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拉萨地区大量建设阳光温室,灵芝作为优良药用菌,对阳光温室经济带来机遇。利用实验室与阳光温室互补配套栽培灵芝,可有效提高灵芝栽培的成功率。菌种制备以及培养料的配制,栽培方法的选择以及病虫害的防治都可影响灵芝产量,而准确控制温湿度则是关键。总结拉萨地区进行灵芝人工栽培试验仅供参考。
关键词:灵芝;栽培技术;拉萨地区
中图分类号:S56731文献标识码:A
灵芝(Ganoderma lucidum)被誉为“仙草”,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镇静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灵芝菌丝喜偏酸环境,最适pH值为60左右,最佳温度为25℃左右,子实体生长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近年来,拉萨地区阳光温室大力建设为灵芝在该地区的人工栽培创造了良好条件,4月中旬白天温室内可达到25℃,室内温度可达18℃,通过实验室和阳光温室互补使用可有效提高灵芝栽培成功率;拉萨地区干燥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因此在温室内应配备小拱棚及水幕带,而在实验室可用加湿器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可充分利用拉萨地区木材加工厂及农业生产下脚料配制培养料,配制培养料时加入适量石膏或生石灰粉灭菌后呈弱碱性,随着菌丝生长时有机酸积累会逐渐中和碱性最终达到最佳pH值,而弱碱性培养料还可抑杂菌生长,保证灵芝栽培高产。
1菌种制备
11母种制备
一般为组织培养也就是切取部分新鲜灵芝子实体组织,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5min消毒,如果组织块漂浮,可用火焰灼烧消毒过的镊子将其压入消毒液中;用无菌操作法将其切成花生粒大小的小块,并接种土豆葡萄糖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或接种在土豆葡萄糖琼脂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放置于培养箱25℃避光培养3~4d有白色菌丝生长。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及时进行分离培养,用接种针等工具挑取纯净菌丝接种于新培养基中,培养约1周,观察无杂菌生长,菌丝干净洁白即可作为灵芝母种。如果分离效果不理想,可再次分离培养。
12原种制备
将母种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即为原种。一般1支试管斜面母种可接种20~30支试管斜面原种,琼脂平板转接扩繁量相当。放置于培养箱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或平板。
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一致,配制1L如:马铃薯(去皮)500g切片,水煮至绵软,过滤所得液体备用,加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10g,维生素B1约005g(口服维生素B1约1片),用氢氧化钾调节pH值至65~75,最后加入20g琼脂粉搅匀。115℃或121℃,015MPa,灭菌15~30min备用。
此外,还可购买商品培养基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来进行培养。菌种制备方面,如果没有条件,可向专业机构购买品质好的灵芝母种或原种使用。
13栽培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可因地制宜的选用农林业下脚料。实验室选用的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0%,青稞粉20%,玉米(粉碎)5%,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1%,维生素B1约001%,加水搅拌均匀,用1%石膏或生石灰调pH至65~75,水分则以手握紧成团指缝间无水滴下为宜。用菌种瓶或菌种袋分装,115℃或121℃,015MPa,灭菌15~30min备用。将原种接种于其中,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种瓶或菌种袋即成栽培种。
如果培养时没有培养箱,则可选用干净且保暖好的房间培养,可加装加热保温装置缩短培养周期。如果接种时没有超净工作台,可用自制简易工作台进行接种,但要注意无菌操作;接种前需要进行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或安装杀菌紫外灯消毒,甲醛熏蒸消毒则应等甲醛散尽后工作,紫外灯消毒至少15min后方可使用,操作者的手部要用75%医用酒精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火焰灼烧消毒。
2灵芝栽培方法——瓶栽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占用空间少。当菌丝长满菌种瓶或菌种袋时,表面可见子实体原基(白色疙瘩状凸起物),打开瓶盖或菌种袋,在培养架上卧放,温度以25℃左右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则以80%左右为宜,此时子实体将迅速生长。确保温湿度时可适当的通風促进灵芝菌盖生长和喷射担孢子;培养室内可有一定散射光促进子实体生长,光线强度以在培养室内刚能看清报纸为宜。
3灵芝栽培方法——段木培养
31段木的选择
实验室选用拉萨地区易得的青木等硬杂木,在拉萨没有开通暖气之前藏族同胞主要用其烧火取暖。现在选用直径15cm左右的青木,锯成40cm长的木段,无需去皮直接码放干燥。可根据实际栽培场地确定段木长度,以方便操作为原则来确定直径。
32接种与管理
