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按劳分配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劳”指的是什么,“分配”的又是什么?目前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不是按劳分配?怎样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内部都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指的是按劳动的“质和量”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以此为标准,目前我国实际上实行的不是按劳分配。那么,在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的有关法律规定中,如何正确处理劳资之间的关系,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就决定着我们能否有效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其他文献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自古就有“百德孝为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理念。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孝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与此相适
自从经济法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兴起以来,关于经济法的地位特别是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话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调整对象的划分上。在经济法学界,出现了种