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教育是指学习过程中没有确定的施教主体,也无需要明确的教学目的、 计划和固定集中的学习场所,由潜在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教育因素及外在环境潜移默化地引起心理情感知觉改变和建构的一种学习过程。
隐性教育的概念在我国80年代末才形成,源于美国的“隐性课程”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但在概念之前,古今中外学者们的教育思想都出现过隐性教育的萌芽,认识到日常生活对个人品德思想的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中有诸如“以身示教”“以乐化民”“孟母三迁”。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他著名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近代伟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个体处于社会之中,并通过参与群体的生活,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在理智和道德方面获得发展。
隐性教育的兴起最初是为了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显性教育是道德教育主体组织实施的,直接对教育对象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显性课程有着诸多不足:(一)显性教育受到时间、场所、教学工具等资源的影响;(二)意图明显、目的性强。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理论中,研究了传递着意图对接受者接受的影响,认为意图明显会使接受者越认传递着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三)显性教育在生活世界的影响有限传统的显性教育教授的只是道德的知识方面,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四)说理教育方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而显性教育主要是通过说理教育实现教育目标。而受教育者对反复的说教容易反感。心理实验已经证明证明,对于灌输性或诱导性过于明显或者强度过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容易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从而产生一种“自身免疫效应”。
现今,随着隐性教育优势的显现,其不再仅仅是显性教育的补充,而是与显性教育一样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平等性、愉悦性、灵活性。隐蔽性:不是直率的说教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被教育者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无处不有地受到诱导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积极而健康的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平等性:隐性教育是无讲台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感觉不到“我讲你听”的权威训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又都是被教育者。在隐性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互动的,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所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其教育过程,以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愉悦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是一种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我们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比作音乐的影响。”愉悦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增强人的思维敏捷性,使得人解决问题迅速以及活跃人的创造性思维。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愉快而轻松的,是为受教育者所乐于接受的。灵活性:教育者可以根据人的认知需要、情感和行为取向灵活安排,选择各种丰富的信息和多种形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把教育渗透到受教育者生活和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使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从封闭走向开放。
实施隐性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隐性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知、情、信、意、行各方面的整体影响,从而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善和谐的发展。传统教育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个体的精神追求。我国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体发展、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隐性教育能有利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施隐性教育,则可以促进人的道德体验与自我反思。通过创设、选择、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实施隐性教育,可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受教育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学生积极的道德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对德性的自我追求,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实施隐性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强制性的“灌输式”说教方法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灌输式”和强制性说教,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处于一种完全不平等状态。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理论宣传,尽量回避或掩盖那些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突出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意识和教育的唯一正确性,受教育者只能听从是命。“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行”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做法。柏拉图说过:“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这种状况,常常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消极反抗的病态心理:盲目抵触教育者所谈及的任何事情,对教育内容采取极端的反对态度,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或非主流的观念意识。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隐性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隐性教育方式,利用隐性教育可以利用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开发受教育者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创造更多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加以适当引导,会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者简介:龚雪,女,湖北天门人,(1987-),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红色资源研究与开发。
隐性教育的概念在我国80年代末才形成,源于美国的“隐性课程”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1968年在其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但在概念之前,古今中外学者们的教育思想都出现过隐性教育的萌芽,认识到日常生活对个人品德思想的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中有诸如“以身示教”“以乐化民”“孟母三迁”。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他著名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近代伟大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个体处于社会之中,并通过参与群体的生活,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在理智和道德方面获得发展。
隐性教育的兴起最初是为了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显性教育是道德教育主体组织实施的,直接对教育对象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显性课程有着诸多不足:(一)显性教育受到时间、场所、教学工具等资源的影响;(二)意图明显、目的性强。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理论中,研究了传递着意图对接受者接受的影响,认为意图明显会使接受者越认传递着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三)显性教育在生活世界的影响有限传统的显性教育教授的只是道德的知识方面,而德性方面却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四)说理教育方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而显性教育主要是通过说理教育实现教育目标。而受教育者对反复的说教容易反感。心理实验已经证明证明,对于灌输性或诱导性过于明显或者强度过大,人们就会感到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限制,容易激起对这种信息的抵抗,从而产生一种“自身免疫效应”。
现今,随着隐性教育优势的显现,其不再仅仅是显性教育的补充,而是与显性教育一样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平等性、愉悦性、灵活性。隐蔽性:不是直率的说教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被教育者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无处不有地受到诱导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积极而健康的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平等性:隐性教育是无讲台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感觉不到“我讲你听”的权威训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又都是被教育者。在隐性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互动的,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所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其教育过程,以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愉悦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是一种最为精细的精神活动。我们要把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比作音乐的影响。”愉悦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增强人的思维敏捷性,使得人解决问题迅速以及活跃人的创造性思维。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愉快而轻松的,是为受教育者所乐于接受的。灵活性:教育者可以根据人的认知需要、情感和行为取向灵活安排,选择各种丰富的信息和多种形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把教育渗透到受教育者生活和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方面,使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从封闭走向开放。
实施隐性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实施隐性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隐性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知、情、信、意、行各方面的整体影响,从而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善和谐的发展。传统教育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个体的精神追求。我国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体发展、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隐性教育能有利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施隐性教育,则可以促进人的道德体验与自我反思。通过创设、选择、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实施隐性教育,可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受教育者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学生积极的道德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对德性的自我追求,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实施隐性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强制性的“灌输式”说教方法一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灌输式”和强制性说教,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处于一种完全不平等状态。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理论宣传,尽量回避或掩盖那些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突出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意识和教育的唯一正确性,受教育者只能听从是命。“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行”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做法。柏拉图说过:“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这种状况,常常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消极反抗的病态心理:盲目抵触教育者所谈及的任何事情,对教育内容采取极端的反对态度,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或非主流的观念意识。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隐性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隐性教育方式,利用隐性教育可以利用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开发受教育者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创造更多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加以适当引导,会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者简介:龚雪,女,湖北天门人,(1987-),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红色资源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