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株洲湘江风光带原址现状及地域特点,综合考虑株洲现有城市景观具体建设情况,针对城市景观“性格”与“节约”结合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为特色化节约型景观的实现途径提供可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湘江风光带 节约 地域性 滨水景观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背景
株洲湘江风光带是重大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该建设工程始建于2010年,该项目位于株洲城区湘江两岸,分河东、西两段。其中河西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长11.3km,宽80~200m不等,占地100.4381万m2。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现已投入使用,其余部分的规划设计也已完成,现正分步实施之中。
该项目秉承“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的设计建设理念,严格按照省政府统一的“三市并进、湘江治理、两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实现与长沙、湘潭湘江风光带的融合接轨。该工程的建设能有效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改善其城市环境,为建设成为生态型、节约型、景观型的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2 湘江及沿线地域现状
2.1 湘江风光带历史成因及现状
首先,湘江河株洲段人口稠密,财产集中,但地势低洼,水情恶劣,易受洪水威胁和侵袭,整体抗洪能力与其社会经济地位不相适应。
再者,湘江水源减少和水质日益恶化,湘江河床每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已处于半裸露状态,部分河段甚至全部裸露。据数据统计,湘江目前的年流量约为119.8亿m3~157.7亿m3,只相当于二十多年前流量的18%~23.7%,而沿岸城市的人口及废水排放量则是原来的数倍以上。造成湘江缺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蓄水功能下降,雨水还未渗入到湘江就已经被蒸发。据专业人士估算,大概湘江沿岸两边每100km范围内为有效集水区,而湘江沿岸100km的植被破坏是很严重的。
从根本上解决湘江水资源问题,恢复湘江美丽的生态环境,营造湘江特有的景观面貌显得尤为重要。
2.2 湘江沿线环境功能定位的变化对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在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大背景下,对湘江沿线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打造湘江风光带,充分发挥河流综合功能,建设特色化节约型景观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湘江风光带营造的现实意义
(1)提高区域的防洪抗灾能力,有效提高防洪堤的防治标准,对于减轻工程沿线两岸的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视率,改善区域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调节区域微气候,充分发挥河流综合功能。(3)提升绿地所在区域周边地块的价值,为株洲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场所,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3 方案设计计及对策
3.1 总体建设目标及内容
该工程坚持“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 为设计基础,严格依据实地调研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及设计,以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前提,提出具体整改及新建方案,为实现具有株洲工业城市特色的滨江景观营造提供可行方案。
3.2 设计对策
(1)对环境全面治理。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线,确保沿江风光带的地域范围,一者能保证其防护功能的发挥,二者能有效展示其景观效果。对周边影响工程实施的各因素进行全面清除、整理,如“三废”、管线等处理。非规划路口实施封堵,强调绿化带的整体性。
(2)对现有土壤进行改良。湘江周边现状土壤大多为砖红壤,pH值为中性。根据实际调查各区段土壤具体情况,挖土堆土,营造地形,局部地段利用工程渣土建造地形,既减少土方量,节约了客土。掺和有机肥进行改良翻拌,增加土壤肥性,有效保证植物成活率和苗木长势。
(3)对原有植被合理利用。设计方案中强调保持原生态地貌,故实施中对规格小、观赏性一般的苗木合理迁移、调整使用,对原有长势较好苗木予以充分保留,据统计共利用原有苗木3200余株。
(4)对引入树种科学选择。设计要求引入植被应适应本土气候及地域,故树种选择主要观赏性强、防护功能、养护较易的本土树种为主,该工程运用的乔、灌、地被植物种类多达145余种,实现其地域的景观多样性,且降低养护成本。
(5)对原有边沟、坑塘利用、整合。对株洲历年的降雨强度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现状边沟顺势改造,形成人工湿地、湾池。根据不同的雨水强度在水系中设计为最低、最高与强排水位线,因地制宜实施分层种植不同水位要求的滨水植被,不仅突出地域景观特色,还能收集自然降水再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3.3 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强调集自然、生态、节约、地域特色的一体化,在统一中求变化,根据规划区域各自现状条件,分别展现“都市田园”、“生态公园”、 “绿色江滩”、“南方工业”等四种主题生态景观风格。“都市田园”景观,目的为满足回归自然的渴望,强调其质朴特质,软化人工雕琢痕迹,与现代城市景观形成对比。设计中注重恢复湘江的原生态美景,故多处对原有地貌中湾池、水涧等湿地适当改造,形成自然、野趣、浑然天成的景象。“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则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生态与人性的兼顾,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充分发挥周边区域的服务效应。如:12万㎡的沙滩广场、高标准打造的航模广场、极限运动广场等休闲空间。“绿色江滩”,本着节约原则,充分保留并利用原有植物群落,补充本土植被,适当引种生态景观较优的外地植物,再织原有环境体系,根据其自身特色自我演替,形成低养护、生态、低碳的南方绿地景观模式。“南方工业”生动再现了株洲独具的人文特色。如:以浮雕故事墙形式讲述株洲各典故及发展历程;以具有典型性的不同时代火车头、轨道等工业元素艺术生动再现株洲工业的历史及前景。 4 主要特点