菌种活力从强到弱依次实体原基、母种、原种、栽培种。实验室选用栽培种接种于段木两端。接种前段木需装入两头开口的菌种袋中,扎紧开口(开口中间可放置棉塞以便通气),115℃或121℃,015MPa,灭菌15~30min以备接种。可在相对洁净的房间内进行接种,2人配合,一人打开菌种袋,另一人迅速接种并扎紧开口,同法进行段木另一端接种。将接种好的段木放置于培养箱或培养室内培养,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段木时,在阳光温室内覆土栽培。拉萨地区适合在4月下旬覆土栽培,如果温室夜间温度过低,可在可在温室内设小拱棚并配以水幕带,保持温度及土壤湿度,待芝蕾长出时,空气湿度须保持在80%左右,可对芝蕾进行适当修剪保证品质,约2个月后芝蕾长成成品灵芝即可采收。
此外,还可用电钻在段木上打孔接种。钻头直径和打孔间距以方便操作为宜,一般选用1cm左右钻头打1cm深的孔;间距一般约25cm,钻孔排列呈三角形。打孔后立即接种入切割好的大小合适的实体原基(1cm2)。接种1个月后可见开孔四周形成棕色菌圈,此时可将段木埋入土壤中覆土栽培,土壤以微酸性为宜。4月前在实验室培养好段木,之后白天拉萨地区阳光温室温度可达25℃左右,便进行覆土栽培。但4~6月昼夜温差仍较大,夜间应注意温室的保温。
段木栽培灵芝可连续采收2~3a,每吨段木可收15kg干品。一茬采收完毕后,及时清除段木表面污物,去除畸形芝,再补充水份,在适宜条件下约1周又可长出芝蕾。拉萨地区温室内段木栽培可采收到10下旬,若在配有保温加热设施的室内栽培可延长1个月。
4病虫害防治
41杂菌
杂菌主要有青霉、曲霉等,无菌操作不严格或高温高湿环境容易造成杂菌污染。防治方法: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方法;对培养箱或培养室需定期消毒,消毒液可选用新洁尔灭、多菌灵、绿霉净等;在保持温度和湿度时,要加强通风;污染严重的则立即淘汰,污染较轻的可去除污染部分后灭菌补充接种再培养。
42地螨
地螨等害虫可用氯氰菊酯等药物进行杀灭。此外,应当加固温室(或培养室)和放置捕鼠夹等预防鼠害。
5采收
当灵芝子实体菌盖边缘由白色变为褐色,菌盖下的管孔向外喷射孢子时,即可采收。直接采收整个子实体,晾晒或低温(不超过50℃)烘干以防止灵芝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丧失;采收后需及时烘干严防堆焐发霉。充分干燥后(含水量低于10%)放入塑封袋中4℃低温保藏。子实体一般以身干、盖厚、柄壮、质实、色亮且具漆样光泽者为上品。
孢子粉的收集则在子实体下方放置干净的塑料布,用刷子轻轻收集;也可以套袋收集。孢子粉需经干燥才能用塑封袋包装,4℃低温保藏。
参考文献
[1]闫和健.灵芝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 285(05):61-62.
[2]谢荣,熊卫萍,洛桑,等.西藏野生灵芝高效日光温室驯化栽培[J].食药用菌,2014,22(01):55-56.
[3]萧晋川,陈苗苗,郭尚.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地栽培灵芝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07):704-707.
关键词:灵芝;栽培技术;拉萨地区
中图分类号:S56731文献标识码:A
灵芝(Ganoderma lucidum)被誉为“仙草”,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镇静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灵芝菌丝喜偏酸环境,最适pH值为60左右,最佳温度为25℃左右,子实体生长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近年来,拉萨地区阳光温室大力建设为灵芝在该地区的人工栽培创造了良好条件,4月中旬白天温室内可达到25℃,室内温度可达18℃,通过实验室和阳光温室互补使用可有效提高灵芝栽培成功率;拉萨地区干燥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因此在温室内应配备小拱棚及水幕带,而在实验室可用加湿器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可充分利用拉萨地区木材加工厂及农业生产下脚料配制培养料,配制培养料时加入适量石膏或生石灰粉灭菌后呈弱碱性,随着菌丝生长时有机酸积累会逐渐中和碱性最终达到最佳pH值,而弱碱性培养料还可抑杂菌生长,保证灵芝栽培高产。
1菌种制备
11母种制备
一般为组织培养也就是切取部分新鲜灵芝子实体组织,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15min消毒,如果组织块漂浮,可用火焰灼烧消毒过的镊子将其压入消毒液中;用无菌操作法将其切成花生粒大小的小块,并接种土豆葡萄糖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或接种在土豆葡萄糖琼脂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放置于培养箱25℃避光培养3~4d有白色菌丝生长。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及时进行分离培养,用接种针等工具挑取纯净菌丝接种于新培养基中,培养约1周,观察无杂菌生长,菌丝干净洁白即可作为灵芝母种。如果分离效果不理想,可再次分离培养。
12原种制备
将母种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即为原种。一般1支试管斜面母种可接种20~30支试管斜面原种,琼脂平板转接扩繁量相当。放置于培养箱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斜面或平板。
