淡,微光从天井漏洒下来,酒水一样,弥散着雍容大度的盛唐之香。江油之水天上来,江油故里,李白没在,刻在石头上的汉字,是他一粒粒遍洒的酒香,唐宋不减,明清难消。
  李白在石头上饮酒,坐着,卧着,大笑着。他生在酒中,活在石头里,一棵又一棵老树,长成一地酒杯。他随手摘一片叶子,蘸着月光,只一口,就饮尽半个盛唐。你看,三百杯刚过,他就呼唤着岑夫子、丹丘生,微醉着,大笑着,仰着头颅,走了蜀道,上了剑门关,做了“百年诗酒风流客,一个乾坤浪荡人”。
  你们啊,身前身后的你们,就等着细数白发吧。
  一种潮湿的气息排闼而来,怀揣着一滴雨的温度,回到浣花溪。一条锦江,守着源流,敛着气度,流淌着大唐之风。杜甫草堂,一扇柴门始开,只为迎后来君子。风从门前拂过,一如熟悉的呼吸。轻叩门扉,一个声音在说:“厚重木讷仁慈天下,仁者也。”杜甫是仁者,生之艰难凄苦,心悬天下,今夕何夕,他一直背着沉重的负荷,背得尴尬、疲惫、恓惶,任谁看了,也不忍。杜甫不是李白,李白永远是仰着头向前走,他可以漫不经心地走,也可以任性猖狂地走,骨子里的傲岸将不屑和藐视踩在脚下,一路不休,从不回头;但杜甫不是李白,万方多难,他一直低着头,眼睛向下看,看到生灵涂炭,听到沉郁悲声,伤人之所伤,痛人之所痛,一肩挑起古今愁,一生不肯放下。
  望江楼上,古井旁边,一抹斜阳,几树琵琶,何处是校书门巷?
  千年前,那个表字“洪度”的女子,随父居成都,八九岁能诗,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退居浣花溪为女冠,六十三岁终老,一生未嫁。寥寥数字,寂寞一生,仿佛这个女子就这样简简单单瘦入岁月深处。其实,她的生命洪流惊涛骇浪,恢宏澎湃,只可惜历史还是上演了一幕悲喜剧,后人望着她寥落的背影,唏嘘不已。“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这诗有冰凉的悲愤和清醒。她曾以饮露而食的蝉为喻,抒写身为形役却灵魂如蝉的自己,但周旋于政治漩涡的孤单女子,终难免因世事风雨而大树倾倒。
  她写给韦皋的《十离诗》,单读诗题,已令人肝肠寸断:《犬离主》《笔离手》《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鞲》《竹离亭》《镜离台》《鹦鹉离笼》《马离厩》。这十首诗,一地留一首,一步一叩首,自降尊严,自贬人格,自讨生路,卑微如尘埃的薛涛,只能以卑微如尘埃的《十离诗》,惹韦皋怜惜,留她在身边。这是薛涛之悲,也是旧时女子之悲。当然,如果说薛涛孤单一生尚有庇护的话,还是韦皋。韦皋镇蜀其间二十一年,薛涛聪颖慧辩,诗酒唱和,应酬周旋,但身为幕府营妓有多少人事风雨她独自抗得了?是韦皋给了她表演的舞台,给了她足够的保护。
  一场场欢宴,觥筹交错,又一双温和谦恭而寂寞深藏的眼睛,深望薛涛,那是武元衡——武则天曾侄孙。他曾任四川节度使,温雅沉静,持身正气,不喜浮华,爱惜薛涛才情,上书为其请名,卑微乐妓最终以“女校书”千古留名。日影飞去,融入锦江之水,有关薛涛的人事都走了,只留薛涛一人汲水、制笺、写诗,粒粒琵琶,是诗笺上甜蜜的注脚。
  英国女作家肯尼迪曾对薛涛的姓名提出一种富有诗意的解释,她说:“薛涛者,草也,涛也。薛涛者,青草如涛也。芳草遍野,生机勃勃,春风过处,犹如大海涛涛。”历史长风呼啸而过,芳草萋萋,一片大海涛涛。望江楼上那一幅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琵琶,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不仅概括了薛涛繁华而寂寞的一生,且将她的诗才与杜工部相提并论。有此殊荣,我虽无言,薛涛,你可以瞑目了。
  穿雨而过,青草如涛的女子,汲水而上,手制粉笺,展宣研墨,一纸粉笺,染成风流。从浣花溪走出,夜色锦里的灯笼,红出隔世的暖意。成都是一座弥散着梦幻气息的城,她以土藏戈,不为都城,自成良池。用第三只耳朵听香,水鱼、日影、月光、风声,耳目所及都是诗。无论你走近或远离,身心都会沾染迷雾一样的巫气。
  细雨湿衣看不见
  细雨悄悄落过了,地上湿漉漉的,深夜她来,自己竟熟睡无知。大概世间好多物事就是这样来去悄然,寂静无声,或者早已经喧腾过,你却毫无知觉。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错失真正的美好,只有怀一份闲情之人,方可于无声处神游方外,心无旁物。