4.1 彰显地域特色自然生态群落营造
依据株洲所处中国城市植物区划的位置,慎重筛选出上百种本土树种和已经归化的外来植物,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合理配置,组成植物群落;尊重自然,对野生地貌植被尽量保留,和谐统一了现代城市景观与自然风貌。
4.2 突出防灾减灾的生态效益
深入分析湘江原有抗洪设施,对其功能加以巧妙延用。延续多层岸线的理念,以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柔化原有生硬的防洪岸线,如花堤草滩、自行车道、广场平台和雕塑画卷等景观形式,丰富了城市的滨水空间。
4.3 打造节约型滨水景观
就近利用过境河、坑塘等形成相对独立的绿地水系。在满足道路排水的前提下,营造生态水景,坚持自然降水零排放的原则,利用自然降水进行压灌溉,实现土地漫流和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水的小循环;根据植被栽培需求标准、道路、水系营造地形,不盲目追求地势美感;绿地设计以自然式风格为主,不搞整形模纹绿篱,降低后期的景观维护及管理成本。
4.4 塑造株洲地域人文和景观特色
立足株洲地域特色,将“神农文化”、“工业文明”、“红色政权”等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将临江而立的山峦、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充分展示鲜明的城市个性,探寻幽邃的地方文脉,刻画不同年代的历史印迹,营造格调鲜明、开放包容的株洲城市文化。既突出景观的大气又不失细腻之美,展示株洲滨江特有的地域风貌。
5 结语
2010年5月1日, 长约11.3 km河西湘江风光带建设工程全线竣工。初步统计如下:改良土壤共计20.3万m3,客土14.6万m3,整合利用和建成湿地50.1万m2,栽植各类苗木1.52万株,新建绿地46.8万m2,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是株洲城区有史以来建设规模较大的绿化建设工程。该工程建设旨在创造特色化的节约型城市滨水景观,它的建成提高了市民的生境质量,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激活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了城市自身生态、能源、景观艺术的三位一体,形成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株洲市社科课题“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以株洲市绿地景观营造为例”(ZZSK1273)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信权,王凯林.建设节约型景观彰显地域性特色[J].黑龙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3] 王志辉.浅谈节约型景观的建设体系[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
关键词 湘江风光带 节约 地域性 滨水景观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背景
株洲湘江风光带是重大的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该建设工程始建于2010年,该项目位于株洲城区湘江两岸,分河东、西两段。其中河西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长11.3km,宽80~200m不等,占地100.4381万m2。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现已投入使用,其余部分的规划设计也已完成,现正分步实施之中。
该项目秉承“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的设计建设理念,严格按照省政府统一的“三市并进、湘江治理、两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实现与长沙、湘潭湘江风光带的融合接轨。该工程的建设能有效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改善其城市环境,为建设成为生态型、节约型、景观型的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2 湘江及沿线地域现状
2.1 湘江风光带历史成因及现状
首先,湘江河株洲段人口稠密,财产集中,但地势低洼,水情恶劣,易受洪水威胁和侵袭,整体抗洪能力与其社会经济地位不相适应。
再者,湘江水源减少和水质日益恶化,湘江河床每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已处于半裸露状态,部分河段甚至全部裸露。据数据统计,湘江目前的年流量约为119.8亿m3~157.7亿m3,只相当于二十多年前流量的18%~23.7%,而沿岸城市的人口及废水排放量则是原来的数倍以上。造成湘江缺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蓄水功能下降,雨水还未渗入到湘江就已经被蒸发。据专业人士估算,大概湘江沿岸两边每100km范围内为有效集水区,而湘江沿岸100km的植被破坏是很严重的。
从根本上解决湘江水资源问题,恢复湘江美丽的生态环境,营造湘江特有的景观面貌显得尤为重要。
2.2 湘江沿线环境功能定位的变化对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在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大背景下,对湘江沿线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打造湘江风光带,充分发挥河流综合功能,建设特色化节约型景观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湘江风光带营造的现实意义