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一致,配制1L如:马铃薯(去皮)500g切片,水煮至绵软,过滤所得液体备用,加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10g,维生素B1约005g(口服维生素B1约1片),用氢氧化钾调节pH值至65~75,最后加入20g琼脂粉搅匀。115℃或121℃,015MPa,灭菌15~30min备用。
此外,还可购买商品培养基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来进行培养。菌种制备方面,如果没有条件,可向专业机构购买品质好的灵芝母种或原种使用。
13栽培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可因地制宜的选用农林业下脚料。实验室选用的培养基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0%,青稞粉20%,玉米(粉碎)5%,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1%,维生素B1约001%,加水搅拌均匀,用1%石膏或生石灰调pH至65~75,水分则以手握紧成团指缝间无水滴下为宜。用菌种瓶或菌种袋分装,115℃或121℃,015MPa,灭菌15~30min备用。将原种接种于其中,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种瓶或菌种袋即成栽培种。
如果培养时没有培养箱,则可选用干净且保暖好的房间培养,可加装加热保温装置缩短培养周期。如果接种时没有超净工作台,可用自制简易工作台进行接种,但要注意无菌操作;接种前需要进行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或安装杀菌紫外灯消毒,甲醛熏蒸消毒则应等甲醛散尽后工作,紫外灯消毒至少15min后方可使用,操作者的手部要用75%医用酒精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火焰灼烧消毒。
2灵芝栽培方法——瓶栽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占用空间少。当菌丝长满菌种瓶或菌种袋时,表面可见子实体原基(白色疙瘩状凸起物),打开瓶盖或菌种袋,在培养架上卧放,温度以25℃左右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则以80%左右为宜,此时子实体将迅速生长。确保温湿度时可适当的通風促进灵芝菌盖生长和喷射担孢子;培养室内可有一定散射光促进子实体生长,光线强度以在培养室内刚能看清报纸为宜。
3灵芝栽培方法——段木培养
31段木的选择
实验室选用拉萨地区易得的青木等硬杂木,在拉萨没有开通暖气之前藏族同胞主要用其烧火取暖。现在选用直径15cm左右的青木,锯成40cm长的木段,无需去皮直接码放干燥。可根据实际栽培场地确定段木长度,以方便操作为原则来确定直径。
32接种与管理
菌种活力从强到弱依次实体原基、母种、原种、栽培种。实验室选用栽培种接种于段木两端。接种前段木需装入两头开口的菌种袋中,扎紧开口(开口中间可放置棉塞以便通气),115℃或121℃,015MPa,灭菌15~30min以备接种。可在相对洁净的房间内进行接种,2人配合,一人打开菌种袋,另一人迅速接种并扎紧开口,同法进行段木另一端接种。将接种好的段木放置于培养箱或培养室内培养,25℃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段木时,在阳光温室内覆土栽培。拉萨地区适合在4月下旬覆土栽培,如果温室夜间温度过低,可在可在温室内设小拱棚并配以水幕带,保持温度及土壤湿度,待芝蕾长出时,空气湿度须保持在80%左右,可对芝蕾进行适当修剪保证品质,约2个月后芝蕾长成成品灵芝即可采收。
此外,还可用电钻在段木上打孔接种。钻头直径和打孔间距以方便操作为宜,一般选用1cm左右钻头打1cm深的孔;间距一般约25cm,钻孔排列呈三角形。打孔后立即接种入切割好的大小合适的实体原基(1cm2)。接种1个月后可见开孔四周形成棕色菌圈,此时可将段木埋入土壤中覆土栽培,土壤以微酸性为宜。4月前在实验室培养好段木,之后白天拉萨地区阳光温室温度可达25℃左右,便进行覆土栽培。但4~6月昼夜温差仍较大,夜间应注意温室的保温。
段木栽培灵芝可连续采收2~3a,每吨段木可收15kg干品。一茬采收完毕后,及时清除段木表面污物,去除畸形芝,再补充水份,在适宜条件下约1周又可长出芝蕾。拉萨地区温室内段木栽培可采收到10下旬,若在配有保温加热设施的室内栽培可延长1个月。
4病虫害防治
41杂菌
杂菌主要有青霉、曲霉等,无菌操作不严格或高温高湿环境容易造成杂菌污染。防治方法: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方法;对培养箱或培养室需定期消毒,消毒液可选用新洁尔灭、多菌灵、绿霉净等;在保持温度和湿度时,要加强通风;污染严重的则立即淘汰,污染较轻的可去除污染部分后灭菌补充接种再培养。
42地螨
地螨等害虫可用氯氰菊酯等药物进行杀灭。此外,应当加固温室(或培养室)和放置捕鼠夹等预防鼠害。
5采收
当灵芝子实体菌盖边缘由白色变为褐色,菌盖下的管孔向外喷射孢子时,即可采收。直接采收整个子实体,晾晒或低温(不超过50℃)烘干以防止灵芝中易挥发的有效成分丧失;采收后需及时烘干严防堆焐发霉。充分干燥后(含水量低于10%)放入塑封袋中4℃低温保藏。子实体一般以身干、盖厚、柄壮、质实、色亮且具漆样光泽者为上品。
孢子粉的收集则在子实体下方放置干净的塑料布,用刷子轻轻收集;也可以套袋收集。孢子粉需经干燥才能用塑封袋包装,4℃低温保藏。
参考文献
[1]闫和健.灵芝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 285(05):61-62.
[2]谢荣,熊卫萍,洛桑,等.西藏野生灵芝高效日光温室驯化栽培[J].食药用菌,2014,22(01):55-56.
[3]萧晋川,陈苗苗,郭尚.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地栽培灵芝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07):70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