  古人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毛毛细雨,悄悄然润湿了衣服,着衣之人却毫无知觉;树上的花开过了,凋谢了,谁也没有听到她落地的声息。这诗句极简,也极好,好在一个“细”字,安在一个“闲”字。似乎这细雨必得有这闲花来陪,才算得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倘若有心在细雨中静看闲花无声而落的曼妙,沉入难得的自然意境,又有谁会感叹花儿的飘零呢?   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那首《送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今已误儒生。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将要赴任之际。江南水城,春风乍起,寒意微凉,他起程赴远,行船停泊在苏州城外。故友严士元前来相送,默然相对,百感交集,瞻念前途,就像变幻莫测的天气。刘长卿是开元中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曾任监察御史,战乱起后,不知所终。就是这样一个不知所终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一份温润的闲情诗意。
  春阳中读好诗,我坐在时光的缝隙里,感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无形无色的光,仿佛自己也成了光的一部分,探寻了时光赋予人心的隐秘。行走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缘分,就像细雨湿衣,看似近了,其实又远了,不是她没来,而是我们没有感觉她,没有给她抵达的通道。自然中有这样一种化学现象: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看,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比如清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这也是那条光的通路,云、雾、烟尘就是胶体,做了传递光的介质。
  人生旅途中,生命之光从你不知道的远方而来,柔柔地穿过,那些看不见的微尘,就是无形的胶体,做了光的媒介,成了彼此的通路。你所要做的是,迎着光而去,穿透尘埃,走过那条通道,与光的温度,相融相生。尘埃就是烟火世俗,我们奢求蓦然回首的必然惊喜,也要珍惜烟火世俗的偶然相逢。比如陌上相逢,偶然交汇,某种触觉瞬间被攫取,无可逃遁,你会懂得和感恩另一种生命存在形式对你的滋养;比如纸上相遇,文字也是有灵魂的,读人与读书都是光与光的相融,让生命多一个出口,那些故事、情绪、情状、梦境,虽是寻常细末,却感应着你的灵魂;比如曲上相闻,倾听一首乐曲,自我之心与乐流之脉互动,就像是一个灵魂去迎接另一个灵魂。
  因之,人之相与,或远或近,也有一种穿透效应,或者说心灵感应,只不过,我们看不到那条无形通道。那通道便是一种缘。无缘人即使碰面也只是擦肩而过,是路人,不会有遗憾;有缘人总在刚好的时候相逢,在刚好的时候明白该明白的。为了这刹那的相融,人们甘愿倾尽一生,牵牵绊绊,安心守候,直到那份天定的使命完成。
  这一场红尘旅程,你不会无缘无故走哪一条路,也不会无缘无故与某一个人相逢,每一段不期然的偶遇都是上苍馈赠的礼物。一条小路上总会有一个人与你迎面而过,一份默契刹那滋生,生发出心灵的相透。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是朴素的人性之光,穿透纷繁世事的尘埃,直逼你的心灵,纠缠着你的九曲柔肠,安抚你单薄的生命。雖然有的人你想近却近不了,有的人你想远也远不了,这并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但不管什么样的人事机缘,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事,即使是花草、树木、山水,遇到了,就是彼此补伤的药。你若不伤,我又怎么会走近你、怜惜你?