(1)提高区域的防洪抗灾能力,有效提高防洪堤的防治标准,对于减轻工程沿线两岸的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视率,改善区域的交通环境、生态环境,调节区域微气候,充分发挥河流综合功能。(3)提升绿地所在区域周边地块的价值,为株洲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场所,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3 方案设计计及对策
3.1 总体建设目标及内容
该工程坚持“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 为设计基础,严格依据实地调研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及设计,以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前提,提出具体整改及新建方案,为实现具有株洲工业城市特色的滨江景观营造提供可行方案。
3.2 设计对策
(1)对环境全面治理。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线,确保沿江风光带的地域范围,一者能保证其防护功能的发挥,二者能有效展示其景观效果。对周边影响工程实施的各因素进行全面清除、整理,如“三废”、管线等处理。非规划路口实施封堵,强调绿化带的整体性。
(2)对现有土壤进行改良。湘江周边现状土壤大多为砖红壤,pH值为中性。根据实际调查各区段土壤具体情况,挖土堆土,营造地形,局部地段利用工程渣土建造地形,既减少土方量,节约了客土。掺和有机肥进行改良翻拌,增加土壤肥性,有效保证植物成活率和苗木长势。
(3)对原有植被合理利用。设计方案中强调保持原生态地貌,故实施中对规格小、观赏性一般的苗木合理迁移、调整使用,对原有长势较好苗木予以充分保留,据统计共利用原有苗木3200余株。
(4)对引入树种科学选择。设计要求引入植被应适应本土气候及地域,故树种选择主要观赏性强、防护功能、养护较易的本土树种为主,该工程运用的乔、灌、地被植物种类多达145余种,实现其地域的景观多样性,且降低养护成本。
(5)对原有边沟、坑塘利用、整合。对株洲历年的降雨强度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现状边沟顺势改造,形成人工湿地、湾池。根据不同的雨水强度在水系中设计为最低、最高与强排水位线,因地制宜实施分层种植不同水位要求的滨水植被,不仅突出地域景观特色,还能收集自然降水再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
3.3 设计方案
该设计方案强调集自然、生态、节约、地域特色的一体化,在统一中求变化,根据规划区域各自现状条件,分别展现“都市田园”、“生态公园”、 “绿色江滩”、“南方工业”等四种主题生态景观风格。“都市田园”景观,目的为满足回归自然的渴望,强调其质朴特质,软化人工雕琢痕迹,与现代城市景观形成对比。设计中注重恢复湘江的原生态美景,故多处对原有地貌中湾池、水涧等湿地适当改造,形成自然、野趣、浑然天成的景象。“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则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生态与人性的兼顾,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充分发挥周边区域的服务效应。如:12万㎡的沙滩广场、高标准打造的航模广场、极限运动广场等休闲空间。“绿色江滩”,本着节约原则,充分保留并利用原有植物群落,补充本土植被,适当引种生态景观较优的外地植物,再织原有环境体系,根据其自身特色自我演替,形成低养护、生态、低碳的南方绿地景观模式。“南方工业”生动再现了株洲独具的人文特色。如:以浮雕故事墙形式讲述株洲各典故及发展历程;以具有典型性的不同时代火车头、轨道等工业元素艺术生动再现株洲工业的历史及前景。 4 主要特点
4.1 彰显地域特色自然生态群落营造
依据株洲所处中国城市植物区划的位置,慎重筛选出上百种本土树种和已经归化的外来植物,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合理配置,组成植物群落;尊重自然,对野生地貌植被尽量保留,和谐统一了现代城市景观与自然风貌。
4.2 突出防灾减灾的生态效益
深入分析湘江原有抗洪设施,对其功能加以巧妙延用。延续多层岸线的理念,以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柔化原有生硬的防洪岸线,如花堤草滩、自行车道、广场平台和雕塑画卷等景观形式,丰富了城市的滨水空间。
4.3 打造节约型滨水景观
就近利用过境河、坑塘等形成相对独立的绿地水系。在满足道路排水的前提下,营造生态水景,坚持自然降水零排放的原则,利用自然降水进行压灌溉,实现土地漫流和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水的小循环;根据植被栽培需求标准、道路、水系营造地形,不盲目追求地势美感;绿地设计以自然式风格为主,不搞整形模纹绿篱,降低后期的景观维护及管理成本。
4.4 塑造株洲地域人文和景观特色
立足株洲地域特色,将“神农文化”、“工业文明”、“红色政权”等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将临江而立的山峦、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充分展示鲜明的城市个性,探寻幽邃的地方文脉,刻画不同年代的历史印迹,营造格调鲜明、开放包容的株洲城市文化。既突出景观的大气又不失细腻之美,展示株洲滨江特有的地域风貌。
5 结语
2010年5月1日, 长约11.3 km河西湘江风光带建设工程全线竣工。初步统计如下:改良土壤共计20.3万m3,客土14.6万m3,整合利用和建成湿地50.1万m2,栽植各类苗木1.52万株,新建绿地46.8万m2,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是株洲城区有史以来建设规模较大的绿化建设工程。该工程建设旨在创造特色化的节约型城市滨水景观,它的建成提高了市民的生境质量,改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激活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了城市自身生态、能源、景观艺术的三位一体,形成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株洲市社科课题“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以株洲市绿地景观营造为例”(ZZSK1273)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信权,王凯林.建设节约型景观彰显地域性特色[J].黑龙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1):7-12.
[3] 王志辉.浅谈节约型景观的建设体系[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