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师的技能运用和对职业能力的掌控这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来指导体育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更好的指引、指导学生进行自觉健身并提高体育健康意识。体育教师通过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等方面的改进与钻研,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校本化 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基于学生体质下降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H161071。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16-0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于2002年提出并推行,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始终向前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不再是以“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为主,而是突出健康的理念,明确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促进生理、心理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运动健身的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教师教学能力又称为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驾驭有关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能力。教学能力的好坏与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灵活自如的驾驭能力,这样教学生才能得心应手,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时期,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还具有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和共同参与者的身份,将学与教发挥的淋漓尽致。
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师专业运动能力及理论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确立以“增强体质、培养运动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式下,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专多能”显得更为重要。
一、教师的技能运用
1.融会变通
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项目特点,虽然基本技术和高难动作技术之间存在技术差异,但是动作和动作之间在其实现的锻炼功能方面是可以替代的,也就是说不同项目如果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具有相同的锻炼功能,就可以相互替代,正是这种技能发展的相互转移,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作为老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更有效的、简便易行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区别对待,随时调整
针对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是统一的,学生身体发展的非同步性,使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客观实际,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基本在同一水平进行技能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如果学生间水平差异较大,会影响较差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自信心,从而导致其对运动的学习失去兴趣,缺失对运动的积极参与性。对于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同一项目的学习,老师的评价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为目的。
3.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众多健康、时尚的休闲体育活动冲击着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取其精华,加入到正常的课堂教授中来,达到与社会的接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更新、与社会接轨,还要真正地去参与体会,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教授学生。同时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所需。
二、教师职业能力的掌控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素质教育的提出,给传统教育很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越来越突出,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更多的时尚的、民族的各项运动被挖掘出来,并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成为新的趋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打开。在提倡健康第一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托教师和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项优势和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要求以及学校专业的特点,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宗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面的拓宽,专业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来整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在不断学习中创新。
2.加强教师培训,与社会接轨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示范、讲解,以技术动作教授为主,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很少,缺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时代在发展,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在提高,学生想从教师那里汲取最新的知识,教师就得首先接受最新的知识。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接受教育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内容应该要兼顾时代性和开放性,充分尊重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同时,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时候,能够学习并熟练掌握到最先进的、最现代的教学手段,取其更能适应本校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用之于教学。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前进,更加完善教学思路和步骤,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学习中升华自我,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自身的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灵活的运用,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
3.立足基本功,加强开拓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对教育水平有着高层次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现代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才可更新,不断更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当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更深入地发挥专长优势,将创新发挥的酣畅淋漓。知识和技能随着科研成果的涌现在不断地更新和提高之中,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和更新能力。体育教师任重道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学校体育课程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推陈出新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也水涨船高,相应地要求体育课程的内容与上课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因此体育教师就不能墨守成规以同样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放弃原有的封闭式的教育方式,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鲜时尚的事物,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教师本人必须学会去选择有效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新型项目及原有项目的发展更新更加关注,通透理解、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加工、组织、灵活运用。
4.教师的监控能力培养
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指挥者,而是能够指引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组织教学与监控的能力。体育教师的这种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体育课程的预期目标,指导、促进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对于临时发生的情况及时做出调节,并做好课后小节,对于突发事件做出及时的调整。通过不断的反馈与调整,规正自己的教学思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教促学,以学促教。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掌控与调节,提升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控制和调整,积累经验。
5.合理结合边缘性学科知识
体育科学不仅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还包含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边缘性学科有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电子科学等相关学科,它们都与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单纯地教会学生简单的技术动作,而是还要通过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来解释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们联想自己学过的基本知识并能合理的解释这些动作的原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用武之地,更能感受到体育科学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综合性知识。
四、小结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说,教源于学,教服务于学。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面,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不断为自己充电,以适应教学的快速发展,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辉.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97-99
[2]方程,李玲.应对体育课程改革拓展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3):120-123
[3]罗旭,周凤桐等.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4):81-83
[4]蔡菊英.从学生身体素质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2):96-97