  但凡人间百味,棱角相触,枝节相依,彼此滋润,柔软圆融。人与人的相遇,就如星光与星光的穿透。不管任何时候,总有人正从世界的某个地方朝你走来,像光那样,从一颗星抵达另一颗星,完成光与光的传递和通达。不管是亲人、恋人、朋友或陌路人,我们都须相遇而感恩,感恩而相守。这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之为人的本分。当你为一份遥远而切近的物事动容时,你对生命的感知也会得到另一种诠释和升华,以达另一个空间,如同另一种哭泣。
  细雨湿衣看不见,没有刻意,没有目的,没有矫饰,一种次第润湿的过程,却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南怀瑾先生说:“情之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若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人人生而有情,远不止男欢女爱、亲朋相守,她是爱、是付出、是彼此的养护,是林间呢喃、草上虫鸣,是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广而言之,人之情乃家之情,家之情乃族之情,族之情乃国之情。这情是灵魂、是精神、是文化。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只有笔划的差异,没有良善的距离,心存善意,和平安详,方得大用。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盘旋头顶,统摄着我们干干净净的灵魂。
  雨后沁凉,风无声无息,轻柔到极点。阳光隔着玻璃漫进来,流泻着暖意。顺着光,可见高远的蓝天,大朵大朵的云飘着,也像是浮着,风作了云的依托。一些低云挨近了窗,仿佛伸手就能摘一片轻柔。阳是生命的需求,光是抵达的终点,不要躲在黑夜的暗沉不肯出来,不要冷硬拒绝这阳光的柔暖,心存阳光,便可暖了自己,也暖了他人,即使四季风烈,也不会太冷。
  《圣经》中说:“光本是佳美的,眼见日光也是可悦的。”光来自外物,也来自心底,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走在光的通道,以光接纳光,以光反射光。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三月,花开的季节,万物争着光辉。沐着春光,我又想起了那座后山,那座一直蓊郁在我心中的后山。那些难忘的岁月里,每到周末,我们就一起爬上后山。山上的映山红开得正艳,像一团团火焰点燃了我们的热情。低矮的野枣树冷不丁地扯住了衣角,低头一看,瘦小单薄的枝头上,竟开了许多嫩绿的花朵。野玫瑰的刺藤无拘无束地到处攀爬,一簇簇瘦小的粉色花朵,虽没有压低枝头,却也引来蜂蝶纷飞……远处的山坡上,有大片大片的桔林,松林,
期刊
一  那时我还在上高中。朋友写了一篇名为《忆老实人》的文章,追念本班一位辍学的同学。约略记得其中一段:同桌两个星期,他一直很少说话。有一天早上,老师听写单词,他一边写,一边口里默默念着,竟然一个都没有错。我相信,当时能够做到的,全班就只有他一人。几天后的一个早晨,老师把他叫出去。过一会儿他进来,脸色沉沉的,丢给我一张请假条,然后拎了书包匆匆离去。我没有想到,他这一去竟然不再回来。再过了几天,数学课
期刊
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墼,随处可见,盖屋、垒墙、搭炕等都离不开它,真的是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那个时候,辽阔的胶东地区,土地承包责任制方兴未艾,农村人家的生活水平依旧比较低。砖瓦厂寥寥无几,且尚未走出大锅饭思想的禁锢。烧出来的砖瓦,价格卖得很贵。普通百姓盖房垒墙,根本用不起烧砖。除了墙基、门窗沿、屋檐等地方少用点烧砖,垒墙、搭炕等都用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已经心满意足。  