[5]董翠香,孔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及措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68-70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校本化 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基于学生体质下降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优化改革研究,课题编号:GH161071。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0-0216-0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于2002年提出并推行,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始终向前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不再是以“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为主,而是突出健康的理念,明确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促进生理、心理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运动健身的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教师教学能力又称为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驾驭有关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备的能力。教学能力的好坏与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灵活自如的驾驭能力,这样教学生才能得心应手,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时期,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还具有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和共同参与者的身份,将学与教发挥的淋漓尽致。
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师专业运动能力及理论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确立以“增强体质、培养运动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目标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式下,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水平等综合素质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专多能”显得更为重要。
一、教师的技能运用
1.融会变通
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项目特点,虽然基本技术和高难动作技术之间存在技术差异,但是动作和动作之间在其实现的锻炼功能方面是可以替代的,也就是说不同项目如果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具有相同的锻炼功能,就可以相互替代,正是这种技能发展的相互转移,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了广泛的参考。作为老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更有效的、简便易行的动作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区别对待,随时调整
针对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是统一的,学生身体发展的非同步性,使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客观实际,从而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基本在同一水平进行技能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学习,如果学生间水平差异较大,会影响较差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自信心,从而导致其对运动的学习失去兴趣,缺失对运动的积极参与性。对于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同一项目的学习,老师的评价标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鼓励和激励学生学习为目的。
3.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开放进步,众多健康、时尚的休闲体育活动冲击着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取其精华,加入到正常的课堂教授中来,达到与社会的接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更新、与社会接轨,还要真正地去参与体会,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教授学生。同时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所需。
二、教师职业能力的掌控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素质教育的提出,给传统教育很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越来越突出,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更多的时尚的、民族的各项运动被挖掘出来,并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成为新的趋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打开。在提倡健康第一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托教师和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项优势和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要求以及学校专业的特点,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宗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面的拓宽,专业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来整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在不断学习中创新。
2.加强教师培训,与社会接轨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示范、讲解,以技术动作教授为主,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很少,缺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时代在发展,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在提高,学生想从教师那里汲取最新的知识,教师就得首先接受最新的知识。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接受教育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内容应该要兼顾时代性和开放性,充分尊重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的发展规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同时,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时候,能够学习并熟练掌握到最先进的、最现代的教学手段,取其更能适应本校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用之于教学。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前进,更加完善教学思路和步骤,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不断学习中升华自我,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自身的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灵活的运用,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
3.立足基本功,加强开拓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对教育水平有着高层次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现代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才可更新,不断更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当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更深入地发挥专长优势,将创新发挥的酣畅淋漓。知识和技能随着科研成果的涌现在不断地更新和提高之中,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和更新能力。体育教师任重道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学校体育课程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推陈出新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也水涨船高,相应地要求体育课程的内容与上课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因此体育教师就不能墨守成规以同样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放弃原有的封闭式的教育方式,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鲜时尚的事物,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教师本人必须学会去选择有效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新型项目及原有项目的发展更新更加关注,通透理解、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加工、组织、灵活运用。
4.教师的监控能力培养
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要求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指挥者,而是能够指引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组织教学与监控的能力。体育教师的这种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体育课程的预期目标,指导、促进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对于临时发生的情况及时做出调节,并做好课后小节,对于突发事件做出及时的调整。通过不断的反馈与调整,规正自己的教学思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教促学,以学促教。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掌控与调节,提升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控制和调整,积累经验。
5.合理结合边缘性学科知识
体育科学不仅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还包含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边缘性学科有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电子科学等相关学科,它们都与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单纯地教会学生简单的技术动作,而是还要通过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来解释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们联想自己学过的基本知识并能合理的解释这些动作的原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有用武之地,更能感受到体育科学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综合性知识。
四、小结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就是说,教源于学,教服务于学。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面,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不断为自己充电,以适应教学的快速发展,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辉.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5):97-99
[2]方程,李玲.应对体育课程改革拓展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3):120-123
[3]罗旭,周凤桐等.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4):81-83
[4]蔡菊英.从学生身体素质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2):96-97
[5]董翠香,孔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及措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