期刊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零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孩子的口袋中你能触摸整个时代,幸福的感动就是孩子口袋里的零食。当你看到商店里五花八门、多得你叫不上名字的零食时,除了感慨早年零食稀少,恨不得将眼前的零食搬到那个时代。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零食如一块磁铁,聚结人类的智慧。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对口中之物有着过分追求的人。在我的儿童时光中,我像所有的小孩一样,久处饥饿状态的味蕾,发达异常,如火山下的岩浆,喷涌现出,
期刊
七月,流火的季节,太阳像个大火炉,云彩好似被太阳烤化了消失的无影无踪,大地也被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躲进室内则是门窗密闭充盈着不柔和的空调冷气,让人好想寻找凉爽的自然风带来的惬意。  好想在夏日里拥抱一片绿色,嬉戏一湾碧水;好想在夏日里闻到瓜果的清香,采摘一束野花,這种强烈的心情,让我们几个朋友不谋而合,相约翌日清晨骑行——洋河南。  洋河,是永定河上游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内蒙古河,流经
期刊
生活在河套地区的人们,家家户户都爱食用胡麻油,如琥珀色彩的油质,有浓郁香醇的味道。胡麻油倒锅里烧开了炸辣子、炸葱花,那扑鼻而来的香气,顿时会飘出厨房,飘满院落和街头,左邻右舍的邻居们在喷香馋人的味道中坐不住,便会笑哈哈的过来看看吃什么好吃的,油炸糕,炸油饼,莜面,炒鸡蛋油烙饼,或是用炸香的胡麻油拌凉菜,那味道实在是太香了,葵花油花生油是绝对烹不出来的,流香四溢的胡麻油香味,让人抑制不住涌满喉舌的口
期刊
王昌龄描写夕阳:“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原”,诗句优美,却透着伤感;“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这是诗僧皎然笔下的夕阳,有远离世俗的清淡气,细品有慈悲与禅意。我心里的夕阳,是落在村庄屋檐上的夕阳,能弹奏出四季的赞歌。  春天,夕阳下的屋檐是忙碌的。古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风刮了几场,节气过了立春,快到雨水了,村庄里的男人忙碌起来。天亮了,村庄苏醒了,鸡鸣狗吠,连绿色都在努着劲儿地往外冒。村里的男
期刊
童年像一棵生长不久的小树,整个木苗都是那么崭新稚嫩,让人们忍不住想伸手摸摸;童年似下了几个钟头的冬雪,不是很厚,洁白无瑕;童年如一只刚起航的扁舟,对波澜壮阔的海洋充满好奇神秘;童年是升起的红太阳,金灿灿霞光万丈,五彩缤纷。  说到童年,我们便一阵轻松愉悦,感觉到一丝丝甜蜜。那是个无忧无虑的年华,三五成群,玩点简单的游戏,说些幼稚的话语。言差语错,闹点儿意见,又打又骂,小半天不到,就和好如初。不分男
期刊
县城在坝河边上,平中在坝河边上,我们的家,也在坝河边上。不晓得,我从多大时就开始下河洗澡,反正不够十岁吧。起初下河洗澡的时候,只敢在水浅的地方,并且有大娃子或者大人带着。为了学着划(浮)水,总想到淹过头顶的深水地方。在大人和大娃子用手托着我的下巴教我划水之后,不知不觉的,没有两个月,就真能在水上浮着,“扑咚咚、扑咚咚”学会。学会了狗刨子,再深的水,不想沉底就不至于沉底,洗澡的瘾从此就更大了。  四
期刊
小河静静地流淌,从两条变成一条,其中的一条已经干涸。河的两边长满杂草。两条河包裹的,刚好是我的老家。老家灯火下照着的,是我的父母。  父亲早年在修建房子时,便考虑到两条河流的布局,于是在房子与河流之间砌起了两条石墙。自石墙修好后,下雨天担心河水流进家里的顾虑消散了。  我的父亲真是聪明能干,早些年在村里砌起的平房也是最早的一批,那时候村里面大都是以木质结构的房子为主。还有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也是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